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化快速發展的時代背景下,英語是國際交流中廣泛使用的一種語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長期以來,初中英語教學往往過于強調語法規則的教授和應試技巧的訓練,忽視了培養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和綜合素質。這種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無法滿足現代社會對英語人才的需求。《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22年版)》(以下簡稱“新課標”)指出,要培養學生的語言能力、思維品質、文化意識和學習能力,這為探索初中英語教學的新方法提供了明確的方向。根據新課標的教學指導對現行教學計劃進行創新性調整,能夠響應時代教育的號召,增強英語教育的實效性。基于此,文章探討新課標背景下初中英語教學創新策略,以優化課程建設,提高初中英語教學質量。
一、新課標背景下初中英語教學創新的必要性
隨著全球化的不斷推進,英語已成為國際交流的核心語言。然而,傳統的教學模式過分強調語法知識和應試技巧的灌輸,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學生語言實際應用能力的提高。新課標強調以學生為中心,倡導創新與實踐,推動英語教育從單純的知識傳授轉向能力培養。這意味著教學不僅僅是傳遞知識,更重要的是激發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力,培養他們的自主學習能力、批判性思維和創新思維。因此,創新性地開展初中英語教學成為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途徑。同時,科技的進步,特別是多媒體和互聯網技術的快速發展,為英語教學的創新提供了新的可能性。這些技術的應用不僅能夠豐富教學內容,提高教學效率,還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利用新技術手段創新教學策略,已成為適應教育現代化趨勢的重要任務。總之,在新課標的指導下,持續探索和實施新的教學策略,對滿足社會對英語人才的需求、為學生的未來發展奠定堅實基礎具有重要意義。
二、新課標背景下初中英語教學創新策略
(一)時事熱點進課堂,引入創新教學案例
在初中英語教學中引入創新教學案例,是增強課堂活力、貫徹新課標的有效策略。教師應根據課程主題挑選相關的社會熱點和時事新聞作為教學案例,打造開放性的課堂,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討論的過程中,學生能夠進一步鞏固所學知識,運用新學的詞匯和句型參與話題討論,達成學以致用的目標。教師也可以將生活實例與單元教學主題相結合,為學生提供英語閱讀材料,并安排微寫作練習。通過參與這些教學活動,學生能夠擴展詞匯量,養成讀寫結合的良好習慣。
以譯林版初中英語七年級上冊第二單元“Let’s play sports!”為例,這一單元的教學重點是讓學生掌握與運動相關的詞匯,并能夠運用“I like doing something”的句型探討運動類話題。在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結合單元主題,引入與奧運會等國際運動賽事相關的熱點新聞。例如,教師可以播放奧運會的精彩視頻片段,讓學生在觀看視頻的同時識別運動項目,并朗讀新學的單詞。此外,教師可以利用閱讀材料“The presence of Olympic athletes on the record”引發學生討論,運用“I like doing something”的句型分享他們喜愛的運動項目。富有創意且緊貼時事的教學案例對構建創新性課堂具有積極作用,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英語能力。在分析與探究案例的過程中,學生能夠更深入地理解課程內容。
(二)時代生活進課堂,創設創新教學情境
情境教學在英語課堂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教師必須重視創設創新教學情境,將真實的時代生活背景融入課堂教學之中,從而增強語境的真實感。這有助于學生從情境中提煉語言經驗,并掌握必要的英語文化知識。教師可以結合單元教學主題,挑選相關的生活場景作為教學情境的核心。教師也可以利用信息技術創設視聽結合的教學情境,或利用實物資源為學生營造貼近生活的學習環境。教師通過情境教學,能夠使學生獲得真實的生活體驗,進一步提高其學習能力。
以譯林版初中英語七年級下冊第一單元“Dream homes”為例,這一單元旨在讓學生對世界各地的著名建筑有初步的認識,如the White House(白宮)、Red Square(紅場)等。在單元教學活動中,教師可以為學生創設真實的“Dream homes”情境。例如,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設備,向學生展示反映居民真實生活的宣傳視頻,通過視頻中居民生活區建筑的內外景觀,引導學生就“Dream homes”這一主題進行討論,從而激發他們的想象力。此外,教師還可以展示《家居裝修設計圖集》這本書,讓學生傳閱,并結合書中的插圖來描述他們心目中的“Dream homes”,以此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上述教學情境以真實生活為背景,內容具有創新性,能夠使學生在情境學習中提高想象力。
