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
2024年是思想政治教育本科專業創辦40周年,全國共有315所高校開設思想政治教育本科專業。新時代思想政治教育本科專業建設進入新的“黃金十年”,取得了重大歷史成就,開設思想政治教育本科專業的院校數量和層次大幅提高,專業學科平臺質量極大提升,專業依托單位屬性根本扭轉,馬克思主義理論屬性更加凸顯,人才培養特色更加鮮明。同時,思想政治教育本科專業仍然存在著發展不平衡不充分、院校實力不夠強、課程設置規范程度不夠高、人才培養質量參差不齊等問題。新時代應實現思想政治教育本科專業內涵式高質量發展,實現專業平衡充分發展,實現專業規范發展,實現與相關學科專業協同發展。
關鍵詞:思想政治教育;本科專業;意識形態工作;思想政治理論課;突破進展
DOI:10.15938/j.cnki.iper.2024.04.015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9749(2024)04-0092-07
1984年4月13日,教育部發出《關于在12所院校設置思想政治教育專業的意見》,首批招生計劃總數為360人,標志著思想政治教育專業正式創辦。[1]在1994年思想政治教育專業創辦10周年時,全國共有該本科專業點64個。在2004年思想政治教育專業創辦20周年時,全國大概有該本科專業點223個。在2014年思想政治教育專業創辦30周年時,全國有該本科專業點233個。在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主辦的思想政治教育學科設立30周年學術研討會上,我們曾對開設本科專業的院校分布、依托學科和人才培養方案等進行了分析研討。[2]2024年是思想政治教育專業創辦40周年,如何推動該專業在新的起點上更好地發展,是新時代進一步推動思想政治教育本科專業高質量發展所需要回答的現實課題。
一、新時代思想政治教育本科專業建設現狀
根據教育部招生“陽光工程”指定的信息發布平臺“陽光高考信息公布平臺”、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備案和審批結果、各院校官方網站公開信息統計,2024年全國共有315所高校開設思想政治教育本科專業。
1.思想政治教育本科專業院校分布
從地區分布上看,開設思想政治教育本科專業的315所院校廣泛分布于全國7個地區、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具體而言,華東地區開設思想政治教育本科專業的院校數量最多,共75所,占院校總數的23.8%。其中,山東省18所,占5.7%;江蘇省17所,占5.4%;江西省12所,占3.8%;浙江省10所,占3.2%;安徽省8所,占2.5%;福建省、上海市均5所,各占1.6%。西南地區共59所,占院校總數的18.7%。其中,四川省18所,占5.7%;貴州省16所,占5.1%;云南省14所,占4.4%;重慶市9所,占2.9%;西藏自治區2所,占0.6%。華中地區共51所,占院校總數的16.2%。其中,湖南省23所,占7.3%;湖北省、河南省均14所,各占4.4%。華北地區共43所,占院校總數的13.7%。其中,河北省13所,占4.1%;山西省10所,占3.2%;北京市、內蒙古自治區各8所,各占2.5%;天津市4所,占1.3%。西北地區共33所,占院校總數的10.5%。其中,陜西省13所,占4.1%;甘肅省10所,占3.2%;新疆維吾爾自治區5所,占1.6%;寧夏回族自治區3所,占1.0%;青海省2所,占0.6%。華南地區共29所,占院校總數的9.2%。其中,廣東省13所,占4.1%;廣西壯族自治區11所,占3.5%;海南省5所,占1.6%。東北地區共25所,占院校總數的7.9%。其中,吉林省11所,占3.5%;黑龍江省8所,占2.5%;遼寧省6所,占1.9%。
從院校類型分布上看,開設思想政治教育本科專業的315所院校涵蓋了綜合、師范、理工、民族、政法、農林、財經、醫藥等各個院校類型。具體而言,綜合類院校共131所,占院校總數的41.6%;師范類院校122所,占38.7%;理工類院校37所,占11.7%;民族類院校8所,占2.5%;政法類院校7所,占2.2%;農林類院校4所,占1.3%;財經類和醫藥類院校均為3所,各占1.0%。
從院校層次分布上看,在開設思想政治教育本科專業的315所院校中,一流大學建設高校共12所,占院校總數的3.8%;一流學科建設高校33所,占10.5%;普通高校270所,占85.7%。
2.思想政治教育本科專業依托建設單位分析
從思想政治教育本科專業依托單位分布來看,依托于馬克思主義學院的院校有281所,占院校總數的89.2%。依托非馬克思主義學院的院校有34所,占10.8%,主要涉及政法學院、歷史學院、教育學院、經濟學院、人文與藝術學院、公共管理學院、政治與行政學院等。
