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部2006年出臺的《關于進一步加強中小學班主任工作的意見》文件中,明確規定:“班主任崗位是具有較高素質和人格要求的重要專業性崗位,應由取得教師資格、思想道德素質好、業務水平高、身心健康、樂于奉獻的教師擔任。”從中可以看出班主任崗位的重要性和專業性。然而在現實情況中,由于班主任工作的復雜性,大部分教師對班主任崗位持抗拒態度,認為是兼任工作,更遑論專業化發展。師范生培養中是沒有班主任這一專業的,這導致大部分教師在入職前、入職后都缺乏必要的班主任工作理念和專業技能,以致在現實教育教學中,班主任專業化發展存在各種各樣的問題。特別是在經濟發展落后地區,班主任專業化發展的狀況更是不容樂觀?;趯洊|山區梅州市兩所完全中學(梅州中學、聯合中學)的班主任專業發展現狀進行深入的調查研究,筆者嘗試從學校的層面提出相應的對策。
一、班主任專業化發展的現狀調查分析
(一)班主任專業化發展意愿及理念的現狀調查
1.班主任入職的方式及態度。在班主任入職方式的調查中,由學校直接任命為班主任的教師占53%,由年級推選的占38%,自愿擔任的僅占9%,通過競爭上崗的為0%。從這一調查結果來看,教師積極主動爭取成為班主任的比例較低,大多數教師都是由學校任命和年級推選而被動擔任班主任工作。在對擔任班主任工作的態度調查中,37%的中學班主任教師表示樂意擔任班主任工作,43%表示為被動接受,3%表示主動爭取做,而有17%的教師明確表示不愿擔任班主任。從以上數據可以看出,60%以上的教師擔任班主任工作的態度是消極的。
2.班主任入職的動機。中學班主任教師擔任班主任是內外因共同作用的結果。在調查擔任班主任的理由的多項原因時,63%的班主任表示是因為上級安排,51%是出于評定職稱需要,28%選擇想要發展自我,21%因為喜歡與學生交流,沒有一個班主任是出于經濟待遇的原因擔任班主任。在現實中,有很多的教師不愿意擔任班主任工作,主要原因是班主任工作繁重、責任大、待遇不高。
F7JlKSIdR41dbLl4FRVzIw==3.對班主任專業性的認同。在調查的中學班主任教師中,對于是否贊成“所有教師都能勝任班主任工作”這一觀點時,20.9%的中學班主任教師明確表示不贊成,44.3%的教師贊成“所有教師都能勝任班主任工作”。從這一調查結果來看,大部分教師對班主任工作具有專業性的認識上是存在先天不足的和存在逃避心理,認為“人人皆可擔任班主任”,只有兩成的中學班主任教師明確認識到班主任工作具有專業性。這對普通教師想要通過班主任專業化發展來提高教師的綜合素養,產生了極大的障礙。
4.班主任教育理念理解。在對班主任教育理念的理解調查中,很多班主任認為其本職工作就是管理好班級,其僅僅是班級的管理者和制度的執行者,將管理的重點放在班級成績的提高上,而不是在學生個體的全面發展上。在現實中,無論是社會還是學校,功利主義至上導致了班級的關注點都在學生的成績提高上,從而忽略了學生的生命教育和精神成長。
5.班主任工作的價值認識。由于在入職、態度、動機、理念上存在的實際問題,導致大部分教師缺乏對班主任工作價值的認識。對于所有擔任班主任的教師來說,首先就要思考班主任工作對自己、對學生發展的意義;其次,班主任工作的目的是要幫助班級的每一個學生實現全面而有個性的發展;第三,班主任工作的價值更應該要體現在對學生潛能的激發和生命的健全上。班主任教師只有充分認識到班主任工作的價值和意義,才能內化為專業發展的動力,自覺的尋求專業發展之路。
6.班主任專業化發展的自覺性。班主任自身意識是專業發展的內部決定性因素,班主任專業發展的自覺性是其自身專業發展的前提和基礎。從調查中可以看到,這恰恰是現實中很多班主任所缺乏的。一方面,大部分教師滿足于目前的現狀,提高自身專業發展的意識比較淡薄。另一方面,繁重的班主任工作讓教師參與“班主任專業發展”的熱情不高,有較強的“職業倦怠”和反感的情緒,在工作中缺乏激情與動力。
(二)班主任專業化的實踐行為
1.工作實踐能力較弱。班主任實踐行為的偏差,一個重要的表現就是班主任實踐能力的缺乏。擔任班主任工作的教師要擔任學科教學和班主任工作的雙重角色,這對教師的能力要求非常高。雖然這也符合教育部對于擔任班主任工作教師的定位和能力要求。但是,在實際工作中,實踐能力較差或者主觀工作意愿較弱的班主任,其本身想要實現專業發展的內驅力是非常薄弱的。在對兩所學校的班主任工作進行調查,大部分的班主任工作缺乏創意與規劃,缺乏明晰和合理的目標,更缺乏總結和反思的行動研究,導致大部分的班主任工作成為一項自主散漫、缺乏意識、低水平和重復性的工作。
