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制造業是上市公司中財務舞弊的高發領域。文章選取了2013—2023年間被中國證監會因財務舞弊行為處罰的74家A股上市制造業公司的數據作為樣本,綜合分析了這些公司的行業分類、地理分布、舞弊時期及審計意見的特征。此外,借助證監會在同一時段公布的一系列典型案例,文章采用案例分析方法,探討了宜華生活、撫順特鋼、佳電股份和輔仁藥業等企業的財務舞弊情況,涉及了收入、資產、成本費用以及財務報表附注等方面的舞弊方式,揭示了常見的舞弊手法和操作流程?;谶@些財務舞弊特征,提出相應的預防和應對措施。
【關鍵詞】制造業上市公司;財務舞弊;財務風險
【中圖分類號】F275
★ 基金項目:山東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ZR2022MG071);山東省人文社科項目(2022-YYGL-48);青島市社會科學規劃項目(QDSKL2201189)。
一、引言
隨著資本市場的不斷拓展和企業間競爭的日益激烈,財務舞弊手法變得更加復雜多樣,引起了公眾和監管機構的高度關注。截至2023年底,我國共有5346家上市公司,其中制造業公司占到3608家,顯示出該行業在資本市場中的重要地位。然而,隨著上市公司數量的增加,財務舞弊行為也有所增多,特別是在制造業領域,成為了我國財務舞弊的重災區。這種現象不僅損害了投資者的利益,也對市場的整體信任和健康發展構成了嚴重威脅。因此,加強對制造業財務舞弊的監管和預防顯得尤為重要,這對于維護資本市場的穩定和公正具有重要的意義。
在財務舞弊手段方面,傅頎等(2023)發現最常見的是調節收入,包括虛增收入和提前確認收入[1];葉欽華等(2023)則認為包括虛構貨幣資金、違規占用資金以及通過虛構經營和投資業務轉移資金的資金舞弊已經超越收入舞弊,成為上市公司財務舞弊新的“重災區”[2]。葉凡等(2021)提出舞弊還有對成本和費用的操縱,提出操縱手段包括少計漏計成本費用、推遲確認費用[3];李秉成和趙露(2023)認為操縱手段主要是調節財務報表附注,主要指隱瞞和虛報情況,隱瞞關聯方交易、未決訴訟[4]。在財務舞弊監管方面,胡華夏和劉雯(2018)發現上市公司財務舞弊行為是個人、企業、社會協同作用于文化、動機、機會與收益權衡四因素的結果[5]。葉欽華等(2022)發現財務舞弊呈現出從單純的利潤表操縱轉向利潤表與資產負債表聯動操縱的趨勢,財務舞弊公司的非財務異常特征出現次數顯著多于財務異常特征[6]。葉康濤和劉金洋(2021)發現非財務信息更有助于幫助注冊會計師識別企業財務舞弊行為[7]。
本文以中國證監會網站的處罰決定書及CSMAR數據庫為基礎,選取我國制造業上市公司財務造假典型案例作為研究對象。首先,利用 CSMAR數據庫,對A股上市公司2013—2023年的違規行為進行了統計分析;其次,在應對違規行為時,采用了手工分類處理的方法,將那些與財務舞弊不直接相關的內容,如信息披露違規、市場操縱策略、內幕交易等,進行精準剔除。將財務舞弊案例挑選出來,再對重復舞弊的企業進行處理,余下的部分則是關于上市制造企業財務舞弊的處罰信息。對樣本公司數據和違規數據進行了處理,并在網絡上廣泛搜集了與公司相關的各種資料。這些資料包括但不限于公司的年報、公告、新聞報道、行業分析報告等并對它們進行統計。
二、財務舞弊基本特征分析
(一)行業分布特征
根據證監會2012版行業分類,篩選出制造業各個子行業如表1,由表1可見,制造業是財務造假行業的重災區,其中,電子設備制造業、設備制造業、醫藥制造業其數量分別為11家、10家、9家,印刷和記錄媒介復制業也存在2家舞弊企業,行業占13.33%,因其基數小,行業占比最高。近幾年,傳統產業下滑,信息技術產業蓬勃發展,舞弊行為日益增加,應予以重視。
