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的:探討標準化綜合性護理干預在肺部感染患者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選取蚌埠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2022年12月—2024年2月收治的50例肺部感染患者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25例,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干預,觀察組實施標準化綜合性護理干預,對比護理效果。結果: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的癥狀完全消失時間、住院時間更短;觀察組的各項炎癥指標(護理后)更低;觀察組的健康調查簡表(SF-36)評分(護理后)更高;觀察組的治療依從性、自我護理能力優良率更高,P<0.05。結論:在肺部感染患者接受治療的過程中,實施標準化綜合性護理干預,可以加快癥狀的緩解、炎癥的消退,促進身體良好恢復。
關鍵詞:標準化綜合性護理干預,肺部感染,護理效果
DOI編碼:10.3969/j.issn.1002-5944.2024.20.058
0 引 言
肺部感染發生后,可以采取多種治療手段,有效控制感染,減輕咳嗽、咳痰癥狀。根據感染類型,使用抗菌或抗病毒治療藥物,將體內病原體清除,防止病情持續發展[1]。結合肺部感染患者的癥狀表現、體征狀態,應用支持療法,并進行吸氧治療,恢復機體水電解質平衡和代謝穩定,維持正常、平穩的呼吸狀態。肺部感染的治療過程中,各項護理工作的有效開展,具有改善身體狀況、防控風險因素的作用,進而加快病情恢復[2]。肺部感染患者接受治療期間的常規護理,主要側重于病情監測、合理用藥、并發癥預防和處理等方面采取相應的護理措施[3]。肺部感染患者的臨床護理中,患者的病情、體質、情緒狀態,均會影響護理效果。實施護理干預時,既要關注患者的病情變化,還要了解患者的具體情況,應該盡可能滿足患者的護理需求,提供標準化、綜合性的護理服務,能夠促進病情快速恢復,并可以全面改善患者的身心狀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蚌埠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2 0 22年12月—2024年2月收治的50例肺部感染患者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觀察組(25例)和對照組(25例)。觀察組:男/女=11/14,年齡38~92歲,平均(53.19±7.44)歲;BMI 18~26 kg/m2,平均(22.94±3.30)kg/m2。對照組:男/ 女=12/13,年齡40~91歲,平均(53.40±6.39)歲;BMI 18~27 kg/m2,平均(22.68±3.22)kg/m2。兩組一般資料對比無明顯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通過倫理委員會審批。
納入標準:(1)符合肺部感染診斷標準;(2)簽署知情同意書。
排除標準:(1)惡性腫瘤;(2)精神障礙。
1.2 方法
1.2.1 對照組采取常規護理干預
藥物治療期間,遵醫囑要求按時、按量用藥,監測患者用藥后的癥狀、體征變化。加強衛生管理,病房環境內嚴格進行清潔、消毒,凈化室內空氣,經常對床鋪、衣物進行更換。清潔患者的口腔、鼻腔,并進行排痰護理。保持良好的環境衛生、個人衛生,可以降低患者與病原微生物接觸的風險。向患者說明日常休息、活動的相關要求,讓患者保持規律的作息,有充足的休息時間。關注患者的日常飲食情況,應保障營養、熱量的充足攝取。
1.2.2 觀察組實施標準化綜合性護理干預
(1)健康教育。監督患者的用藥情況,并進行用藥指導。向患者介紹藥物治療方案,說明各種藥物在肺部感染治療中的作用機制、預期療效,并將藥物治療風險告知患者。解釋說明環境、飲食、作息習慣與肺部感染發生、發展之間的聯系,讓患者充分認識到生活環境的改善、合理膳食、規律作息對于促進病情康復的影響,能夠積極、主動地配合各項治療和護理工作,并可以理性面對自身疾病,保持平和的心態。護理人員講解疾病知識、治療方法和護理措施的過程中,需要運用簡單、易懂的語言,讓患者更容易理解。制作宣教視頻,可以將疾病知識直觀、形象地呈現于動畫中,能夠在視頻中直觀地展示各種治療、護理措施的基本流程和操作方法,進而引導患者認真遵醫囑,同時可以鍛煉和提升患者的自我護理能力。
(2)肺康復訓練。在肺部感染患者的肺康復訓練中,有吸煙習慣者需要戒煙,防止呼吸道黏膜組織受到刺激、損傷。建議患者食用高蛋白、高能量、富含微量元素的食物,滿足機體營養需求,改善患者的營養狀態,讓患者以良好的身體狀態接受肺康復訓練。指導患者通過縮唇呼吸、腹式呼吸進行呼吸功能的鍛煉,鍛煉呼吸肌功能,能夠降低呼吸功耗和改善通氣。配合以臥位康復操,應用抗阻呼吸器進行訓練,根據患者的吸氣肌耐力水平,對抗阻呼吸器的彈簧阻力進行調整。隨著患者吸氣肌耐力的增強,逐漸增加阻力。在橫膈肌阻力訓練中,向患者的腹部施加1~2 kg的壓力,緩慢進行深呼吸,指導患者正確運用橫膈肌。在拉伸運動中,患者在吸氣時抬起上半身,呼氣時躺平。在橋式運動中,患者在吸氣時抬起臀部,呼氣時躺平。在空中踏車訓練中,患者做空踩自行車動作的同時,緩慢、勻速地進行呼吸。在病情明顯好轉后,患者可以進行功能性活動和體能訓練,選擇強度適中的有氧運動。
