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著秋季的到來,氣候變得愈發干燥,許多人在此時節皮膚變得越來越敏感。健康且美觀的外表首先通過皮膚表現出來,而皮膚也是人體抵御外部有害物質侵襲的第一道防線,所以,保護皮膚尤為重要。
現代研究發現,通過實現飲食平衡及攝取對皮膚有益的食品,可以有效加快皮膚細胞的新陳代謝,補充皮膚所需的養分,從而大幅度增強皮膚的防御能力。因此,追求美麗的人還需掌握一定的養生保健知識,合理攝入有益于皮膚的食品,以確保皮膚健康且美麗。
那么,在干燥的秋季,應該吃什么、怎樣吃,才能讓皮膚保持水嫩、健康呢?
食酸忌辛,養出水嫩肌膚
中醫理論認為,肺主皮毛。人體通過肺氣的宣發與肅降,使氣血津液得以遍布全身;若肺功能長時間處于異常狀態,便會導致肌膚干燥,面容憔悴、蒼白。肺在四季中對應秋,秋季宜養收。《黃帝內經》有言:“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以酸補之,以辛瀉之。”酸味能收斂補肺,辛味可發散瀉肺,所以到了秋季,日常要盡可能少食辛味之品,如辣椒、蒜、蔥等;適當食用酸味果蔬,如山楂、檸檬、番茄等,以利肺氣。
養陰潤肺,預防秋燥
秋季,氣候較為干燥,對人體而言,燥邪易傷津耗液,劫損肺陰,容易出現口鼻、咽喉、皮膚干燥的情況,又常引起肺燥咳嗽。因此,秋季飲食調理應當以養陰潤肺為主。《飲膳正要》明確指出:“秋氣燥,宜食麻以潤其燥。”換言之,在秋季適當攝入具有柔潤特性的食物,減少辛辣熱燥食物的攝入,以潤燥生津,保養肺陰,從而有益于身體健康。因此,想要預防秋燥,可選用麥冬和百合。麥冬,能夠養陰生津,潤肺清心,對于肺燥干咳、津傷口渴、心煩失眠、內熱消渴以及腸燥便秘等癥狀均有療效;百合,歸肺經,具有補肺陰、清肺熱、潤肺燥的作用,對于“肺臟熱,煩悶咳嗽”有顯著效果。
此外,適當食用產于秋季的水果,如梨、柑橘、荸薺等,不僅有助于緩解秋燥病癥,還可以發揮一定的保健作用。梨具有清熱、潤肺生津、止咳化痰的功效;柑橘有生津止咳、潤肺化痰、利尿等多種功效;石榴有助于生津止渴、解心煩;荸薺有清熱生津、化濕祛痰、涼血等作用。
培補臟腑,平補養顏
根據五行相克理論,培土(脾)生金,而金能生水(腎),秋季食補除了潤肺,還需健脾養腎。
腎臟負責儲存精氣,當腎精充足且腎氣旺盛時,五臟功能將得以正常運轉,氣血充盈,面容不衰;而當腎氣虛衰時,人的容顏易發黑發暗、兩鬢生出斑白、牙齒松動、皺紋滿面、未老先衰。此時,脾胃虛弱、運化不良者應選用“補而不峻”“防燥不膩”的平補之品。常用的補脾食物如蓮子,有補中益氣之功;如山藥,具有補脾養胃、生津益肺、補腎澀精之效;又如白扁豆,有健脾化濕、和胃消暑之功;再如蜂蜜,具有補中潤燥之能。
此外,春秋二季容易復發舊疾,有頑疾的人群到了秋季要及時調整飲食,養護身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