【設計理念】
注意力是學習力的5個基本要素之一,它是記憶力、觀察力、想象力和思維力的基石。學生的注意力水平直接影響他們對學習的熱情及其學習能力。小學生進入高年級,需進一步訓練和發展注意力等學習能力,進一步提高思維品質。本節課通過體驗有趣的課堂活動,幫助學生認識到集中注意力的重要性,學習提升注意力的方法,為初中學習做好準備。
【教學對象】小學五年級
【教學過程】
暖身階段:抓耳抓鼻,引出主題
教師:首先我們做一個熱身游戲——抓耳抓鼻。規則是:當我說“1、2、3”時,大家按口令的節奏擊掌3次,說“4”的時候,請用左手食指與拇指抓住自己的鼻子,用右手的食指與拇指抓住左耳;我再說“1、2、3”,大家仍然按節奏擊掌3次,當我再說出“4”時,請大家換右手的食指與拇指抓住鼻子,左手抓住右耳。
學生按老師的要求做游戲。
教師:哪位同學一直都沒有出過錯?請說一說你不出錯的原因或者出錯的原因?
學生1:我沒有注意聽老師的指令,沒反應過來。
學生2:指令慢的時候我可以做對,指令速度加快我有點兒跟不上了。
學生3:我一直沒有出錯,因為我豎起耳朵仔細聽指令,手眼協調。
教師:如果我們的專注力沒有完全投入到老師所發出的指令中,那么我們就可能無法正確理解并執行它。唯有保持高度的專注度,我們才有可能迅速且準確地達成目標。而這個過程中的關鍵因素是什么呢?那就是注意力——也就是我們能全神貫注于某項事物或活動的潛在能力。
通過抓耳抓鼻這一熱身活動,創造輕松、安全的心理課堂氛圍,激發學生的興趣,引出本課話題。
轉換階段:觀劇思考,引起共鳴
教師:接下來我們來觀看一段視頻,看看視頻里的同學是怎樣做的。
學生上課走神的視頻節選于電視劇《我們的少年時代》——班小松同學在課堂上走神,被老師叫起來回答問題,結果鬧出了大笑話。
學生討論1:老師為什么讓班小松站起來回答問題?
學生1:因為他上課開小差,不專心聽講,被老師發現了。
學生2:他沒有注意聽講,在做小動作。
學生討論2:在生活和學習中你們有沒有注意力不集中的現象?注意力不集中對你的學習和生活造成困擾了嗎?
學生1:我也有注意力不集中的時候,比如回家做作業,邊玩兒邊做,總要很晚才能做好。
學生2:課堂上當老師講到精彩之處的時候,我會浮想聯翩,思緒會飄得很遠很遠。
學生3:我在培訓班上課的時候,聽到了走廊外面有聊天的聲音,會忍不住去聽一聽,結果下課的時候,我的作品還沒畫完。
教師:通過同學們分享,我們看到,注意力不集中對學習和生活帶來了一些不好的影響。其實,提升自己的注意力,還有一些小法寶呢,今天,老師就帶領大家一起去尋寶。
構建場景,提出問題,激發學生的共鳴,引導他們探索問題。
生成階段:體驗活動,尋找法寶
(一)留心看一看——海洋生物圖
現在請同學們找一個舒服的姿勢,閉上雙眼,全身放松,音樂起,大家集中注意力冥想。教師輕柔地說出引導語:
我們在寧靜而美麗的海岸線上坐著。溫暖的陽光照耀在我們身上,海浪的聲音如同低語般回蕩在耳畔。深深地吸一口氣,再緩緩吐出,我們可以感受到自己平穩的心跳聲。這美好的一刻似乎無盡延伸。忽然間,平靜的海面涌現出了許多奇妙的海洋生物,還有一些美麗的漂流瓶,讓我們一起慢慢張開雙眼,去欣賞它們的美麗身影吧!
海洋生物種類繁多,五顏六色,現在請同學們來說一說(圖片只停留5秒鐘)——
教師:在剛才的圖畫中,藍色的海洋生物有幾種?
學生1:大概是3種,還是4種,我不是很確定。
教師:小海龜出現在圖片的哪個位置?
學生2:應該是左/右上角。
教師:現在我們帶著剛才的問題,再來看一次圖片。藍色的海洋生物有幾種?
學生大聲齊答:4種。
教師:小海龜在圖片的那個位置呢?
學生大聲齊答:右上角。
教師:第一次提問的時候,很多同學都不確定答案,而第二次提問,大家都很容易就答對了。這是為什么呢?
