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動畫電影《瘋狂動物城》為我們展現了一個動物世界的烏托邦,實際上,看似和諧平等的動物城暗流涌動,“烏托邦”也并非真正的烏托邦。電影以夢想和信念為核心思想,同時也深刻地隱喻了美國的典型社會文化現象。影片展現出來的有主題方面的隱喻、有對于美國社會的種族偏見、政客謀權、軟文化的隱喻等。通過對《瘋狂動物城》中有關美國社會現實的隱喻解讀,旨在更加深入理解美國的社會文化。也響應影片向我們傳達的哲思:只有人與人之間平等尊重,才能塑造出真誠友愛的社會。
[關鍵詞] 《瘋狂動物城》 美國夢 文化隱喻 現實隱喻
隱喻,亦稱暗喻,是文學中廣泛采用之修辭技法。它借助一類事物的暗示,引導讀者感知、體驗、想象、理解及論述另一類事物,涉及心理、語言及文化等多個層面[1]。隱喻的運用,能夠極大地豐富作品的表現力,使之更加鮮明生動。回溯至20世紀80年代初,美國著名認知語言學家Lakoff與Johnson于其合著《我們賴以生存的隱喻》中深刻指出,隱喻不僅是語言的裝飾,更是人類認知世界的重要工具。“隱喻之本質,在于借助具體、已知、熟悉之物象,去領悟那些抽象、未知、陌生之概念。”[9]換言之,隱喻超越了單純修辭的范疇,它構成了一種獨特的思維方式,體現了人類利用已知事物去闡釋未知事物的智慧與能力[2]。
一、主題的隱喻
《瘋狂動物城》主人公朱迪通過自己的努力一步步獲得整個動物城認可,她的這種勵志用來反映典型的美國夢[3]。《瘋狂動物城》的英文電影片名為“zootopia”,而這個后綴-topia來源于托馬斯·莫爾的“utopia”,為烏托邦或者“理想國”。而“瘋狂動物城”即構建了一個動物們和諧相處、平等共存的理想城市——動物烏托邦,在這個城市里“Everyone can be everything”:只要努力,你就能成為你想要成為的人。這即是對“美國夢”最直觀真切的表達。兔子朱迪從最開始遭遇歧視,到最后不斷努力獲得認可實現夢想;狐貍尼克也用自己的行動證明了自己,改變了自己的形象,打破人們固有的偏見,成為一名合格的警察。這種體現出來的政治意識形態和勇于通過個人努力去改變的過程,就是《瘋狂動物城》提倡的新的美國夢。[4]所以美國夢是美國國家的主流價值觀,而毋庸置疑,《瘋狂動物城》就是美國夢的直觀反映。
二、動物社會現象的現實隱喻
1.對美國社會的偏見隱喻
1.1族群偏見及種族平等的隱喻
兔子朱迪和狐貍尼克從小就受到族群偏見。兔子想當警察,卻因為是食草動物而受盡嘲笑。這種不公的待遇直指一個問題:人們,有他們本來既定的樣子嗎?兔子就該種胡蘿卜,獅子就該成為統治者嗎?平等之夢在號稱“一切皆有可能”的理想國——動物城依舊破滅;而狐貍由于大家對它們這種“狡猾”的肉食動物的不信任,所以在童年的時候也受到了同伴的歧視。Judy與Nick成為親密拍檔后,也不忘隨身攜帶防狐貍噴霧劑。在動物城中,“掠食者狂暴癥”的爆發使得整個城市立刻像美國社會的有色人種和白人一樣,分成了肉食動物和草食動物兩大對立陣營,種族矛盾一觸即發。片中肉食動物占動物城總人口的10%,暗合了美國黑人占總人口12.4%的比例。不過,身份偏見之后的認同卻更為棘手。就連族群偏見的受害者朱迪也親手釀造了新的物種偏見——她在記者會上將肉食動物的狂暴歸因于先天的物種基因。由此可見,受害者也可以成為新的施暴者。要實現種族平等,就要容納不同的差異、允許不同差異存在,不過分歸結于先天基因,尊重并認可不同種族的文化屬性及身份差異[5]。
1.2性別偏見與女性主義隱喻
