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金項目:2023年浙江省教育廳一般科研項目“數字貿易壁壘對浙江省制造業全球價值鏈位置的影響研究”(Y202351531);2023年服務貿易標準化科研課題研究項目“全面數字化轉型視閾下我國制造業技術創新與綠色轉型研究”(FMBZH-2303)
摘 要:特色商業街不僅體現了社會經濟發展的多元面貌,而且代表了城市化發展的水平。隨著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以及消費方式的轉變,特色商業街已經很難滿足消費者的需求,面臨較大的生存困難,亟須著手進行數字化轉型。為更好地指導特色商業街的數字化轉型,本文揭示目前上海特色商業街發展存在的問題,從數字化賦能理論的三個維度,提出結構賦能、資源賦能、心理賦能“三維一體”數字化轉型機制,并嘗試從頂層設計、參與主體以及合作機制等方面構建特色商業街數字商業生態系統,以期從理論層面和實踐層面為特色商業街的數字化轉型提供指導意義。
關鍵詞:特色商業街;數字化轉型;數字化賦能;數字生態系統
一、引言
作為集購物餐飲、文化娛樂、健體休閑、宣傳展示、聚焦體驗等于一體的以商業交易為主要目的的多業態、多功能、多元化綜合體,城市特色商業街一般多設計在城市交通繁華的臨街區域或人口比較稠密的商業區塊,是通過特色化、時尚化風格設計環境布局招攬目標人群,用于從事商業活動而形成的綜合城市公共空間。其具有行業種類繁雜、綜合功能齊全、硬件配套完善、交易環境舒適、服務質量較高等特征,在體現城市繁榮繁華和便民利民、展示城市民俗風情和文化底蘊,以及創新交易模式、探索消費需求、拉動經濟增長等方面發揮積極作用。
二、理論基礎
1.數字化轉型
數字化(Digital)被認為是將來改變社會和商業的主要趨勢之一,Boole(1951)認為其是在技術視角下,用有規律的數字串來表示諸如圖像、聲音等信息的過程。關于數字化轉型,Vial(2019)認為數字化轉型是指通過信息、計算、通信、連接技術組合等一系列數字技術來引發實體屬性的革新,以達到改進實體、提高工作效能以及重塑價值創造方式目的的過程。本文將數字化轉型視為數字技術的應用和創新過程,這不僅涵蓋技術和戰略問題,也需要在高度變化的數字環境下,重塑戰略愿景、組織結構、流程、文化和能力。針對“數字化賦能”,學者們普遍認同Leong等(2015)對賦能理論的研究,其將數字化賦能劃分為革新渠道、組織等方面的結構賦能,增強特定群體在管控資源等特定能力和競爭力方面的資源賦能和賦予特定群體、個體以主觀信念、意志力等使其更能掌控命運的心理賦能三個維度。
2.數字商業生態系統
Moore(1998)提出,商業生態系統(Business Ecosystems)是指由消費者、主要生產方、供應方、金融機構、政府和其他有機體相互作用形成的一個“經濟共同體”。雖然學術界尚未對數字商業生態系統作出統一的定義,但較為認同的觀點是,數字商業生態系統由數字生態系統和商業生態系統兩個主要層次相結合,即技術觀和平臺觀的有效融合。
三、數字化賦能作用于特色商業街數字化轉型的機制
隨著互聯網、大數據和AI等技術在數字化轉型上的深度創新應用,未來更具有全局性視角和系統性高度的上海特色商業街,將進一步構建適應數字化轉型的全新商業街生態體系,為未來商圈規劃建設打下良好的基礎。本文綜合考慮上海特色商業街的現狀,參考“十四五”規劃提出的有關特色商業街數字化轉型的具體目標,考量從宏觀的戰略定位到微觀的消費體驗等各個層次,提出結構賦能、資源賦能、心理賦能“三維一體”特色商業街數字化轉型機制。
1.結構賦能
結構賦能是指通過授權來改變現有狀況和條件,其中更側重提高客觀的來自外部的條件來給予賦能增強主體行為能力和力量,主要表現在對外部渠道和政策等方面的改革過程中。實施數字化轉型的關鍵前提是完善基礎建設,一方面需要升級現有的傳統設施;另一方面需要增建新型的數字化設施。
上海特色商業街的發展雖然一直是備受關注的問題,但政府相關政策配套仍存在不完善之處,在規劃、管理、實施等方面落實不足,在交通和景觀設計等方面缺乏統一考量。就特色商業街本身而言,一些商業街招商引資運營模式同質化現象十分普遍,業態組成及雷同性消費現象突出,無法滿足消費者日益增長的個性化、特色化、體驗化的消費心理。新型基礎建設有待加強,核心技術有待提升,感知、傳輸、處理、存儲、安全等環節技術積累不足;物聯網基礎技術建設水平科技化程度不夠、規模零散化,特色化應用場景挖掘不夠,應用落實成本較高。
因此,針對上述問題,可將傳統的基礎設施,如電力配置,進行數字化升級,提高Wi-Fi覆蓋率,使整個特色商業街樞紐和脈絡擁有“數字化”能力,滿足業態布局的需要,增強獲取消費者動態信息的能力。同時,調控業態布局,通過招商調商、租金優化等方式增強智能性。促進線上線下深度融合,帶動結構系統提質增效;加快商業區內智能產品的研發與應用,滿足消費者不斷升級的消費需求,適應不斷變化的消費心理體驗。