學生3:第一次沒有留意目標,第二次知道了目標,就會很仔細去看圖片。
教師:同學們提到了一個關鍵詞——目標。第一次大家并未設定具體的目標去觀察,而是在第二次時有了明確的方向——以尋找藍色海洋生物為目標。經過這次尋寶,我們發現了一個關鍵的法寶——確立清晰的目標。當我們將目標與行為相結合,就能極大地集中注意力于此項任務上。
通過欣賞活動,幫助學生認識到明確目標的重要性。目標越具體,他們集中注意力的效果就會更佳。
(二)用心做一做——同時寫和畫
教師:接下來我們打開海邊的漂流瓶,里面有幾個小法寶,請大家取出綠色的紙條,挑戰自我。這個活動我們要做兩次。第一次請大家左手和右手分別握住一支筆,右手寫自己的名字,左手畫自己的娃娃臉簡筆畫,聽老師口令后同時進行,時間為15秒;第二次請大家右手握住一支筆,先用右手寫名字,再用左手畫簡筆畫,時間為5秒。
教師:第一次做的時候,你有什么樣的體驗?請同學們分享一下。
學生1:第一次畫不好,因為兩只手同時進行,左手畫得歪歪扭扭。
教師:請對比一下,哪一次做得更出色呢?為什么?
學生2:第二次畫得更好,因為一只手只做了一件事情。
教師:是的,集中精力在一件事情上可以提高工作的效率。這就是我們在探索過程中發現的第二個法寶——一次只做一件事。簡而言之,如果能全身心投入到某件事情上,就能達到更好的效果。
通過有趣的活動,讓學生感悟,一心不可多用,只有集中精力、全神貫注、一心一意,才能把任務完成得又快又好。
(三)靜心練一練——好玩兒的訓練
教師:接下來,請同學們取出漂流瓶中黃色的紙條,請大家用手指按照1~25的順序指到數字的位置,并大聲讀出數字。完成一次訓練后請馬上記錄自己的時間。
教師:我看到大多數同學的測試成績都比上一次更優秀,大家從中得到了什么感悟?
學生1:我第一次用了21秒,第二次用了22秒,第三次只用了18秒——經過訓練,我的速度越來越快了。
學生2:我第一次用了25秒,第二次用了23秒,第三次我用了28秒——第三次的速度反而慢了,因為我受到旁邊同學的干擾,他讀的聲音很大,有點兒影響到我了。最后一次,他讀得很快,我心里有點兒著急,就數錯了,重新開始了。
教師:我們的注意力集中程度并不是固定不變的,只要靜下心來,排除干擾,不斷訓練,我們的注意力也會得到提升。這就是我們發現的第三個法寶——排除干擾多訓練。
通過科學的訓練手段,使學生能夠增強訓練,同時感受到專注力所帶來的成就感,提升他們的自信,并掌握如何提高注意力的技巧。
(四)開心用一用——運用法寶顯身手
教師:課程開始的時候,很多同學說,當走廊外有噪音時,就無法專注聽講;受到教師的批評后,情緒低落,容易分心……下面讓我們共同分享一下自己的經歷。請同學們小組討論一下,運用今天所學的知識,幫助自己和同學。
小組討論結束后,請學生代表發言。(助人自助:一位同學分享故事,其他同學給予幫助。)
運用本節課學到的知識,幫助自己和別人解決問題;鞏固所學知識,做到學以致用。
結束階段:總結方法,聯系生活
教師:本節課的學習中,你最喜歡哪個環節?為什么?談一談你在提升注意力方面的收獲。
學生1:我喜歡訓練游戲這個環節,因為經過訓練,我的注意力會越來越集中。
學生2:我喜歡“同時寫和畫”,因為它讓我知道了,只有專心致志做一件事情,才能把事情做好。
學生3:這節課,我們找到了3個可以提升注意力的法寶——分別是確定清晰的目標,一次只做一件事情,排除干擾多訓練。
教師:你們打算如何將學到的知識應用到日常生活中去呢?
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狀況,分享今后在生活和學習中提升注意力的做法。
通過分享學習的收獲,掌握自我調整注意力的技巧,親身體驗,將所獲得的知識轉化為個人能力,達到個體心理成長的目標。
我相信,通過這節課的學習,大家會逐步養成專注的好習慣,只要我們確定明確的目標,一次只做一件事情,排除干擾多訓練,就能提升我們的注意力,提高我們的學習效率!
活動拓展:回歸生活,拓展延伸
課后請大家運用今天所學的方法,挑戰一件任務:用球拍托住乒乓球,繞房間一周。
用所學知識,訓練自己的注意力,引導學生回到生活中去,從細節入手,從小事做起,親身體驗,尋找更多提升注意力的方法。
教學反思
本課以海邊冥想,觀看海洋生物和挑戰漂流瓶里的任務為主線,選擇了一個貼近學生生活的、上課走神的視頻作為切入點來開始本節課的學習——在愉快的教學過程中,同學們能夠認識到集中注意力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課堂實踐中學習到如何有效地提升自己的注意力,從而激發學習動力。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基本達成,課堂語言還需凝練。
編輯/王語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