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
目的:探討翻轉課堂模式聯合基于問題的學習教學法在兒科重癥監護室(PICU)造口護理帶教中的應用效果。方法:將2020年4月1日~2021年12月1日54名護理實習生作為對照組,實施常規帶教方式;將2022年1月1日~12月1日54名護理實習生作為研究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實施翻轉課堂教學模式聯合基于問題的學習教學法。比較兩組干預前后自主學習能力、對臨床帶教的評價、考評成績及患兒家屬對護理實習生的滿意度。結果:干預后,研究組自主學習能力、對臨床帶教的評價、考核成績及患兒家屬滿意度優于對照組(P<0.05)。結論:翻轉課堂教學模式聯合基于問題的學習教學法在PICU造口護理帶教中應用效果顯著,能夠有效地提高護理實習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對臨床帶教的評價、考評成績及患兒家屬滿意度。
【關鍵詞】
翻轉課堂;基于問題的學習教學法;兒科重癥監護室;學習能力;滿意度
中圖分類號:R192.6" 文獻標識碼:B" DOI:10.3969/j.issn.1006-7256.2024.17.050" 文章編號:1006-7256(2024)17-0157-03
近幾年,隨著兒科急診的迅速發展,許多醫院相繼設立了兒科重癥監護室(PICU),對降低重癥新生兒病死率起重要作用,是現代醫院不可或缺的一部分[1]。小兒造口是一種對患兒實施的外科手術,目的是建立一條將人體內臟或器官與外界環境連接的新通道,一般情況下被用來治療消化、呼吸、腎臟系統疾病或提高生活質量。對小兒造口手術而言,做好術后護理工作非常重要,具體工作內容:定期更換造口袋,對造口周邊皮膚進行清潔和消毒,監測并處理有無異常或感染跡象等。大部分PICU患兒病情較嚴重,所以需要24 h專人看護。因此,對護理人員護理技術和危機處理能力要求很高。此外,與患兒交流不便在一定程度上增加護理難度;護理實習生對臨床專業技能掌握程度不夠成熟,處理突發事件的能力不夠,故十分有必要對PICU的護理實習生進行能力培訓。傳統的帶教方法,側重于理論知識,忽視護理實習生的整體能力,未激發求知欲,致使帶教效果不佳。翻轉課堂指學生根據教師授課內容安排,自主預習內容,在課堂中進行討論交流、在線測試、協作探究、解決問題等,使學生能夠積極地參與到學習過程中,以加強學生對授課內容的了解和掌握[2]。突出“以學生為本”,著重培養學生發現并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基于問題的學習教學法是一種以主要問題為中心,由學生查閱有關的知識,收集資料,發現并提出問題,繼而進行討論問題的一種教學方式,該方式目標是激發學生對學習的興趣,讓學生學會利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識解決問題,培養自己臨床思維能力,從而提升學習效率,實現理論與實踐有機結合[3]。而患兒群體較特殊,且需要基于明確辨別需求、主動掌握術后需求的前提下開展術后造口護理要點,因此,如何引導實習生在護理工作中抓住工作重點,尋找關鍵問題,這是當前護理教學中亟須解決的難題。2022年1月1日~12月1日,我們對54名護理實習生實施翻轉課堂教學模式聯合基于問題的學習教學法,取得滿意效果。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20年4月1日~2022年12月1日進行實習的護生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①全日制本科應屆畢業生且處于實習階段者;②研究對象及家屬均知情者;③能夠較好地配合帶教老師安排者。排除標準:①確診心理疾病;②因故需要中途結束實習無法完成研究;③在校期間未完成學校安排的專業技能考試者。將2020年4月1日~2021年12月1日護理實習生為對照組,2022年1月1日~12月1日護理實習生為研究組。因兩組持續干預時間為1個月,為避免組間沾染的發生,當入組的研究對象收集資料時間距離月末時間<1個月后,停止納入本組研究對象,2022年1月1日(對照組)不再納入新的研究對象。對照組54名,男19名(35.19%)、女35名(64.81%),年齡19~22(21.03±0.87)歲;入科技能考核成績(78.09±7.16)分。研究組54名,男22名(40.74%)、女32名(59.26%),年齡20~22(21.37±0.54)歲;入科技能考核成績(80.09±6.81)分。兩組護理實習生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gt;0.05)。本研究符合《赫爾辛基宣言》相關倫理原則[4]。
