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素質教育背景下,語文閱讀教學的重要性日益凸顯。初中階段是提高學生閱讀理解能力和提升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關鍵階段。在這一階段,聾校初中語文教師應根據學生的特殊需求,充分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以學生為中心開展群文閱讀教學活動,并通過運用多樣化的教學策略,增強學生的閱讀意識,激發其閱讀興趣,豐富學生群文閱讀的體驗,提高其閱讀理解能力,從而提升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文章從多個角度探討了聾校教師開展初中語文群文閱讀教學的新思路和新方法,以期提高初中語文教學的效率,提升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
一、增強學生的閱讀意識
初中語文教師應積極吸收新的閱讀教學理念,始終以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提高學生的能力為宗旨。在語文群文閱讀教學中,教師應致力于增強學生的閱讀意識,并為學生深入閱讀創造有利條件。
(一)以生為本,突出學生的主體性
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必須堅持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積極組織學生參與群文閱讀活動,以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增強他們的責任感,培養他們的創造性思維,為他們深入閱讀創造有利的條件。
例如,在帶領學生閱讀人教版聾校初中語文七年級下冊第五單元的《摔跤》時,筆者先與學生交流,讓他們將這一單元另外幾篇關于人物描寫的課文與《摔跤》放在一起進行同類的群文閱讀。有的學生將老舍的《他像一棵挺脫的樹》和馮驥才的《刷子李》放在一起,還有的學生將這一單元的《董存瑞舍身炸暗堡》《學弈》也放在了一起進行閱讀。經過與學生討論,筆者最終決定選擇《他像一棵挺脫的樹》《刷子李》和《摔跤》作為群文閱讀文本。
教師讓學生參與選擇群文閱讀的文本,不僅能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還能讓他們在群文閱讀過程中積極思考、比較和分析,從而實現深入理解文本的目的,達到群文閱讀教學的預期效果,同時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增強他們的閱讀意識。
(二)以提高閱讀理解能力為目標,增強學生的閱讀意識
在開展初中語文群文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尊重學生的主觀感受,致力于提高學生對文本的理解、欣賞和評價能力。學生應通過閱讀、比較和思考,領悟文本的深層含義,并提高閱讀理解能力?;诖?,教師在組織群文閱讀活動時應設計相關的閱讀任務,引導學生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提高閱讀理解能力,增強閱讀意識。
例如,在引導學生閱讀《摔跤》《他像一棵挺脫的樹》《刷子李》這三篇描寫人物的課文時,教師可以設計三個任務:一是讓學生總結這三篇課文中主人公的性格特點和經歷,闡述自己最喜愛哪位主人公及原因;二是讓學生闡述哪位主人公給自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果有機會選擇,自己愿意成為誰或者希望與誰成為朋友;三是讓學生在三篇課文中選擇一篇對自己教育意義最大的課文并說明理由。
通過這些任務的引導,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將更有方向感和目標感,能夠積極地探索和思考,從而在提高閱讀理解能力的同時不斷積累語文知識、拓寬思維空間、增強閱讀意識。
二、采用多種閱讀形式
初中生正處于青少年時期,特別是聾校的學生,他們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其心理較為敏感,且容易出現不耐煩的情緒。為了確保初中語文群文閱讀教學的效果,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采用多樣化的閱讀形式組織群文閱讀活動,以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提高閱讀教學的效率。
(一)采用質疑式教學法,引導學生深入探究
初中階段的學生正處于智力發展的關鍵時期,教師應遵循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采用質疑式教學法,引導他們深入探究,以促進其全面發展,為他們的成長奠定基礎。聾校的初中語文教師在進行群文閱讀教學時,應有意識地采用質疑式教學法,通過提出問題引導學生逐步深入探究,從而幫助他們更好地掌握知識。
例如,在組織學生閱讀人教版聾校初中語文七年級下冊第五單元的《摔跤》《他像一棵挺脫的樹》《刷子李》這三篇描寫人物的課文時,教師可以采用質疑式教學法,提出“你們知道為何將這三篇課文組合在一起讓你們閱讀嗎”“《刷子李》中的主人公刷墻有什么特點”“《他像一棵挺脫的樹》中所描寫的人物經歷了哪些事?對他的人生產生了怎樣的影響”“《摔跤》采用了什么描寫手法”等問題,引導學生分析同類課文的差異,從而發現更多理解課文的途徑,獲得更深層次的感悟,提高認知能力。此外,教師可以提出“《摔跤》《他像一棵挺脫的樹》《刷子李》這三篇課文有什么共同點與不同點”“這些課文能為我們的寫作提供哪些啟發性的指導和幫助”等問題,促使學生深入思考和綜合比較,從而在群文閱讀活動中取得成效。
