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初即將舉行的廣東省美術聯考發生重大變革,將速寫考試時長由原來的30分鐘延至120分鐘,提升速寫造型與表現的難度,旨在扭轉目前應試模式的弊端,選拔優秀藝術人才,并為美術人物速寫教學指出新方向。“30分鐘”和“60分鐘”的卷面,從人物細節塑造上、場景表現上也有巨大改變,要求學生不僅能重點表現人物,還要求考生能表現人物與場景的關系,使套路訓練下的學生難以維繼,也有利于讓優秀美術素養的學生脫穎而出;另一方面,教師若要引領學生取得速寫教學的突破,要正確理解高考速寫改革,必須打破過往速寫模式的套路思維,遵循速寫教學規律,采取“感性+理性”的教學措施,以科學的方式解決速寫弊端。
一、目前速寫教學中普遍存在的問題
目前速寫教學,資料使用方式固化,教師過于依賴示范、臨摹等教學方法,將人物速寫畫法模塊化,并要求學生強行識記,但這種只關注基礎技能的教學,沒有引導學生感知和表現,更沒有關注藝術審美與情感;學生因美術知識少和生活體驗不夠深刻,難以參透創作者的情感內涵,習作中有明顯的“概念化”和“程式化”的特點,也無法結合自身感受進行“二次創作”,導致速寫練習畫面簡陋,流于表面,學生也很迷惘……教師見教學效果不佳,隨即加大布置作業量,學生在付出大量努力后,仍進步緩慢,無法把握速寫的精髓,逐漸失去速寫的興趣,甚至產生抵觸心理,由此陷入惡性循環,不利于提升速寫能力和美術素養。
二、 “高二美術特長生速寫單元教學”實踐
為回歸速寫本源開展教學,尋找更有效的速寫教學模式,現在高二美術特長生開展“美與生活——單元式人物場景速寫教學”教學實踐:
(一)學情分析。高二級美術特長生,經過高一的專業美術學習,在繪畫上已有一定造型基礎,在教師的引導下,能觀察生活與表現生活,但人物速寫基礎薄弱,所繪形象缺乏個人思考,造型較為僵硬。然而,學生的思維并非固化,而是缺乏生活觀察和閱歷導致,只要經過教師的充分引導,拓寬視野,就能打破學生對速寫的片面認知,進入充滿人文主義的藝術世界。
(二) 速寫單元教學目標。以《高中美術課程標準》(2017版)以及《2022年廣東美術聯考考試大綱》為指引,采取循序漸進、逐步提高的學習策略,圍繞生活觀察與表現,開展速寫單元教學,以經典美術作品的對比欣賞貫穿單元學習全過程,引導學生達成加深感受、進行“深度學習與表現”:1.圖像識讀與審美:將重、難點轉化為問題,引導學生結合繪畫大師的經典圖像進行“識讀——欣賞——分析”,感受人物在生活中的正面情感,觀賞人性之美,并提升審美意識。2.美術思考與表現:學習藝術家的思維、美術語言與表現技巧,嘗試采用不同材料,表現個人情感與物體質感,建立創作美術作品的意識。3.感受藝術與人文價值:感受生活的情感,體驗生活的豐富性,陶冶情操,提倡“像畫家一樣進行創作與表達”,從藝術角度表現人文之美。
(三)以單元教學模式,分階段開展速寫教學。第一階段:人物的形象感——形象感是人物的外在特征,引導學生重點描繪人物情緒。第二階段:人物與物品——物品能表明人物的身份,能協助突出主題,對環境的表達也有一定的暗示作用,并鼓勵學生采用綜合材料表現有趣的局部。第三階段:人物與環境——描繪處于具體環境中的人物,引導學生把人物融入環境中,并且運用綜合材料,突出主次,畫出藝術感較強的畫面,讓學生“像畫家一樣進行創作”。
1.第一階段練習——注重觀察人物形象,重點表達人物的“形象感”與情緒。人物速寫重點是表現人物形象表情與特征, 不是簡單的描摹人物,而是繪畫者藝術領悟能力的表現,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美術觀察方法與表現的習慣, 通過引導學生感知人物形象的情感內涵,并進行描繪。很多學生在進行人物速寫過程中,以機械臨摹為主,缺乏思考和分析,無法生動表現人物的外貌特征,為了避免人物速寫學習過于概念化,筆者在教學使用“觀察——感知——共情”的方式,先通過欣賞安格爾、丟勒、費欣等大師的作品,結合肖像攝影作品,感受人物的“形象感”;再讓學生展開想象,揣摩人物性格與身份、經歷,用語言描繪對象的相貌特點和情緒,以此協助觀察人物的“形象感”,鼓勵學生運用曲線表現生動的形象,描繪人物時要突出“情緒”,力求表現人物的精神世界,以此提高學生表現人物的能力。