身為女性的Judy在職場上并未獲得重任,反被指派至街頭執行貼車輛罰單的任務。顯然,在警察這一職業領域內,女性正面臨“他者”的困境,其職業身份認同被強烈地打上了男性化的烙印。性別與種族(在此以男人和肉食動物的隱喻出現)的霸權在職場上形成了相互交織的體系,展現出一種同構的態勢。然而,電影的敘事并未局限于傳統的二元對立框架——即男性與女性、草食與肉食之間的對立,而是巧妙地將這些對立面進行了融合與統一。影片中,Judy作為女性角色,在關鍵時刻挺身而出,不僅拯救了動物城,還成功揭露并化解了陰謀論的危機,展現出了非凡的勇氣與智慧。與此同時,綿羊副市長這一角色則構成了另一個深刻的對比。她外表看似溫順無害,實則內心深沉、手段狠辣,是整個故事中操縱一切的幕后黑手。這一設定不僅豐富了影片的人物層次,也進一步凸顯了性別與權力之間復雜而微妙的關系。
在影片中,女明星夏奇羊初看似僅為城市的點綴,是個花瓶,難以直接貢獻于動物城。然而,當恐懼的陰霾籠罩全城之際,她毅然挺身而出,成為種族平等與反歧視的堅定倡導者。此舉不僅顛覆了長久以來對女性角色的刻板印象與固化定位,更賦予了女性角色以嶄新的獨立思考與行動的光輝形象。
2.對美國社會的不公平現象隱喻
隨著影片的繼續,15年后朱迪進入動物城警察學校。這里的訓練對朱迪來說是十分不公平的,因為這里都是針對體型巨大的動物設置的考驗項目,根本沒有針對小型動物的考驗項目。因此,第一次在炙熱沙塵暴考驗中朱迪因為身體太輕而被大風吹得走不動就被埋在沙子下面;在冰墻攀巖中因冰墻對體型小的朱迪來說太高了,導致她滑落冰墻底部;在大塊頭犯罪考驗中她又因力量不敵大塊頭動物而失敗。這些考驗對體型小的動物來說似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不過最終朱迪憑借自己的努力與聰明成功通過這些考驗,成為一名真正的警察。
這與美國社會的不公平現象又有某些相似之處,如在美國社會中,結構性不平等也體現在多個層面。例如,經濟不平等導致了資源和機會的分配不均,使得一部分人群在教育、就業和醫療等方面面臨更多的困難。這種不平等在城市中尤為明顯,一些社區因為歷史、政策和經濟因素而長期處于劣勢地位,居民難以獲得同等的發展機會。
3.對美國社會的政治生態隱喻
3.1獅子與政權操控
獅子市長為人傲慢,對待下屬極不耐煩而又粗魯,它作為動物城里的最高領袖,卻是官僚做派,在工作上對綿羊副市長指手畫腳,要求苛刻,這也是綿羊副市長要奪權的原因之一[6]。獅子市長在和畢業的朱迪拍照時一把推開綿羊副市長,根本不給她留照相的空子,粗魯而又無禮。然而食肉的獅子卻選了溫順的食草動物綿羊來當他的副市長,原因不是因為他多么喜歡綿羊,而是為了爭取到占城市人口大多數的食草動物的選票。這隱喻了在現實世界的政治競選中,候選人確實會利用各種手段來吸引選民,包括展示家庭成員以傳遞積極的個人形象和家庭價值觀。這種現象在全球范圍內的選舉中都有所體現,它反映了政治營銷和形象塑造在現代選舉中的重要性。電影通過這一隱喻,促使觀眾思考政治競選的本質和可能的策略,同時也提醒我們關注選舉過程中的誠信和透明度。隨著影片情節的發展,朱迪發現了失蹤動物原來都是被獅子市長下了命令囚禁起來,目的是因為這會引起民眾的恐慌,這又像極了美國政府為了自己的政治選票而愚弄民眾的行為。當獅子市長發現了陰謀跡象,不是第一時間將事實公之于眾,而是為了一己之私選擇隱瞞,結果不但讓自己鋃鐺入獄,還差點讓綿羊副市長的陰謀得逞,可見獅子市長象征著典型的美國政客形象。
3.2綿羊與政客謀權