1.2" 方法
1.2.1" 對照組" 采取常規的教學方式。護理實習生與帶教老師共同看管患兒,在帶教老師指導下進行日常護理,根據教學大綱要求,帶教老師以視頻、PPT等方式播放造口護理操作演示片,講解操作要求、明確操作重點并進行臨床示教。授課過程以教師講解為主導,每周進行2次授課,在實習結束時指導學生進行護理查房,同時進行理論及操作的考核。
1.2.2" 研究組" 在對照組基礎上實施翻轉課堂教學模式聯合基于問題的學習教學法。首先成立專項培訓小組,組員由9名護理工作經驗10年以上的主管護師構成,負責護理實習生的帶教工作。①將實習生與研究小組成立微信群,由帶教老師通過PICU造口的癥狀及篩選進行歸類,選擇典型病例,將授課內容如患兒造口的特點;哪類疾病需要進行造口手術;患兒造口并發癥類型如皮膚與造口黏膜分離、造口脫出、造口回縮等;并發癥出現原因;患兒造口并發癥的護理方法如出現皮膚與黏膜分離時,需用生理鹽水清洗傷口護膚粉,再用藻酸鹽和防漏膏在造口袋貼合時使用;適當修剪造口袋底盤等;盡量做到造口袋與造口的貼合、如何對造口袋進行更換、如何對造口袋周圍皮膚清潔消毒等。以講義形式分發給實習生,并將具體的患兒病例(如患兒腸造口的特點及相關圖像資料等)上傳至微信群。實習生閱讀所上傳的資料,并針對該病例要點(術后恢復狀況、造口護理注意要點)、造口檢查以及下一步需要護理和可能出現并發癥自行查閱資料進行準備。實習生根據病例提前做好準備,在進入病房后能夠將理論與實際相結合,從而更好地掌握患兒造口方面的知識。②進入臨床帶教時,帶教教師指導實習生通過造口觀察、體格檢查等方法,完成對患兒造口情況及恢復情況的判斷。教師總結授課內容,實習生討論課前微信群發布的資料并提出疑問。教師對較普遍的問題進行解答,現場演示個別問題,并且將討論的病例讓實習生討論護理計劃及護理措施,在討論結束后制訂總結性個案護理計劃。③臨床培訓老師將實習生考核成績交給培訓小組,培訓小組分析、總結實習生成績,將試卷出現問題做成PPT,集中對所有實習生進行翻轉課堂;每名實習生對視頻中不理解或自己在練習考試過程中遇到的問題相互討論或提問,相互請教學習操作技巧。最后由培訓小組對實習生操作練習中的共性問題,以PPT的形式集中進行講解并現場演示,個別問題進行個別指導。④技能抽考。在規定時間內對每名實習生在需要掌握的操作如造口袋的更換、造口周圍皮膚的護理等操作中,以抽簽的形式任意抽取兩項進行考核。
1.3" 觀察指標" ①自主學習能力:使用肖樹芹等[5]設計的自主學習能力評價量表,該量表Cronbach′s α為0.994,具有較好的信效度。量表內容包括4個維度、共34個條目,使用Likert 5點計分法。量表得分與自主學習能力呈正相關。②對臨床教學評價:以本科室自我研究的教學評價調查問卷進行調研,Cronbach′s α為0.835。該調查表內容共10個條目,分別計1~10分,滿分100分,得分高低與臨床教學滿意度呈正相關。③臨床觀察指標:護理實習生出科時,采用百分制對兩組實習生進行理論、實踐與綜合成績的考核。其中0~59分為不合格,60~79分為良好,80~100分為優秀。④滿意度調查:在實習生出科的3 d內,對兩組實習生護理的患兒家屬展開問卷填寫工作。問卷Cronbach′s α為0.878。滿意度分為滿意、較滿意和不滿意。滿意度(%)=(滿意例數+較滿意例數)/總例數×100%。
2" 結果
2.1" 兩組干預前后自主學習能力評分比較" 見表1。
2.2" 兩組實習生對臨床教學評價比較" 見表2。
2.3" 兩組實習護生考評成績比較" 見表3。
2.4" 兩組患兒家屬對實習生滿意度比較" 見表4。
3" 討論
PICU是針對年齡在出生28 d至18周歲,處于危急狀態的患兒進行救治的科室。伴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對醫護人員護理技能和職業素養的要求越來越高[6]。造口治療是一種常用的治療手段,主要用于治療肛腸先天性畸形、腹腔廣泛感染等危重急腹癥的常見手術方式,是將腸管的一端或兩端引到體表,以形成一個開口或者袢,用于排泄糞便以減輕腸梗阻、促進腸疾病痊愈等[7]。因此,如何做好造口及造口周圍皮膚評估管理尤為重要[8]。但因為 PICU的特殊性,專業性強、護理強度大等特點,對護士的理論知識、臨床操作技能和綜合素質都有較高的要求,因此,PICU的臨床帶教工作顯得非常重要。翻轉課堂是一種改變傳統教學模式的方式,老師將所學內容記錄下來,繼而上傳至實習生,讓實習生預習,在課堂上集中答疑解惑[9]。基于問題的學習法主要是充分發揮實習生的主觀能動性,用授課所需內容,讓實習生成為課堂的主要人員,完成被動學習至主動探索的轉變,積極提出問題從而解決并掌握這一知識,采用合作和自主探究的方式進行學習,使其在發現解決問題及對結果進行評價的過程中,提高自學能力[10]。
