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微課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在教育領域得到了廣泛應用,也為小學生學習美術課程提供新的途徑。本文旨在探討微課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的應用實踐,以期提高教學效果。
關鍵詞:微課;小學美術;應用實踐
一、引言
微課作為一種新興的教學模式,以其短小精悍、內容聚焦、形式靈活等特點,為美術與信息技術整合教學提供新的可能性。微課概念起源于對傳統課堂教學的反思,強調將知識點進行碎片化處理,通過短視頻等形式,讓學生在短時間內集中精力學習特定的知識點。在小學美術教學中,應用微課幫助學生全面理解美術知識,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討微課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的應用實踐,通過設計相關微課教學案例,分析微課在美術教學中的效果。
二、微課的主要特點
(一)基本理論
微課作為一種新興的教育模式,近年來在教育領域引起了廣泛關注,其是一種基于網絡的短小精悍的教學視頻,通常時長在5~15分鐘范圍,旨在針對某一特定的知識點或教學環節進行集中講解。微課的核心特點是“微”,即內容的精簡和聚焦,它通過短小的時間框架,幫助學習者快速抓住重點,提高學習效率。微課的設計理念是“以學習者為中心”,強調個性化和自主學習。它通常包含一個或幾個明確的教學目標,通過簡潔明了的講解、生動的示例和互動性的練習,幫助學習者理解和掌握知識點。微課形式趨于多樣,可以是視頻、音頻、動畫或圖文結合,甚至通過互動式的小測驗來檢驗學習效果。微課優勢在于其靈活性和便捷性。學習者根據自己的時間和進度安排學習,無需受限于傳統的課堂教學時間和地點。且微課還可以反復觀看,便于學習者在遇到難點時進行復習和鞏固。對于教師而言,微課也是一種高效的備課工具,能幫助他們快速準備學內容,提高教學質量。
(二)主要特點
1.短小精悍
微課以其短小精悍的特點在現代教育領域中獨樹一幟,通常微課的時長被精簡至5~15分鐘之間,該設計巧妙契合現代人日益碎片化的學習習慣。在快節奏生活和學習壓力下,學生輕松地在繁忙日程中擠出寶貴的時間,進行高效的學習,這種時間上的緊湊性進一步提高學習的靈活性,也使得知識點吸收較為集中。
2.主題聚焦
聚焦性是微課的顯著特征,每一節微課致力于深入探討特定的知識點,這種內容高度集中避免傳統課程中出現的知識點分散問題。通過這種方式,學生迅速地抓住學習的核心要點,從而在有限的時間內實現知識最大化吸收。
3.多媒體融合
在技術日新月異今天,微課可結合多媒體技術,將視頻、音頻、圖片、動畫等多種形式融為一體,進一步豐富教學內容的呈現方式。這種多媒體融合提高教學內容的有趣性,顯著提升學習吸引力,加強實際效果。另外,學生通過視覺和聽覺的雙重刺激,深刻理解所學內容,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
三、微課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的應用價值
(一)提供個性化學習的機會
在小學美術教學中,微課應用為實現該目標提供新的可能,微課通常以短小精悍的視頻形式呈現,針對學生個性化需求提供定制化的學習內容,從而在教學中發揮重要作用。由于每個學生的學習能力都不盡相同,傳統課堂教學難以滿足所有學生的需求,學生對于色彩LQqSGq4Pu/uIcUanblrGcQ==、構圖、軟件操作等方面理解程度各異,統一標準化教學無法觸及每個學生的學習痛點。微課通過微課視頻時長短,內容聚焦,學生根據自身學習進度和興趣選擇觀看,不受時間、空間等因素限制。教師根據學生實際需求制作微課,針對學生在某一美術技巧、信息技術操作上的難點進行詳細講解。例如:在教授小學生如何使用數字繪畫軟件時,教師制作各種微課,每個微課專注于特定繪畫技巧和工具使用,學生根據自身需要選擇觀看,如對圖層操作不熟悉的學生重點觀看相關微課,而對于色彩搭配感興趣的學生,能選擇色彩相關的微課[1]。
(二)有利于激發學生創造力
