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標準化是材料產業提質增效的重要措施,標準化工程應用型人才稀缺是制約材料行業標準化工作推進的主要原因。本文基于耐火材料行業發展趨勢及武漢科技大學在耐火材料行業中的特殊地位,分析了我國標準化工程應用型人才培養現狀,結合新發展形勢下耐火材料行業對標準化人才的需求,從課程體系設計、實踐平臺建設及師資隊伍培養等方面探索標準化工程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以實現耐火材料專業教學與標準化教育的有機融合,為標準化促進耐火材料行業發展提供強大支撐。
關鍵詞:耐火材料標準化, 工程應用, 教育融合, 人才培養
DOI編碼:10.3969/j.issn.1002-5944.2024.20.018
0 引 言
70 年來,我國標準化事業經歷了起步探索、開放發展和全面提升三個階段,標準化事業取得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和長足進步。新《標準化法》的實施和《國家標準化發展綱要》的發布更是將標準化工作提升到國家戰略層面。在現代工業生產的過程中,材料是最基礎的元素之一,它直接影響產品的質量和性能。材料標準化是對材料的質量、性能、規格等方面制定標準的過程,其對行業發展具有重要意義[1]。原質檢總局等九部委制定出臺《新材料標準領航行動計劃(2018—2020年)》,進一步提出加強新材料計量、標準、檢驗檢測、認證認可信息共享和業務協同,推動實現新材料的性能符合性、材料試驗結果有效性和材料服役性能適用性評價標準化[2]。為有序推進建材行業標準化重點工作,加快構建建材行業綠色低碳安全高質量發展新型標準體系,中國建筑材料聯合會印發了《建材行業標準化工作三年行動方案(2023—2025)》[3]。
我國與美國、德國及日本為代表的標準化強國相比仍有較大差距,主要原因是標準化人才特別是國際標準化專家的缺乏。而標準化人才的匱乏歸根到底是由于培養機制缺失,美國、德國很早就開始培養標準化專業碩士、博士,儲備了大量高端標準化人才。而我國僅有17所高校開設有標準化專業,可見我國標準化教育體系仍不夠完善,從事標準化教育的力量仍嚴重不足[4-5]。《標準化人才培養專項行動計劃(2023—2025年)》提出人才是第一資源,標準化人才是推動標準化創新發展的重要基石。隨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要求培養造就大批德才兼備的高素質標準化人才[6]。標準化人才應該分層次、分類別培養,以滿足不同層次和不同方面的需求。本科標準化人才培養模式改革需要不斷總結和創新,研究生結構與層次有待進一步提高,標準化學科理論發展還缺乏有利的外部環境支撐。顯然,目前培養的標準化人才還難以滿足社會對各層次標準化人才的需求。
《國家標準化發展綱要》第三十二條明確指出要加強標準化人才隊伍建設,而實現這一國家發展目標的具體措施之一就是將標準化納入普通高等教育、職業教育和繼續教育,開展專業與標準化教育融合試點。湖北省為推動標準化教育與專業教育融合發展,提升“專業+標準化”教學能力,培養符合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的大批專業標準化人才,省市場監管局與教育廳聯合開展高校“專業+標準化”教育試點,在中南財經政法大學、華中農業大學、湖北大學、武漢科技大學、長江職業學院等 5 所院校開展專業與標準化教育融合試點,分別著重于培養綜合管理、農業、服務業、工業等相關學科專業的研究生、本(專)科生標準化復合型人才。武漢科技大學無機非金屬材料工程專業是試點專業之一,專業是在原耐火材料專業基礎上發展形成的,是國內高等院校最早設立的本科耐火材料專業之一。專業以服務冶金、建材等高溫工業為背景,已成為我國耐火材料領域專門技術人才培養及科學研究的重要基地。
本文基于當前耐火材料行業發展現狀,為解決行業標準化技術人才缺乏的問題,促進企業高質量發展,同時改進專業在新時代行業發展過程中標準化教育培養不足的困境。通過對專業現有課程體系進行改革、實踐平臺進行提升及師資隊伍進行培養,探索實現高等專業教育與標準化教育融合培養標準化人才的模式,研究如何培養專業學生標準化意識和能力,為專業標準化復合型人才的培養提供支撐。
1 耐火材料行業標準化工作現狀
耐火材料直接應用于鋼鐵、有色、水泥、玻璃、陶瓷、化工、機械、電力和國防等高溫過程工業,是保證其生產運行安全和技術進步必不可少的關鍵基礎材料。耐火材料產品質量的提高和技術的進步在國民經濟發展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我國耐火材料行業的標準化工作歷經70余年的發展,取得了系列重要成果。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24年3月,耐火材料領域制定標準共計373項,如表1所示。其中,本單位主持或參與制訂標準(標樣)共50項,其中牽頭國際標準1項,主導國家標準21項、行業標準11項、國家標樣10項。
在國家標準委的大力支持下,耐火材料行業標準化組織體系逐步完善,初步建立了行政主導和市場協同發展的標準體系,標準供給能力持續增強,團體標準影響力顯著提高,標準國際化水平和影響力不斷提升,標準化人才隊伍不斷壯大,標準化工作在規范市場秩序、提升產品和服務質量、推動產業升級和引領行業健康發展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在推動耐火材料行業高質量發展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目前,我國耐火材料行業相關企事業單位中的標準化技術人員,大多還是因工作需要半路出家,由師父帶徒弟的傳承式培養模式而來。面向中小企業的標準化技術技能人才還存在較大的缺口。
