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探討基于希望理論的云隨訪延伸護理在酒精性肝硬化(ALC)患者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選取2021年9月1日~2023年5月1日收治的98例ALC患者,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研究組與常規組各49例,常規組給予常規延伸護理,研究組在常規組基礎上給予基于希望理論的云隨訪延伸護理;干預3個月后,比較兩組肝功能指標[谷草轉氨酶(AST)/谷丙轉氨酶(ALT)、谷氨酰轉肽酶(GGT)]、自我管理能力、自護能力[采用自我護理能力測定量表(ESCA)]、希望水平[采用Herth希望量表(HHI)]、生活質量[采用生活質量綜合評定問卷-74(GQOL74)]。結果:干預3個月后,兩組AST/ALT、GGT優于干預前(Plt;0.05),且研究組GGT水平低于常規組(Plt;0.01),AST/ALT高于常規組(P<0.05);干預3個月后,兩組自我管理能力、ESCA、HHI、GQOL74評分高于干預前(P<0.05),且研究組高于常規組(P<0.01)。結論:基于希望理論的云隨訪延伸護理可提升ALC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自護能力及希望水平,改善患者肝功能及生活質量。
【關鍵詞】希望理論;云隨訪;延伸護理;酒精性肝硬化;生活質量;希望水平
中圖分類號:R473.57文獻標識碼:ADOI:10.3969/j.issn.1006-7256.2024.18.015文章編號:1006-7256(2024)18-0052-05
酒精性肝硬化(ALC)主要是因長期攝入大量酒精引發的慢性進行性肝臟疾病,其病情復雜、合并癥多、預后較差,若未及時戒酒、實施針對性治療及護理,可進展為不可逆的失代償期,威脅患者生命安全[1]。有研究顯示[2],肝硬化患者的自我健康管理水平偏低,僅依賴住院期間的治療、護理和健康教育無法達到長期控制肝硬化的目的。由于肝硬化病程長、預后差,部分患者存在焦慮、抑郁等負性情緒,會進一步影響疾病康復[3]。因此,患者出院后為其提供有效護理措施,糾正其不良心理狀態,提升自我管理能力,是亟待解決的問題。延伸護理是一種院內服務向院外服務的延伸,通過提供健康指導、康復促進等服務確?;颊叱鲈汉笕钥墒艿絽f作性與連續性的照護[4-5]。云隨訪是借助互聯網推送健康信息,使患者出院后仍然可獲得專業信息支持,目前其已逐漸應用于痛風、腹膜透析等慢性病延伸護理中,可有效提升患者自我管理能力,保障護理服務效果[6-7]。希望理論以目標為核心,通過設計可操作的執行路徑,輔以多種形式的動力希望干預,促進目標實現,目前已用于乳腺癌、腦卒中等患者中[8-9]。本研究探討基于希望理論的云隨訪延伸護理在ALC患者中的應用價值,以期為慢性進行性肝臟疾病管理提供參考依據?,F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選取2021年9月1日~2023年5月1日就診的98例ALC患者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①符合ALC診斷標準[10]者;②長期大量飲酒者;③年齡>18歲者;④認知、溝通能力正常者;⑤熟練使用智能手機者。排除標準:①嚴重肝功能失代償期患者;②伴有其他類型肝病者;③伴有嚴重心、腎功能障礙者;④拒不接受戒酒者;⑤合并惡性腫瘤者;⑥合并腹水、低蛋白血癥者。將患者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研究組與常規組各49例。研究組男46例(93.88%)、女3例(6.12%),年齡47~68(56.14±3.15)歲;伴發基礎疾?。禾悄虿?2例(24.49%),高血壓14例(28.57%);肝硬化病程0.5~2.0(1.22±0.33)年;ChildPug分級:B級31例(63.27%),C級18例(36.73%);受教育程度:初中及以下22例(44.90%),高中/中專18例(36.73%),大專及以上9例(18.37%);體質量指數19~27(23.65±1.25);飲酒史4~9(7.16±0.75)年;酒精攝入量60~138(90.14±10.18)g/d。對照組男47例(95.92%)、女2例(4.08%),年齡49~65(55.92±3.07)歲;伴發基礎疾?。