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質量強國”戰略指引下,軍工企業正積極應對質量改革與創新的新要求,消除體制與執行脫節現象,全面提升質量管理體系。本文闡述了完善質量管理體系對提升企業管理水平和保證產品質量的重要價值,制定了科學化質量管理方案、建立合理化質量評價制度及樹立服務導向品質優化觀念等完善路徑。結合實際案例,介紹了典型產品研發流程構建、體系文件編制發布、體系運行及信息系統固化的實施過程,為軍工企業構建高效、系統的質量管理體系提供參考,助力我國國防事業的高質量發展。
【關鍵詞】軍工企業|質量管理|體系完善
質量管理系統理念與方法引入中國后,在政府與軍方的積極推動下,軍工企業依據國際標準構建了質量管理體系。然而初期構建過程中,部分軍工企業過于側重滿足標準條款,導致體系與企業實際生產流程脫節,缺乏足夠的適應性和有效性,形成了“體系與運營兩層皮”的現象,降低了體系運行效率,制約了國防工業的發展潛力。因此探索一套既能滿足標準要求又能深度融合企業業務流程的質量管理體系完善路徑,成為當前軍工企業需要解決的問題。
一、軍工企業完善質量管理體系的作用價值
(一)提升軍工企業的管理水平
軍工企業完善質量管理體系從識別并細致整改質量缺陷出發,伴隨著自我審視與完善。此過程是對生產各環節的深入剖析,更是對部門職能、需求與現狀的精準把握。通過優化質量管理體系與方法,企業能有效遏制并解決品質管理中的問題,推動各部門工作質量的全面提升,進而實現企業管理和運營質量的飛躍[1]。這催生了適應軍事生產特性的新管理思路,構建起持續“修正-改進”的良性循環機制。鞏固了現有管理水平,更為軍工企業的長遠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確保了其在國家國防建設中的核心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
(二)保證軍工產品的質量
軍工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在于其裝備質量的卓越表現,映射出企業的生產能力、成長潛力、市場競爭力及行業信譽。構建并優化質量管理體系,企業將組織架構、職責分配、生產流程與資源配置深度融合于管理體系之中,實現生產經營的全程監控與動態調整,降低次品率,提升軍工產品的整體品質。同時還確立了統一、嚴謹的生產標準,確保了每臺軍工設備的質量穩定性和一致性,為使用者帶來更加可靠、安全的產品體驗。完善的質量管理體系是軍工企業品質保證的利器,更是其贏得市場信任、推動行業進步的關鍵所在。
二、軍工企業質量管理體系的完善路徑
(一)制定科學的質量管理方案
軍工企業構建科學的質量管理體系首先要明確企業戰略規劃和經營目標,細致劃分各部門職責與階段性任務,以確保質量管理具有清晰的改革路徑和可操作性。這一過程應基于國際標準設定合理科學的管理目標,深入分析現有的質量管理體系架構與核心指標,精準識別存在的問題區域及潛在的改進點,為后續的質量提升工作奠定基礎[2]。運用加權評估體系對識別出的改進領域進行優先級排序,依據其緊迫性和對企業發展的重要性,合理安排實施順序與高效調配資源。在制定改進措施時,應強調措施的針對性和有效性,確保資源投入能夠產生最大化效益。實施階段需保持質量管理計劃的靈活應變能力,密切監控生產過程中的變化與潛在風險,及時調整策略以應對挑戰,確保計劃能夠穩步推進并持續優化。
(二)構建合理的質量評估制度
在軍工企業質量管理體系持續完善的工程中,構建公正嚴謹的質量評估框架,以確保評估流程獨立于任何個人或部門利益之外,維護其純粹性和客觀性。為此需深化財務、質檢、生產等部門間的協同合作,通過聯合行動,全面搜集、整理并剖析產品質量數據,確保評估結論的科學性和準確性。同時倡導并構建跨部門、跨職能的相互監督網絡,促進信息的開放流通與透明的溝通環境,讓每位員工都能成為質量管理的參與者和監督者。設立便捷的投訴、建議及舉報途徑,使質量評估工作實現動態化、常態化,確保質量評估工作保持活力與效率。
(三)堅持以服務為中心的品質觀念
面對市場競爭的加劇與用戶需求的多元化趨勢,軍工企業正逐步確立“服務引領”的核心觀念,將其融入產品制造的全過程。要求企業致力于優化產品品質管理體系,在軍事產品的價值提升、服務導向及個性化定制實現創新突破。此目標需要軍工企業積極拓展溝通渠道,利用電子郵件、網絡互動平臺及現場調研等多種方式,搭建生產與客戶需求之間的雙向溝通,確保客戶的需求能夠直接準確地轉化為產品質量的具體標準,有效避免產品在設計、制造過程中出現型號不匹配、參數偏差或功能不足問題[3]。在軍事裝備交付之后,企業持續提供高效專業的維修服務保障,主動收集用戶反饋意見,這是對產品實際表現的全面檢驗,更是驅動軍工企業制造規范和完善品質管理體系的重要力量。