在這部動畫中,策劃整場大陰謀的幕后大boss,讓食肉動物發狂的竟然是性情溫柔的綿羊副市長。它表面上和藹可親、任勞任怨,卻是本片中最為腹黑的一個,它野心勃勃、冷酷無情,為了奪取權力,不惜殘忍地傷害食肉動物,它試圖用“午夜嚎叫”的一種藥物來使食肉動物變得瘋狂,從而挑起食肉動物和食草動物的爭端,挑起動物城的居民對市長獅子的不滿,從而達到讓獅子下臺,自己能夠順利掌控動物城的目的。隨著影片的繼續,綿羊副市長的陰謀被兔子朱迪和狐貍尼克發現,綿羊副市長決定殺人滅口,干掉這兩個壞它“大事”的人。綿羊為了自己能當上市長而不擇手段,反觀在現實世界的政治競選中,候選人為了贏得選舉確實會采取各種策略來吸引選民,包括提出政策承諾和展示個人魅力。這種現象在全球范圍內的選舉中都有所體現,它反映了政治營銷和形象塑造在現代選舉中的重要性。電影通過這一隱喻,促使觀眾思考政治競選的本質和可能的策略,同時也提醒我們關注選舉過程中的誠信和透明度。電影并未直接批評或評價任何具體的政治行為,而是通過隱喻的方式,激發觀眾對于政治過程的深入思考。后面,綿羊和獅子的市長之爭還隱喻了總統候選人為了當上總統而互相傾軋、彼此揭短的丑陋現象。比如特朗普與希拉里為了競選總統而彼此攻擊,彼此揭露對方不愿被公眾看到的一面而演出一幕幕的鬧劇。獅子與綿羊這二者的角色設計具有象征意味,犀利地諷刺了政治制度中不完善之處。
3.3權力的小巨人:Mr.Big角色的社會隱喻
在動畫電影《瘋狂動物城》中,Mr.Big這一角色以其獨特的形象和行為,為觀眾提供了一個關于權力和影響力的隱喻。Mr.Big作為一只體型微小的鼩鼱,卻掌控著一群體型龐大的北極熊打手,這種角色設計巧妙地展現了權力與地位并不總是與體型或外在形象成正比。
電影中的Mr.Big以其精明和果斷的決策能力,以及對法律的無視,象征著在現實世界中,某些個體或組織可能擁有的超乎尋常的影響力和資源。這一角色提醒我們,無論是在政治還是商業領域,權力和影響力的運作往往復雜且多維,而法律和規則的遵守是維護社會秩序和公正的基石。
通過Mr.Big這一角色的塑造,電影探討了權力結構和社會動態,同時也強調了正義和法治的重要性。這一隱喻鼓勵觀眾思考如何在現實世界中維護公平和正義,以及如何確保權力不被濫用。電影并未直接涉及具體的政治或經濟現象,而是通過藝術化的手法,激發觀眾對于社會現象的深入思考。[7]
3.4政府辦事效率低的隱喻
影片中的樹懶可謂是最大的笑點,它為朱迪和尼克查車牌時,花了很長時間才為它們辦理好業務。它無比慢吞吞的一系列動作跟朱迪的心急如火形成了鮮明對比,讓人逸趣橫生;同時他慢慢吞吞的行動和憨態可掬的笑容又引得人們陣陣發笑,影片卻是利用樹懶巧妙地諷刺了一把現實。首先,這個反應慢、行動遲緩的樹懶卻取名“Flash”(閃電),利用名字與性格的強烈反差進行了辛辣的諷刺。其次,觀眾也會感覺到這一幕似曾相識——繁瑣的手續、拖沓的行政流程、遙遙無期的等待時間、被不同的部門相互推脫,以及各種類似于證明“你媽是你媽”的不合理材料證明……在引人發笑的同時隱喻了現實生活中的行政機關,是對美國現實社會政府辦事效率極低的隱喻。樹懶緩慢的辦事速度隱喻了現實生活中政府公職人員工作效率低下。樹懶的角色耐人尋味、令人回味無窮。
4.軟文化的硬隱喻
