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討協同干預模式在新生兒聽力篩查中的應用效果。方法:抽取時間段為2022年1月—2023年1月,均為在寧津縣計劃生育婦幼保健服務中心出生的80例新生兒,出生48~72h后,均給予聽力篩查。采取隨機數字表法將新生兒進行分組,其中對照組40例給予常規干預模式,觀察組40例給予協同干預模式,比較兩組新生兒的聽力篩查情況。結果:觀察組新生兒聽力篩查優良率為97.50%,明顯高于對照組的85.00%,P<0.05;觀察組聽力篩查通過率為97.50%,明顯高于對照組的82.50%,P<0.05;觀察組新生兒家屬總滿意度為100.00%,明顯高于對照組的87.50%,P<0.05。結論:對新生兒加強協同干預模式,便于將聽力篩查初篩通過率進一步提升,同時提升家屬的滿意度,建議臨床采納。
【關鍵詞】聽力篩查;新生兒;協同干預;滿意度
The application of collaborative intervention model in neonatal hearing screening
REN Tingting
Department of Child Health, Ningjin County Family Planning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Service Center, Dezhou, Shandong 2534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collaborative intervention mode in neonatal hearing screening.Methods:A total of 80 newborns were selected from January 2022 to January 2023,all of whom were born at the Family Planning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Service Center in Ningjin County.After 48~72 hours of birth,they underwent hearing screening.The newborns were divided into groups using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with 40 cases in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ing routine intervention mode and 40 case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ing collaborative intervention mode.The hearing screening results of the two groups of newborns were compared. Results:The excellent rate of newborn hearing screening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7.50%,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85.00%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The pass rate of hearing screening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7.50%,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82.50%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The total satisfaction of newborn family member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100.00%,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87.50%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Conclusion:Strengthening the collaborative intervention model for newborns can further improve the pass rate of hearing screening and enhance the satisfaction of family members.It is recommended to adopt it clinically.