本研究結果顯示,干預后,研究組自主學習能力優于對照組(P<0.05),提示研究組自主學習能力干預后明顯較好。這是因為研究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實施翻轉課堂聯合基于問題的學習教學法對護理實習生進行帶教,在進入科室前帶教老師將造口的授課知識(特點、造口手術適應癥如食道閉鎖、肛門閉鎖、胎糞性腸梗阻等、并發癥類型及出現原因、并發癥護理方法等)提前上傳至微信教學群,并且針對具體患兒病例及術后造口恢復和并發癥產生狀況,讓實習生進行討論,提前做好知識儲備,提高自主學習的能力。本研究結果顯示,干預后,研究組對臨床帶教的評價優于對照組(P<0.05),提示翻轉課堂聯合基于問題的學習教學法能提高實習生滿意度。這是因為在實習生進入臨床提前,掌握患兒造口相關的知識,并且在實習生進入臨床上針對性的分析病例,近距離觀察患兒造口,讓所學理論知識與實際相結合,更加熟練掌握相關知識,將實習生提出的疑難問題如造口護理是否需要特殊護理、造口術后如何進行日常活動、造口患兒家屬是否產生不良情緒如內疚、護理知識缺乏帶來恐慌等進行解答,增強教學的多樣性與趣味性,同時拉近師生距離,提高實習生對帶教的滿意度。本研究結果顯示,干預后,研究組考核成績優于對照組(P<0.05),提示翻轉課堂聯合基于問題的教學方法,提高實習生對知識的掌握度。這是因為將患兒造口需要技能如造口袋的更換及造口周圍皮膚的清理等技能進行考核,并在教學時以幻燈片演示的方式進行講解,做到個別問題個別指導,對理論與實際操作的雙重掌握,增進對知識的了解度。本研究結果顯示,干預后,研究組護理的患兒家屬對實習生的滿意度高于對照組(P<0.05),提示翻轉課堂聯合基于問題的學習教學法可提高護理實習生的職業技能與素養。這是因為實習生將熟練掌握造口護理的相關知識,對患兒進行針對性的病例分析,在家屬咨詢病情時可以告知并進行健康教育,如患兒造口護理因造口位置相近,需要同時安放多個造口袋防漏;患兒造口術后日常活動時如上學時應預先多備一套衣物及造口袋,與授課老師提前溝通等;洗澡時做好造口皮膚周圍的清潔與消毒,并保持造口周圍干燥,增強患兒家屬對實習生的信任與滿意度。
綜上所述,翻轉課堂教學模式聯合基于問題的學習教學法在PICU造口護理帶教中應用效果顯著,能夠有效提高護理實習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對臨床帶教的評價,提升考評成績及患兒家屬滿意度。但本研究還存在不足,例如并非大樣本的研究,且未對更多相關指標進行探討,在今后研究中將會針對性改進,使研究結果更客觀、科學。
參 考 文 獻
[1]" 譚子鋒,李恩斯,鐘衛彬,等.兒童重癥監護室兒童慢性危重癥的病因組成及預后分析[J].中國當代兒科雜志,2023,25(8):843-848.
[2]宋春玲.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護理教育中的應用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20(33):305-306.
[3]徐翠,田光波,孫樂,等.案例教學法聯合基于問題的學習在兒科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當代醫藥,2023,30(32):145-148.
[4]孟祥東,董玉寬.2013版《赫爾辛基宣言》對我國知情同意的借鑒[J].醫學與哲學,2014,35(8):37-39.
[5]肖樹芹,李小寒.護理人員自主學習能力評價量表的研制[J].護理學雜志,2008,23(20):1-4.
[6]金蕓,顧鶯,陸國平,等.目標導向程序性鎮痛鎮靜在兒童重癥監護病房中的應用效果[J].護理研究,2022,36(19):3503-3507.
[7]金婷,徐紅貞,唐芳,等.新生兒腸造口護理的研究進展[J].中華急危重癥護理雜志,2022,3(1):36-40.
[8]安果仙.小兒腸造口的評估及管理[J].人人健康,2023(16):17.
[9]徐菊玲,黃三雄,王春生,等.形成性評價體系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下外科護理學中的應用效果研究[J].護理研究,2021,35(10):1822-1826.
[10]王日香,孫愛輝,方家琪,等.PBL教學對護理實習生自我導向學習能力的影響[J].齊魯護理雜志,2021,27(7):95-97.
本文編輯:譚" 峰" 2023-11-16收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