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游戲是幼兒依據自身的興趣和需要,自由選擇材料、玩伴、玩法并開展游戲的一種活動形式。自主游戲具有鮮明的自主性特征,教師在開展游戲活動時重視幼兒的自主性,有助于幼兒的可持續化發展。自主游戲并不等同于放任幼兒自由活動,其對教師的教育行為提出了更為嚴格的要求,特別是在游戲材料投放這一關鍵環節上。因此,教師應當對自主游戲有正確的認識,通過科學、恰當地為幼兒投放適宜的材料,以滿足幼兒的游戲需求,促使幼兒在游戲中進行高質量探索,并獲得進步與成長。本文結合教師的實踐經驗,探討了在幼兒自主游戲中投放材料的誤區、原則以及策略,以期提升投放材料的科學性,為幼兒創造良好的自主游戲環境。
一、在幼兒自主游戲中投放材料的誤區
兒童心理學家皮亞杰指出:“兒童的智慧源于材料。”《幼兒園保育教育質量評估指南》在環境創設大項中對游戲材料的投放也做出了明確指示。但根據調研結果發現,一些幼兒教師在開展自主游戲時,容易陷入以下材料投放的誤區,從而影響了自主游戲的效果。
(一)游戲材料投放“拿來主義”嚴重
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各種信息的交流、互通為教育領域帶來了便利,同時也產生了一些負面影響。如,一些教師在選擇自主游戲材料時,直接引用互聯網上的游戲案例,“照葫蘆畫瓢”投放游戲材料,沒有考慮到所投放的游戲材料是否適合幼兒的實際需求,“拿來主義”問題嚴重。這種教學方式導致幼兒對游戲材料缺乏興趣,游戲參與度不高,直接影響了自主游戲的實施效果。
(二)只注重投放游戲材料而忽視調整
在投放游戲材料時,一些教師將重點放在了“投放”上而忽視了幼兒的成長與發展是一個持續、動態的過程。這種長期不調整、不更換游戲材料的做法,導致幼兒對游戲材料缺乏新鮮感,并且隨著幼兒的成長,現有的游戲材料已經無法滿足幼兒當前的游戲需求,降低了幼兒參與自主游戲的積極性和體驗感。
(三)投放的游戲材料不符合幼兒的實際需求
教師在投放游戲材料時還容易陷入一個誤區,認為游戲材料越精致,越能帶給幼兒新鮮感,越能成為幼兒參與自主游戲的驅動力,所以選擇費用較高、結構精致的游戲材料進行投放。但是這類游戲材料多數與幼兒的實際生活經驗相脫離,也不適合幼兒的能力水平,導致幼兒在進行自主游戲時無法自由發揮,影響了其參與游戲的積極性,游戲效果不佳。
二、在幼兒自主游戲中投放材料的原則
在幼兒自主游戲中投放材料應當遵循一定的原則,科學、合理地投放游戲材料,才能使其成為幼兒參與游戲的驅動力,讓幼兒獲得理想的自主游戲體驗。
(一)經濟實惠原則
幼兒在進行自主游戲時常需要很多的游戲材料,因此教師應當堅持經濟實惠的原則為幼兒投放游戲材料。例如,在戶外自主游戲中,教師將梯子、長板、滾筒、箱子、墊子等經濟實惠的游戲材料,進行不同數量、不同使用方式的組合,并讓幼兒自由地發揮想象力與創造力,開發不同的玩法,增強幼兒在自主游戲中的愉悅感。
例如,在建構自主游戲中,幼兒利用數量豐富的積木、雪花插片等材料,通過富有創意的想法和親自動手操作,呈現不同造型與架構的建筑作品,別有一番趣味。此外,教師還將一些生活中的廢舊物品投放到自主游戲中,讓幼兒自由發揮想象進行創作。有的幼兒使用若干個一次性紙杯進行搭建壘高;有的幼兒將舊紙盒制作成了小汽車;有的幼兒用奶粉桶制作了小鼓。教師通過這些既經濟環保、又能開發幼兒想象力的游戲材料,增強幼兒的綠色環保意識,使其養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并且這類環保主題的自主游戲也會給幼兒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層次分明原則