微課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在小學美術教學中有效整合美術與信息技術,有效激發學生的創造力,為學生提供全新的學習平臺。微課通過多媒體技術,展示豐富的視覺材料,這些材料涉及到經典藝術作品、現代設計作品,甚至是學生自己的創作,這種視覺多樣性能引導學生進行深入觀察,從而激發其自身想象力。如通過展示不同風格的藝術作品,學生了解到藝術的多維度表達,進而嘗試用獨特方式進行創作。同時,在美術教學中,學生通過信息技術工具,如平板電腦、圖形軟件等,將自身創意以數字化形式進行呈現,這種數字化創作過程不僅鍛煉了學生的技術操作能力,也促進他們的藝術表達。且學生能在虛擬的畫布上自由地嘗試各種顏色、形狀、構圖,這種自由度是傳統美術教學難以比擬的。微課還能夠提供個性化的學習體驗,每個學生學習節奏存在較強差異性,微課根據學生實際情況,提供定制化的學習內容。這種個性化教學方式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幫助他們在美術學習中找到樂趣[2]。
(三)有助于家校合作的深化
在小學美術教學中,微課用來展示繪畫技巧、色彩搭配、藝術作品賞析等內容,利用微課將抽象的藝術概念具象化,幫助學生全面理解美術作品。而促進家校合作也是微課的重要功能之一,家長通過觀看微課視頻,了解孩子在學校的學習內容和進度,這種了解不僅局限于美術,還涉及到其他學科,家長根據微課內容,在家中提供針對性輔導,幫助孩子鞏固學校所學知識。例如:家長和孩子共同觀看關于色彩搭配的微課,然后在家中進行實際操作,如繪畫、手工制作等操作,進一步加深孩子對色彩知識的應用,增強孩子學習興趣,使得家長更好地參與到孩子的學習過程中。
四、微課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的應用
(一)微課導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在小學美術教學中,微課能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效率。以“風箏”教學為例,教師為了讓學生對風箏產生深刻的印象,課前精心準備一段微課視頻,這段視頻不僅展示了風箏的歷史文化背景,還通過生動的畫面和音樂,呈現世界各地千姿百態的風箏。在視頻前簡要介紹風箏的起源和發展,讓學生了解到風箏不僅是一種娛樂工具,還承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和歷史故事,視頻中展示各種形狀、顏色、圖案的風箏,如傳統中國龍風箏、現代卡通形象風箏等,讓學生感受到風箏的多樣性。為了讓學生全面理解風箏的制作過程,視頻中還穿插簡單的風箏制作步驟,激發學生的動手欲望。在觀看完微課視頻后,學生們對風箏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進一步認知到風箏的多樣性,且對風箏的制作過程充滿好奇心,教師隨后引導學生進行風箏設計和制作,引導學生們積極參與,營造良好的課堂氣氛[3]。
(二)美圖鑒賞,提高審美能力
在開展“現代建筑”主題教學前,教師要精心準備微課資源,包括現代建筑的圖片、視頻、建筑師介紹、建筑設計理念解讀等,通過網絡平臺收集高質量的視覺材料,確保內容的豐富性。同時,在微課設計時要嚴格遵循遵循簡潔明了的原則,每個微課片段不宜過長,通常控制在5~10分鐘以內[4]。在“現代建筑”主題的微課中,引入部分通過一段引人入勝的視頻或圖片,激發學生對現代建筑的興趣;主體部分展示不同風格的現代建筑圖片,配以簡要的解說,介紹建筑的特點和設計理念;互動部分設計相關問題,讓學生在觀看微課后進行思考;總結部分簡要回顧微課內容,強調審美要點,引導學生形成獨立的審美觀。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利用多媒體教室或計算機實驗室,組織學生觀看微課,適時引導學生注意建筑的線條、色彩、空間布局等美學要素,鼓勵學生表達自己的感受。在微課觀看結束后,教師組織美圖賞析活動,引導學生選擇自己最喜歡的現代建筑圖片,進行深入分析,并在班級中分享自己的見解,有效鍛煉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加深他們對現代建筑美學的理解程度。通過微課與美圖賞析活動結合,有利于學生直觀感受到現代建筑的美,學會如何欣賞藝術作品。而教師要及時收集學生的反饋,評估教學效果,根據實際需要調整微課內容和教學方法,不斷提升教學質量[5]。
(三)課堂演示,推動自主學習
