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為提高初中歷史教學效果,實現學生個性化學習,本文通過整合AI學智慧教育平臺與騰訊會議等技術工具,創新構建混合式云教學模式。該模式有效應用于課堂互動、云作業檢測、自習輔導等環節,促進了學生個性化學習與教師技能現代化。同時,針對實踐中的互動障礙、信息傳遞限制、學生自律及教師觀念轉變等問題,提出了應對策略。本研究不僅為初中歷史教學數字化轉型提供了寶貴經驗,也為其他學科混合式教學探索了新路徑。
關鍵詞:云平臺;初中歷史;混合式教學
一、引言
隨著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與教育理念的快速更新,傳統的初中歷史教學模式面臨著教學內容單一、缺乏互動與參與、無法充分利用信息技術及無法滿足個性化學習需求等諸多挑戰。為應對這些挑戰,將混合式云教學模式應用到初中歷史教學中。這不僅有助于革新傳統歷史教學方法,還有助于促進教育教學與信息技術的深度融合。借助云平臺與信息技術,有望實現教學資源的優化配置,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參與度,從而促進教學效果的提升。因此,研究初中歷史混合式云教學具有重要現實意義,有助于促進與推動初中歷史教學的信息化與現代化。
二、混合式云教學模式的構建
(一)借助騰訊會議與AI學智慧教育平臺
云平臺背景下,初中歷史混合式教學迎來了創新發展的契機。其中,AI學智慧教育平臺與騰訊會議成為教學變革的得力助手。AI學智慧教育平臺匯聚了豐富的歷史學科課件、試題及視頻等教學資源,為教師提供了靈活的教學設計空間與多樣化的教學素材。同時,該平臺具備智能分析功能,可以幫助教師更好地了解與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從而實現個性化教學。而騰訊會議作為高效的在線協作工具,一方面實現了線上線下教學的無縫對接,另一方面為師生提供了資源共享、實時互動的便捷平臺。借助騰訊會議,教師能夠隨時組織線上課堂,完成疑難解答與知識傳授,保證初中歷史教學進程的有效性與連貫性。AI學智慧教育平臺與騰訊會議的結合運用,為初中歷史混合式教學提供有力的技術支持,有效促進了教學模式的創新與發展。
(二)構建混合式云教學模式
隨著教育教學與先進技術的深度融合,很多學校都在積極探索新的初中歷史教學模式,這種背景下,混合式云教學模式應運而生。這一模式巧妙結合了線上與線下教學,旨在為學生提供更高效、靈活、優質的學習體驗。構建混合式云教學模式的關鍵在于科學整合線上與線下的互動方式與教學資源。首先,利用AI學智慧教育平臺與騰訊會議構建線上教學環境,搭建云課堂。學生通過云課堂可以觀看教學視頻、完成作業或課堂檢測,而教師通過云集備來準備豐富的教學資料[1]。其次,混合式云教學模式注重云端討論互動,不論是線上還是線下的學生,均可利用平臺進行實時交流與分享學習心得。這種互動不僅有效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與主觀能動性,還有助于促進學生之間的合作與分享。另外,這一教學模式還鼓勵教師利用平臺完成云觀課與云賽課,一方面可以顯著提升教師的教學技能,另一方面也有助于促進與推動初中歷史教學模式的持續創新。混合式云教學模式的構建能夠為初中歷史教學帶來新的活力,并幫助學生更好、更深入地理解與掌握歷史知識。
三、混合式云教學模式的特點
混合式云教學模式有效結合了線下與線上的優勢,在初中歷史教學中展現出獨特的魅力。它具備以下特點:(1)時空靈活,不再局限于固定的時間與教室,混合式云教學模式允許學生隨時隨地學習初中歷史,真正實現了生活與學習的無縫銜接。(2)互動性強,AI學智慧教育平臺與騰訊會議的應用,為學生與教師之間搭建起實時溝通的橋梁。這使學生不論是觀點碰撞還是遇到疑難困惑,都可得到有效、及時地回應。(3)個性化學習體驗,智慧教育平臺具有豐富的學習資源,這能更好地滿足學生多樣化的學習需求,每個學生均可以結合自己的興趣與實際情況來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路徑。(4)數據驅動的精準教學,通過查看與分析平臺收集的學習數據,教師可以更及時、準確地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從而完成針對性地教學調整,進而提升初中歷史教學效果[2]。