在開設思想政治教育本科專業的281所馬克思主義學院中,全國重點馬克思主義學院有23所,占開設思想政治教育本科專業的馬克思主義學院總數的8.2%。除去全國重點馬克思主義學院外,省級重點馬克思主義學院有83所,占29.5%;省級示范馬克思主義學院有18所,占6.4%;省級特色馬克思主義學院有3所,占1.1%。
3.思想政治教育本科專業平臺建設情況
從思想政治教育一流本科專業建設情況來看,思想政治教育本科專業屬于國家一流本科專業的院校有71所,占開設思想政治教育本科專業院校總數的22.5%;屬于省一流本科專業的院校有95所,占30.2%;非一流本科專業的院校有149所,占47.3%。
從思想政治教育師范認證情況來看,屬于師范類專業的院校220所,占開設思想政治教育本科專業院校數量的69.8%。其中,東北師范大學、南京師范大學、華中師范大學、西南大學、云南師范大學屬于混合招生,既有師范類專業,又有非師范類專業。非師范類專業的院校有95所,占30.2%。在開設思想政治教育(師范類)專業的院校中,有71所院校通過了教育部思想政治教育師范類專業第二級認證,占所有思想政治教育(師范類)專業院校數量的32.3%;未完成師范專業二級認證的院校有149所,占67.7%。
4.思想政治教育本科專業院校學科點建設情況
在開設思想政治教育本科專業的315所院校中,設有馬克思主義理論一級學科博士點的院校有58所,占院校總數的18.4%。其中,一流大學建設高校12所,一流學科建設高校24所,普通高校22所。設有馬克思主義理論一級學科碩士點的院校有140所,占44.4%。其中,一流大學建設高校12所,一流學科建設高校32所,普通高校96所。
5.思想政治教育本科專業培養方案分析
為深入探討思想政治教育本科專業人才培養現狀,我們根據學校類型、學校層次進行了綜合抽樣。如表1所示,綜合選取了34所樣本院校,分別為華東師范大學、湖南師范大學、南京師范大學、首都師范大學、天津師范大學、西北師范大學、山西師范大學、安慶師范大學、遼寧師范大學、周口師范學院、黃岡師范學院、南昌師范學院、鞍山師范學院、吉林大學、蘇州大學、上海大學、青島大學、江蘇大學、廣州大學、延安大學、湖北大學、河南科技大學、吉首大學、溫州大學、西華大學、蘭州文理學院、宜春學院、哈爾濱工業大學、陜西理工大學、許昌學院、中國政法大學、云南民族大學、華南農業大學、湖南財政經濟學院。我們對其開設的專業類課程進行統計分析。
(1)思想政治教育本科專業的課程開設情況 按照2018年教育部頒布的《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類教學質量國家標準》(以下簡稱“國標”),可將思想政治教育本科專業類課程類型分為專業類基礎課程、專業類必修課程和專業類選修課程。[3]專業類基礎課程有10門:馬克思主義哲學、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科學社會主義、毛澤東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馬克思主義發展史、政治學、法學、社會學、邏輯學。專業類必修課程有7門:馬克思主義經典文獻導讀、思想政治教育學原理、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論、比較思想政治教育、倫理學、中國共產黨歷史、中國共產黨思想政治教育史。專業類選修課程有20門:當代世界社會主義、西方馬克思主義、國外中國共產黨歷史研究、中國國民黨史、中國民主黨派史、宏觀經濟學、微觀經濟學、政治哲學、宗教學、西方哲學史、中國哲學史、西方政治思想史、網絡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學概論、心理學、管理學、當代科學技術、當代社會思潮、社會調查研究與方法、思想政治學科教學論等。
對34所樣本院校開設“國標”中10門專業類基礎課程的情況進行評估。開設10門的院校有32所,占院校總數94.0%;開設9門和8門的院校均為1所,各占3.0%。具體來看,34所樣本院校均有開設馬克思主義哲學、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科學社會主義、毛澤東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政治學、邏輯學這7門課程,開課率達到100%;開設馬克思主義發展史、法學、社會學的院校均有33所,開課率為97.1%。
對34所樣本院校開設“國標”中7門專業類必修課程的情況進行評估。開設7門的院校有27所,占院校總數79.4%;開設6門的院校有4所,占11.8%;開設5門的院校有2所,占5.9%;開設4門的院校有1所,占2.9%。具體來看,開設馬克思主義經典文獻導讀、思想政治教育學原理、倫理學的院校均有34所,開課率為100%;開設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論的院校有33所,開課率為97.1%;開設比較思想政治教育的院校有28所,開課率為82.4%;開設中國共產黨歷史的院校有32所,開課率為94.1%;開設中國共產黨思想政治教育史的院校有31所,開課率為91.2%。
