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大思政課”視角下偉大建黨精神育人功能研究

2024-10-10 00:00:00李現總劉曉華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24年4期

摘 要:

偉大建黨精神在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中處于開篇地位,其蘊涵的理想信念、政治目標、價值追求、文化素養、精神品質等科學內涵與“大思政課”的基本內容同宗同根。從歷史和現實的雙重語境考察,偉大建黨精神的育人功能彰顯于“大思政課”“培根鑄魂”“為黨育人為國育才”、錘煉“國之大者”“以文化人”“立德樹人”等多個場域和維度。基于“大思政課”視角探究偉大建黨精神的育人功能,有利于深入理解偉大建黨精神的出場邏輯、思想內涵與時代價值。

關鍵詞:偉大建黨精神;育人功能;“大思政課”

DOI:10.15938/j.cnki.iper.2024.04.018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9749(2024)04-0113-06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大思政課’我們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現實結合起來。”“鮮活的思政素材,正是億萬中國人民已經書寫和正在書寫的時代篇章。”[1]偉大建黨精神基于建黨時期中國共產黨革命先驅的歷史成就和鮮明品格凝練而成,歷經百年不斷豐富發展,具有高度概括性、科學完整性和多層次內涵,其鮮活事例、感人事跡、歷史文化為新時代“大思政課”提供了豐富而生動的現實“活素材”,其潛在育人功能及實現的內在邏輯體現為推動實現育人對象成長成才成器過程中的價值引領、目標導航、動力激發、群體融合。此外,偉大建黨精神所蘊涵的價值取向、政治本色和革命情懷歷久彌新,與新時代“大思政課”引導青年學生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擔大任目標具有天然的“聯姻”[2],而且為之明確了政治導向、多重意蘊和現實場域。可見,偉大建黨精神育人功能高度契合“大思政課”的目標任務、課程特質、教學內容、價值底色等教育元素。在“大思政課”中發揮偉大建黨精神的育人功能,既是培養時代新人的應然之舉,又是推動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創新的題中之義。

從善用“大思政課”“培根鑄魂”視角看,偉大建黨精神蘊涵著黨對馬克思主義的百年堅守、對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理論成果的百年創造、對實現共產主義的百年奮斗,是青年學生汲取真理力量、改造主客觀世界的強大思想武器。從善用“大思政課”“為黨育人為國育才”視角看,偉大建黨精神凝聚著中國共產黨堅守初心使命,敬終如始、接續奮斗的精神,能夠砥礪青年學生牢記“三個務必”。從善用“大思政課”錘煉“國之大者”視角看,偉大建黨精神深刻揭示了中國共產黨的首要政治品質和崇高人民情懷,引導青年學生涵養愛國之情、砥礪強國之志、實踐為民情懷。從善用“大思政課”“以文化人”視角看,偉大建黨精神鍛造了一代又一代共產黨人自強不息、守正創新的精神品質,推進文化自信自強,具有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從善用“大思政課”“立德樹人”視角看,偉大建黨精神話語體系及其內涵本身既承載著大德、公德,也承載著私德,為青年學生樹立起最為關鍵的道德準則和行為約束;等等。因此,基于“大思政課”視角探究偉大建黨精神的育人功能,有利于深入理解偉大建黨精神的出場邏輯、思想內涵與時代價值。

一、堅定理想信念功能:善用“大思政課”“培根鑄魂”

“鑄魂”是“大思政課”的前提和保證。引導青年學生感悟馬克思主義真理偉力,堅定馬克思主義信仰,堅守共產主義理想,積極投身中國式現代化偉大實踐,這是新時代“大思政課”的“根”與“魂”。鄧小平指出,“要特別教育我們的下一代下兩代,一定要樹立共產主義的遠大理想。”[3]習近平總書記也多次強調新時代思想政治教育的關鍵是幫助時代青年樹立正確的信仰。偉大建黨精神是黨的思想理論創新、實踐創造和百年奮斗歷史經驗共同熔鑄的核心價值[4],蘊涵著科學社會主義理論與中國革命建設改革實際相結合形成的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一系列理論成果,也包含著運用馬克思主義及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理論成果的世界觀和方法論解決時代課題的歷史進程。在“大思政課”“鑄魂育人”系統化落實的進程中,弘揚偉大建黨精神,有利于突出馬克思主義的價值引領性、黨的創新理論的時代性,有利于從以下三個維度發揮“培根鑄魂”功能。

