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理念、新課程、新技術(以下簡稱“三新”)教育背景下,高中作文評語的重要性愈加凸顯。它具有反饋與指導的作用,對評價學生的寫作水平、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具有重要意義。作文評語作為評價與激勵的一種方式,為教師提供了對學生的寫作能力進行客觀評價的工具,能夠幫助學生建立自我認知,并通過正面的鼓勵激發他們的寫作熱情。當前作文評語存在內容單一、形式僵化等問題,這限制了對學生寫作能力的全面評價。教師應創新作文評語,通過注重個性化評價、促進自我反思、尋找學生的閃光點、善于運用期待效應、注重寫作技巧的指導等方式,充分發揮評語的教育價值,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一、當前高中作文評語存在的問題
(一)內容單一
傳統的高中作文評語往往過分強調形式和技巧,如糾正語病、劃分段落、充實論據等。這可能導致學生將寫作視為一項技術性任務,而非自我表達和創新思考的手段,從而對激發學生的寫作熱情和培養學生的創造力產生不利影響。從當前的高中作文評語來看,內容單一的問題不容忽視。這主要表現為聚焦于對文章的結構、語言、修辭等技術層面的評價,而忽視了對學生情感表達、思想深度及創新思維等方面的評價。因此,評語內容單一的問題亟須解決。評語應突破技術層面的限制,更多地關注學生的情感表達和思維深度。
(二)形式僵化
“三新”教育背景下,高中作文評語的形式僵化問題愈加明顯。傳統評語通常遵循某種固定的結構,如“開頭部分表現如何,主體部分表現如何,結尾部分表現如何”,這種標準化的表述雖然方便教師迅速提供反饋,但缺少靈活性和針對性,無法體現學生作品的多樣性和個性化差異。這種機械化的評價方法可能會使學生感到自己被公式化對待,難以引發情感共鳴和深刻的自我反思,未能充分發揮評語的教育價值。
同時,標準化的評語往往難以體現對學生寫作進步的個性化關注。每名學生的寫作內容、情感表達和思維角度都是獨特的,但標準化的評語無法準確捕捉這些細微差異,導致學生難以從中獲得有價值的指導和激勵。常見的評語如“語言流暢,結構清晰”雖然肯定了文章的表面特征,但缺乏針對性的改進建議,無法激發學生對寫作的興趣。為了克服評語形式僵化的問題,教師應采取更加靈活和個性化的評價方式。
二、“三新”教育背景下高中作文評語的創新策略
(一)注重個性化評價,尊重學生個體差異
學生之間存在顯著的個體差異。有的學生語言表達能力較強,有的學生寫作能力較弱,有的學生思維比較活躍,有的學生性格比較內斂,等等。在作文評語中,教師應注重對學生的個性化評價,充分考慮每名學生的獨特性,尊重每名學生的個性,特別是對那些性格內向或寫作能力有待提高的學生,并尊重每名學生的寫作風格和特點。
例如,在筆者所教授的班級中有一名女生,她平時上課特別沉默,但寫作能力很強。在她的作文評語中,筆者寫道:“你有一雙善于觀察的眼睛,你的每一篇寫作都離不開生活,你也是一個熱愛生活的人。老師相信你會用自己的眼睛發現更多美,讓自己的生活更加豐富多彩。”后來,這個女生寫了一篇名為《我最愛的人》的記敘文,并特意附上了一張與母親共處的照片。從這篇文章中,筆者可以清晰地感受到她對生活的熱愛和憧憬。這篇文章是她從日常觀察到的美景、人物等素材中汲取靈感創作的,展現了她獨特的寫作風格。
(二)促進自我反思,引導深度學習
在寫高中作文評語時,教師應重視對學生寫作過程的指導和評價。這種做法不僅有助于學生改進和完善自己的寫作,還能使他們在持續的反思中進行深度學習。例如,教師可以在評語中指出學生在文章結構、語言表達或邏輯推理上的不足,并提出相應的改進建議。學生能夠根據教師的評語分析并修改自己的作文,進而提高寫作能力。教師應根據自身的實際教學經驗,與學生進行深入交流,鼓勵學生主動提出在寫作過程中遇到的難題。同時,教師應對這些問題進行歸納總結,并向學生提供切實可行的建議和意見,以便學生能在與教師的互動中加深理解,實現深度學習。此外,教師應引導學生思考文章內容是否真實反映了生活,是否存在觀察生活不細致、主題不突出的問題,以進一步完善。這樣的反思有助于學生從不同視角對作文進行分析和評價,在反思中提高寫作水平。
(三)尋找學生的閃光點,用積極的態度鼓勵他們
陶行知說過:“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教師在寫作文評語時應用積極的態度來鼓勵學生,以增強學生的自信心,激發學生的寫作熱情,并提高其寫作能力。例如,在給一名學生寫作文評語時,筆者寫道:“你寫的文章讓我眼前一亮,思路清晰、結構嚴謹、語句通順……”這樣的評語能夠讓學生感受到教師對其作文的肯定和欣賞,進而有效激發其寫作熱情。值得注意的是,教師在為學生寫評語時,不應無原則地贊美,而應在適當的時候提出自己對文章的看法。如果教師僅簡單地表達“這篇文章寫得很好”,可能會讓學生感到乏味。因此,教師在寫評語時必須注意語言的技巧,確保學生感受到自己的作文得到了教師的認可,從而提高他們的寫作興趣。
