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一線英語教師命制試題質量參差不齊,主要是因為不少教師忽略課標和學生實際情況,直接利用現成的套題,或者發揮“搬運工”的精神,將紙質資料、網絡素材或題庫中的題目直接復制和粘貼,組合成卷。這些命題方法勢必會造成知識片面化、難度沒保障、學生學習積極性降低等問題。在教育教學領域,命題不僅僅是簡單的題目設定,更是體現教師教學理念、知識結構和評價能力的重要方面。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和學科知識的不斷更新,對教師的命題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命題的優劣直接影響到教學效果和學生的學習質量,因此,深化命題研究,提升命題能力,成為當前教師面臨的重要課題。
一、命題依據
教育部在2019年頒發了《教育部關于加強初中學業水平考試命題工作的意見》,并且于2022年制定了《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依靠以上命題的依據,試題的命制應從三個方面出發。首先是課程目標,它是對學生核心素養培養程度的考查,決定著試題的比例及權重。其次是課程內容,它主要圍繞著主題、語篇、語言知識、語言技能、文化知識和學習策略。考試內容的范圍和難度會導致學生學習效果產生差異。最后是學業質量標準,它是學生完成階段性學習后的成就表現。各個級別的學業質量水平有不同的要求和詳細描述。
二、命題原則
為保證測試目標的實現,高質量的命題要遵循導向性、科學性、規范性和適宜性等四個原則。導向性原則強調英語課程的育人導向,注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同時也要對教學的發揮導向作用。科學性原則體現在命題內容與命題依據、評價方法和試題特點等保持一致,測試具有一定的效度和信度。規范性原則表現在命題流程、命題人員和試題評估的嚴謹性,一切相關的測試內容都是經過嚴格篩選的。適應性原則表明研制的測試題應該與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一致,從實際出發,緊密聯系社會生活和學生生活,從學生的角度進行思考。
三、命題流程
(一)確定考試類型與考核認知水平。命制考題前,教師必須明確考查的目標和內容。這就為測試提供了內容效度和能力效度,不僅從能力上確定了一份試卷要“考什么”,而且從認知角度保障了命題與新課標的一致性。
(二)確定試題的難度和難度分布。難度預估值是教師在編制試題時必須考量的重要指標。語言知識識記類試題較易,理解類和分析類試題較難,綜合性和開放性的試題難度最大。大部分試題的難度系數應在0.2—0.8之間,以中等難度為主。
(三)確定試題的題型和題量。考試題型和題量是測試規劃時需要認真考慮的一個方面,影響著學生答題的熟練程度和準確性。九年級學生直接參照中考題型和題量。七、八年級學生的目標需求,可考慮在中考題型方向的基礎上適當增加詞、詞塊、句型的考查。而中下等水平學生完成的時間決定了題目的數量。
(四)確定試題的測評形式。測評形式要和試題內容相適應。考題要體現學生在真實情境中綜合運用英語的能力,同時體現學生理解中外文化的能力,并表現出正確的跨文化認知、態度和價值取向,而且體現學生理解、分析、比較、推斷、評價、批判、創新等思維過程和方法,體現出學生能獨立或合作運用學習方法及策略。
(五)確定評分標準和閱卷方法。試題要提供準確的參考答案,同時細化評分標準,為閱卷工作提供前提條件。閱卷方法可以有多種,但教師必須統一閱卷方式,以保證改卷的公平性。
四、數字化命題實踐與案例
(一)研課標,定主題。《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22版)》是初中英語教師命題研究的核心內容,更是檢驗命題質量的重要標準。首先,新課標中已明確了命題的兩大依據、四個原則和命題規劃等,甚至提供了樣題和樣題分析。英語教師只有深入研究新課標,才能把握命題的正確方向,切實地推進命題素養的提升。其次,命題同時也要體現教學評一體化,兼顧素養立意和育人為本,注意關聯社會實際和學生生活,創設真實情境,解決真問題,完成真任務。科學有效的命題一定會讓老師有動力,讓學生有信心,讓學校有發展。
(二)研考題,找規律。歷年的中考真題也是英語教師重點認真研究的對象,為命題的具體實施提供了很好的參照。教師要找出真題中的共性規律,理解出題者的用意,同時將規律體現在實際的命題過程中。而雙向細目表的制作就是一個不錯的方法。它將考查目標(能力)和考查內容關聯起來,使得考題規律清晰明了。由中考真題雙向細目表可知,廣東中考閱讀理解B篇的語篇字數為220-280左右,體裁以說明文為主,主要考查的題型有細節理解題(難度較易)、詞義猜測題(難度較難)、主旨大意題(難度較難)、推理推斷題(難度較難)等。同時還要留意每年中考題型的變化。
(三)搜素材,選語篇。試題語篇的來源比較豐富。英語教師可以多讀教材,可以多看真題,還可以多留意網絡資源。無論是哪一種渠道,都有一些注意事項要留意。首先,語篇的渠道要正規,符合法律法規;其次,要選擇有正能量的素材,既體現立德樹人,達到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目的,又體現課程解決“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的根本問題。最后,語篇要有可讀性、啟迪性、覆蓋度和時效性。在主題的引領下,本文選擇了China Daily中的“Students Use AI to Track Down Missing Loved Ones”作為閱讀理解B篇的原始語篇。
(四)定難度,修語篇。我利用一針三庫智能教研平臺(Language Data.net)中的“閱讀分級指難針”進行難度檢測。從以下難度等級報告表可以看出,原始語篇難度都達到了五級(大學英語四級),而中考難度則是三級。本文在確定了降低難度的目標后,首先回顧全文,把握語篇邏輯,刪除一些無關緊要的內容,不超出中考的語篇長度。然后從詞匯和句法兩方面調整語篇內容,更成課標內的單詞,長難句則改簡單句。最后再查難度和修正,直到該語篇滿足中考的考題要求。
(五)設題干,明選項。科學設置閱讀理解題干的設問,語法和表意要準確。不同的題干之間必須保持各自的獨立性,不能有關聯或相互提示的作用。考點要分散,選項盡量用簡潔明了的短語或句子,長度一致。排版按梯形排列,同時兼顧正確選項的分布。正確選項要具有確定性,主要是原文信息要點的同義轉換或高度概括。設置干擾項時,要基于文本,不能無中生有,避免背景知識能直接解題或排除選項。首先利用英語教師的人工智能命題平臺(twee.com)設計閱讀理解選擇題的題干和選項。然后設置題目的難度(易、中、難),最后平臺根據要求自動設計題目,并附有正確答案。
責任編輯 邱 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