一是偉大建黨精神是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兩個結合”基礎上的精神產物,是時代新人在實踐中不斷運用真理并發展真理的重要經驗總結。“教育的問題不是在于告訴學生一個真理或道理,而是在于教學生如何從實踐中發現真理或道理。”[5]在各種思想文化相互激蕩的今天,在大思政課上弘揚賡續偉大建黨精神,立場鮮明地高舉中國化時代化馬克思主義偉大旗幟,能引導廣大青年學生把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對未來社會的美好愿景內化為堅定信仰和執著追求,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信仰和道路。正如列寧所言,青年就像“新形成的河流”,正急于尋找 “出路”,如果“找不到社會民主主義的河道,就必然會沖入非社會民主主義的河道”[6]。

二是偉大建黨精神是徹底的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理論,是時代新人把握規律、追求真理、改造世界的強大理論武器。馬克思說:“理論只要徹底,就能說服人。”[7]偉大建黨精神所蘊含的理論就是徹底的理論,既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又促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兩個結合”,在思想上具有引領力,在組織上具有政治力,在行動上具有指導力。其科學內涵“堅持真理、堅守理想”高舉的是馬克思主義真理旗幟和共產主義遠大理想旗幟,這讓中國共產黨在百年奮斗中始終占據真理和道義的制高點。“踐行初心、擔當使命”彰顯的是“人民群眾是歷史創造者”的唯物主義歷史觀和宗旨意識,鮮明表達了中國共產黨人的人民情懷和民族大義。“不怕犧牲、英勇斗爭”倡導的是馬克思主義的革命斗爭理論和中國化時代化馬克思主義的“兩個偉大革命”理論。“對黨忠誠、不負人民”體現了馬克思主義的忠誠觀與人民主體觀和中國化時代化馬克思主義黨性與人民性統一的思想。將這樣一種內涵豐富、理想堅定的精神追求作為“大思政課”的主要內容,能幫助青年學生從中汲取中國共產黨人堅定信仰、堅守信念、堅持真理的精神,從中感悟真理與信仰的力量,精神上不缺“鈣”,持之以恒站穩馬克思主義立場。

三是偉大建黨精神是思想層面的社會主義主流意識形態,具有理想信念的內在因素,通過教育能夠發揮主流意識形態對多元化社會思潮的統領作用。充分挖掘偉大建黨精神所蘊含的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以及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兩個結合”的實踐理路和理論創新,并在“大思政課”上堅持用其最新理論成果解釋和闡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的各種問題,補青年學生理想信念上的“鈣”,有利于青年學生以批判的眼光評價各種社會思潮并在比較中認同和堅信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性和真理性,在偉大實踐中堅定政治方向,始終遵循實事求是、與時俱進的實踐機理,并在現實運動進程中促進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創新。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學校是意識形態工作的前沿陣地,可不是一個象牙之塔,也不是一個桃花源。”[8]偉大建黨精神作為思想層面的社會主義主流意識形態,其核心要義就在于堅持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凝聚中國化時代化馬克思主義話語體系的“最大公約數”,是青年學生“立”住紅色地帶、“破”除黑色地帶、爭取“灰色地帶”的強大思想武器,實現了主流意識形態對多元化社會思潮的統領。

二、強化政治擔當功能:善用“大思政課”“為黨育人為國育才”

教育引導青年學生扛起“守初心,擔使命”歷史責任,培養一代又一代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這是“大思政課”踐行“為黨育人為國育才”使命所系。青年是民族復興的戰略儲備和主體生產力。和客體性生產力相比,主體性生產力無疑蘊含了更為雄厚和強大的戰略價值。[9]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堅持把服務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為教育的重要使命”[10],引導青年學生將革命薪火代代相傳,始終將個人青春理想和中華民族命運有機融合,在踐行黨的偉大事業的實踐中找準定位和明晰責任。偉大建黨精神百年來指引著廣大青年以“革命理想高于天”的政治擔當努力實現國家獨立、民族解放、國家富強、人民幸福,生動描述和展現了全黨上下敬終如始的偉大情懷、勇往直前的拼搏精神、胸懷人民的責任意識,為“大思政課”強化青年學生政治擔當,踐行“請黨放心,強國有我”的錚錚誓言提供了豐厚養分和強大力量。在“大思政課”中弘揚偉大建黨精神有利于從以下兩個方面強化政治擔當功能。

