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紅色文化作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青年銘記與回顧數十年革命歷程、保持愛國熱情的重要文化形式,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符合當代我國高職院校思政課教學所要求的學習的優良作風、發揚革命精神這一教學理念,將紅色文化落實于高職院校思政課教學實踐中,使當代中國青年可以對當今美好生活的來之不易擁有更加深刻的認識,敦促高職學生以更加求真務實的學習和工作態度投入祖國美好未來的建設。在中國多元文化共同發展的大環境下,以紅色文化基因為基礎,探索適合我國高職院校學生發展的思政文化課程具有重要的時代價值與社會價值。
關鍵詞:新時代;紅色文化;高職;思政課
引言
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深入發展,我國各大高職思政課的教育實踐工作也更加注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與無產階級紅色革命文化的宣揚,高職思政課堂作為我國高職學生進行學習新時代思想、挖掘革命精神的重要陣地,對于高職學生紅色文化的學習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青年學生作為國家發展之棟梁,幫助其在思政課程的學習中牢牢掌握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所要求的文化內涵、延續紅色血脈,足以見得高職思政課堂對于文化基因傳承發展的重要作用。
一、紅色文化的基本內涵
紅色文化作為戰爭與革命時期人民群眾面對民族危機與外來危機時冷靜從容、寧死不屈時的偉大精神象征,對于現階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展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紅色文化是偉大精神與革命具體實際相結合的具體表現形式,是影響過去與未來萬萬千千中國同胞愛國熱情與強國心愿的重要文化組成部分。
(一)紅色文化在中國具體革命實際中的創新
在中國遭受內憂外患,中國經濟、文化等各個方面都遭受重創,各項愛國救國運動都無法使中國發展重新步入正軌的危難境地中,馬克思主義為中國革命道路的繼續前進帶來了新的希望。馬克思主義傳入中國后并沒有死板僵硬地將其在國外的革命路徑一股腦地應用在中國的革命戰爭中,而是根據當時中國內憂外患的具體境遇,重新開創出了一條中國革命道路,在這個過程中,無數人民群眾用自己的鮮血與生命寫了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紅色歷史。此后,紅色革命實現了民族獨立,又在中國紅色文化基因的影響下展開了社會主義的偉大建設工作,并取得了獨一無二的歷史成就。紅色革命精神發揚光大的每一個階段性成就的實現都離不開紅色文化的引領,紅色文化已經不僅僅代表中國革命歷史中的種種磨難與成就,更是融入過去與現在每一個人基因的精神支柱,是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獨特的文化表現形式[1]。
(二)紅色文化是馬克思主義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的產物
馬克思主義作為戰亂時期傳入中國的外來革命理論,其在中國可以生根發芽甚至茁壯成長,依賴的并不僅僅只有其符合當代中國發展實際的無產階級革命理論,更是因為其具有發現先進與優秀文化基因的敏銳洞察力并展現出強大的包容性,與中國本土文化相融合加速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大地扎根,最終創造出符合中國革命實際需求的紅色革命文化,引導中國無產階級革命走向勝利。因此,紅色文化不僅能夠體現革命精神,還能代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 。
二、將紅色文化融入高職院校思政課教學實踐中的重要性
(一)引導高職學生形成正確的革命價值觀,了解銘記歷史
高職院校思政課堂不僅要育人更要育心,在思政課的教學過程中高職教師要以正確的價值觀幫助學生正確地認識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歷史。紅色文化記載的是光輝的革命歷史,承載的是無產階級和廣大人民群眾對中華民族自立自強、發展壯大的美好愿景。將紅色文化引入高職院校思政課堂,使高職學生在了解紅色文化背后的初心與使命的同時,能夠延續紅色革命時期自強不息、愛國護國的偉大精神,培養學生形成以革命先輩為榜樣的價值引領,青年學生是實現中國夢的動力、是民族的未來,促進紅色文化融入高職院校思政課程教育實踐,使學生在正確的價值導向下,珍惜今天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幫助青年學生正確認識大愛無私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深刻內涵,培養學生樹立堅定的自信心,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展增強內生動力。
