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體育教學通過德育鑄魂,可以培養學生的價值觀和意志品質;通過智育拓思,運用信息技術和語言文字,可以豐富體育課堂內容;通過美育潤心,以音樂為媒介,可以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通過勞育強身,將勞動教育融入體育活動中,可以保持學生的身心健康。圍繞五育并舉的教育理念,闡述在小學體育跨學科融合的實踐中將體育與德育、智育、美育、勞動教育相結合的路徑,旨在全面提升學生的身心素質,為體育教育提供創新模式。
【關鍵詞】小學體育;五育并舉;跨學科融合
作者簡介:蔡水漢(1981—),男,福建省泉州市石獅市實驗小學。
隨著新時代的到來,教育領域正經歷著一場深刻的變革。在這一變革中,小學體育作為促進學生發展的學科之一,日益展現出跨學科融合的必然趨勢。體育與德育、智育、美育、勞動教育的結合,是對教育模式的創新,也是以學生發展為本的理念的體現[1]。五育并舉強調在體育教學中融入多元化的教育內容,通過實踐性和互動性的體育活動,促進學生道德品質的養成、智力水平的提升、審美能力的增強和對勞動技能的掌握。這種教育理念的落實,有助于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
一、體育樹德,德育鑄魂
核心素養背景下的體育教學不再局限于體能提高與技能傳授?!读x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22年版)》明確指出運動能力、健康行為、體育品德是體育核心素養的三個方面。因此,圍繞核心素養開展的體育教學強調通過體育訓練來強健學生的體魄,同時在體育教學中滲透德育理念,讓學生遵循相關的行為規范與倫理準則。在具體實施時,體育教師需要深化德育認知,運用合適的方法來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例如,短跑教學中的體育訓練重點在于增強學生的下肢力量以及培養學生跑步的節奏感。其中涉及的德育內容體現在學生對訓練方法的感悟、學習技巧時的交流與合作上。筆者在教學實踐中發現,不少學生能夠結合自己的身體情況形成個性化的訓練思路。如有學生認為通過高抬腿、跳繩等方法可以有效增強下肢力量,也有學生認為可以通過增大或縮小步幅來調節跑步的節奏。由此可見,學生的看法都有一定的意義。不過如果學生只采用相對單一的訓練方式,那么他們最終的短跑成績難以得到有效提升。對此,筆者計劃在融入德育內容時組織學生展開交流與討論。
考慮到學生在一開始的交流中往往各執一詞,有的學生不愿聽取他人的意見,甚至會下意識地否定他人的觀點,因此筆者告訴學生:“同學們能夠針對實際情況去尋找提高短跑成績的方法,這是值得肯定的。但有的同學在交流的過程中沒能認真傾聽他人的建議,這是需要糾正的。同學們應該抱著謙虛的態度,在傾聽與思考中優化自己的訓練思路與方法,這樣才能夠更好地提升自己?!蓖ㄟ^這樣的指導,多數學生意識到:在高抬腿或跳繩練習中要注意把動作做到位且保證動作的頻率較高,否則訓練效果就不夠理想;每個人的下肢長短不一,在調節步幅時要結合自身實際來進行。在之后的總結環節,學生們發現學會合作、傾聽是素質提升的關鍵。學生認識到這一點就說明他們知道了體育學習既需要個人具備勇敢頑強的體育精神及團隊精神,又需要涵養自尊自信、文明禮貌、責任意識等體育品格。這也體現了在體育教學中開展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二、體育啟智,智育拓思
體育教學注重對學生身體素質的培養,也注重深層次的智力開發。信息技術在體育教學中的應用使得學生可以在觀察、模仿、實踐的過程中更加深入地理解體育知識和技巧[2]。語文學科內容的引入能豐富體育學科的文化內涵,使學生在體驗運動樂趣的同時感受到語言的魅力,提高表達能力。這樣的跨學科融合無疑為學生的發展開辟了廣闊的空間。
(一)應用信息技術開展教學
傳統的體育教學中采用的以講解與示范為主的方法已很難滿足學生多元化的學習需求和激發他們的積極性。對此,教師需借助信息技術創新體育教學方式,將抽象的體育動作直觀地呈現以便學生熟練掌握。這樣不僅能提升學生學習興趣,還能促進學生多元能力發展。
對于某些復雜的動作要領,教師可以通過制作動畫或慢放視頻的方式,讓學生仔細觀察每一個動作細節,從而加深對動作的理解。例如,在教學50米跑的技巧時,教師可以制作包含動作分解、解析以及優秀運動員精彩表現等內容的微課。
微課教學作為重要的教學手段之一,在動作要領講解中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通過觀看微課,學生能夠自主發現跑步時擺臂、蹬腿的細節,進而總結出:擺臂不是隨意地擺動手臂,而應當用擺臂幅度來調節步幅,用擺臂頻率來控制步頻;要結合自己的下肢長度確定擺臂幅度與頻率,這樣才能使動作更加協調。在學生對50米跑技巧有了一定的了解后,教師可以組織他們進行50米跑練習。在學生練習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信息技術手段,對學生的動作進行實時記錄,通過分析來及時發現并糾正學生的錯誤動作,以記錄的結果促進學生的練習。
上述案例中,學生取得的學習成果是他們智慧的結晶。上述案例也說明了應用信息技術可以將體育與智育有機地融合起來,從而提升學生的體育學習效果。
(二)借助語言文字開展教學
具備良好的體育核心素養不僅能讓學生體魄強健,還能讓學生變得思維敏捷、縝密。因此,教師在從智育的角度進行跨學科融合的過程中,可以嘗試引入語文學科的相關知識,讓學生借助語言文字來總結自己的體育學習成果,從而確保體育教學質量穩步提升,有效地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