其一,偉大建黨精神凝聚著中國共產黨“守初心,擔使命”的百年堅守和艱苦奮斗精神,能夠砥礪青年學生牢記“三個務必”,發揚黨的政治本色和優良傳統,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接續奮斗。奮斗是百年黨史的主旋律,是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追求,是偉大建黨精神的生動實踐,既有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人民群眾為偉大事業共同奮斗、頑強奮斗的向度,也有中國共產黨永葆政治本色艱苦奮斗、永遠奮斗的向度。“幸福都是奮斗出來的”“奮斗本身就是一種幸福”[11]。中國共產黨成立之初就決意進行“為絕大多數人謀利益的獨立的運動”,無論是浴血奮戰28年創造新紀元、開啟改革開放新時期建設全面小康,還是讓中華民族“強起來”的新時代,中國共產黨始終以奮斗者的姿態堅守初心使命。中國革命即將取得全國勝利之際,毛澤東同志在黨的七屆二中全會上提出“兩個務必”,告誡全黨保持艱苦奮斗的作風;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之際,習近平總書記又在黨的二十大上提出“三個務必”,要求全黨始終保持昂揚奮進的精神狀態,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在“大思政課”中將中國共產黨“守初心,擔使命”百年堅守的歷史線索融入課堂教學,讓青年學生能夠走進百年黨史、觸摸歷史記憶、賡續紅色血脈,這必將繼續鼓舞一代又一代青年把有限的青春力量投入對黨、民族、社會及國家事業的不斷奮斗中,始終牢記“三個務必”,堅守使命和擔當,走好新時代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長征路。

其二,偉大建黨精神詮釋了有志青年不論歷史場景如何變換都能以實現民族復興為己任的擔當意識,能夠激勵當代青年學生扛起新時代的時代責任和歷史使命。縱觀中國共產黨的百年奮斗歷程,我們創造出開天辟地、改天換地、翻天覆地、驚天動地的每一個奇跡,都凝結著青春奮斗的力量,在實踐鍛造中不斷增強做中國人的志氣、骨氣、底氣。在新時代新征程上,我們要將鮮活社會實踐中的“教育元素挖掘出來、整合起來”[12],通過弘揚偉大建黨精神,傳播革命先輩的先進事跡,用榜樣力量激發青年奮發成才,增進和擴大青年政治認同,在奮斗過程中不斷加深對紅色政權來之不易、新中國來之不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來之不易的體驗和認知。同時,通過“大思政課”中沉浸式育人體驗,可以讓廣大青年回到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真正使偉大建黨精神的育人資源“活”起來,讓時代新人主動對照革命先輩在面對艱難險阻時所體現的對黨忠誠、敢于斗爭、作風優良及愛國、剛毅、擔當的精神品質,從而激發他們敢于擔當、積極作為、干事創業的熱情,引導他們更好地承擔其應當肩負的時代重任、歷史使命。

三、涵養愛國為民情懷功能:善用“大思政課”錘煉“國之大者”

引導青年學生高揚愛國主義旗幟,涵養愛國之情、砥礪強國之志、實踐為民情懷,這是“大思政課”錘煉“國之大者”的重要內容。偉大建黨精神深刻揭示了黨的首要政治品質和崇高人民情懷,深入挖掘其中蘊藏的教育資源,尤其要挖掘革命文物的豐富內涵和教育價值,深化對革命文物資源的研究與闡釋,推進革命文物育人功能的理論體系和教學體系建設,把革命文物資源稟賦創造性轉化為“大思政課”教育教學的優質資源。此外,偉大建黨精神的核心內涵“對黨忠誠,不負人民”從歷史唯物主義的哲學高度,深刻闡釋“國之大者”的內涵,充分揭示它與“為了誰”這一關鍵問題之間的內在邏輯,為“大思政課”培養青年學生心懷“國之大者”、解決好“為了誰”的問題提供了現實指向與實踐品格。在大思政課中弘揚偉大建黨精神有利于從以下兩個向度涵養愛國為民情懷。