禾悄虿?0例(20.41%),高血壓11例(22.45%);肝硬化病程0.6~2.0(1.18±0.39)年;ChildPug分級:B級29例(59.18%),C級20例(40.82%);受教育程度:初中及以下25例(51.02%),高中/中專18例(36.73%),大專及以上6例(12.24%);體質量指數19~28(24.01±1.39);飲酒史4~10(7.27±0.86)年;酒精攝入量65~125(88.99±8.93)g/d。兩組性別、年齡、伴發基礎性疾病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本研究患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且經醫院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
1.2方法兩組患者在住院期間均接受相同的常規健康教育。
1.2.1常規組給予常規延伸護理。出院時發放院內自制的ALC健康管理手冊,向患者再次講解ALC病因、主要癥狀、預防并發癥知識等,給予用藥指導,告知患者居家規范用藥對病情穩定的重要性;囑患者戒煙酒,清淡飲食,禁食辛辣、刺激、質硬等食物,飲食多樣化,富含各種纖維素和維生素食物;囑患者適當活動,避免勞累和情緒激動,保障充足睡眠;囑患者定期復查,出院時添加患者微信,出院后有任何疑問通過微信進行聯系。出院后,護理人員每周進行1次電話隨訪,了解患者癥狀改善情況、用藥情況、健康管理情況,給予針對性指導,提醒患者遵醫囑按時復查。連續干預3個月。
1.2.2研究組在常規組基礎上給予基于希望理論的云隨訪延伸護理。①組建云隨訪小組。由1名主治醫師、1名護士長、5名??谱o士組成,專科護士要求工作10年以上、護師以上職稱;主治醫師負責核查病情、回復患者咨詢;護士長任小組長,負責專科護士的入組培訓,內容包括希望理論相關知識、應用步驟、云隨訪系統操作方式、ALC護理要點等內容,培訓后組織護理考核,通過考核后正式入組。小組成員共同制訂護理計劃、調整護理方案,專科護士負責落實護理計劃。②制訂護理計劃。通過咨詢專家、查閱資料、與患者溝通交流,了解患者對疾病的疑問、護理需求等,明確ALC護理的重點及難點、護理預期目標等內容,小組成員共同整理資料,制訂護理計劃,征求專家意見后針對性修改其中問題,選取8例ALC患者進行預實驗,調整、改善護理方案后形成最終版干預方案。③實施護理計劃。借助云隨訪系統,從目標、路徑思維、動力思維等方面開展延伸護理,具體步驟見表1。
1.3觀察指標①肝功能:干預前、干預3個月后,測定血清谷丙轉氨酶(ALT)、谷草轉氨酶(AST)、谷氨酰轉肽酶(GGT),并計算AST/ALT。②自我管理能力:干預前、干預3個月后,參考以往研究結合專家意見,設計自我管理能力問卷,包括自我管理環境(資源利用、環境管理)、自我管理行為(運動、情緒調節、戒酒、合理飲食)、自我管理認知(健康信念、自我效能)3個維度、8個條目,每條目1~5分,總分8~40分,得分與自我管理能力呈正相關。③自護能力:干預前后以自我護理能力測定量表(ESCA)評估兩組自護能力,包括健康知識水平(14個條目)、自我責任感(8個條目)、自我護理技能(12個條目)、自我概念(9個條目)4個維度,共43個條目,每個條目0~4分,總分0~172分,得分越低表示自我護理能力越差,具有較好的信效度[11]。④希望水平:干預前后以Herth希望量表(HHI)評價兩組希望水平,共12個條目,包含積極行動(4項)、積極態度(4項)、保持親密關系(4項),每個條目1~4分,滿分12~48分,希望水平與分數呈正相關。該量表的Cronbach′s α為0.85[12]。⑤生活質量:于干預前、干預3個月后,以生活質量綜合評定問卷-74(GQOL74),從心理、軀體、物質、社會功能4個維度評估,共74個條目,總分0~100分,得分越高表示生活質量越高。
1.4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 27.0對數據進行分析。服從正態分布的計量資料以x±s表示,組間比較行獨立樣本t檢驗,組內比較行配對t檢驗;計數資料以例數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等級資料采用秩和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干預前、干預3個月后GGT水平及AST/ALT比較見表2。