2.資源賦能
資源賦能側重在賦予行為主體充分獲取資源和管控資源的能力,特別是在資源整合過程中,被賦能者應實際獲得資源所有權與管控能力。就目前的特色商業街而言,一方面,對客流分布和消費信息的有效監測不足,不具備主動獲取消費信息的意識,尚未能將平均滯留時間、商圈內活動軌跡等重要信息運用于商圈決策運營;另一方面,應用系統不協同導致未能實現資源數據的整合利用。雖然也嘗試通過與其他平臺共享合作來更好地接近消費者,但整體上難度較大,不易實現。
而資源賦能則可以提高信息的聚集能力和傳播能力,強化信息資源聯動,在各特色商業街間實現交叉引流。同時特色商業街借助第三方平臺,有效地將消費者資源整合、共享,為更廣泛的創新活動提供交流、合作,進而實現特色商業街的全場景引流景象。根據網絡點評等信息系統進行消費后統計分析總結工作,通過激勵措施及時收集消費者有關商品、服務、體驗的感知和反饋,及時發現并解決問題,助力特色商業街進一步提升經營管理水平,全面提升服務體驗。通過上述努力,使特色商業街的運營整體納入數字化閉環,形成完整的數據獲取、挖掘、利用、反應過程。
3.心理賦能
數字化視角下,心理賦能指人們對自身能否利用技能完成某項工作行為的自信程度,是通過信息提高下屬自我效能感的過程。心理賦能重點聚焦于被賦能者的心理,使其產生存在感、勝任力、自我決定及影響力。
為更好地適應不斷變化的消費習慣,增強街區內工作人員的服務能力和服務信心,提高特色商業街整體的數字化思維和能力顯得尤為關鍵。通過數字技術,特色商業街對消費者信息加以利用和整合,形成消費者的完整畫像,使街區更好地掌握消費者需求,同時也使得工作人員從事工作和服務的自信心、勝任感得到極大鼓舞;而在這個過程中,工作人員主動提供優質服務的意愿也將變得更加強烈,與消費者互動的能力得到提升,消費者的體驗感也會隨之發生質的改變。反觀,如果工作人員對工作環境不滿意、對于工作缺乏信心,由此形成的消極情緒也將傳導給消費者,影響消費者在街區消費、游玩的體驗感。并且,已有研究證實,實體店愉悅、積極的氛圍不僅影響消費者滿意度,也會刺激消費;從這個角度來說,通過心理賦能營造愉悅、積極的氛圍也將帶來街區營業額和收入的改善。
四、特色商業街的數字商業生態系統
數字商業生態系統由相互關聯、相互作用的不同參與主體組成,但各參與主體均處于法律監管、頂層設計和數字化技術的影響之下。頂層設計和數字化技術很大程度上影響著生態系統的構建思路、速度及大小,因此數字商業生態系統處于不斷發展演化中。數字化賦能為數字商業生態系統的構建與形成提供了可行路徑和現實方案,使數字商業生態系統獲得可持續發展的動力,整個數字經濟生態系統的共生效率得到提高;通過結構賦能、資源賦能、心理賦能作用于不同參與主體,構成了數字商業生態系統的運營脈絡和管理框架。維持生態系統的有機運行,呼吁特色商業街管理者、商家、消費者、平臺的實施主體之間更深層次的協調、互動、共享。
本文提出的數字化賦能視角下的特色商業街數字商業生態系統如圖1所示。
1.頂層設計
就經營模式而言,特色商業街區的經營模式主要有政府主導型、市場主導型和政府適當干預型三種類型。因此,政府在特色商業街的開發、運營等方面起到了一定的規劃指導作用。特色商業街的數字化升級是一項系統性、耦合性工程,政府應發揮重要作用,并站在放眼城市未來整體規劃的高度,對特色商業街進行精準的定位,應按照“因街制宜、統一管理”的思路聚焦各特色商業街的痛點和難點,聯合特色商業街區聯盟等組織,建立數字化特色商業街區的評價指標體系,明確落實轉型任務。另外,政府可通過建設一批數字化轉型標桿示范性特色商業街項目,以試點示范效應推動應用,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數字化轉型方案,鼓勵各特色商業街勇于創新、加快轉型。
2.各參與主體的作用
(1) 管理者
特色商業街的管理者作為特色商業街的“中樞系統”,應該積極響應政府有關數字化轉型的政策與要求,制定特色商業街整體轉型方案,改善管理能力、提高管理效率、提升數字化氛圍。作為街區管理者,應該對街區內的基建水平具備清晰的把握和認識,應該通過不斷提高數字基建水平,使特色商業街具備支持數字化轉型的一系列條件和操作系統。在管理方面,應加大數字化技術運用,推行精細化管理與數字化管理方式,降低管理成本。逐步實現街區內數據共享、功能協同、資源互補,推動協同互動,實現商圈內統一的綜合運行管理指揮、共享共贏。
(2) 商家