對34所樣本院校開設“國標”中20門專業類選修課程的情況進行評估。開設中國哲學史、心理學的院校均有32所,開課率為94.1%;開設西方哲學史、教育學概論的院校均有31所,開課率為91.2%;開設當代社會思潮、社會調查研究與方法的院校均有26所,開課率為76.5%;開設西方馬克思主義的院校有23所,開課率為67.6%;開設西方政治思想史的院校有22所,開課率為64.7%;開設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的院校有18所,開課率為52.9%;開設管理學、思想政治學科教學論的院校均有15所,開課率為44.1%;開設宗教學的院校有11所,開課率為32.4%;開設當代科學技術的院校有8所,開課率為23.5%;中國國民黨史、宏觀經濟學、微觀經濟學、國外中國共產黨歷史研究、中國民主黨派史、當代世界社會主義、政治哲學均只有少數院校開設,開課率較低。
除“國標”規定的課程外,樣本院校開設數量超過15所的專業類課程還有當代世界經濟與政治、思想政治學科教學技能實訓、中國近現代史綱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概論、現代教育技術、德育原理、文化學概論、思想政治課教材分析、演講與口才、美學概論、中國政治思想史、教師職業道德與專業發展、三字一話、專業導論、教育政策與法規、思想政治教育前沿問題等。
(2)思想政治教育本科專業馬克思主義理論類課程開設情況 思想政治教育本科專業在40年的發展過程中,曾依托政治學、哲學、教育學、法學等多學科發展,學科背景比較多樣。為進一步探討馬克思主義理論類課程設置情況,我們根據“國標”選取了10門馬克思主義理論類課程進行統計,以透視各專業點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屬性現狀。具體而言,樣本院校對馬克思主義哲學、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科學社會主義、毛澤東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馬克思主義經典文獻導讀這六門課程的開課率達到了100%;開設馬克思主義發展史的院校有33所,開課率為97.1%;開設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概論的院校有24所,開課率為70.6%;開設西方馬克思主義的院校有23所,開課率為67.6%;開設自然辯證法的院校有9所,開課率為26.5%。
二、新時代思想政治教育本科專業建設的突破進展
通過對2014年[4]和2024年思想政治教育本科專業建設情況的對比,分析新時代十年思想政治教育本科專業建設的突破進展。
1.開設思想政治教育本科專業的院校數量和層次大幅提高
新時代,思想政治教育本科專業發展規模快速擴大。思想政治教育專業創辦20周年到30周年的十年里只有10所院校新增開設本專業。2014年全國開設思想政治教育本科專業的院校有233所,而2024年開設院校數量達到了315所,增加了82所,增幅高達35.2%。其中28個省(自治區、直轄市)開設本專業的院校數量有所增加。湖南省增加了11所,四川省、江西省均增加了6所,江蘇省增加了5所,山東省、吉林省、北京市均增加了4所,貴州省、河南省、云南省、河北省、廣西壯族自治區、浙江省、甘肅省均增加了3所,湖北省、廣東省、陜西省、重慶市、安徽省、海南省、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均增加了2所,黑龍江省、遼寧省、福建省、上海市、天津市、寧夏回族自治區、青海省均增加了1所。
思想政治教育本科專業院校類型中,師范類院校比例出現下降,綜合類院校數量大幅增加,高層次院校數量增多,院校分布更加多元。如表2所示,十年間師范類院校減少了5所,所占比例下降了15.8%;綜合類院校數量增幅最大,增加了54所,占41.6%;理工類院校增加18所,占11.7%;政法類、民族類、農林類等院校由10所增加到25所,占8.0%。與此同時,開設思想政治教育本科專業的高層次院校數量明顯增加。2024年開設思想政治教育本科專業的雙一流建設高校有45所,相比于2014年的31所(“985工程”和“211工程”院校),學校層次和實力大幅提升,為專業優質發展提供更多高層次的學校平臺。
2.思想政治教育本科專業的學科平臺質量極大提升
開設思想政治教育本科專業的學科實力極大增強。設有馬克思主義理論一級學科博士點的院校由2014年的22所到2024年的58所,增加了36所。設有馬克思主義理論一級學科碩士點的院校由2014年的77所到2024年的140所,增加了63所。十年來,思想政治教育本科專業院校的馬克思主義理論一級學科博士點和碩士點數量翻倍增加,這是創辦本專業以來從未有的新景象。