(二)地區分布特征
表2為我國制造業上市公司財務舞弊所在的地區分布情況,運用CSMAR數據庫對全國各地的制造業A股上市企業數量進行了篩選,并對各省市的造假企業進行了統計,得出了各省的造假企業所占的比例,對各省份進行細致的統計中,發現內蒙古和西藏等地的制造業企業未出現過財務造假的案例。因此,這些地區的企業并不包含在本次統計分析中。
通過分析表2數據,我們不難發現,在全國范圍內,廣東省與浙江省在舞弊公司的絕對數量上表現尤為突出,分別是10家和8家。在舞弊公司占比方面,占比最高的分別是遼寧省、寧夏回族自治區、吉林省,分別為8.45%、8.33%、8.11%。舞弊公司數量最多的廣東省、浙江省舞弊公司占比反而很低。這一趨勢主要歸因于廣東省、浙江省等經濟活躍省份擁有大量的制造業企業,因此,相對于其他省份,制造業企業在這些省份的經濟結構中的比重可能會呈現出相對較低的態勢。
(三)舞弊時間特征
從樣本數據來看,在2013—2023年期間,有74家上市公司被證監會查實存在財務舞弊的違規行為。然而,在進一步對舞弊發生年度的統計數據進行梳理后,發現最終的舞弊事件記錄總數達到了148條,其數量遠遠超過造假企業的總數量,原因在于一家公司多年來都有財務舞弊行為。例如,經證監會行政處罰披露,廣東廣州日報傳媒股份有限公司2011—2013年間都存在虛增利潤、虛構業務實現業務目標的情況;山東龍力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15—2017年間,都存在刪除、修改、偽造大量會計憑證、相關單據修改財務數據虛增公司利潤的造假情況。
表3列示了樣本公司舞弊發生的年度分布情況,同一公司可能在數年內有舞弊行為。除了近年來可能還沒有被發覺的財務舞弊(從表格中可以看出,一家企業從舞弊出現到受到監管處罰的時間間隔通常為3年及以上)外,2015—2017年為舞弊家數呈現出大幅上漲趨勢,在當前我國經濟發展面臨下行壓力的背景下,這種局面對于上市公司的運營活動產生了顯著的影響。由于整體經濟環境不佳,企業的盈利能力受到了限制,這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了管理層采取更為謹慎的財務管理策略,從而可能導致了對財務舞弊的需求減少,進而使得財務舞弊行為的發生率有所降低。
三、財務舞弊類型與手法分析
上文分析了舞弊行為在市場中的具體分布情況。在此基礎上,選擇典型的案例對財務舞弊的類型和手段進行具體剖析。以反映出舞弊行為的一些共同特征,比如持續時間長、涉及金額巨大等,本文確定了幾家在制造業領域內具有顯著代表性的企業作為分析對象。宜華生活2016—2019年間存在收入舞弊、虛構利潤;撫順特鋼2010—2016年間存在虛增資產;佳電股份2013—2015年間違規調整會計信息;輔仁藥業多次推遲披露、虛假記載。
(一)收入相關舞弊手段分析——宜華生活
收入舞弊指的是企業出于故意,通過不正當手段使得其收入記錄失去真實性和準確性的行為。這種行為往往涉及對收入數據的篡改、隱瞞或虛構。收入舞弊的方法有三種:一是虛構交易收入;二是提前確認收入;三是利用不確定性收入操縱報表數據。這些做法雖然在短期內能夠為企業帶來顯著的收益提升,但從長遠來看給企業帶來了很大的隱患。
1.宜華生活財務舞弊概況
宜華生活自2016年以來,其流動資產出現大幅增長,引發人們對該公司的質疑。宜華生活因經營業績下降、負債過高而大量購買不動產,上海證交所曾就該公司的貨幣資產、高流動性資產等問題展開調查。宜華生活在2020年1~2月的連續20個交易日內,股價均跌至1元以下,已被強制退市。由于宜華生活有可能涉嫌財務舞弊,2020年4月被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立案調查。
2.宜華生活舞弊手段分析