一方面,偉大建黨精神創建于救亡圖存、強國富民的社會革命中,是愛國主義的具體表達與生動體現,厚植了青年學生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的情感。歷史與實踐充分證明,愛國主義是近代之后偉大的中華民族英勇抗擊外侵、抵御外侮的不可或缺的情感基礎,是中華兒女抱成團、齊步走的精神動能。從偉大建黨精神到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中的王杰精神、張思德精神以及雷鋒精神等等,全面且深刻地展現了革命先輩們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的精神內核。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的:“當代中國,愛國主義的本質就是堅持愛國和愛黨、愛社會主義高度統一”[13]。在“大思政課”中靈活運用“翻轉課堂”“沉浸課堂”“分眾教學”等方式,緊扣中國共產黨人百年堅守愛國主義精神的生動實踐,緊跟新時代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指引,讓學生在親身感悟偉大建黨精神中厚植愛國主義情懷,做到“利于國者愛之,害于國者惡之”,讓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的精神代代傳承,深化學生對黨的信賴,進而引導青年學生將“四個自信”內化成自身信念,堅定對堅持黨的全面領導的信念,做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堅定維護者和堅決執行者,堅決跟黨走,為新時代社會主義建設添磚加瓦。

另一方面,偉大建黨精神彰顯了中國共產黨革命為民、執政為民的矢志不渝的精神追求,強化了青年黨員的黨性修養,引領青年學生在實踐中胸懷“國之大者”。讓人民生活幸福是“國之大者”[14]。偉大建黨精神彰顯了成功的秘訣,即中國共產黨一路走來,雖歷經艱險磨難,卻沒有被任何困難壓垮,也沒有被任何敵人打倒,這其中的勝利秘訣就是中國共產黨對“國之大者”的銘記與擔當。從延安窯洞門到北京天安門,從小小紅船到巍巍巨輪,從春天的故事到新時代畫卷,我們黨始終把“人民”二字深深鐫刻在旗幟上。此外,偉大建黨精神“對黨忠誠,不負人民”的核心內涵深刻揭示了中國共產黨恪守真理性和斗爭性、黨性和人民性內在統一的實踐邏輯與“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崇高追求,是“大思政課”厚植對黨忠誠之心、恪守為民情懷的價值歸旨,能夠引導廣大青年堅定政治立場,深度領悟“國之大者”的要旨,繼承無數革命先烈高度凝練的大無畏奮斗精神內核,在為黨為民奉獻的道路上勇敢前行。

四、厚植文化自信自強功能:善用“大思政課”“以文化人”

文化的“化人”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有異曲同工之妙,文化是一種“教育場”,教育是一種“文化傳承”。偉大建黨精神鍛造了中國共產黨人自強不息、守正創新的文化基因,具有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是“大思政課”“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重要方向。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講的要“努力用中華民族創造的一切精神財富來以文化人、以文育人。”[15]作為“大思政課”的重要內容,偉大建黨精神蘊涵的自信自強的文化基因能夠使學生對國家、對社會、對集體、對個人的理解更加深刻。將文化自信自強教育納入“三全育人”當中,積極探索實現偉大建黨精神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功能的有效路徑、科學方法和創新模式,深入挖掘偉大建黨精神中涉及文化自信自強的內容,才能引導青年學生肯定文化生命力和文化價值,增強青年學生文化自覺、文化認同以及文化自信。在“大思政課”中,偉大建黨精神厚植文化自信自強功能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

一是偉大建黨精神凝練、繼承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精神寶庫中尤為關鍵的財富,在很大程度上夯實了文化自信之基,是“大思政課”依托馬克思主義世界觀方法論,進一步發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不可或缺的基石。從偉大建黨精神的內涵看,“堅持真理、堅守理想”的精神追求,就是對“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崇德尚志的傳承;“踐行初心、擔當使命”的家國情懷,就是對“天下興亡,匹夫有責”信義重踐的繼承;“不怕犧牲、英勇斗爭”的斗爭精神,就是對“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形”不屈風骨的繼承;“對黨忠誠、不負人民”的赤子之心,就是對“些小吾曹州縣吏,一枝一葉總關情”心系蒼生的拳拳之心的繼承。通過弘揚偉大建黨精神、汲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養分,自覺將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推動“三全育人”向縱深開展,才能充分喚醒青年學生中華文化血脈深處的精神追求和自強基因,幫助其形成更為牢固的民族共同體意識及更為強烈的國家榮譽感,用中華文明的智慧之光和馬克思主義真理之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開創中國式現代化新征程。