專業平臺建設級別和數量快速發展。自《教育部辦公廳關于實施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雙萬計劃”的通知》發布以來,思想政治教育本科專業建設蓬勃發展。思想政治教育本科專業點入選國家一流本科專業的院校有71所,占22.5%;入選省一流本科專業的院校有95所,占30.2%。超過半數的思想政治教育專業點入選國家一流本科專業或省一流本科專業,彰顯了本專業的實力和影響力。
3.思想政治教育本科專業依托單位屬性根本扭轉
思想政治教育本科專業依托的學院不同,學生課程學習的任課教師和日常學術熏陶必然有很大差別,對專業人才的培養質量具有直接的系統性影響。如表3所示,2014年思想政治教育本科專業以馬克思主義學院為依托單位的僅有50所,占21.5%。2024年思想政治教育本科專業以馬克思主義學院為依托單位的院校達到了281所,占89.2%。值得注意的是,在這281所馬克思主義學院中,有23所為全國重點馬克思主義學院,有104所為省重點、示范或特色馬克思主義學院。這一顯著的數據變化表明,全國各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本科專業依托單位屬性實現了根本性扭轉,依托單位逐漸趨于規范統一。本科專業點與思政課教學、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點建設長期分離的歷史難題,在近十年里逐步得到解決,為增強思想政治教育本科專業的學科屬性提供了更為規范專業的平臺,對于推動本專業規范性建設和發展具有里程碑的意義。
4.思想政治教育本科專業課程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屬性更加凸顯
各院校對“國標”中規定的專業類課程設置逐漸規范,更加凸顯思想政治教育學科屬性。通過對比2014年和2024年樣本院校“國標”專業類基礎課程、專業類必修課程的開設情況可以發現,專業類基礎課程開課率從62.6%上升到99.1%,專業類必修課程開課率從80.0%上升到95.4%。這說明新時代十年以來,各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本科專業的課程設置逐步以“國標”為標準,規范了人才培養的課程體系,課程設置的專業化規范化程度得到極大提升。
各院校普遍強化了馬克思主義理論類課程開設。2014年各院校的馬克思主義哲學、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科學社會主義、馬克思主義發展史、馬克思主義經典文獻導讀、西方馬克思主義和自然辯證法開課率分別為86.7%、86.7%、46.7%、16.7%、83.3%、13.3%和6.7%。而到了2024年,這些課程開課率明顯上升,分別為100%、100%、100%、97.1%、100%、67.6%和26.5%。可見,各院校都更加重視開設馬克思主義理論類課程,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屬性在人才培養實踐中貫徹不足的問題得到解決,思想政治教育本科專業人才培養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屬性全面增強。
5.思想政治教育本科專業人才培養的特色更加鮮明
馬克思主義理論、思想政治教育屬性顯著增強,反映了思想政治教育本科專業的專業屬性的增強和建設質量的提高。在專業性普遍增強的同時,各院校人才培養又極具特色。從地域上看,各院校結合當地區域文化,開設了極具地域特色的思想政治教育類選修課程,如山西師范大學開設山西抗日戰爭史、山西先進文化典型、山西革命文化專題等。從院校特色上看,各類型院校根據本校的特點、結合本校優勢學科,在課程設置上發揮獨有的資源優勢。比如,師范類院校開設教師教育類課程模塊,加強教育學、心理學、思想政治課教學技能實訓等課程學習,并重視教學實踐培養,為培養專業型中小學思政課教師提供課程支撐,具有明顯的師范特色。綜合類院校在重視專業基礎課程開設的同時,在專業選修課程中開設公務員理論與實務、國家公務員制度概論、企業思想政治教育、人力資源管理等課程,以培養有能力承擔國家各級黨委和行政部門、學校、企事業單位的思想政治教育及相關工作的專業人才。農林類院校聚焦鄉村振興特色,將思想政治教育本科專業的人才培養與農業、農村、農民發展充分融合,湖南農業大學凸顯“思政+三農+藝術”課程設置,具有鮮明的農業院校特色。
三、新時代思想政治教育本科專業建設的未來指向
當前,思想政治教育本科專業仍然存在著發展不平衡不充分、院校實力不夠強、課程設置規范程度不夠高、人才培養質量參差不齊等問題。應進一步推動思想政治教育本科專業的內涵式高質量發展、平衡充分發展、規范發展和與相關學科專業協同發展。
1.實現思想政治教育本科專業內涵式高質量發展
縱觀思想政治教育本科專業40年的發展歷程,黨和國家高度重視,教育部門多次給予大力支持。思想政治教育本科專業服務意識形態工作全局,在專業地位和功能上實現了從“師范”到“領航”的跨越式提升。新時代進一步推動思想政治教育本科專業的發展,依然要爭取各項有利的政策保障,為專業發展創造良好的外部條件。當然,作為已經有40年發展歷史的學科專業,更應加強自身建設,從人才培養的本質和專業發展方向出發,實現專業內涵式高質量發展。