表4列示了宜華生活在2016—2019年虛增營業收入及虛構利潤的情況。宜華生活在2016年虛構了高達229 810.57萬元的收入,占到了該年度末對外公布的營業收入總額的40.32%,此外,還虛構了77 308.28萬元的利潤,這個數字占到了利潤總額的88.24%。此后,宜華生活更是變本加厲,在2017年、2018年、2019年年度報告分別虛增營業收入214 028.99萬元、201 210.05萬元、64 103.66萬元,在2018年虛增利潤占當期披露利潤總額的比例高達驚人的192.78%。
(二)資產相關舞弊手段分析——撫順特鋼
資產舞弊可能是按照市場價格收購內部產品和服務,再以市場價格或高于市場價格銷售內部資產,并通過自己倒買倒賣公司內的產品,使其循環交易,促使產品或服務的價格持續上漲,從而達到虛增資產的目的。另外,虛增在建工程的相關費用或者對固定資產折舊方式的任意變更,從而達到虛構利潤的目的。
1.撫順特鋼財務舞弊概況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于2019年7月8日對撫順特鋼及其董事等多名負責人做出處罰,撫順特鋼在2010—2016年的年度報告中,以及2017年第三季度報告中,所披露的期末存貨余額存在不實記錄;同時,2013—2014年的年度報告中,披露的期末在建工程余額也存在虛報;進一步地,2013年和2015年的年度報告中,期末固定資產余額亦被證實為虛假。
2.撫順特鋼舞弊手段分析
根據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的處罰決定及該公司年報,撫順特殊鋼在2010—2017長達八年的時間內,通過一系列不當的會計操作虛增利潤。具體包括未知大量原始憑證、調整成本核算系統以及財務系統,將原材料劃入存貨,八年間累計虛增了存貨金額高達190 194.53萬元。盡管原材料已經被實際使用,但是仍然登記在存貨中,沒有轉到主營業務成本上,造成了大量的存貨虛增,每年向外虛報的存貨占總資產的比重超過1%,2011年、2012年更是高達6.22%和5.56%,具體如表5所示。
kD97WyRKC8cF73ULJvn3RA==撫順特鋼的存貨量與真實情況不相符,為掩蓋其虛增,就把主意打到了在建工程上。撫順特鋼在存貨被虛增之后,迅速采取了行動,對在建工程進行了非法的調整。通過虛構原始憑證和會計憑證的手法,以構建虛假的庫存數據,進而將這些虛增的存貨轉移到在建工程科目下。2013年、2014年分別虛增在建工程74 293.03萬元、39 561.75萬元。長期虛增的在建工程很容易讓人生疑,隨后在2013年、2015年期間,撫順特鋼又把虛增的在建工程轉移到了固定資產上,導致2013年、2015年度報告期末的固定資產都出現了虛增,同時還對虛增的固定資產進行了折舊。
(三)成本費用相關舞弊手段分析——佳電股份
為了虛增本期利潤,企業往往要將本期費用延遲,或預先確定未來各期的預計費用。在費用資本化方面,一些公司可能會將本不應計入攤銷類別的成本進行資本化處理,這些不適當的費用通常包括廣告支出、利息支出等。公司往往會通過資本化費用,延長折舊費用攤銷時間,并削減資產儲備來提高盈利。延期攤銷和延期折舊經常會導致企業延期完工,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企業的成本水平,從而增加了利潤。
1.佳電股份財務舞弊概況
2018年,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對佳電股份進行了立案調查,并對其處以450萬元罰款。佳電集團的會計丑聞之后,佳電股票從“ST佳電”改成了“*ST佳電”,這一變動直接引發了公司股價的暴跌。
2.佳電股份舞弊手段分析