四、混合式云教學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
(一)云課堂教學
云課堂教學為初中歷史教學注入新的活力。尤其是在講“春秋戰國時期諸侯爭霸”這種復雜的歷史主題時,云平臺的引入顯得尤為必要。借助AI學智慧教育平臺,教師可以為學生呈現全面、生動的歷史影像資料,展示珍貴的文物圖片與詳細的地圖,使學生在聽覺與視覺上都可沉浸在歷史的長河中。云課堂教學不單限于單向傳遞信息,還鼓勵師生、生生之間進行實時互動。講解諸侯爭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設置相關討論環節,引導學生進一步探討諸侯爭霸的背景、過程以及深遠影響[3]。而學生可以通過提問或評論等方式參與到課堂討論中,這種實時互動在幫助學生更深入地理解與感受歷史的同時,有助于鍛煉學生思維能力與綜合素養。
(二)云作業與云檢測
云作業與云檢測成為目前初中歷史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云平臺與信息技術的應用,使歷史作業及檢測變得更高效、便捷。同時,也更貼合學生的多元化與個性化學習需求。在講授“明清時期的文化與藝術”這一主題時,教師可以提前設計云作業,要求學生在課前或是課后觀看繪畫、京劇、書法等相關視頻,并撰寫觀后感。學生能夠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與學習進度自主完成云作業,并感受明清文化的獨特魅力。相較于以往的紙質作業,這種作業方式有助于提高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還有助于幫助學生更深入地理解與掌握歷史知識。
云檢測方面,教師需要結合實際教學安排來設計一些互動性強的小測驗,以檢查學生對明清特色文化的掌握情況。這些云檢測能即時反饋結果,幫助教師快速、準確地掌握學生的學習動態,并據此完成相應的教學調整。
(三)云自習
云自習為學生提供了一個充滿互動性與靈活性的在線學習環境。例如,探索“古代中國的經濟發展”這一主題時,學生能夠自由地檢索與古代中國經濟發展有關的資源,從農業革命的浪潮到商業貿易的繁榮,云平臺提供了全方位的資料,幫助學生全面了解古代中國經濟的輝煌。與此同時,云自習還可以智能地分析學習數據,為學生提供個性化的學習建議。通過這種個性化學習方式,學生可以顯著提升自主學習能力,并在探索與互動中深入感受到歷史的魅力。云自習功能的出現,使學生在初中歷史學習過程中擁有了更多的探索機會與自主權,學生可以結合自身的興趣與學習節奏來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內容與方式。這種個性化的學習體驗,使學生在初中歷史學習中更投入與主動,從而提高了歷史成績與學習效果。
(四)云輔導答疑
混合式云教學背景下,云輔導答疑逐漸成為學生解決學習疑難的利器。對于初中歷史學習中的難點與重點,云輔導答疑,向學生提供了即時的解決方案。以“二戰后世界格局的演變”這一復雜歷史主題為例,實際學習過程中,很多學生會對冷戰的起始、發展以及其影響等關鍵問題存在疑問與困惑。而云輔導答疑為學生提供一個高效的解決方案。學生可以隨時在云平臺上提交自己的疑問,教師負責即時給予解答。這種即時性的反饋顯著提高初中歷史學習效率。通過這種互動式的輔導答疑方式,一方面學生可以及時解決學習中遇到的疑問與困惑,另一方面在溝通與交流中能夠幫助學生加深對歷史重難點內容的理解與記憶。
(五)云集備、云觀課與云賽課
云平臺背景下,云集備、云觀課及云賽課正在成為初中歷史教學的新常態。它們以云平臺作為紐帶,聚集教師們的智慧與經驗,一同促進初中歷史教學的創新與發展。以“中國古代的科技發展”為例,在云集備環節,教師們利用云平臺共享教學資源,一起研討教學重點與難點;在云觀課環節,教師們相互觀摩彼此的初中歷史教學,學習不同的教學策略與方法;在云賽課環節,教師們借助在線競賽的形式來展現自己的教學成果[4]。這些活動在促進教師之間的合作與交流的同時,提升了整體的教學質量與效果。學生們在這樣的教學環境中可以更深入、全面地了解中國古代科技的成就與發展歷程。通過混合式教學實踐,初中歷史教學實現了資源共享、智慧的碰撞以及成果展示,為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與歷史素養提供支持。
