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22年版)》(以下簡稱“新課標”)強調,教師在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應重視語言知識的傳授,并致力于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英語學習活動觀倡導構建多層次學習框架,包括三個核心層次:感知理解、應用實踐和遷移創新。感知理解層次強調語言知識與文化背景的關聯,應用實踐層次鼓勵學生將所學知識應用于具體情境,遷移創新層次激勵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創造性地應用英語。在新課標的指導下,教師在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引入英語學習活動觀,能夠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提高其在現實生活中應用英語進行交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基于此,文章探討了新課標下基于英語學習活動觀的小學英語閱讀教學設計,以期為小學英語閱讀教學提供新的思路,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
一、基于英語學習活動觀的小學英語閱讀教學設計層次
在新課標的指導下,基于英語學習活動觀的教學設計重視通過創設情境和設計問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強調以學生為中心,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教師可以通過開展具有趣味性的課堂活動和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引導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自主探究,幫助學生掌握相關的英語知識。
(一)感知理解層次
感知理解層次包括感知與注意、獲取與梳理、概括與整合。這一層次的目標是幫助學生在初步接觸新知識時形成對其的基本認知。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富有趣味性的課堂導入和引導性問題,吸引學生的注意,使他們有效地感知和記憶閱讀材料,構建知識框架。例如,教師可以借助生動的故事情境導入課文內容,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掌握基礎詞匯和句型結構。
(二)應用實踐層次
應用實踐層次包括應用與實踐、分析與評價、創造與表達。這一層次的目標是幫助學生將所學知識應用于實際情境。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設計形式多樣的課堂練習,促使學生將所學知識應用于實踐。例如,在閱讀理解的教學環節,教師可以讓學生扮演相關角色進行朗讀活動,在實際應用過程中加深他們對文本內容的理解。
(三)遷移創新層次
遷移創新層次包括拓展與擬定、評價與創新、反思與調整。這一層次的目標旨在培養學生的知識遷移與創新能力,特別強調學生學會將所學知識應用于新的情境。在教學設計中,教師應鼓勵學生將所學知識應用于現實生活,并引導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進行創新和反思。例如,在閱讀活動結束后,教師可以布置與主題有關的寫作任務,讓學生將所學知識應用到具體情境,并進行自我評價與改進,從而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二、新課標下基于英語學習活動觀的小學英語閱讀教學設計策略
(一)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精心創設與教學目標和課程內容相符的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教師可以借助故事情境引導學生深入探索文學作品的深層意義,讓學生在生動的故事中體會人物情感、感受場景氛圍,并理解作者所要傳達的思想。這種方法能幫助學生全面理解文本,學會從多角度分析問題,從而牢固掌握相關知識。教師借助真實、具體的情境引導學生進入英語閱讀的世界,符合新課標的核心素養培養目標,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
例如,在教授滬教版深圳牛津小學英語三年級上冊第四單元“Animals in the zoo”時,教師可以利用相關圖片和動物模型,在教室內模擬動物園的環境,再現動物生活的情景,并組織學生進行角色扮演活動,讓他們分別扮演游客和導游進行對話練習。在此環節,“導游”需要介紹動物,如:“This is a panda, It is very cute.”“游客”需要給出回應,如:“Wow, I like pandas!”
