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安碑林鐫刻了古人的一段官箴:“吏不畏吾嚴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廉則吏不敢慢,公則民不敢欺。公生明,廉生威。”意即下屬敬畏我,不是因為我的嚴厲而是因為我的清廉;百姓敬服我,不是因為我的才能而是因為我的公正。為政清廉,下屬就不敢對我輕慢;處事公正,百姓就不敢對我欺瞞。只有公正才能產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只有清廉才能產生讓人敬服的威望。
《后漢書》記,東漢大臣李膺,為政清廉,執法嚴厲,對貪官無情打擊,因而名聲遠揚,讓那些貪官污吏聞風喪膽。他每到一處任職,總有一些貪官嚇得自動逃亡,官也不當了,逃命要緊。特別是他任青州刺史那一回,青州是當時全國吏治最差的地方,臭名遠揚,可以說是無官不貪,無吏不墨,上下勾結,沆瀣一氣。他的任職命令剛下,還沒到任,治下的70個縣的貪贓縣令聞訊后竟然全部棄官潛逃,也正好為他重新任命一批清廉的官員騰出了位置,李膺的“廉生威”,由此可見一斑。
不僅貪官污吏們怕他,那些橫行無忌的宦官也怕他。他到京城任司隸校尉后,一些平素在京城橫行霸道的宦官,一個個就像老鼠見了貓,連宮門都不敢出。《后漢書》稱“諸黃門、常侍皆鞠躬屏氣,休沐不敢復出宮省”。
《唐國史補》載:尚書左丞李廙有清德、律己嚴、不受賄,素有廉名,威望很高。一次,戶部侍郎劉晏到李廙家做客,“見其門簾甚弊”,遂找人織了一塊新簾子。然而,劉晏畏懼李廙清名,“三攜至門,不敢發言而去”,猶豫再三,簾子竟未送成。李廙之所以能讓送禮者不敢言,因其身上有一股凜然正氣,令那些心術不正者望而生畏,這就是所謂“廉生威”的威力。
“廉生威”的威包括威信,清廉官員威信都很高,因為他在廉潔方面以身作則,率先垂范,其言行令人信服,使人敬佩。彭德懷曾教育部下說:“第一自己不貪,第二別人不送,第三敢把厚臉皮、熟人擋回去。有這么三條,才能保持一個‘公’字。”因而,沒人敢給他送禮,沒人敢請他赴宴,也沒人敢找他跑官要官,因為廉潔無私,他在軍內外享有崇高威信。

“廉生威”的威也包括威望,清廉官員都很有威望,聲威在外,名望四播,說話有人聽,做事有人跟,一呼百應,得到下屬和民眾衷心擁戴。谷文昌一生廉潔,光明磊落,為官一任,造福一方。他身先士卒,不畏艱苦,帶領民眾治沙造林,興修水利,苦干14年,終于把一個荒島變成了寶島。廉潔加實干,他在百姓心中享有崇高威望。
“廉生威”的威還包括威懾力。清廉官員無不具有強大威懾力,他們嫉惡如仇,不肯稍有茍且,以自己的模范行為來影響世風人心。范仲淹是北宋有名的清官,他的威懾力是反貪火力全開,肅貪不留死角。他負責反貪整肅時,力度很大,收拾了不少貪官。老朋友富弼勸他說,“你這一筆勾下去,就會帶來一家哭”。范仲淹不為所動,正顏說:“一路哭不如一家哭。”在他這里就會形成一個廉潔小環境,正直律己者在他這里會得到重用,有貪腐之心者在他這里會四處碰壁。
“廉生威”的重要前提是,廉潔官員要站得正立得直,經得起檢驗。子罕不貪為寶,楊震暮夜卻金,羅瑞卿嚴懲送禮人:“禮退回,人處分。”王必成下部隊視察,多次上演“罷宴風波”。這樣的官員去反貪,才有說服力和震懾力。
圖:陸小弟 編輯:薛華 icexue032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