影片中有一個特殊的角色——超級巨星夏奇羊,原型來自歐美著名歌手夏奇拉。在動物城分裂的危機下,她站出來呼吁大家保持理性。而在影片的最后,動物城內舉行了一場演唱會來慶祝重歸和平,夏奇羊演唱了一首《Try Everything》(嘗試一切),用藝術與文化的力量維護和平,正好切合了影片的主題:“我們應該給每個人實現自己的機會,給每個物種和平共處的機會,DNA不是不可跨越的物種差異,唯一的辦法是努力嘗試,不放棄交流。”舞臺上的老虎給夏奇羊伴舞,舞臺下的豹警官對著夏奇羊激動大喊。影片將演唱會作為消弭動物間的裂痕的最后手段,實際上表達了“軟文化”對“硬世界”的改變。20世紀60年代,由于種族沖突、女權運動和越戰等問題,美國社會陷入四分五裂。正當大眾對前途深感迷茫時,披頭士樂隊的主唱約翰·列儂以和平主義代言人的身份,介入美國的主流文化,他的《Give Peace A Chance》(給和平一個機會)被看作是反戰的圣歌。超過10萬的學生聚集在華盛頓,高聲齊唱:
All we are saying is give peace a chance(我們說給和平一個機會)
感受到來自反戰運動的壓力后,美國尼克松政府最終從越南戰場撤軍。列依的歌是反戰運動的產物,同時又反過來進一步促進了反戰運動,成為軟文化改變硬世界的真實案例。而動物城中的夏奇羊是動畫世界的列儂,為動物們跨越物種偏見帶來希望。在美國大選年,《瘋狂動物城》的出現,表達了民間對于種族融合、消除偏見與歧視的希望。給和平一個機會,給人與人之間的和諧共處一個機會,從這個意義上說,《瘋狂動物城》具有強烈的政治色彩,它為和平所唱起的頌歌,它為物種間的和諧相處所作出的努力,都使它不再僅僅是一部關乎夢想與現實的迪士尼動畫,在21世紀的今天,仍然具有巨大的社會意義。
三、結語
《瘋狂動物城》是一部非常優秀的電影,兒童看到的是一部生動有趣的童話,成年人看到的是一部充滿文化隱喻的現實主義電影。這部電影中有著諸多的社會文化現象隱喻,除了上述研究的幾個方面外,還有許多有意義的隱喻點值得挖掘,比如西裝革履的倉鼠職員們走出“雷明兄弟銀行”的辦公大樓,不但隱喻了2008年在金融風暴中倒閉的雷曼兄弟公司,也隱喻了華爾街白領精英們每天同質化和麻木的工作生活狀態。他們排著整齊的隊伍每天上下班、依次接過狐貍的棒冰,這隱喻了現實中的大眾趨同心理,而這種心態的產生主要源自獨立思想的缺乏;另外兔子代表亞裔、狐貍尼克代表猶太男性,貫穿全片的狐貍和兔子的愛情故事也是對美國社會亞裔和猶太裔的聯姻的隱喻等等。
隱喻通過喚起觀眾對熟悉對象的共鳴,創造了一種“似曾相識”的體驗,同時,隱喻的運用巧妙地將異質元素融合,促進了觀眾對電影中政治和社會議題的深入理解和共鳴,從而在心理上建立起一種“我們”與“他們”的界限感,增強了故事的吸引力和說服力。
參考文獻
[1] 馮延燕.《瘋狂動物城》中的隱喻藝術[J].青年文學家,2017(33).
[2] 吳丹丹.語篇中的隱喻機制[J].英語廣場,2019(2).
[3] 王賽.新媒體下電影作為媒介的功能——《瘋狂動物城》中的美國價值觀[J].名作欣賞,2017(5).
[4] 譚欽菁.電影《瘋狂動物城》中的美國社會文化隱喻解析[J].海外英語,2019(12).
[5] 黃曦.《瘋狂動物城》中的身份構建及政治隱喻[J].黑龍江生態工程職業學院學報,2017(3).
[6] 李欣,段靜.《瘋狂動物城》:美國社會的現實隱喻[J].電影文學,2017(8).
[7] 謝靜.《瘋狂動物城》的隱喻敘事[J].電影文學,2017(8).
(特約編輯 范 聰)
作者簡介:孟婷,內蒙古民族大學外國語學院,研究方向為比較文學、跨文化交際。
通訊作者:安琦,內蒙古民族大學外國語學院,研究方向為比較文學、跨文化交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