2.第二階段練習——人物與物品的互動,重點處理好人物與物品間的關系,引導學生把速寫和素描結合來學,進行能力遷移,并循序漸進。素描和速寫都是造型基礎,知識點共通,只是在表現形式上有點區別,完全可以進行融合教學,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把已有的素描知識和能力用于速寫中,如“明暗”“體積”“空間”“質感”“主次”等知識,同樣是用“對比”的方法來發現問題,以此實現造型能力遷移,能有效增強學生信心,快速提升造型能力和藝術思維素養。高中美術生藝術造詣尚淺,借助情感氛圍才能較好感知藝術之美,在學習過程中,仍然強調讓學生在繪畫時充分融入自身感受,更好地表現人物與物品蘊含的情感氛圍,同時對美術作品進行二次創作,做到“用情感表現現實世界”。
3.第三階段練習——人物與環境,鼓勵學生使用綜合材料增強表現力,處理好人與環境的關系,營造畫面氣氛,努力畫出有情節的畫面。場景速寫比單一的人物速寫更復雜,以人物活動場景為描繪對象,通過氣氛渲染、情節拓展,表現人與場景融合統一的關系,畫面的空間、氣氛、光線、虛實等因素變化豐富,如僅使用鉛筆或炭筆來畫,表現能力有限,筆者鼓勵學生使用水墨、色粉、彩鉛、水彩等不同畫材,進行表現效果的探索,讓學生感受不同畫材的藝術魅力,“像做實驗一樣畫畫,像畫家一樣思考”,自選作畫步驟,引入精細素描的技法,力求把握場景的人物呼應和情節表現等內在關系,使學生以敏銳的藝術觸覺感受場景速寫的生動性、真實性及鮮活性,有效消除距離感,克服學生對表現復雜情境的畏懼心理,豐富速寫的表現手段,提升藝術修養和藝術感染能力。
4.強化學生把控整體畫面的能力,培養“作品意識”。練習過程中,筆者要求學生每半小時隔遠觀察,對畫面進行整體把控;人物場景,需要表現人與人、人物與景物的關系,應引導學生突出場景中的主要人物, 然后將次要人物或次要背景進行協調處理,突出畫面主題,做到取舍有據,營造畫面氛圍,并返照最初落筆對場景的感受,努力達成場景速寫的完整性,正如法國畫家柯羅所說:“要珍惜當初的直覺”。
(四)重視評價,為學生打造藝術展示平臺。結合《高中美術課程標準》新理念,教師在高中美術人物速寫教學過程中應該重點突出“教——學——評”的一致性,圍繞“人物形象”“人物與物品”“人在環境中”三個學習主題,對應速寫單元教學要求,組織學生進行速寫作品的分享和交流,展開以審美素養為導向的評價,使學生通過互動評價,了解自身的不足;隨后,將作品在“微信公眾號”等平臺發布,在互聯網上進行藝術宣傳,增強學生自信心和自豪感,為進一步的學習提供動力。
三、“教、學、評、研”一體化的教師專業成長感悟
綜上所述,《美與生活——“單元式人物場景速寫教學”探究》,筆者利用大單元教學的優勢,通過從“人物速寫——人物與物品——人物場景速寫”教學內容的“三階段”設計,引導學生注重速寫中的感知和表現,合理利用名畫資源,在名作中尋找表現方法;引導學生關注藝術審美與情感,結合情感進行“二次創作”,通過強調人物形象感、多種畫材的運用與探索,以遞進的教學任務為驅動,強調場景速寫的完整性和作品意識,訓練了學生們全面地表現對象的技巧,又培養了藝術感知和思維能力,有效避免“概念化”和“程式化”的弊病,創新了人物速寫教學新做法;筆者還優化落實評價環節、結合“互聯網”進行的展示等多路徑提升速寫教學的有效性,實現“教、學、評、研”一體化,促進學生的美術核心能力與審美素養逐步提升。
經過此次速寫單元教學實踐,筆者深切感受到場景速寫在培養學生在表現以及感悟生活諸方面能力上起很大作用,但作為一個教學實踐嘗試,還很多可完善、細化與提升的方面,有待于我們在今后的實際教學中不斷地總結、提煉,更好地發揮大單元速寫教學的優勢!
【注:本文系2022年廣東省教育科學研究課題“基礎教育階段‘中華美術經典’鑒賞大單元教學課例研究”(編號:2023YQJK042)研究成果】
責任編輯 徐國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