早在幾千年前,教育家孔子便提出“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強調教師應依據學生的實際特點,采取有區別、有差異、有針對性的教育。基于此,教師在為幼兒投放游戲材料時也應當“因材施教”,堅持層次分明原則,針對不同年齡段、不同能力水平的幼兒,投放不同層次的游戲材料,更好地滿足幼兒個性化的游戲需求,激發幼兒參與自主游戲的積極性,使其獲得良好的游戲體驗。
例如,小班幼兒年齡小,自主游戲的形式多為平行游戲,指兩名或多名幼兒在進行游戲時,各玩各的、互動較少,主要是幼兒與材料的互動。因此,他們更喜歡熟悉的、具有安全感的游戲材料,而面對新的游戲材料,通常不知如何選擇。這就需要教師在給小班幼兒投放材料時,確保材料的數量充足,以便每個幼兒都能接觸到游戲材料。同時,教師應當為小班幼兒創設符合其心理需求的自主游戲環境,讓他們輕松、愉悅地參與自主游戲。而大班幼兒隨著年齡的增長,已具備了一定的社交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因此他們更喜歡與同伴一起討論材料的玩法、制定游戲規則等。教師應結合大班幼兒的這一特點,為他們提供探究性較強的游戲材料,如輪胎、跳繩、毛線等。這些材料可以充分激發幼兒的探究欲望,促使他們在協作中進行創造,并在自主游戲中獲得成長。
(三)定期更新原則
在幼兒自主游戲中,如果游戲材料始終一成不變,將會導致幼兒失去與材料互動、參與游戲的積極性,但是游戲材料更新過快、頻率過高,則又容易導致幼兒無法充分開發與探究游戲材料,進而影響自主游戲的效果。因此,教師在投放材料時應當堅持定期更新的原則,并且要認識到定期更新不是將所有的游戲材料一股腦兒地全部更換,而是應當科學地確定游戲材料新舊比例,確保幼兒在使用材料時,既不會出現爭搶的情況,又能創造性地開發材料的多重玩法,從而獲得愉悅的游戲體驗。
例如,在戶外自主游戲中,教師投放了輪胎游戲材料,幼兒發揮想象,開發出很多有趣的玩法,如單人推比賽、多人推比賽、摞起來搭建“城堡”等游戲形式。基于此,教師為幼兒投放木板材料,鼓勵幼兒使用木板、輪胎創造其他有趣的玩法。幼兒結合玩輪胎的經驗,將新舊材料進行結合,開發、延伸出新的游戲玩法。如幼兒協力將若干輪胎摞在一起,又將新增的木板材料斜放在摞起來的輪胎上,這樣便形成了一個小斜坡,于是簡單的“滑梯”便制作而成了。教師定期更新游戲材料,并且注意新舊材料的比例,可以使幼兒獲得更好的游戲體驗,促進幼兒在自主游戲中進步與成長。
三、在幼兒自主游戲中投放材料的策略
為了科學、有效地投放自主游戲材料,教師應當在游戲前、游戲中、游戲后充分觀察與反思,準確把握幼兒的實際需求,為幼兒提供真正所需的自主游戲材料。
(一)游戲前了解幼兒的興趣愛好,合理投放游戲材料
游戲材料的使用對象是幼兒,因此教師不能以成人化的視角決定投放游戲材料的類型。在日常教學中,教師應當加強對幼兒的觀察,充分了解幼兒的年齡特征和興趣愛好,精準把握幼兒的實際需求,投放可以激發他們探究欲望的游戲材料,驅動他們積極主動地參與游戲,并進行自主思考和探究,從而提升自主游戲質量。
例如,教師通過與家長的溝通得知,很多幼兒家里都有迷你版的廚房用具,這些廚具精致、小巧,并且能真正點火做出食物。幼兒經常樂此不疲地用迷你廚房用具學做各種美食,如煎雞蛋、煮粥等。針對這一情況,教師在開展游戲活動前,提前和家長做好溝通,鼓勵幼兒將家中不用的迷你廚具帶到幼兒園,并將其投放到戶外自主游戲中。這些游戲材料貼近實際生活,容易激發幼兒的好奇心和探索欲,讓幼兒在積極主動參與游戲中,發揮各種奇思妙想,制作美味的食物。此類自主游戲可以培養幼兒的勞動意識和生活能力,有助于增進親子關系,增強幼兒對父母的感恩之心。
