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階段是打造堅實英語基礎的關鍵時刻,對學生未來的發(fā)展影響深遠,本文將從實際出發(fā)來探討在核心素養(yǎng)理念下如何切實提升初中生的英語水平,著重介紹一系列實用、高效的學習策略與方法,幫助學生明晰設定學習目標,全面提升英語素養(yǎng),衷心希望這些建議可為初中生提供實實在在的幫助,助力學生在英語學習征途上取得更大的進步。
一、強化全面發(fā)展目標
初中英語教師應積極構建以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為目標的綜合評價體系,這一體系應綜合考量學生的語言能力、文化意識、思維品質,以及學習能力,旨在幫助學生識別并強化個人英語課程核心素養(yǎng),推動學生的自我進步與成長。以“Where did you go on vacation?”這一教學單元為例,教師的評價工作應超越對學生基礎詞匯和句型應用的考核,進一步關注學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在此單元教學中,學生通過分享和探討個人假期旅行體驗,既增強語言表達技巧,又拓展國際文化視野。
教師在進行評價時,應當重視學生的文化感悟力及對多元文化的理解深度,評估學生是否能精準描繪不同國家和地區(qū)的文化風貌,以及在交流中是否展現出對不同文化的尊重與接納。教師還應對學生在搜集和分享旅行見聞中所表現出的信息篩選與整合能力,以及創(chuàng)新思維與批判性思考能力給予評價。通過實施全面深入的評價體系,能夠進一步夯實學生的語言基礎,更能引導學生開展課外自主學習,增進對世界各地文化的認知,全方位提升學生綜合素養(yǎng)。
二、構建多元評價體系
在核心素養(yǎng)的框架下,初中英語教師需致力于構建多元化、全方位評價體系,其核心在于拓展評價方式的多樣性和評價主體的多元性,除沿用傳統(tǒng)書面測評方式,還應積極采納口語測評、多媒體測評等多種手段,以全面評估學生的英語能力。通過組織讀書會、演講會等實踐活動,教師可以有效地考察學生的英語口語表達能力,借助語音識別等現代技術手段,能夠更加全面、客觀地評價學生的語言素養(yǎng),使評價更加科學、精準。評價主體上,也應改變教師單一評價的傳統(tǒng)模式,適時采用學生自評、小組互評等多種評價形式,特別是小組互評,能夠增進學生之間的相互了解,促進學生協(xié)作學習、共同進步。以“Do you want to watch a game show?”這一教學單元為例,教師可以采用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引導學生在討論過程中自主建立自評和互評機制,這種評價方式既真實反映了學生的英語水平,實現評價的多元化與深入化,完全符合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要求,有助于全面提升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
三、實現個性化的評價
每位學生在英語核心素養(yǎng)上的獨特性要求初中英語教師在評價課堂教學效果時,必須強化人本思想,依據學生的個體特點實施個性化評價,確保評價的精準性與有效性。
以“Can you come to my party?”這一教學單元為例,教師應深入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分層次、分梯度的評價標準,對于學優(yōu)生,教師可設定更高層次的核心素養(yǎng)目標,通過鼓勵深度閱讀、跨學科閱讀、主題式閱讀,以及項目式閱讀等多種閱讀形式,促進學生高級語言運用能力和批判性思維的發(fā)展。對于學困生,教師則需更加細致地劃分教學目標,針對學生對每個小目標的完成情況進行評價,并在評價過程中給予充分的耐心和關懷,通過采用一對一的幫扶策略,幫助學生逐步建立自信,讓他們的語言能力和學習能力在原有基礎上取得實實在在的進步。
四、發(fā)展性動態(tài)性評價
初中英語教師在評價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yǎng)時,應當秉持發(fā)展的眼光,注重學生的持續(xù)進步,并基于發(fā)展性、動態(tài)化的評價策略,不斷修正和完善評價要點,避免孤立、靜止地看待學生,英語教師應持續(xù)關注學生在一段時間內的成長軌跡和優(yōu)勢體現,定期收集分析學生的學習數據,而非僅依賴于某一次可能已過時或片面的評價。
講授“Will people have robots?”這一單元時,英語教師應摸清學生的實際英語學習情況,靈活調整評價指標,以發(fā)展和成就學生為核心目標。評價過程中,教師不妨更多地關注學生的長處與優(yōu)點,以充分體現評價的目的和價值。當教師發(fā)現某位學生在思維水平和獨立思考能力方面有所進步時,應及時給予正面評價,激發(fā)學生的成長動力和學習熱情。當發(fā)現某位學生在語言能力方面有所下降時,英語教師也應通過評價給予必要的提醒和指導,鼓勵學生在今后的英語學習中加強聽說讀寫練習,促進英語能力的全面發(fā)展和提升。
責任編輯 龍建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