數字化時代促使特色商業街改變傳統的商業模式,適應消費者新的消費習慣和提升消費者的數字化體驗逐漸成為新的商業重點。商家要積極進行供給側改革,打造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消費形態,實現特色商業街線上與線下運營體系同步發展,落實運營渠道的相互補充,力求在產品和服務層面匹配消費者需求,提升消費者體驗感,進而加強滿足度,助力特色商業街的活力恢復,全面提升服務體驗。設立數字化統計考核機制,進而調動員工的工作積極性,提升特色商業街整體的服務面貌。同時,商家應該主動配合特色商業街的新政策和新舉措,積極參與特色商業街區內的各項活動,增加特色商業街的整體凝聚力和競爭力,打造特色商業街一體化形象,強化特色商業街品牌效應。
(3) 運營平臺
在網絡飛速發展、智能手機及其應用快速更新換代的時代背景下,消費者的消費方式逐步發生轉變,眾多線上平臺得以發展壯大,消費者的決策方式也因此發生改變。特色商業街可借助運營平臺進一步完善運營方式、擴寬銷售渠道,如通過直播平臺,為消費者提供全新的消費體驗,滿足消費者全方位的需求,且可以提升街區的知名度。特色商業街與不同的平臺結合,可衍生出不一樣的新范式,因此特色商業街應嘗試與不同平臺進行合作,全面實現數據信息整合,明確自己的定位,找到適合自己的發展方向。但同時應該注意,隨著數據價值的顯現,特色商業街區借助平臺實現流量導入以及轉型將變得困難,因此,如何通過與平臺的合作來實現切實利益,以及保證長遠利益,將是值得商業街區斟酌的問題。
3.參與主體的合作機制
在數字化賦能理論指導下,特色商業街的數字化轉型將大數據、數字基礎設施建設等作為環境背景與技術工具,將各參與主體與環境融合,且各參與主體并不是互相割裂的,而是整合統一的,各參與主體作為生態系統的一分子,相互之間促進共生又保持著動態的制約平衡,共同存在于數字化的有機生態系統中(圖2)。
(1) 法律為準則
任何改革都離不開健全的法律保障機制,特色商業街的數字化轉型是一個復雜、動態、長期的系統性工程,更加需要在嚴格的法律框架下實施運作。在數字化轉型以及對于消費者數據的采集與使用中,用戶數據安全與隱私保護等問題應該引起足夠的重視。雖然已經陸續出臺強化數據保護、保障消費者權益的相關措施與法律規范,但在實踐層面,往往對消費者隱私保護和信息資源保護等方面操作和使用不規范。在數字化轉型過程中,應本著“以人為本、以法律為準、試驗先行”的原則,在積累足夠的成功經驗的基礎上,不斷調試整合健全機制,在符合中國國情的數字化法治環境下逐步完成商業街數字化轉型。
(2) 參與主體的協作
特色商業街亟須從“刻板化、零散化”的管理模式向數字化轉型,發揮數字技術在設計布局上的優勢。在特色商業街完成數字化轉型過程中,政府需要履行導向型職能,充分展現規劃價值,將以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為代表的數字技術加以融合,逐步實現商業資源配置合理化、商業數據共享化、協作緊密化、安全保障化。根據“因地制宜、統一管理”的原則,政府應該在數字基礎設施建設中主動發揮作用,尋找解決方案;通過指導設計創新、規則革新、金融支持等手段,積極調動更多參與者并拉動多主體參與者攜手共創價值,以實現特色商業街數字化轉型。
(3) 參與主體的互動
數字化賦能的關鍵在于支持、協調、促進多主體共同協作創新,進而形成整個商業生態系統的價值共創共贏。在數字基礎設施逐步完善,各方面信息資源得以利用、穩步進行的前提下,管理者要針對運營機制進行適時化改革,促進多方主體自主創新,以滿足消費者對產品和服務的即時化、多元化需求,實現數字化賦能的可持續運作。
(4) 參與主體的共享
共享性是實現特色商業街數字化轉型的基本要求,在數字化轉型中發揮著多種作用,形成參與主體之間的相互關聯和互補。經由大數據的統計和智能分析,打通特色商業街各部門和各特色商業街之間的數字化壁壘,建立平臺數據共享、聯動協作機制,更好推進數據應用、確保數據安全,為運營管理人員提供智能化、精細化管理的輔助工具和科學的決策依據。各特色商業街區之間、各商家之間實時共享消費數據資源,加強聯動性,以期提供更全面的個性化服務,創造更高的商業價值。
五、結語
本文基于數字化賦能理論和數字商業生態系統理論,從結構賦能、資源賦能、心理賦能三個維度,提出上海特色商業街數字化轉型的機制,進而構建數字商業生態系統。本文認為,目前上海特色商業街存在政府相關政策和統一規劃方面仍缺乏統一考量、對客流分布和消費信息有效監測不足、未能實現資源數據的整合利用、消費者線下體驗不佳引起的連鎖反應等問題,導致消費者對特色商業街消費失去信心。為解決上述問題,本文提出數字化賦能視角下的轉型機制,包括結構賦能視角,具體內容如升級街區的傳統基礎設施和增建新型的數字化設施,調控業態布局以改善街區環境,豐富數字化消費體驗;資源賦能視角,具體內容如加強對信息資源的聚集能力、傳播能力和聯動能力,使特色商業街的運營整體納入數字化閉環hzarcCM/Ay4WagJBGqbDVtvDNOO21DUUqYC2u8d6DkI=,形成完整的數據獲取、挖掘、利用、反應過程等;心理賦能視角,具體內容包括通過提高特色商業街整體的數字化思維和能力,營造愉悅、積極的街區氛圍,進而提升街區營業額和收入。在此基礎上,本研究嘗試構建以政府為頂層設計,特色商業街管理者、商家、消費者、運營平臺為主要參與者的數字商業生態系統,對參與者提出了以法律為準則的,協調、互動、共享層面的要求。在賦能視角下,組織構建特色商業街數字生態系統,使特色商業街的數字化轉型有理可依、有據可循,特色商業街可以此在數字化浪潮中獲得競爭力,重塑發展機遇。