二是偉大建黨精神是中國共產黨精神譜系的源頭活水,蘊涵著百年大黨取得成功的精神密碼,是“大思政課”加強以黨史教育為重點的“五史”教育的重要內容。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中國革命歷史是最好的營養劑”“要充分發揮黨的歷史以史鑒今、資政育人的作用”[16]。一百多年來,偉大建黨精神與中國共產黨的成立和發展壯大相伴同行。偉大建黨精神形成于“打破一個舊社會舊世界”的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和以長征精神為代表的不改志向、不易其節、勇往直前克服革命道路上艱難險阻的新民主主義革命精神血脈相同相連;豐富于“建設一個新社會新世界”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初步探索時期,和抗美援朝精神、雷鋒精神、紅旗渠精神等偉大精神一起映照黨的初心;創新于“大踏步趕上時代”的改革開放進程中,與特區精神、抗洪精神、載人航天精神等偉大精神一起解放思想、實事求是;升華于“兩個百年奮斗目標接續”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偉大實踐中,誕生了以脫貧攻堅精神為代表的能夠體現新時代奮斗氣息的偉大精神,最終架構起了中國共產黨的精神譜系。在“大思政課”中,要將世界社會主義五百多年正道滄桑、中華民族五千多年燦爛文明、中國共產黨百年奮斗史、新中國七十多年發展、改革開放四十多年日新月異變化融入思政小課堂、實踐活課堂、社會大課堂、網絡云課堂,讓學生走進“五史”教育的深處,講好不同時期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精神實質,引導青年學生學習、感悟、傳承黨團結帶領人民推翻三座大山、開辟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打敗日本帝國主義、推翻國民黨反動統治、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完成社會主義革命、確立社會主義制度、推進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歷史進程以及鑄就的偉大建黨精神,在思想上和行動上高度認同中國共產黨之所以能改變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舊社會,團結帶領人民站起來、富起來、強起來關鍵在黨的歷史、理論和實踐邏輯,增強聽黨話、跟黨走以及傳承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的思想和行動自覺,始終堅定黨的領導地位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展道路。

五、塑造高尚人格功能:善用“大思政課”“立德樹人”

國無德不興,人無德不立。教育引導青年學生崇德向善、甘于奉獻、勇于斗爭,是“大思政課”“立德樹人”的根本要求。馬克思主義認為道德不是超越歷史、超越現實的抽象,其本質是人的一種社會特質。人不能離開群體而獨立存在,其行為一定要顧及他人和自己所屬群體的利益。“德者,本也”,道德是個人乃至整個社會得以存在的一大基礎,其蘊含的力量不僅是廣泛的,亦是深刻的,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甚至決定人的思想和行為,影響整個社會的運行及發展。各個時代均有特定的、廣受認可的道德與之對應。《禮記·大學》曰:“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于至善。”[17]偉大建黨精神承載著大德、公德和私德,既有中國共產黨樹牢愛國主義精神的大德、追求改革創新時代精神的公德,還有中國共產黨人講氣節、求境界的個人私德。其“不怕犧牲、英勇斗爭”的核心內涵體現著社會主義道德建設中集體主義原則的最高層次要求,彰顯了“大思政課”“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是青年學生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實踐中敢于斗爭、善于斗爭的強大理論武器,也是青年學生在各種風險挑戰中增強志氣骨氣底氣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同時還是青年學生堅定斗爭意志、注重斗爭實踐的有益經驗總結。在“大思政課”中,偉大建黨精神從以下兩個方面厚植青年學生高尚人格。