(二)開展合作閱讀活動,拓寬學生的思維空間
合作學習不僅能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提高其人際交往能力,還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促進其思想、認知、情感等方面的發展。因此,在初中語文群文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考慮采用合作學習的方式,組織學生參與群文閱讀活動,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共同完成閱讀任務。
例如,在引導學生閱讀《摔跤》時,教師可以將學生分為若干小組,先提出“《摔跤》中的兩個人物各有什么動作特點”這一問題,然后讓學生帶著問題閱讀課文。在閱讀結束后,教師可以組織學生交流,讓學生總結課文中人物的動作特點,如:嘎子巧妙運用推、拉、拽、頂等策略,在劣勢中展現了他的機智與好勝心,表現了他堅韌、機敏和深思熟慮的性格;胖墩兒則塌腰合襠,以靜制動,表現出沉穩、憨厚、老實的性格特點。同時,學生可以就《摔跤》中的兩個人物進行討論,并用生動的語言描述自己喜歡的某一個人物。
此外,在小組合作進行群文閱讀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鼓勵學生標記課文中的優美詞匯、精彩語句和段落,并在小組內分享,從而幫助學生積累寫作素材。實踐證明,教師以小組合作的形式組織學生進行群文閱讀,不僅能拓寬學生的思維空間,調動他們的積極性,還能促進學生之間的思想交流,提高學生的閱讀效率。
(三)利用信息技術,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學習最強大的動力源自興趣,興趣能夠促使學生主動探究知識,使他們在學習的過程中享受樂趣,并收獲意想不到的成果。因此,在開展初中語文群文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充分利用信息技術,巧妙運用多媒體設備營造濃厚的閱讀氛圍,以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特別是對于那些依賴視覺接收外界信息的聾生而言,信息技術在群文閱讀中的運用不僅能幫助他們獲取豐富的信息,還能加強他們的記憶,提高他們的理解能力。
例如,在引導學生閱讀《摔跤》時,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設備將《摔跤》中的配圖展示出來,讓學生清楚地了解嘎子和胖墩兒的動作,增強課文內容的畫面感和場景感,加深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此外,教師可以利用思維導圖總結《摔跤》中的知識點,并利用多媒體設備展示出來,從而加深學生的理解和記憶,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三、開展課外閱讀活動
在學生的語文學習及個人成長過程中,課外閱讀至關重要。特別是在素質教育和全民閱讀的背景下,閱讀已成為提高個人素質的重要手段。在開展初中語文群文閱讀教學時,除了引導學生深入閱讀課內文本,教師還應鼓勵學生參與課外群文的賞析與分享活動,從而開闊他們的視野,豐富他們的知識儲備,提高他們的思想認識,提升他們的文學素養。
例如,在教授完人教版聾校初中語文七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的《珍珠鳥》這篇課文后,為了讓學生深入理解作者馮驥才的寫作風格,教師可以讓學生閱讀馮驥才的其他作品,如《挑山工》《捅馬蜂窩》《花的勇氣》等。通過閱讀這些作品,學生能夠洞察作者的情感世界,了解他與眾不同的寫作風格。同時,對于聾生來說,閱讀《花的勇氣》能給予他們力量,使他們學會熱愛生活與積極學習。
又如,在教授完人教版聾校初中語文七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的《江畔獨步尋花》這首詩后,為了讓學生多角度了解杜甫的詩,感受古詩詞的韻味,體會其中意境,了解杜甫的生平事跡,幫助學生積累文學常識,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閱讀杜甫的其他作品,如《春望》《春夜喜雨》《江南逢李龜年》《聞官軍收河南河北》等,通過比較閱讀,讓學生了解古詩的語言特色和結構特點,從而提高學生的古詩鑒賞能力,開闊學生的視野,提升學生的文學素養,進一步提高群文閱讀教學的效率。
結語
在聾校初中語文群文閱讀教學實踐中,教師必須轉變教學觀念,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并妥善處理學生、教師與文本三者之間的關系。教師應秉持以學生為中心、以學習為主導的教學理念,營造適合聾生學習的閱讀氛圍,從而激發學生參與群文閱讀活動的熱情和興趣,啟迪學生的智慧,提高其閱讀水平,使其養成善于思考、比較、總結的良好閱讀習慣,進而提升其綜合素養。
(作者單位:甘肅省蘭州市特殊教育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