五、混合式云教學存在的問題及應對策略
(一)云課堂互動問題
混合式云教學為初中歷史教學帶來了諸多便利,提供了豐富的互動工具,如在線提問、實時討論等,促進師生、生生之間的交流。然而,在實際應用中,云課堂教學的互動效果仍存在一定局限與挑戰。第一,設備故障或網絡不穩定是影響師生實時交流的主要問題之一。這有可能造成教學過程中的互動受阻,從而影響教學效果。為解決這一問題,教師需要在上課前認真檢查網絡條件,保證教學流程的順利進行。第二,線上環境的匿名性可能導致一些學生缺乏參與意愿,特別是部分性格較為內向的學生,這一定程度上會影響云課堂的互動質量。為有效改善這一現象,教師可使用多元化的互動策略,如互動游戲、小組討論等,以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
(二)視覺、聽覺信息傳遞受限
云課堂教學中,由于僅依賴聽覺與視覺進行信息傳遞,學生可能難以全面理解教師的情感與意圖。面對面授課中的非語言信息如面部表情、肢體語言等占據重要地位,然而,在云端教學中,這些信息卻難以傳達。為有效彌補這一缺陷,教師可充分利用云平臺的豐富資源,如圖片、視頻等,以增強歷史教學內容的表現力,使更生動、直觀。與此同時,鼓勵學生及時提供反饋和主動提問,保證信息傳遞的有效性與及時性,便于教師靈活調整教學策略,最大限度地減少視覺、聽覺信息傳遞受限帶來的影響,從而提高云課堂的教學質量。
(三)學生自律問題
混合式云教學中,由于失去了傳統課堂的直接監管,一些學生缺乏學習動力,致使學習效果下降。為培養學生的自律習慣,教師可以協助學生制定清晰的階段性目標與學習計劃,為學生提供清晰、明確的學習方向。教師還可以通過小測驗、課堂討論或在線作業等方式,定期檢查學生的理解程度與學習進度,保證學生積極參與云平臺的學習活動。另外,教師也可以借助學習管理系統來記錄學生的學習行為,并為學生提供針對性地學習反饋與建議。通過這些措施,有助于提升學生的自律性,促進學習效果的提升。
(四)教師教學觀念與行為轉變問題
隨著混合式云教學的興起與運用,教師需要逐步適應,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與行為。然而,一些教師可能存在抵觸心理或困惑,這可能影響初中歷史教學質量。為更好地應對這一問題,教育部門與學校需聯手組織研討活動與專題培訓,以幫助教師深入理解混合式云教學的核心理念,掌握云平臺在實際教學中的運用方法[5]。同時,鼓勵教師之間開展交流與合作,分享初中歷史教學中的成功經驗與遇到的問題,形成相互學習、共同進步的良好氛圍,以更好地推動教師教學觀念的轉變,保證混合式云教學的順利實施。
六、結束語
綜上所述,AI學智慧教育平臺與騰訊會議的混合式云教學模式在提高初中歷史教學質量、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及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等方面具有積極作用。該教學模式一方面有效整合線上線下的教學資源,實現了歷史教學資源的優化配置;另一方面為學生提供個性化學習路徑的同時,也給教師帶來了更多教學互助與成長的機會。未來,混合式云教學模式將在更多學科中發揮更大的作用,同時,還會有更多的技術工具與教育平臺被開發與應用,以更好地支持高效、靈活的教學,并有力推動教育教學領域的數字化轉型。
參考文獻
[1]郝剛,曹玲.基于“云課堂+OJ系統”雙平臺的混合式教學模式研究與實踐[J].廣東技術師范大學學報,2023,44(3):75-83.
[2]高雋,吳日升,蘆立平,趙倩,全雪嬌.基于U校園智慧云平臺的大學英語混合式教學模式研究[J].海外英語,2023,(21):126-128.
[3]徐海瑛,肖亞利,劉安麗.基于雨課堂+智慧職教云平臺的病理學混合式教學模式探索[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23,(24):150-153.
[4]張冠蘭,謝小剛.基于學堂云平臺的微課混合式教學實踐研究[J].移動信息,2023,45(8):105-107.
[5]江玉軍.整校推進的混合式云教學模式探析[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23,(10):7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