2013年度佳電股份少向主營業務成本轉移12 740.54萬元,同時,為了平滑利潤,公司還將本應計入2013年的銷售費用共計3 025.49萬元(其中2 009.07萬元遞延至2014年,1 016.42萬元遞延至2015年)進行了延遲入賬處理。這一系列的財務操作,最終使得公司的利潤總額增加了15 766.03萬元。2014年度,繼續利用少結轉產品成本的方式,使得主營業務成本轉移金額減少了2 786.93萬元。此外,公司還將本應在2014年入賬的3 298.50萬元銷售費用推遲至2015年入賬,同時將2013年度遞延的銷售費用2 786.93萬元計入本年度。這一調整直接影響了公司的利潤表現,使得利潤數據更為可觀。2015年度,將11 068.21萬元通過多結轉產成品的方式轉入主營業務成本之中。對于之前年度遞延的銷售費用,公司也將本應在2013年入賬的1 016.42萬元和本應在2014年入賬的3 298.50萬元均計入了2015年,為了逐步消化這些調整后的利潤,佳電股份在2015年累計將利潤總額調減了19 842.39萬元,如表7所示。
(四)財務報表附注相關舞弊手段分析——輔仁藥業
財務報告附注類舞弊主要有兩種手段,未充分揭示或故意隱瞞重大事項、未按規定(隱瞞)披露關聯事項,其中每一事項下又有多種方式。說明財務報表附注類舞弊日趨復雜化、專業化,隱蔽性強。
1.輔仁藥業財務舞弊概況
輔仁藥業在2019年7月26日收到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的正式調查函,認定該公司涉嫌舞弊,并隨即啟動了全面而深入的調查。2015年至今,輔仁和其母公司輔仁控股從輔仁藥業處獲得了巨額貨幣資金,但輔仁藥業未能履行其應盡的信息披露義務,及時披露輔仁及母公司輔仁控股非經營性占用上市公司資金的行為,從而造成輔仁的年報存在虛假記載和重大遺漏。
2.輔仁藥業舞弊手段分析
輔仁藥業在2018—2019年兩年間,曾多次為輔仁集團及其附屬公司進行過多起違法行為的擔保。據輔仁醫藥公司2019年年報顯示,輔仁醫藥公司在2018年6月獲得了1.4億美元的擔保,剩余6202萬美元。其中,輔仁醫藥集團2次違規擔保,宋河酒工業1次,宋河酒業1次,逾期金額分別為1500萬美元,11 002萬美元,1400萬美元和2300萬美元。對于這些擔保事項的信息披露工作嚴重滯后,沒有按照規定的時間節點及時向公眾及潛在投資者公布相關的詳細資料。
四、結論與啟示
制造業財務舞弊的有效治理對于確保資本市場的穩定性和透明度至關重要。這不僅有助于保護投資者的利益,也是維護市場秩序和信任的基礎。本文通過對制造業上市公司舞弊類型的深入剖析,從各種現象中發現通用的手段及特征進行描述,期望在理論和實務層面都能對制造業上市公司舞弊的預防和識別提供有效的參考,促進財務透明度和市場健康發展。
本文分析得到的啟示:
(一)在識別財務舞弊時,行業特性的考慮至關重要
近十年來,電子設備制造業有11家舞弊企業,在制造業行業分類中舞弊數量最多,應當提高警惕。制造業舞弊企業中農副食品加工、紡織服裝、食品制造以及金屬加工等細分行業的舞弊的數量也不容忽視。這一現象的背后可能隱藏著多重因素。由于存貨和在建工程資產復雜且難以核實,加上購銷流程繁瑣,因此成為財務舞弊的高發領域。注冊會計師和監管機構需對這些容易發生財務舞弊的行業保持高度警覺。在審計過程中,注冊會計師應深入分析企業的商業模式,重點關注其主要營收來源和現金流的構成,并識別供應鏈中的關鍵環節。此外,還需了解不同行業類型下企業的財務結構,特別是資產負債情況和成本費用分布;掌握行業內的會計處理慣例;評估企業的經營狀況,尤其是毛利率和銷售利潤sOHBk4ITahLYnHNuk8pqfA==率是否與行業標準存在顯著差異。對于那些結算方式、資產類別與行業常態明顯不同的企業,審計師應保持職業懷疑態度,必要時應擴大審計范圍,以確保財務報告的準確性。