三、質量管理體系建設工作實踐
(一)構建典型產品的研發流程
在質量管理體系建設工作的深入實踐中,構建典型武器裝備的研發流程緊密依據GJB2993-1997的指導,確保了從項目初始至成果交付的全鏈條規范化管理。此過程中遵循標準步驟,將用戶需求與豐富的工程項目管理經驗深度融合,形成了一套既符合規范又貼近實戰的研發體系。企業成立由多領域專家組成的流程建設與維護團隊,包括資深經理、業務精英及系統負責人,共同完成流程的精細化構建、科學設計、高效運行及持續優化。這一過程中將GJB9001C質量管理體系作為各項條款細化為可操作的實踐指南,巧妙融入研發流程的每個環節,特別是對關鍵控制點的精準識別與強化,確保了質量管理理念在研發活動中的全面滲透。將產品品質管理內容細化為作業導向型與管理需求型兩大維度,進一步提升管理效能,使流程更加貼近實際操作與戰略導向。隨著流程平臺的搭建完成,根據員工的角色自動匹配相關流程、活動說明、輸入輸出要求及配套文件模板,極大地簡化了操作流程,使員工能夠減少文件的搜索時間,從而提升了工作效率與執行力。
(二)編制、評審、發布體系文件
在質量管理體系的構建工作中,體系文件的編制、評審與正式頒布共同確保了企業運營活動的規范化與高效性。這融合了現代管理的精髓與標準化策略,運用程序化框架及如龜圖法等工具,分析流程的內在邏輯。明確各階段任務分配、細致規劃活動執行的每個步驟,清晰界定各參與者的職責范圍。同時詳細敘述每項活動的具體要求與預期成果,從而構建遵循流程邏輯又緊密銜接崗位職責的實用指南。體系文件本質上是對企業當前工作流程的全面審視與優化,更是對未來質量管理的預見性布局。經過嚴謹的審核流程,把關文件內容的科學性、邏輯性以及可操作性后正式發布,為全體員工提供明確、具體且易遵循的質量管理標準,持續推動企業質量管理效能的穩步提升。
(三)質量管理體系運行
在質量管理體系的運行過程中,構建高效協同的組織架構以保障體系順暢運行。此階段的重點在于明確界定各項工作的操作規范,通過實施標準化的作業流程來強化體系的執行力。達成目標需建立全流程的跟蹤與監督機制,并結合定期會議制度,及時匯報工作進展,靈活調整后續策略。同時運行體系需涵蓋多個維度,通過加強培訓與宣傳,提升全體員工的質量意識,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優化管理流程,以提升工作效率和響應速度。為激勵員工積極參與,實施定期評估與年終考核機制,對表現優異者給予表彰,營造積極向上的工作氛圍。在體系運行過程中,強化過程監督,包括日常監督、月度回顧及專項檢查,及時發現并分析問題。針對問題剖析原因,提出具體可行的改進措施,并據此動態調整體系文件,確保質量管理體系始終與企業發展需求相契合,保持其時效性和適應性,為企業持續健康發展提供堅實支撐。
(四)信息系統固化
為深度融合企業質量管理體系與日常運營實踐,企業可依托信息化建設,將品質管理規范程序化、數字化。通過構建基于“過程導向”的信息系統,將項目管理制度細化為各專業領域的操作指南,并嵌入設計平臺之中,實現項目全生命周期數據的集成與管理。此舉強化了流程的可追溯性與透明度,還促進了跨部門協作與信息共享。
四、結語
全球社會不確定性與風險加劇的背景下,質量管理工作要保持高度警覺,緊跟國際質量管理的最新潮流。未來應圍繞質量強國戰略,積極響應時代對質量管理體系建設的要求,轉變傳統觀念,深度融合數字化、可視化及量化技術,以科技賦能質量管理,提升管理的精準度,推動高質量發展之路。中國軍轉民
參考文獻
[1]王慶,楊文軍,龐慶堃.借鑒質量管理體系推進軍工保密管理轉型升級[J].保密工作,2024(01):38-40.
[2]高洋,鮑智文,段波,齊劍.國防科技工業宏觀質量管理模型研究[J].質量與可靠性,2017(03):31-34.
[3]王清海,許國立.軍工單位質量管理工作的幾點思考[J].管理工程師,2011(03):48-50.
(作者簡介:狄凱,江蘇和正特種裝備有限公司,工程師,本科,研究方向為質量管理、質量控制、檢驗及質量問題處理;劉海龍,江蘇和正特種裝備有限公司,工程師,本科,研究方向為質量管理、質量控制、檢驗及質量問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