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信息素養已成為當前學生必備的基本素養,這種素養能使學生在生活中獨立分析和處理數據。計算思維是信息素養的核心內容,能讓學生將問題拆解,并運用已學知識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為了達到信息技術學科的育人作用,小學信息技術教師要加強對學生計算思維的培養。
【關鍵詞】計算思維;小學信息技術;策略
作者簡介:吳萍(1986—),女,江蘇省江陰市城中實驗小學。
《義務教育信息科技課程標準(2022年版)》指出:“計算思維是指個體運用計算機科學領域的思想方法,在問題解決過程中涉及的抽象、分解、建模、算法設計等思維活動。”小學階段是學生計算思維形成的黃金階段。教師在教學中應該采取多種教學手段,從理論出發,深入實踐,全方位、多層次、立體化地培養學生的計算思維。
一、培養學生計算思維的重要意義
從培養學生綜合素質和核心素養的角度來看,加強學生計算思維的培養是十分重要的。培養學生的計算思維不僅能讓學生自主探究計算機技術,還能讓學生真正做到學以致用,用計算思維解決問題[1]。
從轉變學生思維的角度來看,加強學生計算思維的培養也十分重要。計算思維的培養能夠改變學生原有的思維方式,讓學生從更理性的角度去看待問題。學生可以將遇到的問題拆成多個部分,運用已學知識處理問題,從而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培養學生計算思維的策略
(一)創設生活化情境
豐富的教學手段和教育方式是吸引學生的關鍵。教師在教學時創設生活化情境以改變原有的機械式教學,能夠給學生提供沉浸式學習的體驗,讓學生真切感知并掌握信息技術知識、形成計算思維[2]。
以蘇科版小學信息技術4年級第27課“使用云盤儲存”的教學為例。在這一課中,學生需要學習使用云盤進行網絡儲存和數據分享。筆者這樣導入:“隨著同學們年齡的增長,使用的書籍也會變多。那么同學們平時都是怎么處理自己放不下的書籍的呢?”有的學生回答:“放在書架里或者將其收納好放在家里的空閑區域?!惫P者進一步引導學生:“那么,在信息空間中,有沒有一個東西能夠像書架一樣給大家放文件呢?同學們都知道光盤可以用來儲存音樂和視頻,那么儲存數據的叫什么盤呢?”學生的興趣被激發,積極參與討論。這時,筆者為學生提供正確答案:“儲存數據的叫云盤?!苯又?,筆者帶領學生根據書中插圖的指示學習使用“百度網盤”來儲存自己的文件。在指導學生成功注冊之后,筆者鼓勵學生嘗試通過“百度網盤”自行上傳、分享文件。此外,筆者還設計一些小游戲,如“傳輸小能手”比賽等。
教師通過創設生活化情境,能激發學生自主思考的能力,培養學生的計算思維,從而讓他們從被動學習轉變為主動學習。
(二)創設合作環境
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講,編程課程是有一定難度的。因此,教師的帶領和學生之間的合作就顯得尤為重要。學生通過互相幫助,能夠形成合作環境。教師可以借助合作學習小組,凝聚學生的智慧,引導他們用自己的方式合理地解決問題。學生解決問題的過程也是培養計算思維的過程。
以蘇科版小學信息技術5年級第3課“火柴人跳舞”的教學為例。在這一課中,學生要掌握在“Scratch”中繪制造型和切換造型的方法,同時學習角色、背景顏色變化的方法。筆者根據學生的學習水平及表現將他們分成幾個小組。在正式創建火柴人角色之前,筆者讓學生繪制造型圖。在“Scratch”中,每一個角色都可以有多個造型。借助這一特征,學生可以繪制不同的火柴人造型,如“牽手的火柴人”“舉手的火柴人”“抬手的火柴人”“抬腳的火柴人”等。在學生合作繪制完成火柴人的造型后,筆者讓學生小組之間進行交流。在筆者的幫助下,學生借助編程技術,將繪制好的火柴人從靜態變為動態,最終形成連貫的火柴人動畫。接著,筆者鼓勵學生在原有火柴人的基礎上增加裝飾元素,如在原有火柴人的身上繪制一頂帽子,并在制作動畫時增加扶帽子的動作,讓火柴人動畫更加生動具體。在繪制火柴人動畫的同時,學生不僅能提高編程技術,還能培養計算思維。
通過合作環境,學生不僅能學到新的信息技術知識,還能在思維碰撞中培養計算思維。
(三)布置遞進任務
循序漸進是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教學的重要原則。小學生心智發展尚未成熟,教師遵循學生的認知發展規律,布置遞進式任務,能夠讓學生更好地掌握知識和技能。
以蘇科版小學信息技術5年級第5課“畫正多邊形”的教學為例。學生經過數學學科的學習,已經了解部分正多邊形的畫法。在這一課的教學中,學生要通過“Scratch”中“畫筆”模塊的相關控件,畫出一些正多邊形。在課堂導入時,筆者讓學生在草稿紙上畫出一條線段、一個正三角形和一個正方形。在學生畫完之后,筆者讓學生嘗試畫正五邊形。這時,有的學生產生疑問:“正五邊形怎么畫?”筆者順勢導入新課,從畫線段開始,讓學生根據課本中的方法搭建畫線段腳本。接著,筆者讓學生在完成線段腳本的基礎上嘗試搭建畫正三角形腳本。在學生完成畫正三角形腳本之后,筆者給學生布置“自主搭建畫正方形腳本”的任務。學生經過學習之后自主探究更具挑戰性的任務,能更加系統地掌握搭建畫正多邊形腳本的原理,他們發現,搭建畫正方形腳本的方法是在原來畫線段腳本的基礎上,將線段按一定的方向旋轉90°,并重復執行4次,使小貓回到原點。在學生完成畫正方形腳本之后,筆者讓學生自主完成“實踐園”中的任務:搭建腳本,畫出畫筆粗細為“10”、邊長為“100”、顏色為“藍色”的正六邊形。學生在畫線段腳本的基礎上,將線段按一定的方向旋轉120°,并重復執行6次,使小貓回到原點。