(二)培養學生堅忍的意志與崇高的信念
紅色文化是革命戰爭時期無產階級理想信念的載體,高職院校思政課堂教育引入紅色文化可以幫助學生樹立新時代的精神追求,例如,思政課堂教學實踐中引入毛澤東的沁園春這一紅色文化,回憶往昔崢嶸歲月,使高職學生深刻感悟革命時期無數青年同志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書生意氣,揮斥方遒,指點江山,激揚文字,感悟當年萬戶侯情形時的雄心壯志與奮進精神,從而培育高職學生的愛國情懷與報國決心[2]。
在全球化進程不斷加快的今天,要在各民族、各國家文化相互碰撞、相互滲透的文化多樣化的今天,保持住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鮮明的時代精神和紅色底蘊,就必須加強紅色文化的宣傳教育,將紅色文化融入高職院校思政課堂教育實踐過程中,培養高職學生對馬克思主義、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堅定信念。高職學生擁有了堅定的理想信念就可以在更加激烈的文化競爭中及時識別并抵制各種破壞中國人民大團結、危害社會主義理想信念的外來入侵文化。紅色文化融入高職院校思政課堂教育實踐中還可以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職業理念,擔當民族復興大任。
(三)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素養
紅色文化作為革命歷程的優秀文化載體,承載了無數仁人志士良好的精神道德品質和光輝事跡,道德作為一種社會意識,產生于潛移默化的社會教化和偉大的榜樣作用之中,高職院校通過在思政課堂教育實踐過程中引入革命先輩為中國革命拋頭顱、灑熱血、無畏無懼的光榮事跡,使廣大高職學生可以正確地認識到共產主義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與目標。高職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接受社會主義道德熏陶,促進高職學生在正確的道德引領下形成對社會主義的普遍認可、不斷增強高職學生的幸福感,從而促進社會主義事業的進步。
(四)培養學生實踐精神與堅韌毅力
高職院校作為知識技能的培訓場地,根本目標是相關專業技能人才的培養,幫助更多的青年學生可以更好地適應社會、適應職業,將紅色文化引入高職院校思政課堂教育實踐,開展有關創新創業教育活動,將中國紅色文化所傳承的迎難而上、不屈不撓、自我革命、積極進取的紅色革命精神與當前的教育實踐相結合,培養學生的實踐精神和堅韌毅力。錘煉學生在具體工作實踐中的紅色精神[3]。
三、紅色文化融入高職院校思政課教學實踐的阻礙
隨著經濟全球化和文化多樣化的不斷發展,我國紅色文化在高職院校思政課教學實踐的融入進程中雖然取得了很大進展,但仍面臨一系列問題。例如,高職院校思政課教育實踐更加注重對于紅色文化理論的研究,而忽視了其背后深刻的精神教化作用;高職院校思政課堂教學過程過于隨意和功利,不能深刻反映中國革命歷史的嚴肅性和厚重感;高職院校思政課堂教育內容并不能與新時代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完美融合,發揮新時代紅色文化的育人理念等。
四、紅色文化融入高職院校思政課教學實踐的具體策略
(一)推動課堂紅色文化理論轉化為精神信念
將紅色文化融入高職院校思政課教學的實踐過程中,高職教師并不能只注重紅色文化理論的講解,更重要的是將紅色文化理念精神的建設落到實處,使紅色文化理念深藏于每一位高職學生的心中,引導學生超越時間的跨度,設身處地地了解當時各位英雄先烈所處的危難境地和他們永不言敗的精神氣節,使學生可以深刻了解馬克思主義同中國實際、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碰撞所帶來的偉大精神創造。高職教師只有推動紅色文化理論轉化為每一位高職學生的理想信念,才能夠真正實現思政課堂教育的目的,才能將紅色文化書寫成新時代的文化篇章。
(二)將紅色文化融入高職學校文化建設的各個領域
紅色文化作為一種精神現象,可以出現在看得見、摸得著的課堂紅色文化理念知識的學習中,但是紅色文化氣質與文化底蘊的培育重要的是將文化精神落到實處、細處,使高職學生可以在潛移默化的影響中接受紅色文化精神的熏陶。將紅色文化宣傳與校園文化建設相結合,探索適合紅色文化發展的校園文化建設之路,打造高職院校的校園紅色文化標識,使高職學生可以在感悟校園文化的同時接受紅色文化精神的洗禮。例如,高職院校可以將紅色文化應用于校徽、院徽、班徽等體現高職院校特色與門面徽章的設計中去,可以用紅色革命歷程中所創作的詩篇和革命詞語對校園的景觀、路徑進行命名,還可以通過組織以紅色革命文化為主題的校園會演、戲曲舞臺表演等高職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激發學生對于紅色文化更加積極主動地傳承和探索,在國慶、建軍節等重要時間節點,要開專門的思政課程主題班會、紅歌演唱或觀影活動來緬懷先烈、銘記歷史,培養高職院校學生對于紅色文化、紅色歷史崇高的敬畏之情。
