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綜合分析與研討鳥巢式護理在新生兒護理中的臨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選擇2022年4月—2023年4月期間在我院出生的60例新生兒作為研究對象,通過隨機數表法將其分成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30例。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觀察組則在此基礎加入鳥巢式護理。對兩組生長發育、睡眠質量、腸道功能和護理滿意度進行比較。結果:護理后,觀察組的身高增長和體質量增長均優于對照組,睡眠時間長于對照組,腸道功能優于對照組,護理滿意度(96.67%)高于對照組(76.67%),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在新生兒護理中采用鳥巢式護理的方式具有十分優越的效果,能夠有效促進新生兒生長發育,促進睡眠質量的改善,更為安全有效,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關鍵詞】鳥巢式護理;新生兒護理;臨床效果;安全性;睡眠質量;腸道功能
Clinical effect and safety analysis of bird’s nest nursing in neonatal care
WANG Le
Neonatology Department of Cao County People’s Hospital, Heze, Shandong 2744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comprehensively analyze and discuss the clinical effect and safety of bird’s nest nursing in newborn care. Methods:60 newborns born in our hospital from April 2022 to April 2023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and they were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by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with 30 cases in each group.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nursing,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bird’s nest nursing on this basic.The growth and development,sleep quality,intestinal function and nursing satisfaction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Results:After nursing,the growth of height and body weight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bett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sleep time was long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intestinal function was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nursing satisfaction(96.67%)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76.67%),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Conclusion:The use of bird’s nest nursing in neonatal nursing has a very superior effect,which can effectively promote the growth and development of newborns,improve sleep quality,and is safer and more effective.It is worthy of clinical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Key?Words】Bird’s nest nursing; Neonatal care; Clinical effect; Security; Sleep quality; Intestinal function
新生兒需要獨自面對外部環境,難以較快適應,如果新生兒的適應能力比較差,那么就很可能會引起某些疾病,從而對健康造成不利的影響[1]。所以,在臨床上,對新生兒應加強護理干預。過去,傳統的護理手段太過單一,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護理的效果。新生兒對外界的適應性較差,其最基本的原因就是外部環境與母體子宮的環境存在差異,如果能夠在外部模擬出一個與母體子宮相似的環境,更有利于新生兒成長,因此,鳥巢式護理模式隨之出現,并逐漸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2]。基于此,本研究探究鳥巢式護理在新生兒護理中的臨床效果及安全性,現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擇2022年4月—2023年4月期間在我院出生的60例新生兒作為研究對象,通過隨機數表法將其分成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30例。對照組含男性新生兒16例,女性14例;年齡9~23d,平均年齡(16.56±5.13)d;分娩形式:自然分娩18例,剖宮產12例。觀察組含男性新生兒17例,女性13例;年齡11~28d,平均年齡(16.63±5.27)d;分娩形式:自然分娩20例,剖宮產10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本研究經我院醫療倫理委員會審查通過。
納入標準:①新生兒年齡≤28d;②新生兒信息資料完整且有效;③所有新生兒家長均對本研究知情,自愿參與本研究。
排除標準:①超低體質量新生兒;②伴有先天性重大疾病者;③存在臟器器官受損者;④存在呼吸困難、窒息等需要進行吸氧處理的患兒;⑤新生兒家長不愿參與本研究。
1.2方法
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具體內容有:密切監測新生兒的脈搏、呼吸等生命體征;待新生兒的生命體征穩定后,將其轉移到保溫箱中;保證保溫箱是干凈、清潔的,要做好日常的消毒工作;注意光線、濕度、溫度等方面的問題。