(四)善于運用期待效應,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
心理學家羅森塔爾和雅格布森通過實驗揭示了一個現象:當人們被告知一個好消息時,他們會盡最大努力去完成這件事;當人們被告知一個壞消息時,他們的積極性就會受到打擊,進而導致失敗。這一現象被稱為期待效應。在教育領域,期待效應指教師對學生的期望能夠激勵學生取得優異成績,教師的期望越高,學生的進步往往越大。在高中作文教學中,期待效應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它不僅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還能增強教學效果。因此,教師在寫作文評語時,應巧妙地運用期待效應。
在高中寫作教學中,筆者常會對某名學生說:“你的作文寫得真不錯!”這類正面的評價具有顯著的激勵效果,能促使學生更加積極地參與寫作活動。在寫評語時,筆者會寫道:“你能夠用語言將一件事描述得如此具體生動,這表明你的寫作能力非常出色!”這樣的評語能夠增強學生的自信心,讓他們更加自信地投入寫作,并相信自己有能力寫出優秀的文章。例如,在指導一名學生寫《難忘的一件事》時,筆者在評語中寫道:“你能夠用簡潔的語句將事情描寫得如此細致和生動,這說明你是一個非常細心的人!”這樣的評語不僅能讓學生感受到教師的認可和尊重,還能激勵他在未來的寫作中繼續努力,爭取更好的表現。這樣的教學方式能夠顯著增強教學效果。
(五)注重寫作技巧的指導,為學生指明寫作方向
在寫作文評語時,教師不僅要指出學生作文中的問題,還要積極引導學生學習寫作技巧,并幫助學生學會合理運用這些技巧,以提高他們的寫作能力。例如,筆者在對學生的作文《我的高中生活》寫評語時寫道:“文章開頭要引起讀者的興趣,不能直接進入主題,建議可以通過提出問題引發讀者思考的方式來引出下文。另外,文章中要注意使用修辭手法,如比喻、擬人等,讓文章更生動和富有趣味性。文章中還要運用一些描寫方法,使文章更加生動形象。同時,要注意段落間的銜接和過渡。”筆者在評語中不僅指出了學生作文中存在的問題,還提供了具體的解決辦法。
在寫作文評語時,教師應注重寫作技巧的指導,使學生在掌握這些技巧的基礎上提高寫作水平。首先,教師應確保學生掌握文章的結構,包括文章開頭、中間、結尾。在寫作文評語時,教師應強調一個好的開頭的重要性,并指導學生在寫作中巧妙設置懸念,以激發讀者的閱讀興趣。其次,教師應指導學生恰當地運用修辭手法,如比喻、擬人和排比等,使文章內容更加生動形象。最后,教師應指導學生恰當地運用語言描寫技巧。例如,通過細節描寫將人物形象刻畫得更加具體生動,通過環境描寫讓讀者產生身臨其境之感,通過景物描寫展現自然界的美麗。
在寫作過程中,教師還要引導學生學會如何表達情感、抒發情感。例如,在為學生的作文《我想對你說》寫評語時,教師可以寫道:“你的作文充滿了真摯的情感,細膩的筆觸勾勒出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文章中巧妙地運用了比喻和排比,使得語言更加生動有力。老師特別欣賞你的細節描寫,將情感表達得如此深刻。在未來的寫作中,你可以嘗試進一步深化情感的層次,探索更多表達內心世界的寫作手法。例如描述場景時,不妨加入一些感官描述,讓讀者能夠產生共鳴。同時,可以嘗試運用對比和象征等手法,拓展文章的深度。繼續努力,你的寫作定會綻放更多光彩!”這樣的評語不僅肯定了學生的努力和成果,還提供了具體的改進建議,鼓勵學生在寫作中進一步探索和提升,從而更好地掌握表達和抒發情感的寫作技巧。
結語
“三新”教育背景下,高中作文評語不僅是評價學生寫作能力的一種方式,還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有效途徑。高中作文評語在開展互動教學、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激勵學生進步及關注個體差異等方面扮演著重要角色。因此,教師應深入理解高中作文評語的重要性,并在實踐中持續探索與創新,以充分發揮高中作文評語的教育價值。
(作者單位:
廣西河池羅城仫佬族自治縣高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