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緒論
(一)研究的背景
普通高中通用技術課程標準(2017版)指出:普通高中通用技術課程,以提高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為主旨,以設計學習、操作學習為主要特征,是一門立足實踐、注重創造、體現科技與人文相統一的課程。課程對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實施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提高全民技術素養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研究的目標
對我市通用技術課程開展的情況進行調查研究,分析我市通用技術課程教學的現狀和存在的問題;提出有針對性的應對策略和實施方案,推動我市通用技術課程的開設和學科教師隊伍的建設;通過對開展取得的成效進行調查,形成研究成果,并在全市進行展示和交流。
二、研究內容和方法
(一)研究的內容
掌握我市通用技術課程開設的現狀和存在的問題,提出有針對性的應對策略;將對有效開展通用技術課程的實施方案在我市普通高中進行實踐推廣,并對取得的成效進行交流展示,形成研究成果。
(二)研究的方法
本研究采用的研究方法包括訪談調查法、經驗總結法和文獻研究法等。
三、調查與行動研究結果分析
(一)第一次調查研究結果情況分析
2023年,針對通用技術課程教學開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通過問卷的方式進行調查,調查對象為全市各區縣的高中通用技術學科教師及高一高二年級學生。通過本次調查分析出我市高中通用技術課程目前開設存在以下幾方面的問題:
1.缺乏通用技術專業學科教師隊伍
通過對全市各高級中學42位通用技術教師調查,發現通用技術教師最高學歷所學專業是通用技術教育的非常少,只占2.38%;全職通用技術教師所占比例不到20%,大部分通用技術教師同時任教兩個學科。由此可以看出我市的通用技術教師的專業性仍有待加強,需要引進更多專業型的通用技術人才,以提高通用技術教師隊伍的專業性。
2.開課時間晚,開課率低,課時不足
廣東省教育廳先后出臺了粵教考〔2019〕20號和粵教教研函〔2019〕7號文件,要求普通高中學校必須重視和開設通用技術課程。
調查發現,接近60%的學校在2019年才第一次開設通用技術課程,起步時間較晚,僅有少數學校是2006年之前便開設通用技術課程的。另外,只有2.38%的學校開設選修模塊,大部分學校只開設必修一必修二,52%的學校開課學年平均課時在0~10節,課時嚴重不足,這些現象說明大部分學校對通用技術課程開設的重視程度不夠,如今通用技術課程需參加合格性考試,因此,應該更加重視課程的開設及建設。
3.缺乏組織規范的、統一的學科考核制度和測試
根據調查結果,近80%的學校沒有額外安排過通用技術課的考試或測驗。2020年開始,全市開始實施通用技術質量監測,57%的學校才開始在2019至2020年度開課,教師學科教學理論知識水平和專業素養有待提高。
4.教師實踐操作技能有待提高,實踐活動開展不夠
作為通用技術教師,除了具備教學相關的理論和專業知識,還必須有較強的實踐操作技能。根據調查結果,幾乎沒有教師能夠熟練操作并應用于教學當中,甚至能夠達到熟練操作程度的少之又少。高達75%的學生表示會認真對待實踐操作,有困難會借助他人力量完成任務,這說明學生希望老師提供更多的動手實踐活動的機會,因此教師在開展教學時可以多布置動手實踐的任務,并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讓學生通過實踐活動,提高動手實踐能力。
(二)第二次調查研究結果情況分析
經過上級的推動和通用技術學科教學質量監測考試的有效實施,課程得到全市各區縣高中學校的重視和開展。2024年我們重新進行了問卷調查,本次問卷調查研究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情況:
1.教師問卷
針對“所在學校初始開設課程時間”的問題,本次調查有25%的學校新選擇了“2020年9月-2021年7月”選項,這是一個向好的趨勢,說明往年沒有開設通用技術課程的學校也開始重視通用技術課程,并著手開設通用技術課程。