(三)促進高職院校紅色文化教育實踐基地建設
要實現紅色文化與高職院校思政課堂教育實踐的深入融合發展,僅僅依靠思政課堂理論教育,其教育水平和對學生的認知水平的提高都是有限的,只有加快推動紅色文化教育基地建設的落地實施,深入紅色資源內部,組織高職學生進行更加真實、生動的紅色革命文化實踐活動,將紅色革命文化傳承與紅色實體資源相結合共同落實于高職學生紅色革命文化精神教育的培育過程中,才可以促進高職學生對紅色文化進行更深刻的理解、更感同身受的崇敬。
將思政理論小課堂與紅色資源教育實踐相結合,可以通過定期組織不同批次的學生進行紅色革命博物館的參觀,讓學生與革命時期記載著烈士汗水和血水的展品進行近距離的接觸,更加有利于高職學生對于紅色文化形成理性且深刻的認知。還可以通過邀請革命前輩走入校園來講述紅色文化背后的英雄事跡和奮斗歷程,相信許多高職學生在看到革命老兵雖歷經滄桑但仍堅韌明亮的雙眼時便能體會到紅色革命文化的偉大,產生對于民族歷史與民族英雄深深hn+xmq1/pQxR2ovOWvLMBA==的敬畏感。
(四)開展高職學校紅色文化資源尋找活動
實踐是認識的基礎,在紅色文化融入高職院校的教育實踐活動中,只有每位高職學生都能夠主動積極地參與到紅色文化資源的探索與實踐活動中,才能得出超越于課本理論和傳統印象,更加深刻生動的紅色革命歷史認知。因此,高職教師可以安排學生在寒暑假和小長假期間深入紅色革命文化展覽館、紅色旅游景點,以及紅色革命村落等滿載紅色革命文化的場地,接受紅色革命文化精神的熏陶、擔當傳揚紅色革命文化的使命。高職教師還可以通過讓學生書寫紅色革命文化探尋筆記、拍攝紅色革命文化講解視頻等方式對學生的紅色文化學習成果進行考察。增強高職學生對于紅色革命文化的深刻認知。在開展高校思政課堂教育實踐、紅色文化尋找活動的過程中,要注重對于保護紅色文化遺產工作的宣傳,確保每一位高職學生都能夠尊重、愛護紅色文化,紅色革命文化的參觀過程中 更要保持紅色文化崇高的敬意,例如,不能在現場進行打鬧、喧嘩玩笑等。尊重歷史、緬懷先烈也是紅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五)加強高職院校思政課紅色文化線上教育
在社會信息化和互聯網技術不斷發展的今天,高職學生課程和教育的開展也更加依賴于網絡,高職院校思政課堂教學實踐采用線上教學功能將對高職學生學習、接受紅色文化產生更加重要的作用。在紅色文化融入高職院校思政課程教育實踐的過程中,采用對學生更具吸引力的紀錄片、動漫、VR等現代化的紅色文化展示方式,更有利于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紅色文化的學習和紅色革命先進事跡的了解過程中去。充分發揮互聯網的社會宣傳作用,將高職院校課程充分展示紅色文化的重要性進行全方位的跟蹤報道,確保越來越多的學校加強對紅色文化融入高職院校思政課程教育實踐的重視程度,也保障越來越多的學生可以更加積極主動地接受紅色文化的熏陶[4]。利用各個網絡宣傳媒介的推動作用,實現紅色文化與線上思政課程的高效融合,借助互聯網對于文化宣傳的強大渲染力,促進高職學生更加快速地形成對于紅色革命文化的情感認同,培養高職學生樹立堅定的理想信念。
結語
處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深入發展的新時代,挖掘紅色革命文化在中國社會革命和建設過程中的深刻內涵,對于培養愛國奮進新青年、構建和諧友愛新社會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要將新時代紅色文化融入高職院校思政課教學實踐過程中,挖掘紅色文化在當代的價值。根據文化與教育實踐在融合過程中產生的一系列難題深入探索思政課教育改革措施,不斷加強高職學生與紅色文化的聯系,最終實現新時代紅色文化同我國高職院校思政教育實踐工作的有機結合。
參考文獻:
[1]胡燕.紅色文化融入高職院校思政課的價值與路徑[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22,(20):47-49.
[2]馬金娟,韋光波,陳嵐嵐.紅色文化融入高職院校思政課教學的四重原則[J].廣西科技師范學院學報,2022,(04):95-101.
[3]魏曉紅,崔建宇.紅色文化融入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困境及路徑探究[J].山西青年職業學院學報,2022,(02):96-99.
[4]榮翠芳.新時代背景下紅色文化融入高職學生思政教育路徑研究[J].現代職業教育,2022,(20):119-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