觀察組則在此基礎加入鳥巢式護理,具體方式為:(1)鳥巢建設:用較柔軟的方形毛巾,將新生兒圍起來,形成一個鳥巢的形狀,鳥巢的具體尺寸與寬度,則要根據新生兒肩膀與四肢的寬度來確定。一般的接口部位,是要高于新生兒的肩部約5cm,用醫用膠帶進行固定;隨后對母體環境中進行模擬,事先把鳥巢的溫度預熱到大約30℃,保持在40%~60%的濕度,然后把新生兒放進鳥巢里,并調節其體位,通常情況應選擇側臥位,將新生兒的頭部和肩膀枕在接口部位,并留意新生兒的姿勢變化。(2)鳥巢式護理下的基礎護理:新生兒鳥巢應注意觀察是否有亮光照射,以免對新生兒鞏膜造成傷害。要根據新生兒的年齡、體溫等科學地調節暖箱的溫度,并做好鳥巢的消毒。(3)喂奶護理:護理人員對新生兒進行喂養時,先將奶瓶放在新生兒需要的奶嘴孔處,將奶嘴插入其中,同時用手指按壓新生兒的胸口,讓新生兒的頭部盡可能靠近奶瓶。在新生兒得到照料之后,其母親應先喂食;接著,護理人員洗凈雙手,將左手放于新生兒背部及臀部,右手端起奶瓶;左手用大拇指、食指和中指,輕輕在胸口上和下劃拉;用右手食指按壓乳房附近皮膚,1~2次。(4)皮膚按摩:鳥巢式皮膚按摩通過撫觸、摩擦生熱來進行,1~2次/d,每次按摩10~15min,按摩前,用溫水將新生兒的手和腳洗凈,再將其手和腳放入水中,用手輕輕搓揉,使其手和腳變暖。將其放平,全身放松后,再進行按摩。(5)撫觸護理:在進行撫觸的時候,護理人員要與新生兒保持一定的距離,避免新生兒被撓到,還要及時給新生兒補水,避免出現缺水的情況。在撫觸新生兒的時候,要保證室內溫度的正常,不要讓新生兒穿得太多或太少,選擇適當的部位進行撫觸,期間不要隨意變換新生兒的姿勢,以免新生兒因撫觸而感到不舒服;采取正確的姿勢,要選擇舒服且容易清洗的姿勢。(6)臍周護理:加強新生兒臍周的滅菌、清洗工作,并要有規律地對臍帶斷端進行擦洗。需要密切注意臍周皮膚的變化,以保證胎兒的臍部皮膚保持干燥。
1.3觀察指標
(1)對兩組新生兒護理后的生長發育情況和睡眠質量進行比較:生長發育情況記錄出生到出院時的身高增長、體質量增長結果;睡眠質量記錄護理期間每日的平均睡眠時間。(2)對兩組新生兒護理后的腸道功能進行比較:包含排便效率、進奶增加情況以及胎便轉黃時間,記錄實際情況。(3)對兩組新生兒家長的護理滿意度進行比較:護理滿意度總分為100分,將<60分、60~80分、>80分分別設為不滿意、一般滿意、滿意,總滿意度=(滿意+一般滿意)例數/總例數×100%。
1.4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20.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采用(%)表示,進行x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護理后的生長發育情況和睡眠質量比較
護理后,觀察組的身高增長和體質量增長均優于對照組,睡眠時間長于對照組(P<0.05),詳情如表1所示。

2.2 兩組護理后的腸道功能比較
護理后,觀察組的腸道功能顯著優于對照組(P<0.05),詳情如表2所示。
2.3 兩組家長護理滿意度比較
觀察組家長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P<0.05),詳情如表3所示。
新生兒是一個沒有自我照護能力的特殊群體,其各個器官都處在發育早期,容易受到外界環境的干擾和刺激,給其健康帶來了很大的風險,不利于生長發育[3]。新生兒剛剛離開母體,在新的環境下,其適應能力還不強,難以維持健康狀態。為了提高新生兒的舒適度,需要給新生兒創造一個穩定舒適的生活環境,并進行有效的、合理的護理。

鳥巢式護理是目前國際上公認的一種護理方式,其核心在于將新生兒從恒溫箱“鳥巢”回歸到與母體環境相似的子宮環境,給其創造一個更加安全舒適的環境,減少外界的壓力對其造成的影響,使其更好地適應未來的外界環境[4]。能從生理和心理兩方面增強新生兒的免疫力,促進正常發育[5]。鳥巢式護理此外一個優點是:操作方便,對新生兒的身體狀況要求不高,更注重護理人員自身的護理素質和護理能力[6]。這種護理的重點是對暖箱內部的環境進行護理,因為暖箱的邊緣一般都是比較硬的,當新生兒在改變姿勢的時候,可能不可避免會出現四肢與箱體相接觸的情況,這會增加新生兒的易驚反應,從而對其睡眠質量、生長發育產生不利的影響[7]。用方便的“鳥巢”方式提高嬰兒的舒適度,把其放進“育兒袋”里,能夠使其獲得更好的照顧。除此之外,這種護理模式還能夠強化新生兒的消化、胃腸活動等系統功能,促進胃酸的分泌和排便,同時還能夠促進新生兒中樞神經的發育,以及對自身內分泌系統的防御與調節,進而提高對新生兒極為重要的垂體激素分泌的速度和質量[8]。本研究結果顯示:護理后,觀察組的生長發育情況、睡眠質量以及腸道功能均優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家長的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P<0.05)。說明鳥巢式護理對于新生兒成長發育有積極的價值,能夠顯著改善其睡眠質量與腸道功能,促進身體質量的整體提高,從而有利于提高生活質量,提升護理滿意度。
綜上所述,在新生兒護理中采用鳥巢式護理的方式具有十分優越的效果,能夠有效促進新生兒生長發育,促進睡眠質量的改善,從而有利于提高整體生活質量,更為安全有效,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 陳麗嬌.基于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的層級護理在預防危重新生兒皮膚壓力性損傷中的應用效果[J].醫學理論與實踐2023,36(10):1755-1757.
[2] 謝春花,陳倩,茹影雪.母親雙音刺激護理聯合音樂療法在新生兒重癥監護室早產兒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民間療法2023,31(9):91-93.
[3] 彭東風,李飛飛,仇寧,等.救護車院際轉運危重新生兒護理質量評價指標的構建[J].中華全科醫學,2 0 2 3 , 2 1 ( 5 ) : 8 8 6 - 8 9 0 .
[4] 楊靜,范紅杰.鳥巢式護理在新生兒護理中的應用效果觀察——評《新生兒新生兒護理大百科》[J].中國社會醫學雜志,2023,40(2):213.
[5] 祝青,張軍,郭靜,等.鳥巢式護理聯合集束化護理在NICU患兒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23,29( 7 ) : 5 5 - 5 7 .
[6] 劉媛靜,劉東惠,邵民坤.鳥巢式護理在益生菌治療新生兒黃疸過程中的應用效果[J].中國藥物濫用防治雜志,2023,29(2):345-347.
[7] 楊春雪.家庭參與聯合鳥巢式護理對新生兒黃疸患兒睡眠質量及預后的影響[J].世界睡眠醫學雜志,2 0 2 2 , 9 ( 8 ) : 1 4 6 8 - 1 4 7 0 , 1 4 7 4 .
[8] 雷靜,張遼.肌膚接觸安撫聯合鳥巢式護理干預對早產兒睡眠情況及生長發育的影響[J].臨床醫學研究與實踐,2022,7(30):17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