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鑒賞教學是高中美術的必修課程,它對于陶冶學生的情操、培養學生的共情能力和藝術鑒賞力具有重要意義。混合式教學不僅能充分發揮線上和線下教學的優勢,突出重點,節省課堂時間,還能滿足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需求,有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作品,增強學習效果。高中美術鑒賞課是培養學生審美能力、提升學生藝術素養的重要途徑。然而,傳統的教學模式往往存在形式單一、內容枯燥等問題,這些問題限制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創新思維的發展。基于此,混合式教學成為高中美術鑒賞課堂上教師的首選教學方法。在開展美術鑒賞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充分發揮線上教學的優勢,展現美術鑒賞課的多方面魅力,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為社會培養一批具有藝術情操的高素質人才。
一、混合式教學的內涵
混合式教學是一種極具創新性的教育教學方式,它巧妙地融合了在線教學和傳統教學,充分發揮了信息技術與傳統教學各自的優勢。同時,它兼具傳統課堂的指導性和網絡教學的靈活性,能支持教師充分利用多種教學手段和方法,以最適宜的方式推動學生的學習,確保學生學習的效果。
混合式教學并非線上和線下教學的簡單疊加,而是經過精心設計的一種教學過程。它通過有機融合面對面的學習活動與在線學習等諸多元素,為學生提供全新的學習體驗,引導學生進行深度學習,培養學生獨立學習的能力。事實表明,混合式教學不僅能提高學生的參與度,為學生提供更多互動與協作的機會,還能滿足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需求,為其提供個性化學習路徑,使不同的學生都能獲得相應的成長。
當然,要想讓混合式教學發揮出應有的價值,教師就要注重其邏輯性和可操作性。首先,教師要明確教學目標,根據課程內容和學生的實際需求選擇合適的教學方式。其次,教師要合理分配線上和線下教學的時間與資源,確保二者相互配合,共同推動學習進程,保證學生的學習效率。最后,教師要關注學生的學習反饋,不斷調整和優化教學方式,以增強教學效果,推動教學的發展,讓混合式教學成為教育領域一種有效的手段。
二、混合式教學的特點和優勢
(一)充分發揮教學資源的作用
傳統的課堂教學方式往往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時間,而在線學習則沒有時間和地點的限制,能讓學生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進行自由且有針對性的學習。教師將二者有機結合,能夠充分發揮課堂教學與在線學習的優勢,使教學資源得到更高效的運用,讓學生的學習體驗更加豐富。
(二)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
在混合式教學下,學生可以依據自己的學習進度和興趣選擇學習內容和學習方式,這有助于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例如,學生可以通過觀看學習視頻、參與在線討論、玩互動游戲、利用社交工具溝通交流等多種方式靈活學習,養成自主學習的習慣,增強自主學習的意識,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識。
(三)增強學生的學習效果
在混合式教學下,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和反饋,靈活調整教學策略和方法,這能增強學生的學習效果。例如,當有學生反映教師提供的視頻教學內容全面但不夠細致、不易理解時,教師可以適當調整視頻內容,更好地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同時,在線學習方式能提供更加個性化和精準的學習支持,如學習進度跟蹤、學習反饋和建議等,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知識和技能。
三、混合式教學改革的方向
(一)線上資源支持知識的講解
在高中美術教學中,線上教學對部分教師來說可能有一定難度,但并非無法攻克。通過簡單的屏幕錄制加講授,再配合兩三個小時的軟件學習,教師就能夠制作出優質的微課,更好地達成高中美術鑒賞教學的目標。線上資源是開展高中美術鑒賞混合式教學的基礎,在混合式教學中,教師可以將教學內容錄制成微視頻,讓學生在課前完成預習,并根據自己的需求進行自主賞析。這不僅能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還能讓學生有針對性地進行學習,提高學習效率。在此基礎上,教師可以在開展課堂教學時,細致講解重點、難點,幫助學生解決在線學習過程中反饋的共性問題,保障課堂教學質量。
(二)線下活動檢驗、鞏固、轉化線上知識