2.2兩組干預前、干預3個月后自我管理能力評分比較見表3。
2.3兩組干預前、干預3個月后ESCA評分比較見表4。
2.4兩組干預前、干預3個月后HHI、GQOL74評分比較見表5。
3討論
基于希望理論的云隨訪延伸護理可提升患者希望水平。患者出院后無法獲得延續性護理服務和指導,再加上病情長期反復發作,患者普遍存在抑郁、焦慮情緒,治療依從性較差[13]。因此,應積極采取有效的延伸護理措施,使患者在出院后得到有效護理服務,改善患者負性情緒,提升患者希望水平,促進患者病情康復。希望理論包含目標、路徑思維、動力思維3個要素,通過設置明確的目標,開發動力思維,同時采取對應的路徑思維,以促使目標實現。云隨訪系統用于延伸護理不受時間、地點限制,做到遠程護理服務和健康管理,在延伸護理中具有巨大的優勢。本研究結果顯示,干預后,兩組HHI評分高于干預前(Plt;0.05),且研究組HHI評分高于常規組(P<0.01),提示基于希望理論的云隨訪延伸護理可提升患者希望水平,與張媛媛等[14]研究結果相似。分析原因:常規延伸護理主要給予患者健康信息指導,對患者心理狀態關注不足。本研究所采用基于希望理論的云隨訪延伸護理,將提升患者希望水平作為分級目標,旨在通過開展健康教育,提供同伴支持、家庭支持等方式,改善患者心境狀態。本研究借助云隨訪系統傳輸情緒管理知識、由專家開展壓力管理主題宣講,不斷提升患者情緒管理認知,為其開展自我情緒調節、改善負性情緒狀態提供理論基礎。有研究顯示,同伴支持可增強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家庭支持可改善患者負性情緒,提高依從性[15-16]。本研究所采用基于希望理論的云隨訪延伸護理在路徑思維、動力思維中注重發揮病友、家屬的協同支持作用,通過組建病友支持小組、開展病友分享會、傳授家屬情緒調節方式,不斷提升患者社會支持水平,滿足患者安全感、認同感等方面的情感需求,增強患者康復信心和希望水平。
基于希望理論的云隨訪延伸護理可提升患者自我管理能力、自護能力,改善患者肝功能。本研究結果顯示,干預后,兩組肝功能、自我管理能力、ESCA評分優于干預前(Plt;0.05),且研究組肝功能指標、自我管理能力、ESCA評分優于常規組(P<0.01),提示基于希望理論的云隨訪延伸護理可通過提升患者自護能力、自我管理能力,改善患者肝功能,可能原因為健康教育在提升患者自護能力、自我管理能力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常規延伸護理主要通過電話、微信隨訪形式為患者提供康復指導,但形式單一,健康教育效果欠佳。近年來,云隨訪平臺因具有交互和即時通信的優勢逐漸被應用于延伸護理中,可有效傳遞健康信息,提升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本研究將云隨訪引入ALC延伸護理中,通過智能推送疾病信息、患者健康咨詢、提供針對性護理建議,可不斷提升患者疾病康復知識,增強自我護理能力。此外,本研究通過增加線上主題講座、一對一健康教育的學習路徑,可進一步滿足不同年齡、受教育程度患者認知需求,有效提升其自我護理能力。同時患者出院后易受監督不足、惰性等因素影響,出現主動性、積極性逐漸下降的問題,影響其自我管理能力。本研究所采用的基于希望理論的云隨訪延伸護理注重調動患者動力思維。承諾策略、陽性強化法通過及時獎勵患者正確行為,塑造和培養患者正確行為習慣??鞓芬蜃臃赏ㄟ^正向語言刺激、感恩練習增加患者愉悅感,增強患者自信心,幫助患者積極、樂觀的態度面對疾病,主動開展自我行為管理。家屬的陪伴、監督可進一步降低惰性等因素對患者堅持開展健康行為的阻礙。因此,基于希望理論的云隨訪延伸護理可通過制訂可操作性實現路徑,借助外源性動力系統,給予個體持續支持,幫助患者構建健康的生活方式,提升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規范用藥,可促進改善肝功能,提升生活質量。
綜上所述,基于希望理論的云隨訪延伸護理在ALC患者中應用效果較好,可提升其自我管理能力、自護能力及希望水平,改善其肝功能及生活質量。但本研究樣本量較少且均來源于本院,屬于單中心研究,研究結果的可靠性有待進一步驗證,希望進行多中心、多渠道取樣,進行大樣本研究,提升研究結果的可靠性。
參 考 文 獻
[1]茍歡,安新穎,童俞嘉,等.近5年國際酒精性肝硬化研究狀況分析[J].胃腸病學和肝病學雜志,2022,31(2):165-172.
