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鬼秤”是指經過非法改裝的電子秤,常被不法商家用于“一鍵減重”。而在廢舊金屬回收站行業,出現了一種變相“鬼秤”——不法分子利用遙控設備篡改地磅數據“一鍵減重”,沒想到最終“一鍵入獄”。
“張某貨車過磅的時候,我當時在磅房里盯著磅表,看見磅表上顯示的過磅噸數,竟然從15噸一瞬間跳成13噸!”
畢節市納雍縣某廢舊金屬回收站的蒙老板揉了揉眼睛,以為自己眼花了,從事廢鐵回收多年,磅表跳磅這種怪事是頭一次遇到:“我當時還納悶,過磅秤是不是壞了。”
蒙老板雖然當場沒在意,但越想越覺得蹊蹺,設備怎么會突然壞掉呢?直到蒙老板將磅表拆開一查究竟,才發現過磅秤內被安裝進一枚芯片。蒙老板疑惑地將芯片拍照發給商家,銷售過磅秤的商家表示出廠時未安裝該芯片,過磅秤被人做手腳了,建議蒙老板報警處理。
俗話說“捉賊要捉贓”。蒙老板懷疑對過磅秤做手腳的人是張某,跳磅時恰逢張某的貨車進站過磅。可口說無憑,必須在張某下一次購買廢鐵的時候抓到他個現行才好。
蒙老板一連等了好幾天,也不見張某繼續來購買廢鐵。他不死心,便等在廢舊金屬回收站,沒想到還真能“守株待賊”——那一天,張某果然來了!從貨車駛進回收站開始,蒙老板兩眼就死死盯著磅表:“果然,我看見張某貨車過磅時,磅表顯示的噸數從10余噸一直往下掉,掉到8噸才停止。”蒙老板覺得對磅秤做手腳的人應該是張某,便和回收站其他幾個合伙人將其攔住。
“不知道這是怎么回事,這滿滿一車廢鐵,怎么只有8噸呢?連我都不是很相信!”張某佯裝不知,試圖抵賴。蒙老板等人急得團團轉,如果這次放過張某,可就損失大了……
“報警!”蒙老板見張某百般抵賴,毫不猶豫地撥通了報警電話。公安機關立案偵查后,張某見無可辯駁,只得主動前往公安機關,如實交代事情的經過。后顏某、何某、伍某等涉案人員相繼到案。
張某幾人到底是通過什么手段讓磅表顯示的過磅噸數減少的?原來,張某以往主要從事廢鐵回收,但嫌利潤不高,想著要是能多發點財就好了。一日遇見好朋友顏某,二人見面小聊一會兒后,一個計謀涌上心頭,二人商量著買遙控芯片,并企圖尋找回收站的磅秤做手腳。張某、顏某通過微信聯系了昆明一個叫“騷哥”的男子,張某付完款后,顏某將自己的收件地址發給“騷哥”。
二人將芯片視作“致富神器”。過了幾日,二人收到貨后考慮聯系何某及貨車司機伍某,提議四人一起來做這個事,賺得的錢平分。就這樣,四人一起到云南蒙自市、貴州威寧縣等地踩點,但這些回收站要么安裝了監控,要么看管甚嚴,他們根本沒機會做手腳。
直到張某路過畢節市納雍縣蒙老板等人的廢舊金屬回收站時,發現該回收站看管不嚴,大門敞開隨進隨出。張某當即決定對這家回收站下手。可是看守人總是守在過磅房內,該如何動手?張某走南闖北多年,歪心思還是有一點的,只見張某幾人走進過磅房,不慌不忙地遞給看守人一根香煙:“我有一批廢鐵想要賣,你們收不收?要收的話和我一起去看廢鐵,離這兒不遠!”
看守人沒多想,起身隨張某出去。在這期間,顏某對磅秤伸出“鬼手”,何某則在門口放哨。對著磅表一通操作后,顏某拍了拍手上的灰,大功告成了,二人會心一笑,大搖大擺離開了回收站。

“錢難掙?那是沒找對門路!”
張某等人握著手中的遙控器沾沾自喜,好像自己握著的是一把打開致富大門的鑰匙。
接下來幾天,他們多次到該廢舊金屬回收站購買廢鐵,在裝載廢鐵的貨車過磅時,操作遙控設備使地磅顯示實際噸量減少。得逞后,幾人將廢鐵賣往威寧縣、六盤水等地。四人利用上述方式減少廢鐵過磅噸量共計15噸左右,非法獲利4萬余元。
幾人自以為詐騙伎倆天衣無縫,可天網恢恢疏而不漏!
蒙老板等人發現被詐騙后,越想越生氣,也越想越擔憂:損失了那么多噸廢鐵,虧了那么多錢,這可怎么辦!這些廢鐵可都是一斤一斤收進來的啊!四人為了取得蒙老板等人的諒解,通過協商賠償最終獲得了諒解。
檢察機關經審查后認為,張某、顏某、何某、伍某采取先在他人經營使用的過磅秤上安裝電子設備,后在向他人購買廢舊金屬時使用遙控器操作事先安裝的電子設備,人為減少過磅秤的稱重數量,使他人陷入錯誤認識而少收取貨款的方式非法牟利4萬余元,屬于我國《刑法》第266條規定的“詐騙公私財物,數額較大”,考慮到張某等四人能在公安機關立案偵查后,主動到公安機關交代事情的經過,認罪認罰態度較好,且已經積極主動賠償被害人所有經濟損失并取得諒解,依法可以從輕、減輕處罰,但法律的高壓線不能觸碰,應依法追究刑事責任,以涉嫌詐騙罪對四人提起公訴。
納雍縣人民法院認為四人的行為已構成詐騙罪,但具有自首、認罪認罰、賠償被害人并取得諒解的從輕、減輕和從寬處罰情節,法院于2024年6月24日作出判決,以犯詐騙罪分別判處張某、顏某、何某、伍某有期徒刑1年5個月,緩刑1年6個月,并處罰金5000元。目前,該判決已經生效。
檢察官提醒,市場經營中經常出現“缺斤短兩”的現象,多數人對此見怪不怪,殊不知,多次欺詐數額較大的,將構成詐騙罪受到法律制裁。近些年,“地磅作弊”類詐騙案件屢屢發生,有些案件不僅涉案金額巨大,而且嚴重威脅計量安全,引發經濟糾紛,甚至可能引發質量事故和安全事故,需要引起重視。本案中張某、顏某、何某、伍某通過遙控器篡改過磅秤數據詐騙他人,本想獲利卻因此獲刑,廣大商家要以此為戒,做生意要講究誠信,不要以“小聰明”觸碰法律“大紅線”。
同時,安裝有地磅的廢舊物資回收站等的經營者,要警惕地磅被他人做手腳,發現問題及時報警。回收廢舊金屬的時候,企業和個人使用地磅稱重前要做好地磅的檢查、維護工作,提高風險防范意識,過磅時讓工作人員陪同監督,警覺有無數量異常等現象,謹防上當受騙,如遇詐騙行為要及時報警,讓違法犯罪者受到應有懲罰。
投稿郵箱:zhanghongyuchn@hot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