針對“所在學校通用技術課程開設模塊”的問題,本次調查中“技術與設計二”和“選擇性必修”的比例較第一次調查有所上升,其中“技術與設計二”的比例較上次調查多出了近10個百分點,說明我市學校開始重視除“技術與設計一”模塊外其他模塊的開設,能夠更全面地覆蓋通用技術所有課程。而針對“所在學校通用技術課程開課總課時”的問題,總體情況與第一次調查持平,開課總課時基本能夠滿足學習要求。
針對“所在學校是否有安排通用技術課考試或測驗”的問題,本次調查中有安排考試的學校比例較第一次調查提升了14個百分點,說明部分學校開始重視安排單獨測驗給予學生足夠的機會進行練習,以檢驗學生的學習掌握情況,可以讓學生對學業水平測試有更加充分的準備。
2.學生問卷
針對“所在學校在2020-2021學年度通用技術課的開設情況”,高達88%的學校全學年開設,較上次調查提升了13個百分點,說明大部分學校已經開始重視通用技術課的開設,但是仍有部分學校平均一周的開課量不足1節,所以在開課量上仍需進一步的加強,保證學生有足夠的課時量能夠學習通用技術課程。
針對“學生是否喜歡通用技術課、是否會認真聽講通用技術課,以及通用技術課的上課內容掌握情況、實踐任務完成情況”等相關問題,與第一次調查結果相差無幾。為進一步了解學生對通用技術課程的需求,本次調查還新增了三項關于學生對通用技術課程需求的問題,調查結果可以看出,學生在通用技術課堂上需求最高的是多講生活中的技術問題,以提高技術意識,學生正處于一個充滿好奇心的年齡階段,通用技術課應該多提供機會讓學生動手實踐,才能發揮通用技術課的價值,鍛煉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
(三)根據調查研究結果提出措施和建議
針對目前我市通用技術開展過程中出現的問題,組老師們結合教學實踐,提出以下幾點措施和建議。
1.加大投入,加強監督
通用技術課程的開設、師資的培養、軟硬件設施設備的建設等都離不開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門的監督力度和投入力度。2020年全市開始實施通用技術學科質量監測,這次考試促使原來沒有開課的學校在2019年9月份開始開課,可見有教育行政部門的重視和監督,課程的開展就會事半功倍。
2.重視學科教研培訓活動,建立專業教師隊伍
教研培訓活動也是現階段提高通用技術教師專業素養的主要方式,在調查中,大部分老師迫切要求開展多樣化的培訓活動,大部分老師提出希望能夠與專家或優秀教師座談。
3.為學生搭建平臺,開展多樣化的技術設計活動,培養學生的創造精神與實踐能力
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著力提高學生的技術素養是通用技術課程的教學目標的一部分。在實踐中,可以通過舉辦各種級別的學生競賽活動,為學生搭建平臺,讓學生在技術設計活動體驗創造和實踐的樂趣。
四、研究取得的主要成果
(一)注重學習和研討,提升專業能力
組成員不斷加強對新教材的學習,更新教學觀念,積極研究學情學法,認真鉆研學科核心素養。組陳偉佳老師和姚偉嘉老師承擔了汕頭市通用技術教學公開課,通過學科教研活動,促進通用技術學科教師的交流和研討。
(二)參與編寫配套教材,提升理論和實踐能力
組老師認真研讀新教材,積極參與配套教材的編寫。筆者與成員楊時宏、姚偉嘉等9位老師,參與編著了《普通高中教科書通用技術項目手冊(必修)技術與設計1》《普通高中教科書通用技術項目手冊(必修)技術與設計2》。
(三)從無到有,為汕頭通用技術學科學業水平測試的備考與研究出力
組老師們在主持人(筆者)的帶領下,通過收集全國各地的試題,進行篩選、校正,建立通用技術試題庫,為學業水平考試和教學質量監測備考服務。
五、總結
本組的研究已經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還存在著諸多不足之處,需要我們在今后的研究中不斷總結和反思。
我們在學校的研究中,往往會發現這樣的問題:一是教師沒有成體系的理論依據來指導自己的研究以致理論依據比較單薄,無法支撐。二是即使有部分理論依據,理論也比較陳舊,比較淺層次,缺乏經驗和專業引領。通用技術學科在我市仍然處于起步階段,教學經驗和專業教師的欠缺,給教學的開展帶來了難題。三是研究過程中總結還不夠及時。研究組的老師們大多屬于理工科教師,教學過程中側重于實踐能力,而忽視了成果的及時總結和積累,因此導致許多經驗沒來得及總結。
責任編輯 錢昭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