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幼兒園的孩子思想品質、身體素質、心理承受力等方面的可塑性均很強,這就要求在幼兒教學過程中應該大力提倡“五育融合”的教育理念,特別是在教學設計過程中要根據幼兒的成長特點有的放矢。文章通過教學實驗研究跑酷課程在幼兒成長中的應用效果,旨在探索適合幼兒成長需要的教學形式,并通過實踐進一步優(yōu)化教學內容,完善教學目標,明確教學要求。
關鍵詞:五育融合;運動課程;幼兒
少年兒童是祖國的未來,是中華民族的希望,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夢之隊”。幼兒時期,人類的身體、智力和各項機能的發(fā)展最為迅速[1],幫助少年兒童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是一個長期的系統(tǒng)工程,不可一蹴而就,但是學校教育一定是主陣地。幼兒發(fā)展應該是全面的發(fā)展,這是我們看待幼兒及幼兒發(fā)展問題的初衷,也是教育的邏輯起點。在學前教育領域,較之全面發(fā)展,更高頻的詞匯當屬“五大領域”,《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以下簡稱《指南》)指出:以德、智、體、美各方面的發(fā)展為核心,從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五大領域描述幼兒的學習與發(fā)展[2]。因此,在“五育融和”背景下研究幼兒運動課程的設計,對落實幼兒教育“五大領域”至關重要。
幼兒園孩子的年齡處在3-6周歲階段,身高大約年增長4-7 cm,體重年增加4 kg左右。這個時期兒童的各項生理指標發(fā)育速度很快,因此新陳代謝比較旺盛,但是由于身體的生物機體的機能發(fā)育還不成熟,對外界環(huán)境的適應能力以及對疾病的抵抗能力都較弱。這個階段兒童的骨骼硬度較小,彈性非常大,可塑性強,肌肉的發(fā)育還處于發(fā)育不平衡階段,大肌肉群發(fā)育得較快,小肌肉群發(fā)育還不完善,而且肌肉的力量差,較容易受損傷。因此,《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以下簡稱《綱要》)中指出:培養(yǎng)幼兒對體育活動的興趣是幼兒園體育的重要目標,要根據幼兒的特點組織生動有趣、形式多樣的體育活動,吸引幼兒主動參加,用幼兒感興趣的方式發(fā)展基本動作,提高幼兒動作的協(xié)調性、靈活性[3]。
1 研究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本研究選取威海市張村鎮(zhèn)實驗幼兒園兩個大班(5-6歲)幼兒作為實驗對象,實驗班和對照班各30人。實驗班幼兒安排跑酷活動課,每周3次,每次40 min,共15周45次課;對照組幼兒則按照園內正常計劃進行身體活動。在實驗前分別對兩組幼兒進行基本身體素質測試,兩組幼兒的體質測試指標無統(tǒng)計學差異,滿足實驗要求。
1.2 研究方法
1.2.1 資料法
在中國知網數據庫以“幼兒身體素質”為主題詞進行文獻檢索,共檢索到文獻資料800余篇作為參考。
1.2.2 訪談法
設計相應的訪談提綱,針對幼兒跑酷運動的內容選擇、負荷安排在實驗過程中應注意的事項等通過電話、微信、郵件等方式訪談相關專家,獲得意見和建議。
1.2.3 實驗法
1.2.3.1 實驗目的
通過15周的對比實驗研究,驗證對5-6歲幼兒實施跑酷運動課程在幼兒園是否具有可實施性以及對身體素質的影響,并得到相關定量結果。
1.2.3.2 實驗控制
(1)實驗對象控制:實驗對象的同質性是保障教學實驗結果科學性的基礎。在實驗前,按照《國民體質監(jiān)測標準(幼兒部分)》要求的6項檢測指標,立定跳遠、10米折返跑、網球擲遠、雙腳連續(xù)跳、坐位體前屈、走平衡木,對研究對象進行前測,以保證本研究的實驗是在基于研究對象同等身體條件下進行的。
(2)實驗人員控制:采用單盲實驗法。實驗教師均為威海市張村鎮(zhèn)實驗幼兒園教師,對其進行專門的課程培訓。
(3)實驗條件控制:實驗班與對照班均配備兩名老師,跑酷運動課嚴格按照實驗方案及時間安排進行操作。