(二)加大監管力度
從舞弊企業的區域分布情況來看,經濟高度發達的沿海地帶是上市公司聚集地,這里的企業數量眾多,規模龐大,市場競爭激烈。隨之而來的是,這些地區也成為了造假企業的高發地。上市公司的數量多,基數大,舞弊企業的數量也多,但舞弊的比例卻很小;那些經濟發展相對滯后、市場活力不足的地區,上市公司的數量較少,但是舞弊企業的比例很大,這表明,經濟發展水平與舞弊的可能性呈反比。監管機構應當不斷完善與財務舞弊相關的法律法規體系,確保這些法規能夠緊跟市場變化,及時應對新出現的財務舞弊手法。加大對財務舞弊行為的查處力度,公開曝光典型案例,增強威懾效果。通過本文關于舞弊從發生到被處罰的時間間隔分布的研究發現,我國部分上市公司多年來一直存在財務舞弊行為,而有關部門對會計造假的監控往往存在一定的滯后性,多是在若干年后才進行查處。處于新興行業、地處欠發達地區、經營規模偏小的上市公司,往往具有較高的造假風險,因此,監管機構應當予以重視,加大監管力度。
(三)利用非常規的核查方法是識別收入舞弊的關鍵
常規審計程序在識別虛假交易型收入舞弊方面效果有限,使用非常規的核查方法才是關鍵。上市公司近年來實施資金舞弊的新手法包括利用客戶、供應商或隱性關聯方構建虛假經營或投資業務,以實現資金占用的交易化,或者通過向隱性關聯方提供擔保來實施資金舞弊。這些手法將資金舞弊與交易經營活動緊密結合,甚至可能疊加虛假交易型收入舞弊等行為,掩蓋了資金舞弊的異常特征,使得常規審計程序難以識別。利用大數據技術,通過分析大量財務數據和交易記錄,識別出異常模式和異常交易??梢允褂镁垲惙治?、回歸分析等數據挖掘技術,發現潛在的舞弊行為。還可以通過多種數據源進行交叉驗證,確保數據的一致性和準確性。例如,驗證銷售數據與庫存數據、現金流數據等是否一致,發現潛在的不一致性。利用這些非常規的核查方法,可以提高識別收入舞弊的準確性和效率。
(四)加大對資產負債表項目的審計力度
重點關注重要資產的存在性認定及其減值的異常情況。制造業企業的主要資產通常包括大量的固定資產和庫存。審計人員應制定詳細的物理盤點計劃,包括對固定資產如機器設備、廠房及庫存的實地查驗,并且根據資產的重要性和價值進行抽樣,確保重要資產得到重點檢查。對固定資產和庫存進行定期的減值測試,確保資產價值的準確反映。分析如使用頻率、維修成本、市場價值等指標,評估資產是否存在減值跡象。識別資產成本和價值的歷史變化趨勢,早期發現減值信號。通過這些措施,審計人員可以更加有效地識別和管理制造業企業資產的存在性和減值的異常情況,確保資產負債表的準確性和企業財務的透明度。
主要參考文獻:
[1]傅頎,劉馨,趙子怡.上市公司收入舞弊識別與應對——基于索菱股份的案例分析[J].財會通訊,2023(09):122-127.
[2]葉欽華,黃世忠,葉凡,等.資金舞弊的新手法和新應對——基于2018—2023年6月的樣本分析[J].財會月刊,2023,44(19):12-17.
[3]葉凡,葉欽華,黃世忠.存貨舞弊的識別與應對——基于康美藥業的案例分析[J].財務與會計,2021(13):48-52.
[4]李秉成,趙露.上市公司財務風險對審計失敗影響機制研究——以輔仁藥業為例[J].財會通訊,2023(23):15-22.
[5]胡華夏,劉雯.從企業生命周期角度分析財務舞弊影響因素及演化[J].財會月刊,2018(14):101-108.
[6]葉欽華,黃世忠,葉凡,等.嚴監管下的財務舞弊分析——基于2020—2021年的舞弊樣本[J].財會月刊,2022(13):10-15.
[7]葉康濤,劉金洋.非財務信息與企業財務舞弊行為識別[J].會計研究,2021(09):35-47.
責編:吳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