(二)游戲中觀察幼兒的表現,合理調整材料的數量和類型
幼兒自主游戲是一個動態過程,幼兒在與游戲材料進行互動時,經常會出現一些突發情況。教師應當加強觀察幼兒在自主游戲中的行為表現,跟隨游戲進展及時調整材料的數量與類型,更好地契合幼兒在自主游戲中發生的變化,滿足幼兒當前的需求。
例如,在建構自主游戲中,幼兒隨著經驗的豐富,對游戲材料的需求也逐漸加大。基于此,教師在原有材料的基礎上,又投放了幼兒從家里帶來的一次性紙杯、麻將塊等游戲材料,使建構材料更加多樣化。教師通過觀察幼兒的游戲行為,發現個別幼兒出現爭搶游戲材料的行為,不僅導致他們的游戲停滯不前,也影響了其他幼兒。教師及時介入,再一次為幼兒投放紙箱、奶粉罐等游戲材料,引導幼兒互幫互助、友好溝通,并利用這些新游戲材料設計富有創意的建構作品。教師的及時回應與指導,巧妙化解了幼兒因為游戲材料不足而產生的矛盾,推動了幼兒自主游戲的順利進行。
在戶外自主游戲中,教師為幼兒投放了若干個籃球,鼓勵他們開發籃球的多樣玩法。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部分幼兒失去了對籃球這一游戲材料的探究興趣,參加游戲時表現得有些心不在焉。針對這一情況,教師及時投放了若干個牛奶紙箱,使其開口朝上,引導幼兒將手中的籃球投進牛奶箱中,并且還投放了若干隔離樁,鼓勵幼兒繞著隔離樁運轉籃球。新增的游戲材料再一次激發了幼兒對籃球的探究興趣,幼兒興致高漲、熱情滿滿地拿起手中的籃球創造出其他富有想象力的籃球玩法。案例中投放游戲材料的方式,契合了幼兒變化的游戲需求,有助于他們全身心地融入游戲活動。
(三)游戲后加強反思與梳理,不斷總結游戲材料的投放經驗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作為教師,每天的教學經歷都是一筆寶貴的經驗財富。因此,在自主游戲活動結束后,教師應當加強反思與梳理,從中明確教學得失,總結教學經驗,為后續教學活動的調整與優化提供明確的方向,以此提升游戲活動質量。
例如,在某次戶外自主游戲中,教師為幼兒投放了滾筒。這一游戲材料預設的玩法是讓幼兒嘗試站立在滾筒上,并且學會驅動滾筒向前行駛。但在實際游戲中,幼兒卻將一個個滾筒連接起來,構成了一個長長的“隧道”,大家爬進爬出,樂此不疲。對于幼兒表現出來的游戲行為,教師并沒有一味地指責或批評,而是充分尊重幼兒的創意玩法。在得到教師的肯定后,幼兒不僅獲得了一次快樂的游戲體驗,而且他們的爬行能力、規則意識也都得到了有效鍛煉。在結束了本次戶外自主游戲后,教師及時進行反思,從中認識到“某種游戲材料≠某種玩法”,而應當根據實際情況放棄對所投放游戲材料進行的預設結果,尊重幼兒的創意想法,突出幼兒在游戲中的主體地位,使得自主游戲富有意義。這種“無心插柳柳成蔭”的結果也是幼兒自主游戲中的一種美好體現。
四、結語
游戲材料是幼兒進行自主游戲的重要載體,對于自主游戲的質量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師應當堅守必要的原則,采取恰當適宜的策略,避免誤區,科學地投放游戲材料,并保證幼兒的自主選擇權,促進幼兒在游戲中更好進步、成長和發展。
(劉" 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