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人曾某身材高挑,皮膚白皙。她從小就對模特非常崇拜,夢想日后靠自身的優越條件成為“T臺走秀一族”,或自帶流量的網紅。大學畢業后,曾某一直未能遇到當模特的機會,也沒找其他工作。
曾某平日里喜歡在抖音等網絡社交平臺上看看信息,打打游戲,聊聊天,以打發時光。2020年底的一天,突然有一名網友通過抖音平臺問她,對做平面模特是否感興趣,并提出加她的微信,以便進一步聯系。
曾某心想,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這個網友問到自己心坎上了。難道是命中注定,自己的人生要因此出現轉機嗎?想到這里,曾某便毫不猶豫地添加對方為微信好友,開始與其聊天。
經過一段時間的交流,在得知曾某對模特職業很感興趣,并簡單了解了曾某的身高、體重等基本信息后,這名網友表示,曾某可以找時間到指定的地點參加面試。
2021年6月13日,曾某根據這名網友的安排來到西安市某大廈參加面試。如其所愿,曾某順利通過了面試。于是,這家公司的人員開始和她商談入職事宜。
面試人員告訴曾某,她已通過佳藝美和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下稱“佳藝美和公司”)的面試,只要跟公司簽約,就可以當模特。不過,曾某需要預交五六千元的簽約服務費。
面試人員稱,佳藝美和公司是實力雄厚的模特經紀公司,可以提供電商平臺平面試衣模特等工作機會。公司不僅長年對接淘寶等電商平臺,還可以向商務禮儀、服裝表演等大型活動推薦模特,日結工資在300—500元之間,“以后賺到的錢肯定比現在預交的簽約服務費多得多”。
曾某立即被如此美好的工作前景吸引了,當場與佳藝美和公司簽訂了合同,并按要求交了5888元簽約服務費。當時曾某身上沒帶那么多錢,遂在面試人員的建議下采用花唄分期付款。最終曾某通過花唄交了5700元,又通過微信交了188元。
交了簽約服務費后,曾某按佳藝美和公司的規定拍攝了模卡照。面試人員讓其回家等通知,說業務員會聯系她對接工作。然而,曾某此后一直沒有接到所謂公司業務員的聯系電話,佳藝美和公司也沒有給其安排商業活動。另外,據曾某事后了解,她的模卡照在網上沒有一家電商能看到——預交的5888元簽約服務費全部打了水漂。
事實上,佳藝美和公司不是正規的模特經紀公司——曾某遭遇了以給模特介紹業務為名騙取所謂管理服務費的騙局。這個騙局的幕后主使者是西安人許某。
相關證據顯示,許某早年就職于西安聚美文化藝術發展有限公司(下稱“聚美公司”)。聚美公司成立于2017年3月1日,其注冊時的經營范圍包括模特經紀、演出服務等,但實際上該公司以提供商業演出等業務為幌子,與他人簽訂《模特簽約合作協議》,借機騙取管理服務費。
許某和西安人吳某是聚美公司的元老級人物,兩人分別系公司股東和財務人員。2020年6月19日,許某沿襲聚美公司的經營模式,注冊成立佳藝美和公司。這兩家公司的“業務”如出一轍,都是詐騙勾當。許某招兵買馬,先后將李某圓、劉某飛等人招進公司擔任業務員。
自2020年8月起,許某在西安市雁塔區小寨東路設立辦公地點,通過互聯網聯系被害人,用話術吸引被害人前往公司,以提供電商平面模特業務及商業演出進行盈利為由,與被害人簽訂《模特簽約合作協議》,其間安排被害人參加公司內部的拍攝活動,謊稱會為被害人聯系商業活動盈利,騙取管理服務費。
許某對佳藝美和公司人員進行了明確分工:吳某系公司財務人員、客服人員,負責收取簽約服務費、統計業績等;劉甲系公司總監,負責員工考勤以及招聘、面試等工作;劉某飛、劉乙、李某圓三人為公司銷售主管,負責各自銷售團隊的管理工作;曹某靜、黨某勃均系銷售業務員,負責招攬、面試被害人,與被害人簽訂協議,并據此提成獲利;田某為公司化妝師;馮某為公司攝影師,負責相關攝影工作。馮某在案發后證實,公司簽約的每一名模特都要拍模卡照(3套服裝),共5張照片,上面有模特的姓名、身高、三圍等個人信息。
按照佳藝美和公司的工作流程,公司先在微博、陌陌、抖音等社交平臺和58同城等網站上尋找目標,由公司銷售人員主動聯系年輕男性和女性來公司應聘模特崗位,并對其進行面試。許某證實,為增加詐騙成功的機會,基本上來佳藝美和公司應聘的人都能通過面試。
通過面試后,銷售人員會通過話術引導模特簽訂《模特簽約合作協議》,并按要求到財務處交費。費用標準分為4檔,分別為1888元、2588元、3888元和5888元。模特交費后,由客服向其講解之后的拍攝、培訓以及包裝宣傳流程,并讓模特關注公司的公眾號,作為后期享受服務以及投訴的途徑。簽約的模特一般都會在公司的公眾號中預約拍照。公司人員宣稱,這些照片都會對接給電商,例如淘寶店鋪。商家采用模特的照片之后,會向佳藝美和公司返還收益,屆時公司會將這部分收益轉發給模特。
許某供述稱,實際上佳藝美和公司并沒有對接任何電商。至于參加模特比賽等商業活動,更是無從談起——佳藝美和公司沒有能力對接任何演出服務。因此,公司根本不能為應聘的模特提供任何獲取收益的機會。
在案證據顯示,2020年5月23日,被害人張某與聚美公司簽訂協議,簽約金額為1000元,未返還;2020年8月至2021年8月,佳藝美和公司與包括前文提到的曾某在內的370人簽訂協議,簽約金額共計107.26萬元,僅返還11.26萬元。
綜上,總共371名被害人的被詐騙金額共計96.1萬元。

案發后,被告人許某、吳某、劉某飛、李某圓、劉甲、劉乙、曹某靜、黨某勃均于2021年8月19日被抓獲,8月21日,這些人因涉嫌合同詐騙罪被刑事拘留,9月24日被逮捕。
2023年9月26日,西安市雁塔區人民法院對上述被告人犯合同詐騙罪一案作出一審刑事判決:被告人許某犯合同詐騙罪,判處有期徒刑11年,并處罰金20萬元;被告人吳某犯合同詐騙罪,判處有期徒刑4年,并處罰金人民幣10萬元;被告人劉某飛、李某圓、劉甲、劉乙、曹某靜、黨某勃犯合同詐騙罪,分別判處3年2個月至11個月不等的有期徒刑,并處3萬元至1萬元不等的罰金。
一審宣判后,許某、吳某不服,提出上訴。西安中院受理后,依法組成合議庭,于2023年12月25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
西安中院經審理認為,上訴人許某、吳某以及其他原審被告人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在簽訂、履行合同過程中騙取他人錢財,其行為已構成合同詐騙罪。上訴人許某及其辯護人、吳某及其辯護人的上訴理由均不能成立。但原審判決對上訴人的判罰過重,罪刑不相適應,依法予以改判。
2024年1月16日,西安中院對外公布本案二審判決結果:許某犯合同詐騙罪,判處有期徒刑10年,并處罰金20萬元;吳某犯合同詐騙罪,判處有期徒刑4年,免處罰金。
(本文謝絕轉載)
編輯:姚志剛 winter-yao@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