線上教學能使學生基本掌握課堂的基礎知識點及主要內容,再經過線下課堂教師的補充和重點講解,學生就能熟練掌握大部分知識點。在此基礎上,教師可以精心設計并組織學生參與各種活動,讓學生鞏固并靈活應用所學知識。例如,在教授湘美版高中美術必修美術鑒賞第三單元第三課“托物寄情——美術作品與藝術家人生經歷的關系”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在課前通過微課自主學習“托物寄情”,了解中國畫托物寄情的特點,并簡單理解作品中所傳達的情感。在開展課堂教學時,教師可以通過討論、分析、提問等方式,讓學生有更多的機會深入學習與理解相關知識。如教師可以提出“誰知道中國傳統繪畫中的‘四君子’”“為什么稱它們為‘君子’”等問題,鼓勵學生思考并回答,然后根據學生的回答給予相應的反饋。之后,教師可以展示王冕的《墨梅圖》,并詢問學生:“這幅作品給你什么樣的感覺?”“畫家想表達什么情感?”借此幫助學生深刻理解該作品蘊含的情感。
四、利用混合式教學優化高中美術鑒賞教學的方法
(一)通過混合式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傳統的高中美術鑒賞課堂中,部分教師習慣采用單一的講授方式開展教學,這種教學方式容易使學生感到枯燥乏味,難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而混合式教學則能夠很好地解決這一問題,它將傳統課堂教學與在線學習方式有機結合,為學生提供了更為豐富多樣的學習資源和學習方式。
在高中美術鑒賞課堂中,教師可以利用混合式教學,將課堂教學與在線教學有機結合,通過視頻、圖片、文字等多種形式解讀美術作品,讓學生在視覺上獲得美的享受,從而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仍以湘美版高中美術必修美術鑒賞第三單元第三課“托物寄情——美術作品與藝術家人生經歷的關系”為例,教師可以在課前為學生精心設計課件,配上精美的圖片和詳細的講解,為學生課后學習課件提供便利,并增添學習的趣味性。在課上,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為學生展示王冕的《墨梅圖》,讓學生通過賞析理解“托物寄情”的內涵,理解梅、蘭、竹、菊的特點,為學生賞畫、繪畫做好準備。
(二)借助混合式教學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混合式教學強調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在線學習平臺為學生提供了豐富的學習資源和學習路徑,使學生能夠根據自己的興趣和需求進行自主學習。在高中美術鑒賞課堂中,教師可以充分利用混合式教學的這一特點,讓學生利用在線學習平臺自主完成學習任務。
例如,在教授湘美版高中美術必修美術鑒賞第一單元第一課“什么是美術作品”時,教師可以為學生準備好視頻課,或者讓學生在國家中小學教育網站上進行自主學習,從認識美術作品開始,逐步深入地欣賞美術作品,為課堂學習做好鋪墊。教師還可以為學生設計一些自主探究類題目,讓學生通過在線學習平臺自主尋找答案,進一步深化對知識的理解。學生通過自主學習,自行搜索資料、整理信息、分析作品,不僅能更好地理解美術作品背后的意義和價值,還能為課堂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
(三)利用混合式教學增強美術鑒賞課堂的實效性
在傳統的高中美術鑒賞課堂中,部分教師只注重知識的傳授,而忽視了課堂的實效性,混合式教學則可以通過多種方式彌補這個問題。第一,混合式教學通過在線學習平臺加強了師生之間的互動和反饋,使教師能夠更好地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從而更有針對性地調整教學方案,以指導學生的學習。第二,混合式教學將傳統課堂教學與在線學習方式有機結合,能讓學生在課堂上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識,并能通過在線學習平臺實現知識的拓展和延伸。基于此,在開展高中美術鑒賞教學時,教師應積極運用混合式教學,吸引學生的注意,增強美術鑒賞教學的實效性。
仍以湘美版高中美術必修美術鑒賞第一單元第一課“什么是美術作品”為例,教師可以利用在線學習平臺為學生布置一些拓展性的作業和學習任務,讓學生在課后進行自主探究和學習。這些作業和任務可以是關于某一美術作品的深入分析,也可以是關于某一美術流派的探究。教師可以讓學生觀察生活中的美術作品,或借助網絡平臺,搜索學生喜歡的美術作品,并整理打印出來,與學生進行交流和討論,探究它們為什么是美術作品、它們各自具有哪些美術屬性等。以鯢魚紋彩陶瓶(圖1)為例,它之所以能成為藝術品,是因為其構圖生動,用黑色繪制的鯢魚圖案,充分展現出了千年前彩陶的魅力和神秘,給人帶來無限的遐想。
通過這種方式,學生可以在課上課下深入學習和思考美術作品,從而提高美術鑒賞能力和審美能力。
結語
混合式教學是一種獨特的、具有創新意味的教學方式,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創造力,提高他們的審美能力。同時,這種教學模式能幫助教師更好地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方便教師及時給予學生有針對性的指導和幫助,促進學生個性化發展。高中美術教師在實際教學中要根據教學內容和目標,合理選擇線上資源,注重課堂互動環節的設計,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并及時收集和整理學生的學習成果和反饋意見,不斷完善教學方案,從而充分發揮混合式教學的作用,優化高中美術鑒賞課堂,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
(作者單位:甘肅省徽縣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