1.3 觀察指標
(1)病情恢復時間:記錄肺部患者的臨床癥狀(發熱,咳嗽,氣促,肺部濕啰音)和住院時間。(2)炎癥指標:檢測CRP、PCT、IL-6等炎癥指標,護理后各項指標的降低,表明炎癥反應的減輕。(3)生活質量:采用健康調查簡表(SF-36),評分越高,生活質量越好。(4)治療依從性:評價標準:優,良,差。(5)自我護理能力:評價標準:優,良,差。
1.4 統計學處理
以SPSS 23.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處理,計量資料用( ±s)表示,符合正態分布,由t 值檢驗,計數資料用n (%) 表示,由χ2檢驗,P﹤0.05代表對比有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2.1 病情恢復時間
觀察組肺部感染患者的病情恢復時間更短,P﹤0.05,詳細數據見表1。
2.2 WBC、LY、NE等指標
護理后,觀察組的W B C、LY、N E更低,P﹤0.05,詳細數據見表2。
2.3 CRP、PCT、IL-6
護理后,觀察組的CRP、PCT、IL-6更低,P﹤0.05,詳細數據見表3。
2.4 生活質量
護理后,觀察組的SF-36評分由(56.76±5.24)分提升至(78 . 41±4 .9 7)分,P﹤0 . 0 5。護理后,對照組的SF-36評分由(56 .93±6 .18)分提升至(72.55±5.24)分,P﹤0.05。護理后兩組對比,觀察組更高,P﹤0.05。
2.5 治療依從性
觀察組為96.00%,對照組為68.00%,觀察組更高,χ2=4.878,P =0.027。
2.6 自我護理能力
觀察組的優良率為92.00%(優12例,良11例,差2例),對照組的優良率為64.00%(優8例,良8例,差9例),觀察組更高,χ2=5.711,P =0.017。
3 討 論
肺部感染是常見的呼吸系統病癥,多發于機體免疫功能差的人群。多種原因引起的免疫功能下降,長期生活在空氣污染環境,均會增加肺部感染的發生風險。各種病原微生物侵入呼吸道后,發生感染與定植,進而破壞呼吸道黏膜組織形成破壞[4]。由于炎癥反應的產生與加重,肺部感染患者的肺功能受損。疾病的持續發展過程中,炎性細胞浸潤范圍的擴大,會促使炎癥反應在全身擴散,患者全身的多個器官和系統均會受到損傷,嚴重危害患者的身體健康。肺部感染相關癥狀發作時,患者有著明顯的不適感,進而出現食欲不振、失眠等情況,并會產生焦慮、煩躁的情緒[5]。
肺部感染發生后,需要及時進行治療干預,并密切關注患者治療期間的病情變化,應該給予其細致、周到的護理服務,進而更好地緩解癥狀,促進肺功能的良好恢復[6]。在肺部感染患者的臨床護理中,實施標準化綜合性護理干預,可以根據患者的身心狀態、護理需求,進行全方位的護理干預。通過健康教育,患者能夠理性看待自身疾病,對于各種治療、護理方法的應用效果有著正確的認知,進而積極配合治療和護理工作。根據患者的呼吸功能恢復情況,有針對性地進行肺康復訓練,可以有效鍛煉呼吸肌力量,促進呼吸功能的良好恢復[7]。
綜上所述,肺部感染患者接受治療的過程中,實施標準化綜合性護理干預,可以加快癥狀的緩解、炎癥的消退,促進身體良好恢復。
參考文獻
[1]趙笑顏,白黎,王小西.基于FASTHUG的整體護理模式對老年重癥肺部感染患者癥狀緩解和APACHE Ⅱ評分的影響[J].護理實踐與研究,2023,20(21):3260-3265.
[2]荀子雪,胡大玲.老年肺部感染住院患者院內綜合護理策略的構建與實施效果[ J ] .中西醫結合護理(中英文),2022,8(12):1-4.
[3]趙紅英,蔡佳萍.綜合護理在重癥監護室肺部感染患者中的應用效果研究[J].中國全科醫學,2021,24(S1):202-204.
[4]李善蘭,高樹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肺部感染的中西醫綜合護理分析[J].中國社區醫師,2020,36(24):143-144.
[5]黎淑琴,梁泳兒,劉碧玉,等.基于多學科協作下的護理干預在預防老年人髖部骨折肺部感染的應用價值[J].山西大同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23,39(1):73-76.
[6]韓云,溫進.中西醫結合護理在腦卒中并發肺部感染患者中的應用效果[J].中國當代醫藥,2022,29(13):193-196.
[7]趙亞玲.總結分析老年臥床患者肺部感染護理中開展規范化護理干預的效果及護理質量影響[J].黑龍江中醫藥,2021,50(6):350-351.
作者簡介
高超,本科,護師,研究方向為肺部感染患者護理。
(責任編輯:劉憲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