2.交流溝通不暢。交流與溝通是班主任實現專業發展的一個重要渠道。通過溝通與交流,班主任能夠及時發現自己工作的不足,借鑒他人的成功經驗和做法,使自己的班主任工作少走彎路。但現實中存在以下三個問題:一是與其他班主任交流較少;二是班主任與班級其他任課教師的溝通不夠;三是班主任與學生家長溝通較少。
3.重成績輕德育。德育是班主任工作的一個重要方面。但德育不像學科知識,可以通過成績體現,成為評價班主任工作的標尺。在實踐中,受應試教育和功利主義的影響,班主任更多的是將精力放在班級學習成績的提高上,忽略了德育的重要性。
(三)學校對班主任專業化發展的支持保障不足
除了班主任自身主觀方面的影響外,學校支持力度不足則是客觀存在。中學班主任專業發展需要政策的支持和制度的保障。然而,在現實教育實踐中,中學班主任專業發展沒有得到有力的支持。主要體現在:1.認為人人皆可做班主任的觀念普遍存在;2.班主任的績效不高;3.注重學科教學培訓,忽略班主任專業培訓;4.將管理壓力和工作檢查都放在班主任身上。
二、學校層面推動班主任專業化發展的策略
(一)營造精神文化家園
人無精神不立,只有良好的班主任專業精神才能不斷促進班主任專業化的成長,良好的班主任專業精神來源于學校的文化建設。學校應該積極倡導、建立和濃厚班主任專業精神的文化氛圍。學校領導應成為班主任的精神發展的關懷者和促進者,重視學校的精神文化的建設,倡導構建科學民主、平等和諧的管理氛圍,形成具有人文素養的管理體系。
(二)增強班主任專業發展理念
班主任自身專業發展的意愿是其專業發展的內在動力。只有班主任充分認識到了專業發展對自身的重要性,才能夠真正地投身專業發展的行動中。因此,學校要采用各種途徑增強班主任專業發展的理念,幫助教師認識到專業發展的重要性,進而產生專業發展的意愿。一方面,學??梢酝ㄟ^專家講座、外出學習交流等方式,深入地學習班主任專業發展的理論,幫助班主任建構起科學的班主任工作理念;另一方面,引導班主任對自身工作進行反思,發現存在的問題,解決問題,進而讓班主任意識到專業發展對自身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三)提高班主任職業幸福感
班主任普遍身心壓力較大,不僅不利于班主任的工作成效,還阻礙了班主任的專業發展。班主任同時擔任科任和班主任雙重角色,除了做好學科教育之外,還必須進行班級日常管理、完成檢查資料和任務、加強與家長溝通、做好學生思想工作等?,F實中,學校更看重的是班級的成績,這往往忽略了班主任在其他方面的價值。學校應給予班主任充分的關懷、支持和幫助,建立良好的評價體系,倡導積極的生活和工作方式方法。
(四)維護班主任身心健康
學??梢酝ㄟ^定期邀請心理專家開展專題講座,建立班主任心理干預系統,設立各類教職工組活動,配備專業的心理咨詢師等方式,及時為班主任提供心理咨詢服務。另外,學校應鼓勵教師參加各類心理健康培訓。學校還可以通過組織假日旅游、戶外拓展活動等活動來豐富班主任的業余生活。
(五)建立科學班主任考核制度
學校應該建立科學的考核制度,客觀評價班主任工作,以起到引領正確價值取向的作用。一是考核程序規范,考核過程公平公開公正;二是要把師德、德育成效、育人實績等作為班主任考核、評優的重要條件;三是立足學校實際,提高對班主任績效的考核力度;四是要提高班主任工作在評優評先、職稱評聘等符合教師實現專業化發展重要工作中所占的比例,樹立良好的導向。
(六)搭建班主任專業發展平臺
首先,學校應為班主任工作室提供專業閱讀的條件,為班主任配備班級管理、青少年心理學、德育原理等相關專業的書籍;其次,定期開展主題沙龍活動,交流討論班級管理、教育問題學生等方面出現的新問題,提供操作性較強的應對策略和方法,激活班主任對班級管理的方式、方法的嘗試和探索;最后,鼓勵中學班主任教師開展科研活動,中學班主任教師要結合自身的個人教育實踐、從班主任工作室的交流以及從主題沙龍的討論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積累經驗、形成成果。
【注:本文系廣東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2016年度研究項目(德育專項)立項課題“粵東山區中學班主任專業化發展的現狀、問題及對策研究”(課題號:2016JKDY37)項目成果】
責任編輯 徐國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