【Key?Words】Hearing screening; Newborns; Collaborative intervention; Satisfaction
先天性聽力障礙是臨床上常見的新生兒出生缺陷疾病,不利于嬰兒的健康成長,導致家屬的精神壓力較大[1]。通常情況下,臨床上在新生兒出生的48~72h時間段,加強聽力篩查初篩檢測,便于及時了解是否存在聽力障礙,具備無創、簡便等優勢[2]。由于新生兒剛出生后,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加之聽力篩查可能受到外界因素等方面的影響,可能會影響檢查結果的準確性,不利于疾病的診療[3]。因此,在進行聽力篩查時,如何提高篩查工作的準確性與提高家屬的配合程度的臨床意義重大。協同干預模式是臨床上引進的新型干預方式,通過家屬、多學科等進行干預,將其依從性進一步提高,利于聽力篩查工作的順利進行[4-5]。為了系統性了解該類干預模式的應用效果,本次研究共計納入80例新生兒,詳情闡述如下。
1.1 基礎資料
抽取時間段為2022年1月—2023年1月,均為在我中心出生的80例新生兒,出生48~72h后,均給予聽力篩查。本次研究經過醫院倫理委員會審查批準。
納入標準:家屬知情同意本研究;均為足月健康新生兒。
排除標準:存在耳聾遺傳史;確診耳道疾病;宮內感染等。
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組,每組40例。對照組中,男女之比為22/18,胎齡37~41周,均值(39.22±0.42)周,新生兒體質量2.62~3.72kg,均值(3.12±0.23)kg;觀察組中,男女之比為23/17,胎齡37~41周,均值(39.18±0.45)周,新生兒體質量2.58~3.75kg,均值(3.14±0.25)kg。兩組性別、體質量等一般資料對比均無明顯差異,P>0.05,便于數據分析。
1.2 方法
1.2.1 干預模式
對照組:常規干預模式。分娩完成后,將其推送至普通病房后,加強健康宣教,將聽力篩查卡片發放至家屬手中,了解聽力篩查的健康知識,指導家屬如何正確進行新生兒護理等。
觀察組:協同干預模式。(1)組建干預小組:小組成員包括產科醫護人員、家屬、新生兒醫護人員、耳鼻喉科醫師等。(2)新生兒醫師每日上午負責查房,了解新生兒情況,無菌小棉簽輕微擦拭嬰兒的鼻腔、外耳道的胎脂、羊水等,了解外耳道的具體情況。(3)新生兒家屬告知:聽力篩查之前,護理人員依據家屬的文化程度、性格特點等,講解聽力篩查的意義、方法、必要性等,提前告知其聽力篩查無創傷性,以免缺乏了解,導致過于擔憂,引起不良情緒;提前與家屬進行溝通,告知其具體的聽力篩查時間、最佳篩查狀態等。(4)適當安撫:聽力篩查時,護理人員先對新生兒的雙側耳道進行清潔,依據新生兒的耳孔大小,選擇合適規格的耳塞,輕柔置入探頭,將耳塞置于耳道內;若新生兒處于淺睡眠狀態或者存在明顯的反應,護理人員輕柔按摩頭部,保持安靜狀態后,輕揉新生兒背部,將新生兒雙手置于胸前,使得其感受到安全感,安靜后,方可開展篩查工作。
1.2.2 聽力篩查
出生48~72h后,與家屬進行溝通,簽署知情同意協議,在嬰兒熟睡或者安靜狀態下進行篩查。耳鼻喉科醫師負責進行聽力篩查,篩查時,要求房間內隔音效果較佳。新生兒選擇側臥體位,篩查耳朝上,輕微將耳廓朝外下方拉,將探頭置于外耳道1/3的位置,將測試孔朝著鼓膜進行檢測。選擇丹麥爾聽美瞬態耳聲發射儀進行聽力篩查,頻率設置為1~4kHz之間,設置為快速篩查模式,啟動儀器,對新生兒聽力篩查情況進行分析。
1.3 觀察指標
篩查優良率:優表示安靜狀態,頭部未晃動;良表示安靜狀態,但是頭部輕微晃動;差表示無法安靜,哭鬧,頭部明顯晃動[6]。優良率=(優+良)例數/總例數×100%。
對比兩組聽力篩查通過率。將新生兒放置在安靜狀態的室內,撫觸,保持安靜狀態,給予德國麥克耳聲發射儀EroScan進行聽力檢測,短聲刺激強度參數值為40~65dBSPL,頻率為2~5kHz,選擇快速篩查模式,儀器自動顯示“通過”或者“不通過”選項。
對比兩組新生兒家屬滿意度:選擇自制的滿意度調查量表,總滿意度=(非常滿意+滿意)例數/總例數×100%,信度系數0.92,效度系數0.91,100分為滿分,非常滿意≥90分,滿意≥70分且<90分,不滿意<70分。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23.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采用(%)表示,進行x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比較兩組聽力篩查優良率
