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個人都有心情不好的時候,或悲傷難過,或憤怒發火。每當這個時候,你會怎么做?
很多人在難過時會選擇聽歌,但人與人之間的聽歌習慣又有所不同。有人喜歡聽搖滾樂等鼓點、節奏較強的歌曲,有人喜歡聽古樂或慢情歌,有人則喜歡聽歡快的流行音樂。同樣是面對負面情緒,每個人對紓解情緒的歌曲需求不同,選擇的應對方式也不同。如也有一些朋友在這個時候會選擇看一些書籍和影視劇,使自己獲得成長和慰藉,可能是看一些成功學書籍,也可能是一些“心靈雞湯”類勵志文學作品。還有少部分人,尤其是年輕人,“劍走偏鋒”,選擇通過占星、塔羅牌、祈愿等方式來“拯救”自己的情緒于水火之中。
這些不同的選擇體現了人與人之間的個體差異。每個人的人格特點和心理類型不同,思維方式和行為風格不同,看待問題的視角不同,因此,做事情的方式方法不同,面對負性事件時,對不良情緒的處理也不同。從中醫心理學來看,這些心理現象和行為可以用五態人格理論和五音療法來進行解釋。
不同的聽歌愛好反映五態人格底色
中醫學對人格類型的認識,從《黃帝內經》成書時代就有記載。書中將人格特質分為五個類型:太陽、少陽、少陰、太陰和陰陽平和。這五類人,其心理與生理特點不同,對外界刺激的情緒反應不同。這也決定了他們在面對心理問題時選擇的調節方式不同,但無論是聽音樂、看書,抑或是運動等,各類人格都有其獨特的療愈方法。
太陽型人格外向且不穩定,面對挫折和消極情緒時,他們傾向于尋求外部的積極刺激來調節情緒。這類人可能會選擇聽節奏感較強的搖滾樂或充滿活力的流行音樂來提升情緒,也可能會通過閱讀提供成功案例和激勵故事的成功學書籍來恢復信心和動力。太陽型人格還可能會嘗試能快速提供心理支持的方法。
少陽型人格則外向而穩定,他們具有較強的適應性。在面對挫折時,他們會采取多樣化的調節方式,根據情緒的需要,選擇不同類型的音樂。從活躍的流行音樂,到平和的古樂,都可能被列入他們喜愛的歌單。少陽型人格者也可能會通過閱讀批判性文章或“心靈雞湯”類勵志書籍來調整思維和心理狀態。
少陰型人格內向且穩定,傾向于內省和反思。在挫折面前,他們通常選擇舒緩的古典鋼琴曲或抒情音樂來平復心情。此外,觀看情感治愈的電影或閱讀深刻的哲學書籍,也是他們常用的調節情緒的方式。在精神層面,少陰型人格可能會頻繁參與宗教活動,以此尋求心靈的慰藉和平衡。
太陰型人格內向而情感不穩定,容易因壓力而感到不安。他們偏好輕柔的音樂如輕音樂,以減輕情緒波動,并尋求內心的平和。在面對心理挑戰時,太陰型人格還傾向于閱讀“心靈雞湯”勵志書籍,通過書中的積極故事尋找情感支持。這類人群往往通過“玄學活動”來尋求對生活不確定性的解釋。
陰陽平和型人格追求情緒的平衡和和諧,通常結合多種方法來調節情緒,如聽音樂、閱讀和觀影。他們能夠根據情緒的變化,靈活選擇調節方式,以維持心理健康。他們會結合多種、全面解決心理問題的策略,利用各類藝術形式來保持心理的穩定。
根據心情聽音樂
中醫五音療法認為,音樂的五種基本音調(角、徵、宮、商、羽)與五臟(肝、心、脾、肺、腎)有著對應關系。不同音調可以輔助調節不同的情緒狀態。
宮音(C 調)與脾臟相對應,具有鎮靜和安撫的作用。聽宮音音樂,如古曲,可以幫助人們緩解焦慮情緒,釋放壓力,恢復內心的平衡。
商音(D 調)與肺臟相對應,有助于提升情緒,適合用來緩解抑郁情緒。例如,輕音樂或慢歌中的商音可以給人帶來心理上的舒緩和愉悅。
角音(E 調)與肝臟相對應,具有調節情緒的作用。肝氣郁結時,聽角音音樂有助于紓解情緒,適合人情緒低落時聽。
徵音(F 調)與心臟相對應,具有激發和振奮的效果。徵音音樂,如搖滾樂,可以幫助提升心理能量,適合人在感到疲倦或情緒低落時聽。
羽音(G 調)與腎臟相對應,具有深沉和舒緩的特點,適合人在極度焦慮或疲憊時聽。例如,一些古曲中的羽音可以幫助人們恢復精力和放松心情。
為了充分發揮音樂對人的積極作用,情緒不暢者選擇歌曲前,首先應明確自己的情緒狀態,是焦慮、抑郁還是疲勞,再根據情緒選擇相應調性的音樂。同時,結合音樂、閱讀與適當的休閑活動等多種調節方式,如散步、閱讀與冥想。這樣綜合的應對策略,能幫助個體更好地應對挫折,維持心理健康和情緒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