一方面,偉大建黨精神彰顯了百年大黨艱苦奮斗、所向披靡的力量源泉,具有價值引領作用,引導青年學生慎終追遠、緬懷先輩,錘煉甘于奉獻、敢于斗爭的高尚品質。“大思政課”的根本目的是將社會主義的思想理念、政治觀點、道德規范內化為社會成員的內在德行。青少年階段是人生的“拔節孕穗期”,偉大建黨精神塑造高尚人格的教育功能與受教群體之間在本質上是一種道德文化的轉換關系,讓廣大青年真切體驗到中國革命建設改革的偉大成就來之不易,借此升華他們的心靈世界,引導其形成具有共產主義更高追求的理想人格。在成長的關鍵期,引導青年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扣好人生的每一粒扣子,并據此不斷拔高自我、增長本領,從而在改造主客觀世界實踐中發揮偉大建黨精神的價值引領作用。在中國共產黨的百年征程中,涌現了大量舍生忘死、可歌可泣的共產黨人,他們擁有“旌旗十萬斬閻羅”這種敢于挑戰一切的大無畏精神,也具備“敢教日月換新天”這種無比濃郁的英雄氣概,他們身上凝聚的甘于奉獻、敢于斗爭的品質具有強大人格魅力和價值吸引力,構筑起了“大思政課”豐滿的紅色生態系統。

另一方面,偉大建黨精神充分彰顯了中國共產黨始終把守紀律講規矩擺在更加重要位置的行為準則,為青年學生樹立起最為關鍵的道德準則和行為約束。“堅持真理、堅守理想”彰顯了中國共產黨追求馬克思主義信仰和共產主義理想的行為準則。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時代境遇下,“堅持真理、堅守理想”的科學內涵要求青年學生務必要樹立起足夠穩固的政治信仰。“踐行初心、擔當使命”彰顯了中國共產黨始終“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的行為準則。黨的初心使命對青年學生提出了明確要求,要求青年學生要進一步明確肩頭的重任,尤其是政治責任,在學習和實踐中走向更強,做到敢于擔當、勇于擔當、善于擔當。“不怕犧牲、英勇斗爭”彰顯了中國共產黨永葆英雄本色、發揚斗爭精神的行為準則。在民族復興之路上,中國共產黨人前仆后繼,不怕付出和犧牲,這一斗爭精神和品格也必將涵養廣大青年學生排除萬難的英雄氣概,引領其在面對一切艱難險阻時都能敢于斗爭、善于斗爭。“對黨忠誠、不負人民”彰顯了中國共產黨堅定政治立場和崇高情懷的行為準則。崇尚對黨忠誠的大德和造福人民的公德,必將激勵青年學生讀懂黨與人民心心相印、同甘共苦的血肉聯系,始終把對黨忠誠記在心中、落到實處,增進同人民群眾的“魚水情”。總之,在“大思政課”中充分發揮偉大建黨精神厚植高尚人格功能,有利于青年學生體會到中國共產黨人崇高的品質和堅定的信仰,深化對中國共產黨“鐵一般信仰、鐵一般信念、鐵一般紀律、鐵一般擔當”的價值認同,從而提升青年學生的道德情操和精神修養,強化青年學生守紀律、講規矩意識。

結 語

偉大建黨精神在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中處于開篇地位,其蘊涵的理想信念、政治目標、價值追求、文化素養、行為準則等科學內涵與“大思政課”“培根鑄魂”“為黨育人為國育才”、錘煉“國之大者”“以文化人”“立德樹人”等育人目標同宗同根。充分發揮偉大建黨精神的育人功能,能夠增強以政治信仰教育、民族精神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等為核心的新時代“大思政課”育人的開放性、統一性、協同性、共育性。因此,一方面,要深入發掘以偉大建黨精神為源頭的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內蘊的思想政治教育價值,挖掘承載其教育價值的活化革命文物、革命文藝作品及革命文化資源等。讓革命文物“活化石”變成“活”的教科書,讓革命文藝作品成為展現中國共產黨精神風貌的“照相機”和奮斗歷史歲月的“留聲機”。其中,“革命博物館、紀念館、黨史館、烈士陵園是黨和國家紅色基因庫”[18],也是“大思政課”實踐教學的重要革命傳統教育基地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能夠推動弘揚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與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同向同行,從而為“大思政課”實踐建構更為全面、立體和深入的育人精神體系。另一方面,要創新弘揚偉大建黨精神育人價值的方式方法,如運用VR可視化技術、全息投影等高新科技創設沉浸式講述模式,豐富弘揚偉大建黨精神育人價值的政治儀式等,深入聚焦“思政課程”與“課程思政”以及“思想政治理論課”與“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大中小思想政治理論課一體化”等相關點位,將偉大建黨精神育人功能全方位納入“大思政課”教育體系中。

參考文獻

[1] “‘大思政課’我們要善用之”[N].人民日報海外版,2021-03-07(1).