完成搭建畫線段、畫正三角形、畫正方形和畫正六邊形腳本這四項遞進式任務之后,學生不僅能夠系統地掌握“Scratch”中“畫筆”模塊相關控件的用法,還能夠鍛煉抽象思維、計算思維,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3]。
(四)創設游戲情境
教師的教學設計應注重活動化、游戲化、生活化。教師可以創設游戲情境,給予學生足夠的學習空間,讓學生自由發揮,進一步鞏固和發展學生的計算思維。
以蘇科版小學信息技術3年級第8課“用鍵盤打字”的教學為例。在這一課中,學生需要在筆者的帶領下借助“金山打字通”掌握英文打字和拼音打字的技能。通過打字訓練,學生可以更好地參與網絡生活。筆者讓學生啟動“金山打字通”,自主學習英文打字。從單詞練習到語句練習,再到文章練習,學生可以層層深入掌握英文打字的技能。
在學生完成英文打字練習之后,筆者借助“金山打字通”組織學生開展“英文打字闖關游戲”。首先,筆者將班級的學生平均分為5個小組,由小組內部進行比賽,選出一名成員作為“英文打字闖關游戲”的參賽者。其次,筆者將打字的準確率和完成時長作為評價學生成績的標準,并指定機房內的部分電腦作為參賽用機。最后,學生需要在筆者規定的時間內通過第一關“單詞練習”,才能開啟后續關卡。
在教學“拼音打字”這一課時,筆者讓學生自主完成拼音輸入法練習、音節練習、詞組練習、文章練習。
在學生完成這些練習后,筆者組織學生開展“漢字英雄闖關游戲”,以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性,提高學生的拼音打字能力。
通過組織學生開展“英文打字闖關游戲”和“漢字英雄闖關游戲”,能夠增強信息技術教學的趣味性,充分吸引學生學習打字的興趣,培養學生的計算思維[4]。
(五)創設挑戰環節
《義務教育信息科技課程標準(2022年版)》提出:“從信息科技實踐應用出發,注重幫助學生理解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引導學生認識信息科技對人類社會的貢獻與挑戰,提升學生知識遷移能力和學科思維水平,體現‘科’與‘技’并重?!苯處熆梢栽诮虒W時創設具有挑戰性的環節,融合多學科的知識內容培養學生的計算思維。
以蘇科版小學信息技術6年級第23課“人工智能的應用”的教學為例。在這一課中,筆者主要帶領學生了解人工智能在生活中的應用。在授課之前,筆者提問學生:“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同學們身邊都有哪些與人工智能有關的應用呢?”有的學生回答:“聲音解鎖。”有的學生回答:“面容解鎖?!边€有的學生回答:“AI寫作?!惫P者對學生的回答進行肯定,并由此引入這一課的項目活動:了解“語音識別”“了解人臉識別”“了解OCR文字識別”。在“了解語音識別”的項目活動中,筆者鼓勵學生完成課本“探究屋”的任務:嘗試使用QQ音樂中的“聽歌識曲”功能識別一首歌曲。在“了解人臉識別”項目活動中,筆者鼓勵學生完成課本“討論坊”的任務:說一說目前人臉識別技術應用于哪些領域;議一議除了人臉識別,還有哪些人工智能的應用采用了視頻圖像識別技術。在“了解OCR文字識別”項目活動中,筆者鼓勵學生完成課本“探究屋”的任務:嘗試使用“捷速OCR文字識別”軟件,將圖片上的文字轉換成可以編輯的文檔。筆者還拓展延伸課本內容,給學生設計富有挑戰性的任務。筆者將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讓每個小組合作探索與人工智能有關的內容。有的小組探索如何應用語音識別技術,制作一個同聲傳譯網頁,即使用者對著網頁講中文,就會立刻出現英文翻譯;有的小組探索如何應用人工智能給學習和生活帶來便利;還有的小組探索人臉識別技術是利大于弊還是弊大于利。
筆者鼓勵學生自主完成課本的“探究屋”“討論坊”等任務,有助于激發學生學習信息技術的積極性[5]。筆者組織學生小組合作探索與人工智能有關的內容,有助于學生遷移應用所學知識,實現計算思維的發展。
結語
具備計算思維的學生,能夠采用計算機處理問題的方式分析與綜合各種信息資源,并運用合理的算法形成解決問題的方案。教師在開展小學信息技術教學時,應圍繞信息技術學科核心素養設計豐富的項目活動,創設多樣的項目活動情境,循序漸進地培養學生的計算思維,讓學生親身經歷運用計算思維的過程,從而逐步具備運用計算思維完成項目活動的能力。
【參考文獻】
[1]史豐華,田遠飛.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學生計算思維的培養策略研究[J].教育界,2022(18):56-58.
[2]陳露.小學信息技術編程教學中學生計算思維的培養策略[J].智力,2024(1):57-60.
[3]王斌峰.利用項目式學習培養學生計算思維的策略:以小學信息技術學科為例[J].學苑教育,2023(24):64-66.
[4]龔余余.指向計算思維培養的信息技術教學[J].文理導航(中旬),2023(11):61-63.
[5]張靜.智能技術加持下小學生計算思維的培養實踐[J].中小學電教(教學),2024(4):7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