[2]侯婧悅,孫麗明,陳長香.肝硬化患者自我健康管理水平及其影響因素分析[J].浙江醫學,2019,41(5):478-481.
[3]王龍嬌,陳丹.延續性護理干預對肝硬化失代償期患者自我護理能力和生活質量的影響研究[J].山西醫藥雜志,2022,51(22):2632-2634.
[4]Ning L,Yuan C,Li YM,et al.Effect of continuous nursing based on the Omaha System on cancerrelated fatigue in patients with lung cancer undergoing chemotherapy: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Ann Palliat Med,2021,10(1):323-332.
[5]Qiu QX,Li WJ,Ma XM,et al.Effect of continuous nursing combined with respiratory exercise nursing on pulmonary function of postoperative patients with lung cancer[J].World J Clin Cases,2023,11(6):1330-1340.
[6]顏小挺,唐富琴,徐玲瓏,等.基于云隨訪系統的痛風患者隨訪效果研究[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22,28(27):3761-3764.
[7]顧靜,汪林菲,楊利才,等.云隨訪管理平臺對居家腹膜透析患者自我管理和透析質量的影響[J].中國中西醫結合腎病雜志,2023,24(5):446-448.
[8]孫修俠,彭永強,王曉東.基于希望理論的護理干預對乳腺癌術后化療患者癥狀困擾與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國醫藥導報,2022,19(21):181-184.
[9]林紅梅,朱秀平,王亞芹.基于Snyder希望理論的早期康復護理對腦卒中患者神經功能、日常生活活動能力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國際護理學雜志,2021,40(12):2275-2277.
[10]中華醫學會,中華醫學會雜志社,中華醫學會消化病學分會,等.酒精性肝病基層診療指南(2019年)[J].中華全科醫師雜志,2020,19(11):990-996.
[11]許文娟.全程護理干預對永久性膀胱造瘺患者自我護理能力、生活質量及術后并發癥發生的影響研究[D].合肥:安徽醫科大學,2018.
[12]王艷華.中文版Herth希望量表用于癌癥病人的可行性研究[J].護理研究,2010,24(1):20-21.
[13]陳香,王雅琴,閆琴芬.階梯護理決策輔助干預在肝硬化患者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20,26(5):77-79.
[14]張媛媛,王思婷.基于Snyder希望理論的協同護理在肝硬化患者中的應用效果[J].安徽醫學,2022,43(1):99-104.
[15]Heisler M,Dyer WT,Finertie H,et al.Using peer support to prevent diabetes:results of a pragmatic RCT[J].Am J Prev Med,2023,65(2):239-250.
[16]樊瑞,景鵬宇,郅曉燕.自我效能和家庭支持在經外周靜脈置入中心靜脈導管患者疾病恐懼與護理依從性的中介效應分析[J].實用醫院臨床雜志,2023,20(1):96-99.
本文編輯:譚峰2023-12-09收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