[2] 忻平,萬金城.偉大建黨精神的價值邏輯及其育人功能實現的關鍵點位[J].思想理論教育,2022(9):41-47.

[3] 毛澤東鄧小平江澤民論教育[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167.

[4] 蔡志強,袁美秀.偉大建黨精神的內涵、形成機理與實踐要求[J].思想理論教育,2021(8):4-11.

[5] 盧梭.愛彌兒[M].李平漚,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99:184-187.

[6] 列寧全集(第九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286.

[7] 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1.

[8]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328.

[9] 徐先艷,王義軍.馬克思主義人的自由全面發展理論與新時代青年發展[J].中國青年研究,2018(8):38-44.

[10] 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發展道路 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N].人民日報,2018-09-11(1).

[11] 習近平.在2018年春節團拜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8-02-15(2).

[12] 沈壯海.“大思政課”我們要善用之:思考與探索[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21(3):26-30.

[13] 習近平.在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J].中國共青團,2019(5):1-5.

[14] 韓維正,孫懿.“讓人民生活幸福是‘國之大者’”[N].人民日報海外版,2022-03-04(5).

[15]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164.

[16] 習近平.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的講話[J].黨建,2021(4):4-11.

[17] 禮記·大學[M].胡平生,張萌,譯注.北京:中華書局,2017:1.

[18] 習近平.論中國共產黨歷史[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21:111.

[責任編輯:孫溶澤]

主站蜘蛛池模板: 精品超清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日韩精品专区免费无码aⅴ | 亚洲成人高清无码| 亚洲a级毛片| 中文字幕va| 欧美在线一级片| 久久成人18免费| 99精品一区二区免费视频| 日本五区在线不卡精品| 2021国产精品自产拍在线观看 | 日本精品一在线观看视频| 久久国产毛片| 日韩高清欧美| 亚州AV秘 一区二区三区 | 久久亚洲综合伊人| 欧美午夜视频| 亚洲日本韩在线观看| 国内精品久久人妻无码大片高| 国产无码制服丝袜| 精品国产毛片| 狠狠色丁婷婷综合久久| 99精品热视频这里只有精品7 | 尤物在线观看乱码|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无码网站| 亚洲色偷偷偷鲁综合| 国产情精品嫩草影院88av| 无码av免费不卡在线观看| 日日拍夜夜嗷嗷叫国产| 欧美精品成人| 国产精品手机在线播放| 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欧美一级在线播放| 成人va亚洲va欧美天堂| 国产成人无码综合亚洲日韩不卡| 一级在线毛片|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在线播放| 综合色婷婷| 免费一看一级毛片| 国产91九色在线播放| 久久国产精品影院| 少妇极品熟妇人妻专区视频| 国产午夜小视频| 国产福利拍拍拍| 国产在线专区| 91亚瑟视频| 国产女人水多毛片18| 一区二区三区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av无码久久无遮挡|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 欧美成人区| 免费国产一级 片内射老| 久久精品中文字幕少妇| 久久99精品久久久大学生| 国产在线观看成人91| 国产人成午夜免费看| 日本午夜三级| 色综合五月婷婷| 在线播放国产一区| 在线欧美日韩| 六月婷婷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青草国产在线视频| 亚洲日韩在线满18点击进入| 国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董美香| 久久一本精品久久久ー99| 伊人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无码福利日韩神码福利片| 亚洲成肉网| 欧美日韩资源| 午夜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福利在线观看| 亚洲不卡网| 四虎精品黑人视频| 欧美亚洲第一页| 精品成人一区二区| 国产成人无码综合亚洲日韩不卡| 欧美天天干| 亚洲人成色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第三页在线看| 欧美另类图片视频无弹跳第一页| 一级毛片高清| 午夜综合网| 四虎永久在线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