觀察組聽力篩查優良率為97.50%,明顯高于對照組的85.00%,P<0.05。見表1。

2.2 比較兩組聽力篩查通過率
觀察組聽力篩查通過率為97.50%(39/40),高于對照組的82.50%(33/40),差異有統計學意義(x2=5.000,P=0.025),P<0.05。
2.3 比較兩組家屬滿意度
觀察組總滿意度為100.00%,明顯高于對照組的87.5%,P<0.05。見表2。

為了響應優生優育的號召,將人口出生缺陷率進一步下降,我國基層醫院中,普遍采取新生兒聽力篩查檢測方式,是母嬰保健的常見服務[7]。聽力篩查便于及時了解新生兒是否存在聽力缺陷,加強新生兒康復訓練,便于改善其預后[8]。但是對于出生時間段為48~72h之間的嬰兒,其配合程度、耐受度等均較差,家屬對于醫護人員的服務需求較高,許多家屬對于聽力篩查的健康知識了解程度不高等情況,均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聽力篩查工作的效果[9]。
為此,觀察組通過組建醫護團隊,加強協同干預模式,采取多種方式進行健康宣教,提高家屬對于聽力篩查工作的認知度,提高其配合程度[10]。指導家屬幫助嬰兒選擇正確的體位(一般為側臥位),但是由于母乳喂養等情況,導致嬰兒不同側的臥位時間分配不均,導致嬰兒耳道內羊水蒸發情況受到影響,可能會影響到聽力篩查的判斷,降低其準確性[11]。實際篩查時,為了提高嬰兒的配合程度,一般情況下,選擇喂奶等措施,但是吞咽等動作,會對其篩查效果造成影響。觀察組中,通過加強新生兒撫觸,便于減少哭鬧等情況,增加嬰兒的安全感,提高其舒適度。同時,有利于刺激神經系統的發育,穩定其行為表現,快速處于安靜狀態,接受聽力篩查。
本次研究中,觀察組聽力篩查優良率、聽力篩查通過率及總滿意度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說明協同干預模式利于促進聽力篩查的順利開展,提高管理工作質量。協同干預模式,整合多學科的醫護人員,與家屬加強健康宣教,形成系統、全面、科學的干預模式,便于提高配合程度與信任感,提高滿意度。家屬積極參與其中,減少了篩查的假陽性結果,減輕了家屬的心理壓力與經濟負擔。對于初次檢測未通過的新生兒,家屬難免過于擔憂焦慮,要求反復進行檢測,導致醫護人員工作時間延長,工作量遞增。協同干預模式,通過將多科室的資源整合,利于提高干預工作效率,將篩查通過率進一步提高,縮短了多次篩查浪費的時間。相較于常規干預模式,協同干預模式是臨床上納入的新型干預模式,主張科室之間互相團結協作,包括產科、耳鼻喉科、新生兒科醫護人員及家屬等,共同參與到聽力篩查工作中,便于工作的順利實施。
綜上所述,對新生兒加強協同干預模式,便于將聽力篩查初篩通過率進一步提升,同時提升家屬的滿意度,建議臨床采納。
參考文獻
[1] 張紅利,張慧,王金永.協同干預模式對產科新生兒聽力篩查初篩結果的影響[J].中國實用醫刊,2022, 4 9 ( 1 6 ) : 6 0 - 6 3 .
[2] 李恩英.新生兒耳道護理在新生兒聽力篩查中的應用[J].婦兒健康導刊,2023,2(8):177-179.
[3] 朱秀娟.撫觸護理聯合耳道護理對新生兒聽力篩查測試通過情況的影響[J].中國醫學文摘(耳鼻咽喉科學),2023,38(5):139-141,138.
[4] 汪紫琳.人性化護理在新生兒聽力篩查中的應用效果、護理依從性影響探討[J].中國醫學文摘(耳鼻咽喉科學),2022,37(4):150-152.
[5] 何晉榮.新生兒監護病房新生兒聽力篩查護理干預對策[J].中國醫學文摘(耳鼻咽喉科學),2022,37(1): 1 8 8 - 1 8 9 , 1 9 4 .
[6] 張春燕,張麗興,胡雪芬.撫觸護理干預在產科新生兒聽力篩查中的應用[J].護理實踐與研究,2020,17( 8 ) : 1 1 1 - 1 1 2 .
[7] 阿依古麗·阿吉.針對性護理在新生兒聽力篩查中的應用效果及質量影響分析[J].中國保健營養,2021, 3 1 ( 2 4 ) : 1 0 6 .
[8] 房琳琳.新生兒耳道護理對新生兒聽力篩查的影響分析[J].中國社區醫師,2021,37(2):140-141.
[9] 陳漢錦,劉金明,楊鄂冀.綜合護理干預應用于新生兒聽力和耳聾篩查中的價值探討[J].中國保健營養,2021,31(7):16-17.
[10] 范磊.撫觸護理對新生兒聽力篩查效果的影響[J].婦兒健康導刊,2021,11(11):92-93.
[11] 付錦.綜合護理模式在新生兒聽力篩查中的應用效果[J].婦兒健康導刊,2021,11(11):6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