在小學美術教學中,微課知識呈現方式給學生帶來較強的視覺沖擊,為學生提供多樣化學習方式,營造良好的課堂藝術氛圍,突出美術意識的藝術魅力。例如:在教授“水墨山水畫”時,教師利用微課課件,為學生展示一系列名家的經典作品,通過高清的圖像展示,學生可以近距離觀察到畫作中的細節,如山水布局、墨色深淺變化、線條流暢性等,這種直觀的視覺體驗,有助于學生理解水墨山水畫的藝術特色和創作技巧。同時,微課教學視頻是推動學生自主學習的重要工具,教師在視頻中詳細演示正確的握筆動作、繪畫姿勢、各種用墨技巧,學生根據自身學習進度,反復觀看視頻,逐步掌握繪畫的基本技能。這種個性化的學習方式,使得每個學生都能在適合自己的節奏下,深入學習水墨山水畫的繪畫方法。造掌握基本繪畫技巧后,學生開始嘗試創作自己的水墨山水畫作品,在該過程中微課仍然發揮重要作用。教師提供創作指導視頻,幫助學生解決在創作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如如何構圖、如何運用不同的墨色表現不同的景物等[6]。通過不斷實踐探索,學生能更加全面且深入地掌握水墨山水畫的繪畫方式。微課在小學美術與信息技術整合教學中的應用,為學生提供全新的學習平臺。通過課堂演示和自主學習,學生不僅能夠欣賞到傳統藝術的魅力,還能夠通過實踐,逐步創新水墨山水畫的繪畫技巧,這種教學模式提高教學效率,也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7]。
(四)作業輔助,促進知識內化
微課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工具,給學生學習帶來了極 大的便利,也是深受學生喜歡的一種學習途徑。學生不僅 可以在課堂中使用微課,課后也可以在微課的幫助下對學 科知識進行深入研究。為此,在美術作業中,教師應該充分 發揮微課的教學價值,將微課作為學生學習的一部分,學生 在遇到作業問題的時候,可以觀看微課資源,找到解決問題 的方式,實現知識內化。同時,教師也可以運用微課為學生 創設作業情境,引導學生在作業中思考、實踐,從而促使學 生更加高效地完成作業。微課的引入進一步豐富了教學手段,極大地促進學生對知識的內化與創新思維的培養。以“漂亮的鞋”這一教學主題為例,教師利用微課資源來輔助教學,先制作一系列關于鞋的設計、歷史、文化背景的微課視頻,讓學生在課堂上通過觀看這些視頻,全面了解鞋的基本知識和設計理念。這些微課視頻內容非常豐富,且形式多樣,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在布置學生作業環節,教師鼓勵學生充分發揮想象力,設計一款自己喜歡的鞋。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完成作業,教師將課堂上用到的微課資源共享給學生。讓學生能在家中通過觀看這些微課視頻,回顧課堂上學到的知識,同時也可以從中獲取靈感,設計出獨特的鞋款。例如:教師提供關于鞋的結構和材料的微課視頻,讓學生了解鞋的基本組成部分和常用材料;提供設計靈感的微課視頻,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鞋款設計,或者是一代設計師的創新作品,以此激發學生的創造力[8]。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微課作為一種新興的教學模式,以其短小精悍、內容聚焦、形式靈活的特點,在小學美術教學中展現出獨特的優勢,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不斷探索和總結經驗,提升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 王奧男,孫曉昕. 核心素養下小學美術微課設計——以《千里江山圖》為例[J]. 藝術科技,2023,36(19):63-65.
[2] 孫媛媛. 基于"互聯網+"的微課模式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的運用路徑[J]. 新課程導學,2022(18):30-32.
[3] 陳亮. 讓"微"風吹進課堂 ——微課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 科學咨詢,2022(2):151-153.
[4] 陳冰潔. 新課改背景下小學美術微課在課堂中的創新性運用探析[J]. 新課程·上旬,2021(38):172-173.
[5] 黃晨燁. "微風"徐徐"花兒"開——談小學美術教學中微課的應用[J]. 華夏教師,2021(9):5-6.
[6] 趙韶亮. 基于問題情境的小學美術微課應用教學模式的實踐——以四年級《筒形玩偶》為例[J]. 美術教育研究,2021(9):182-183.
[7] 馬昱博,孫曉昕. 基于核心素養的小學美術微課教學研究——以美育校本課《步輦圖》為例[J]. 藝術科技,2023,36(11):54-56.
[8] 吳珍芳. 融數字資源匯傳統文化 ——以小學美術《動物明星》系列微課為例[J]. 美術教育研究,2022(6):180-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