(4)實驗班幼兒跑酷課流程
跑酷可以訓練幼兒走、跑、跳、投、鉆、爬的能力,促幼兒快樂發(fā)展。因此,我園以跑酷課程設計為突破口,創(chuàng)設了包括:模仿走—蛇形跑—武術操—穿越障礙—隊列走—模仿跳等多種跑酷模式(見圖1),在充分挖掘跑酷的內在教育價值外,賦予了其新的理念和內涵。
跑酷“跑”活動課程具體活動過程如下:①熱身操;②隨著《天天向上》的動感音樂進入慢跑環(huán)節(jié),隊形整齊,步伐統(tǒng)一,動作規(guī)范嚴謹;③在音樂《獅子圓舞曲》的引導下,開始動物模仿走,模仿千姿百態(tài)的獅子,在調整呼吸的同時,釋放自己的天性;④在音樂《Just Blue》的引導下,進入蛇形走環(huán)節(jié),在保證安全的基礎上,加快速度,無需顧忌隊伍整齊性,嗨跑起來;⑤因3 min的蛇形跑體力消耗很大,過渡環(huán)節(jié)為武術操,以緩和體力,同時武術操的風格是力量和柔韌有機結合,所以引領孩子在精神上、氣勢上激勵自己勇往直前;⑥穿越障礙,這是跑酷“跑”的重點環(huán)節(jié),項目最多,包括:(i)爬,即自主選擇匍匐、膝蓋懸空、倒爬等方式爬行;(ii)助跑跨跳,即小跨欄架,4,6,8,逐步增加,間距逐步縮短,幼兒的完成難度逐漸增加;(iii)鉆,即側身鉆、正面鉆、倒鉆,過50 cm高的障礙物組合(連續(xù)6—8組);(iv)單雙腳連續(xù)跳(6—10組,中班跳荷葉,大班跳圈);(v)走平衡木(低、中、高三個檔位);⑦15 min的穿越障礙體力消耗很大,過渡環(huán)節(jié)為隊列走,以恢復體力,同時讓孩子感受規(guī)則意識;⑧模仿跳(情景創(chuàng)設:空中懸掛水果、鈴鐺、小動物等),孩子們運動興趣濃厚,等待中要遵守規(guī)則。項目開始前的準備器材由教師完成,項目結束后的收放器材由幼兒完成。三位老師參與項目,一位老師在隊伍前面引導穿越障礙后的幼兒,一位老師在中間巡視穿越障礙幼兒,一位老師在隊伍后面組織幼兒。
(5)實驗過程控制:實驗班在進行跑酷運動課過程中,運動強度控制在126-166次/min,即實驗過程中控制活動強度在3-5等級范圍內。在安全運動的基礎上,使幼兒身體活動達到一定效果。實驗班跑酷運動課程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為1-5周,此階段為適應階段,開始在課上嘗試跑酷運動,并培養(yǎng)幼兒對跑酷運動興趣;第二階段6-10周為強化階段,本階段要求幼兒提高跑酷運動課程內容的質量和穩(wěn)定性;第三階段11-15周為完善階段,本階段要求幼兒對已經掌握的功能性訓練有較強的綜合運用能力(見表1)。
1.2.4 數理統(tǒng)計法
使用Excel軟件對相關數據進行基礎計算與處理,使用SPSS25.0統(tǒng)計軟件對相關數據進行數理統(tǒng)計。相關數據以均值加減標準差(x±s)表示,兩組間均值比較采用兩獨立樣本t檢驗,實驗前后比較采用配對t檢驗。
2 研究結果
2.1 實驗前實驗班與對照班幼兒身體素質的比較
為保證實驗結果的科學性,實驗前對實驗班和對照班幼兒身體素質情況進行了前測,測試結果見表2。從表2可以看出,立定跳遠、10 m折返跑、網球擲遠、雙腳連續(xù)跳、坐位體前屈、走平衡木6項指標測試結果兩個班無顯著性差異,P>0.05,即兩個班幼兒的身體素質在實驗前沒有顯著差異。
3.2 實驗后實驗班與對照班幼兒身體素質的比較
實驗后對實驗班和對照班幼兒進行了立定跳遠、10 m折返跑、網球擲遠、雙腳連續(xù)跳、坐位體前屈、走平衡木6項指標的后測(見表3、表4)。表3、表4顯示,實驗后,實驗班與對照班6項指標測試成績均好于實驗前,且實驗前后測試數據變化均達到了顯著性差異。由此可以得出,實驗班與對照班幼兒的身體素質都有了很大的提升。
通過實驗后兩個班的測試結果的橫向比較發(fā)現(表5),實驗后兩個班測試數據相比呈顯著性差異,P<0.05。可以得出跑酷“跑”運動課程確實能夠更大幅度地提高幼兒的身體素質。因此建議各幼兒園應大力推廣跑酷“跑”運動課程。
3 分析討論
3.1 跑酷“跑”運動課程更加突出“五育融合”