(三)線上教輔進課堂,建立創新學習渠道
新課標背景下,在課堂上引入先進的線上教學輔助工具,對構建創新型課程具有積極作用。教師應引入與學生發展階段相適應的英語學習平臺和微課軟件,為學生提供適合其當前學習階段的探究性材料。同時,教師可以利用互聯網及豐富的教學資源,向學生展示在課后自主學習時如何通過關鍵詞檢索獲取重要的輔助信息。這種創新的學習渠道有助于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使學生逐漸成長為適應時代發展需求的智慧型學習者。
以譯林版初中英語八年級上冊第三單元“A day out”為例,這一單元的教學重點圍繞“一日出游”這一主題,向學生呈現了世界各地著名景觀的旅游場景,并介紹了Harbour Bridge、Eiffel Tower等旅游勝地。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為學生建立如下學習渠道:一是向學生展示國家中小學智慧教育平臺網站,并指導學生利用該平臺中的導學案進行課堂學習;二是利用多媒體設備向學生演示如何在互聯網上搜索關鍵詞“A day out”,并教授學生如何在海量資料中高效、準確地篩選出所需信息。這些渠道具有創新性,能夠充分展現創新教學的理念,有助于學生能力的提高。
(四)先進理念進課堂,滲透創新學習觀念
在新時代背景下,教師必須轉變教學理念,運用先進的教學理念促進學生學習觀念的同步更新。教師應從新課標中提煉出有益的信息,并選擇適合學生發展的教學理念,如生活教育理念、個性化發展理念、深度學習理念等。同時,教師應設計各種活動,并將這些理念融入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采用直觀講授、間接滲透等方法,幫助學生理解和更新先進的學習觀念。這種創新性的教學方法符合新課標背景下的英語教學需求,有助于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以譯林版初中英語八年級下冊第四單元“A good read”為例,這一單元聚焦于“一本好書”的主題,重點詞匯涵蓋cooking、culture、health、science、travel等。教師可以通過話題教學的方式,培養學生向他人推薦好書的能力,教授他們如何正確地將圖書分類并介紹圖書內容。在教學的初期階段,教師可以采用主題式教學,圍繞“A good read”設計一系列探究式教學活動:首先,指導學生制作“A good read”思維導圖,讓學生根據導圖中的子標題“名稱”“創作背景”“優美之處”“推薦語”“故事梗概”等關鍵詞自主進行補充;其次,引導學生深入探究閱讀材料“How to introduce a good book to others”,結合單元主題分析閱讀材料的內涵,并提煉出推薦好書的策略;最后,布置微寫作任務,讓學生為他們喜愛的圖書寫推薦語。
上述教學活動圍繞課程主題展開,教師應把握教學時機,向學生闡述主題式教學的優勢。在教師的積極引導下,學生能夠認識到主題探究的重要性,并形成主題探究學習理念,進而將此理念應用于課外學習。
(五)考評體系進課堂,增強創新教學效果
構建“教—學—評”一體化教學體系,是新課標背景下初中英語教學的必然趨勢。初中英語教師應將考核與評價相結合,依據評價指標設計考核內容,評估學生的學習狀況。通過記錄學生在考核中的表現,教師能夠積累評價數據,并據此形成具有指導性的評價語言。通過考評教學,學生能夠客觀地認識自己的學習狀況,從而有目的地進行自我提升。教師也可以根據學生的學習反饋調整教學計劃,為創新課堂教學提供依據,增強教學效果。
以譯林版初中英語九年級下冊第二單元“Great people”為例,這一單元聚焦于歷史偉人的故事,旨在培養學生的文化素養和人文精神,樹立精神典范。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設計一系列考核與評價相結合的教學活動,具體如下。首先,教師可以實施考核活動,以“語言組織能力和讀寫結合能力”為考核指標,設計微寫作題目“Great people”,要求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寫一篇約200詞的作文,描述一位他們敬仰的偉人。其次,教師可以進行評價活動,在批改學生作文后,給出評分并附上簡短的評語。最后,教師可以開展教學活動,根據學生在寫作中的表現,提供針對性的指導,幫助學生改進寫作技巧。這種“教—學—評”一體化的教學模式,不僅能夠滿足新課程改革的教學要求,還能夠營造創新性的課堂環境,從而增強教學效果。
結語
在新課標的指導下,創新初中英語教學可以從教學案例、教學情境、教學工具、教學理念、教學效果五個維度進行優化設計。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應依據單元教學內容、具體學情及新課標,創新性地制訂教學計劃,賦予課程時代性、人文性和創造性特征,全面促進學生英語學習能力的提高。
(作者單位:
徐州市銅山區棠張鎮中心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