參考文獻:
[1]肖月強,馬勝.城市特色商業街內涵淺析[J].中國商貿,2011(23):245-246.
[2]Bongiorno G,Rizzo D,Vaia G.CIOs and the Digital Transformation:A New Leadership Role[M].Berlin:Springer International Publishing,2018.
[3]Vial G.Understanding Digital Transformation:A Review and a Research Agenda[J].The Journal of Strategic Information Systems,2019(2):118-144.
[4]Furrn,Shipilov A.Digital Doesn’t Have to Be Disruptive[J].Harvard Business Review,2019(4):94-103.
[5]Ling C L M,Pan S L,Ractham P,et al.ICT-enabled community empowerment in crisis response:social media in Thailand flooding 2011[J].Journal of the Association for Information Systems,2015,16(3):174-212.
[6]Moore J F.The rise of a new corporate form[J].Washington Quarterly,1998(1):167-181.
[7]Estanyol F,Lurg M.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a DBE to Improve SME Collaboration[C].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Digital Ecosystems&Technologies Conference,2011.
[8]Nambisan S.Digital entrepreneurship:toward a digital technology perspective of entrepreneurship[J].Entrepreneu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2017(6):1029-1055.
[9]Loukis E,Charalabidis Y,Androutsopouloua.Promoting open innovation in the public sector through social media monitoring[J].Government Information Quarterly,2017(1):99-109.
[10]Falk-Rafael A R.Empowerment as a process of evolving consciousness:a model of empowered caring[J].Advances in Nursing Science,2001(2):1-16.
[11]Little M M,Dean A M.Links between service climate,employee commitment and employees'service quality capability[J].Managing Service Quality,2006(5):460-476.
[12]Song Changhai,He Jianmin.Study on the Building and Selection of the Operating Model in Urban Leisure Streets[J].Ecological Economy,2018-01.
作者簡介:李天才(1990.03— ),男,吉林長春人,博士研究生,講師,研究方向:數字經濟、綠色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