在專業人才培養過程中要注重馬克思主義理論課程的設置,夯實學生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功底,提升學生專業素養。在10年前,思想政治教育本科專業學科屬性不足的問題,主要表現在馬克思主義理論類課程數量明顯偏少,而隨著近年來馬克思主義理論課程設置數量的大幅提升,這一問題又主要體現在教師課程教學和學生學習質量方面。要高質量開設好馬克思主義基礎課程,加強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和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學習,增強學生馬克思主義理論功底。
在專業發展上要轉變量的擴張路徑依賴,真正實現高質量發展。思想政治教育本科專業發展并不是一直一路高歌,也經歷過學科依托變更頻繁、本碩博學科調整不協調等曲折。新時代各院校應該將建設重心轉移到內涵式質量提升上面來,苦煉內功,結合院校特色、學科特點以及社會需求來確定發展方向和規模。
2.實現思想政治教育本科專業平衡充分發展
近十年來,思想政治教育本科專業的數量大幅增加,呈現出蓬勃發展的態勢,但從總體上依然存在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在開設院校地區分布上,思想政治教育本科專業開設院校仍然集中在華東、西南、華中地區。此外,還存在各省份開設院校數量差距較大,發展速度參差不齊等問題。在開設院校層次分布上,“雙一流”建設高校及建設學科高校數量雖然大幅提升,但是總體上占比仍然較低,僅占開設思想政治教育本科專業院校總數的14.3%,反映出本專業依托院校水平的不均衡。
新時代要推進思想政治教育本科專業的地域平衡發展。使思想政治教育本科專業與本地區社會發展水平更加適應,培養更多優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發展較為薄弱的地區,要適當扶持其開設思想政治教育本科專業,擴大專業發展的覆蓋面,進一步發揮對思政課、黨建宣傳等方面的人才支撐作用。
鼓勵高層次院校開設思想政治教育本科專業,提升開設院校的層次水平,發展更多高水平的院校平臺。新時代思想政治本科專業發展應根據各地區的專業發展現狀、社會發展需要、院校自身優勢確定發展規模,“探索建立思想政治教育專業建設的協同機制,橫向建立不同地域之間、不同學科實力的院校之間、同一層次院校之間的協同協助機制”[5]。比如,湘潭大學與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武漢大學等學校合作共建馬克思主義學院,馬克思主義理論在第五輪學科評估中進入A學科,取得重大突破和跨越式發展。
3.實現思想政治教育本科專業規范發展
從各院校人才培養方案的課程設置情況來看,新時代思想政治教育本科專業規范化程度取得了長足進步。一方面,從專業建設的依托單位上看,依托于馬克思主義學院的院校已從2014年的50所增加到2024年的281所,極大規范了思想政治教育專業開設單位。另一方面,在課程設置上,各院校對于“國標”所規定的專業類課程的開設更為規范,專業類基礎課、必修課的開課率近乎100%。這使得專業人才培養的理論基礎更為牢固、專業性更為鮮明。與此同時,實現思想政治教育本科專業的規范發展,仍然有較大的提升空間。
進一步規范思想政治教育本科專業依托單位。通過近十年時間的發展,盡管已有89.2%的思想政治教育本科專業依托于馬克思主義學院,但是仍然有10.8%的院校依托其它學院。思想政治教育本科專業與馬克思主義理論博士點碩士點、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科研機構分離的問題,可以說是一個老生常談的問題。因此,要督促落實《關于加強新時代馬克思主義學院建設的意見》,規范思想政治教育本科專業依托單位的設置,以推動專業建設的規范性和人才培養的專業化。要扎實推動馬克思主義學院內涵式發展,充分發揮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引領作用,“提高專業人才培養質量,源源不斷培養馬克思主義理論后備人才”[6]。
進一步解決專業課程開設模塊不清晰、界定不鮮明的問題。例如,有的院校專業課并沒有按照“國標”規范地劃分課程類型,本該屬于“專業必修類”的課程放至“專業選修類”進行開設,容易造成學生對專業類課程認識的不準確。大多數師范院校設置“教師教育類”課程模塊,系統開設教育學、心理學、思想政治課教材分析等師范屬性課程,但有的院校把上述課程歸為“專業必修類”或“專業選修類”課程模塊。因此,思想政治教育本科專業要以“國標”為參考標準,規范專業課程的設置,從而提升人才培養的質量,進一步推動思想政治教育本科專業規范發展。