“五育融合”是在新時代五育并舉的基礎上,以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為目標,通過將五育中不同學科、不同領域、不同學段的內容、知識、思想、經驗以適合學生發(fā)展的方式有機融合為一體的過程,以實現人的全面發(fā)展[4-5]。隨著有效、堅決、徹底落實幼兒戶外活動兩小時的指示精神,為了克服孩子運動少,保證孩子的運動量和興趣,提高孩子的體質,圓滿達成3+1運動目標(身體、心理、社會性、運動智慧),將具有時尚性、趣味性的跑酷引入幼兒園,結合幼兒的年齡特點、運動水平,形成了幼兒的跑酷“跑”運動課程。在跑酷“跑”運動課程中,可以有效滲透愛國教育、引導合作學習、調動參與練習、培養(yǎng)相互信任、樹立公平理念。跑酷“跑”運動課程通過項目間、師生間、生生間的廣泛互動,以項目內容設計促進“五育”之間的相互滲透,以“體育”串聯(lián)“勞育”“美育”;以師生間的情感交流加速“五育”之間交相呼應,以“體育”串聯(lián)“德育”“智育”;以生生間的合作共贏實現“五育”之間的協(xié)作效應,實現五育并舉。因此,跑酷“跑”運動課程多層面、多角度地深化了幼兒身體運動的內涵,有利于真正實現幼兒教育的“五育融合”。
3.2 跑酷“跑”運動課程實施的關鍵任務
3.2.1 注重頂層設計
實施中,全面了解設計中的各環(huán)節(jié)內容、目標及要求。不要只關注形而忽略了神。跑酷“跑”運動課程的結構要新穎、有趣,對于每個環(huán)節(jié)從內容、目標到要求都要清晰明了,便于操作。只有心中有目標,才能順利地、創(chuàng)造性地實施設計方案。
3.2.2 注重評價,以評價提效能
全方位評價幼兒,要尊重幼兒發(fā)展的個體差異,支持和引導他們從原有水平向更高的水平發(fā)展。按照自身的速度和方式達到“階梯”目標,切忌一把尺子衡量所有幼兒。全面評價幼兒發(fā)展狀況,防治片面性,尤其要避免只重視技能的掌握,忽略情感、社會性方面。綜合科學的評價,才能提高效能。
3.2.3 注重發(fā)展,以發(fā)展為終極指歸
內容的設計要有梯次,使每個幼兒都有進步和成功的體驗,體能得到長足發(fā)展;在環(huán)節(jié)的挖掘中,老師的設計能力得到前所未有的提升(能否有效促進孩子的全面發(fā)展、能否有利于孩子主動運動,能否有利于幼兒進一步探索與思考,增強運動智慧);堅守就是發(fā)展,在堅持中,孩子們和老師們收獲了更多良好的意志品質:堅強、勇敢、樂觀、不輕言放棄。通過幼兒七大基本動作組合,使幼兒身體全面發(fā)展;持之以恒的練習,培養(yǎng)幼兒堅韌的意志品質,促進幼兒身心健康成長。
3.2.4 注重安全意識培養(yǎng),提升風險預判能力
做好活動前的安全檢查工作,培養(yǎng)幼兒安全運動的良好習慣:如不要隨意的推攘同伴、摔倒時可順勢進行滾動和滾翻、跳躍或快速奔跑時不要說笑或伸舌頭、有損傷要及時告訴老師、運動過熱不要急著飲水等。
4 結論
幼兒跑酷“跑”運動課程的設計與安排要避免機械、枯燥的訓練,要強調運動體驗,在跑酷“跑”運動體驗過程中練就體能、磨練意志、增長運動智慧。跑酷“跑”活動,空間更開放,孩子們在參與過程中自主性更強,參與的積極性也更高;跑酷“跑”活動,內容更豐富,老師們的思維也出現了轉變,探索教學設計與組織形式,努力為孩子創(chuàng)設更好游戲環(huán)境的能動性逐漸提高;跑酷“跑”活動,效果更明顯,家長們的育兒觀念明顯轉變,幼兒園的教育理念,更容易得到家長們的理解,家長們對幼兒園的信任度大大提高。我們堅信:身體上的磨練才能練就意志上的堅韌;我們堅守:科學的態(tài)度,保證幼兒安全運動;我們潛心研究,就是為了送給孩子有益一生的禮物:“野蠻”的身體,“文明”的思想,“完善”的人格,“堅強”的意志。
參考文獻
[1]袁壯.定向運動對幼兒運動能力發(fā)展的實驗研究[J].青少年體育,2021(8):139-140.
[2]朱旭東,李秀云.幼兒五大領域發(fā)展與幼兒全面發(fā)展之辯:兼論幼兒全面發(fā)展本體論意義上的概念建構[J].教育發(fā)展研究,2021(15):1-8.
[3]讓幼兒在跑酷運動中實現自主成長[J].教育,2019(8):76.
[4]項純.五育融合的學校課程實踐方略[J].中共德育,2021(7):51-56.
[5]張致勇,張瑞云.“五育融和”在小學各學科及學校活動中的運用實踐研究[J].學周刊,2021(14):8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