2 耐火材料標準化工程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探索
根據耐火材料行業發展趨勢及標準化人才需求現狀,按照工程教育專業認證的以學生為中心、產出為導向和持續改進的理念,實施產教融合、協同育人,協同行業協會、標準研究院所和行業企業,共同制定培養目標、畢業要求、培養方案和課程體系,共建實習基地,打造一支具有專業特色的標準化教育師資隊伍,從而培養工程標準化特色人才。
2.1 課程體系設計
基于耐火材料專業的知識特性,結合標準化人才應具備的知識和素養需求,將標準化教育納入專業課程教學體系中,推動專業學科教育與標準化教育相融合。調查標準化人才預期的素質和能力要求,研究現有耐火材料相關專業培養目標、工程教育專業認證標準,結合現行專業培養方案具體情況,確定工程標準化教育應覆蓋的教學內容。使專業學生掌握標準及標準化基本概念,熟悉標準化的基本原理與方法,了解我國標準化工作和國際標準化的基本現狀;掌握標準制修訂工作的程序,初步具備開展標準化工作,特別是企業標準化工作的基本能力;了解標準化工作在耐火材料行業領域的作用及意義。
2.2 實踐平臺建設
除課程教學外,實踐教學是人才培養的必備環節和重要輔助手段,是工程實踐能力加強的重要環節。充分利用現有教學科研實踐平臺,加強平臺標準化建設,為標準化工程應用型人才培養提供保障。同時,積極推動標準化競賽、標準化專題講座和標準化科普活動,為推進學生第二課堂學習提供廣闊空間。結合專業教育與標準化教育特點,探索課堂教學-標準應用-標準制定分段進階式教學方法,逐步培養學生的標準化意識、鍛煉學生應用標準能力和樹立標準化思維,從多角度培養學生的標準化能力。
2.3 師資隊伍培育
培育具有豐富的標準化工作經歷的師資隊伍,讓專業老師不僅掌握深厚的耐火材料專業知識,還具有標準化工作能力,能夠系統地進行專業工程標準化教育。選派專業教師參加專門系統標準化知識培訓,提升教師團隊標準化教育能力。制定標準化工作能力發展計劃,鼓勵骨干教師赴標準化研究院所、標準化工程實踐基地合作研究,通過校內外的研討、訪問及交流等學習,深入推進專業教師在計量、標準、質量、檢驗檢測、認證認可、評價控制方面的能力培養。同時加大力度聘任校外行業標準化專家作為兼職教師進校授課、指導學生,彌補校內特色師資數量與能力不足的缺口。
3 耐火材料標準化工程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建設實效
依據專業教學與標準化教育融合開展標準化教育的教學內容,實施專業教學與標準化教育融合的標準化人才培養模式。開設標準化有關通識課程《工程標準化概論》,為標準化在耐火材料領域的推廣及復合型人才培養奠定基礎。同時,修訂了《無機材料科學基礎》《粉體工程》《材料力學》和《無機材料物理性能》專業基礎理論課程大綱,將了解耐火材料行業相關標準方法與培養標準化意識作為課程教學目標之一。
利用建有的省部共建耐火材料與冶金國家重點實驗室、高溫材料與爐襯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鋼鐵工業耐火材料新技術教育部國際合作聯合實驗室及湖北省耐火材料質量監督檢驗站等國家級及省部級科研平臺,建設了一支學員結構合理、年齡均衡的從事標準化研究工作的專業團隊。同時,借助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湖北省材料學實驗教學示范中心及國家級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等教學與實踐平臺,為實驗課程教學、生產實習、工程實踐、創新實踐和畢業設計等專業標準化教學設計的實施提供豐富資源和強力支撐。
加強了專業教學團隊成員參與耐火材料行業標準化工作的力度,專業教師中有10人在耐火材料行業相關的4個全國標準化技術委員會任職。越來越多的專業教師熟悉標準化工作原理、程序和一般規則,具有豐富的標準化工作經歷。同時,積極推動與標準化科研院所的合作交流,鼓勵專業教師參加相關標準化比賽,并獲2023年全國大學生標準化奧林匹克競賽二等獎。
4 結 語
標準化決定國家乃至國際層面職業工作的視角與機遇,標準化教育將個人發展和職業工作的各種機遇有機結合在一起。隨著黨中央國務院《標準化發展綱要》的印發實施,標準化的作用更加凸顯。標準化人才是助推標準化戰略實施的關鍵,要利用標準引領產業轉型發展。我國標準化教育模式和教育體系建設中必將越來越完善,標準化人才必定會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視,標準化人才隊伍也會越來越壯大。將專業教學與標準化教育融合的標準化人才培養模式向相關工程專業領域推廣應用,創建更多的全國標準化人才培養基地,發揮示范引領作用,為國家培養優秀的工程專業標準化人才,支撐國家標準化戰略實施。
參考文獻
[1]秦來順,唐高,趙春魚.材料計量與標準化特色新工科人才培養的探索與實踐——以中國計量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為例[J].硅酸鹽通報,2023,42(4):1513-1518.
[2]新材料標準領航行動計劃(2018—2020年)[Z].2018.
[3]建材行業標準化工作三年行動方案(2023—2025)[Z].2022.
[4]張偉娟,顏景運,張宇聰,等.淺談我國高校標準化人才教育與培養的現狀及發展建議[J].中國標準化,2022(10):6-11.
[5]張然,劉秀紅,姜瑤.基于某地方高校的大學生標準化意識對比研究[J].中國標準化,2022(22):30-37.
[6]標準化人才培養專項行動計劃(2023-2025年)[Z].2023.
作者簡介
夏忠鋒,博士,實驗師,研究方向為不定形耐火材料。
(責任編輯:張瑞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