進一步解決培養方案在課程設置上存在對學科前沿更新不夠及時的問題。在34所樣本院校中,有10所院校沒有及時開設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概論課程,存在課程更新不及時和馬克思主義理論前沿內容融入不足的問題。因此,各院校要將黨的創新理論最新成果全面系統融入人才培養體系,回應黨的創新理論的新飛躍、新一輪科技革命的新特點新要求,不斷緊跟學科和社會職業發展前沿,及時更新和規范專業課程設置。
4.實現思想政治教育本科專業與相關學科專業協同發展
推動思想政治教育專業本碩博專業一體化協調發展,更好地對整個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的人才培養起到支撐作用。目前全國共有106個馬克思主義理論一級學科博士點,但其中開設了思想政治教育本科專業的院校僅有58所。因此,要統籌推進思想政治教育本碩博一體化建設,進一步推動學科專業建設內涵式發展。
推動思想政治教育本科專業與其它馬克思主義理論類本科專業的協同發展。目前,馬克思主義理論類本科專業目錄下有科學社會主義(030501)、中國共產黨歷史(030502)、思想政治教育(030503)和馬克思主義理論(030504T)等專業。“思想政治教育本科專業在協調專業特色、學科知識傳遞和社會職業需求方面經驗最豐富,能滿足整個學科研究生生源需要,也更加符合高等教育本科專業建設的一般規律”[7]。思想政治教育本科專業要全面協調好專業特點、學科知識傳授與社會職業需要,在分化與整合中實現專業深度發展,實現與其它馬克思主義理論類本科專業的優勢互補發展。
推動思想政治教育本科專業對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支撐發展。縱觀思想政治教育本科專業發展40年歷程,本科專業建設與思想政治理論課程建設相互支撐是學科專業發展的重要經驗和鮮明特色。思想政治教育本科專業點在不同時期的調整變化,都直接適應了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和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科建設的需要。“完善思想政治工作體系,推進大中小學思想政治教育一體化建設。”[8]站在新時代發展基點上,思想政治教育本科專業發展要服務統籌推進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的新工程,實現專業與思想政治理論課一體化發展。
積極探索新時代條件下思想政治教育本科專業與相關學科專業協同發展的路徑。思想政治教育本科專業曾依托歸屬過多個不同學科,借鑒了大量的其它學科的知識體系,才形成了今天獨具特色的學科專業體系。面對新時代對思想政治教育專業人才培養提出的新要求,要進一步科學定位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完善思想政治教育人才知識結構,形成人才培養新格局。新時代思想政治教育本科專業發展依然要努力打造各院校特色,與學校優勢學科結合,加強專業特色品牌建設。將思想政治教育的原理、方法論與不同學科進行融會貫通,緊跟新一輪科技革命前沿,擴展思想政治教育視野,推動思想政治教育專業與相關學科協同發展。
參考文獻
[1] 馮剛.改革開放以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編年史(1978-2022)[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23:65.
[2] 佘雙好,邢鵬飛.思想政治教育本科專業建設現狀、存在問題及對策建議[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4(2):1-9.
[3] 教育部高等學校教學指導委員會.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類教學質量國家標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56-58.
[4] 佘雙好,邢鵬飛.關于思想政治教育專業建設和人才培養的綜合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4(6):1-8.
[5] 佘雙好.新時期思想政治教育專業建設的發展方向[J].思想理論教育,2016(7):12-19.
[6] 加強新時代馬克思主義學院建設[N].人民日報,2021-09-22(1).
[7] 邢鵬飛,聶丹.馬克思主義理論類本科專業的發展歷程及趨勢[J].南寧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1(1):100-111.
[8] 習近平著作選讀(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36.
[責任編輯:孫 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