例如,立定跳遠項目對于身體協調和力量控制等方面有待提升的小學生來說具有一定的挑戰性。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立定跳遠的技巧,降低學習難度,教師可以巧妙地結合語文學科的知識進行教學設計。具體來說,教師可以以簡潔明了的語言講述立定跳遠的動作要領,編寫如“一擺二蹲三跳起,快速蹲地展身體;收腹提膝伸小腿,后跟輕落向前去”這樣的易于記憶、朗朗上口的兒歌。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為學生營造輕松愉快的氛圍,引導學生學唱兒歌、分組表演,將立定跳遠的動作要領與表達環節相結合,讓語言成為他們認識運動的橋梁。通過這種方式,學生不僅能夠在實踐中掌握立定跳遠的技能,還能夠鍛煉自己的表達能力。
此外,教師還可以結合語文學科中閱讀、寫作的教學內容,讓學生在理解立定跳遠動作要領的基礎上進行相關的閱讀和寫作練習,如:讓學生閱讀有關立定跳遠的文章,了解立定跳遠的起源以及比賽規則等;或者讓學生根據自己對立定跳遠的理解和體驗,撰寫一篇短文,表達自己的感受,分享自己的收獲。
三、體育蘊美,美育潤心
如果將體育比作陽光,那么身體就如同天空,兩者密不可分;如果將美育比作露水,那么精神就如同花朵,離不開露水的滋潤。將體育與美育相結合,則可打造一個充滿美感的體育教學環境[3]。音樂是美育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可以通過音樂知識的融入來激發課堂活力,促進學生體育技能與審美能力的同步發展。
例如,在體操相關內容的教學中,教師應當引導學生掌握動作要領,并感受體操中的美。為此,教師要從動作、節奏等方面發掘美育要素,之后拓展學生感知美的渠道(這是結合美育的體操教學的難點)。要想突破這一難點,需要運用跨學科融合的方式。
上面所說的“跨學科融合”是指體育與音樂學科的融合。體操一般都需要音樂的伴奏。而當音樂的節奏與學生的動作節奏達到一致時,體操的美往往就會展現出來。因此體操教學應當緊扣節奏這個要素來進行。這就要求教師追求學生動作與音樂的合拍。對于此要求,教師可能會提出疑問:“如果只追求合拍,不特別留意動作的標準度,會不會影響體操訓練的效果?”其實,在教師追求合拍的過程中,學生能夠培養節奏感,他們的錯誤動作往往能夠得到糾正。這也有利于他們在潛移默化中加深對美的感知,用動作去表現體操之美。受到內在驅動力的影響,他們會關注自己的動作是否標準、是否有美感。當意識到自己的動作不標準時,他們會向別人咨詢,將自己的動作和別人的動作進行比較,然后努力讓自己的動作變得標準。這樣可以讓學生獲得良好的訓練體驗,豐富學生的精神世界。
四、體育培勞,勞育強身
勞動教育在培育學生核心素養與塑造學生健全人格方面有著重要意義,同時可以作為引導學生理解勞動真諦、激發勞動熱情、樹立正確價值觀念的手段。對于學校而言,每日的早操是將體育與勞動教育相結合的契機。對于教師而言,他們則需根據學生的實際需求和發展階段,策劃和實施融入勞動教育要素的體育活動,使學生在參與中感受勞動的快樂,獲得成就感,進而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集體主義精神[4]。
例如,每天一小時的體育鍛煉與勞動活動是筆者開展的富有創意且成效顯著的實踐。筆者會在學生不用上體育課的幾天里,安排學生在特定的時間段內進行此項活動。此項活動巧妙地將體育與勞動教育融為一體,讓學生在參與體育鍛煉的同時,也能體會勞動的意義和價值?;顒觾热莶粌H包括常規的體育項目,還融入了日常的清潔、綠化等勞動任務?;顒悠陂g,學生在操場上揮灑汗水,之后拿起掃帚、鏟子等工具參與到勞動中。
又如,教師可以設計將體育與勞動教育相結合的趣味活動?;顒右巹t可以是:在操場上擺放一個竹筐,將足球或籃球當作是土豆等農作物排成若干列,讓學生以最快的速度將“農作物”運到竹筐里。在這樣的活動中,學生可以一邊跑,一邊體驗收獲的樂趣。
值得一提的是,為確保結合勞動教育的體育活動的有效實施,教師要對學生的活動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并及時公布結果,對表現優異的學生進行表揚。這樣不僅能促使學生更加重視體育鍛煉與勞動,而且能提升活動的質量和效果。
結語
綜上所述,五育并舉的教育理念為小學體育教師指明了教學的方向。這種教育理念的運用不僅僅能發揮體育教學的功能,更能實現教育的最終目標。通過跨學科融合的方式開展的體育教學,在提升學生道德品質、智力水平、審美能力和勞動技能的方面起著重要的作用。在后續教學中,教師應當對五育并舉理念下的小學體育跨學科融合進行不斷的實踐,探索出更多創新性的教學方法和模式,為學生提供更加豐富、多元的學習體驗,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 查高峰.基于全面育人理念的小學體育跨學科協同教學實踐[J].新課程研究,2022(29):56-58.
[2] 鐘紅玉.巧妙整合,讓體育課堂精彩紛呈:論小學體育課堂中多學科教學內容的有機整合[J].福建體育科技,2014,33(3):59-60.
[3] 姜博文.新課標下打造“美育+體育”跨學科主題學習模式研究[J].體育風尚,2023(8):59-61.
[4] 張曉艷.基于全面育人理念淺析小學體育跨學科協同教學要點[J].小學生(中旬刊),2021(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