創設真實的情境能夠幫助學生直觀理解和應用與動物有關的詞匯和句型,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在交流中加深對閱讀內容的理解,提高語言表達能力。
(二)開展互動式閱讀活動,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教師可以開展互動式閱讀活動,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例如,在教授滬教版深圳牛津小學英語四年級上冊第六單元“Food and drinks”時,教師可以設計以“最喜歡的食物”為主題的討論活動,創設真實的情境引導學生進行簡單的語言表達,幫助他們掌握基礎詞匯與重要句型。在展示食物圖片的過程中,教師可以提出“What’s your favorite food?”“Do you like bread or juice?”等問題,引發學生主動思考,學生則可以通過簡短的句子,如“I like bread”“I don’t like juice”等進行個性化表達,從而提高語言理解能力與表達能力。
(三)利用圖示和思維導圖,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
圖示與思維導圖是提高學生閱讀理解能力的有效工具。視覺化的學習工具有助于學生梳理文章結構和要點,使復雜信息變得易于理解和記憶。教師可以巧妙利用圖示和思維導圖,幫助學生梳理文章結構和要點,培養他們的邏輯思維,提高他們的閱讀理解能力,進而增強學生的整體學習效果。
例如,在教授滬教版深圳牛津小學英語四年級上冊第十二單元“Weather”時,教師可以借助圖示法幫助學生掌握各種天氣現象的特點。具體而言,教師可以在黑板上繪制一幅樹形圖,用各個分支代表不同的天氣類別,如晴朗、降雨、降雪等。在每個分支下,教師可以進一步繪制與該天氣相關的符號,如太陽、雨傘、雪花等,并附上相應的單詞和句型。之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將所學知識補充至樹形圖中,幫助學生掌握這一單元的總體結構,理解各部分的相互聯系,從而加深對相關詞匯和表達方式的理解與記憶。
又如,在教授滬教版深圳牛津小學英語三年級上冊第四單元“Animals in the zoo”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利用思維導圖梳理閱讀材料中的關鍵信息。學生可以在思維導圖中心寫上“Animals”,并由此延伸出多個分支,每個分支對應一種動物。在每個分支上,學生需要進一步補充該動物的特點、棲息環境、食物來源等信息。如在“Panda”分支下,學生需要記錄“Eats bamboo”“Lives in China”“Black and white”等信息。通過這種方式,學生能夠有序地整理閱讀材料,并清晰地識別信息間的關聯,從而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
(四)提供多樣化的閱讀材料,提高學生的知識遷移能力
在小學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致力于培養學生的知識遷移與應用能力,引導學生將所學知識靈活應用于日常生活,加深其對知識的理解,從而不斷提高英語應用能力。在英語課堂上,教師可以借助具體實例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新單詞或短語。例如,在教授“sit down”時,教師可以演示坐下的動作,讓學生通過視覺直觀理解該短語的含義。演示有助于學生將單詞與動作聯系起來,從而加強對這一單詞的理解和記憶,并能在日常生活中使用這些單詞。這種互動式教學不僅能使學生快速掌握新單詞,還能提高他們在英語方面的聽、說能力。
此外,提供多樣化的閱讀材料開展教學是提高學生閱讀理解能力的關鍵。新課標強調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基于英語學習活動觀的教學設計應注重學生的主動參與和實踐體驗。教師應提供豐富的閱讀材料,讓學生接觸不同類型的語言表達和文化背景,拓寬知識面,提高閱讀能力。
例如,在教授滬教版深圳牛津小學英語四年級上冊第五單元“My friends”時,教師可以選擇與這個主題有關的英語故事書,如Frog and Toad Are Friends,并布置閱讀任務,讓學生在有趣的情節中學習新詞匯和句型,理解友誼的含義。教師還可以在課堂上組織學生進行角色扮演活動,進一步加深學生對故事內容的理解。
又如,在教授滬教版深圳牛津小學英語五年級下冊第十一單元“Chinese festivals”時,教師可以搜集關于各國節日的資料,讓學生自主選擇感興趣的內容進行閱讀,并在課堂上分享閱讀心得。學生可以閱讀Chinese New Year,了解中國新年的歷史和習俗,并用英語進行介紹。在自主閱讀的過程中,學生能習得豐富的文化知識,提高閱讀理解能力。教師還可以推薦一些適合小學生的英語學習網站,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和水平選擇并開展閱讀,從而豐富知識儲備,開闊視野,加深對世界的認識,提高思維能力。
(五)開展綜合評價,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教師應利用多種評價手段評估學生的閱讀能力,了解學生的閱讀水平和存在的問題,并據此提供有針對性的指導,以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讓學生在多方面的反饋中持續提高閱讀能力。
教師可以應用口頭問答的方式對學生進行評估。在課堂上,教師可以通過即時的問答環節,迅速把握學生對閱讀材料的理解程度。例如,針對“Weather”這一主題,教師可以提出開放性問題,如“What’s your favorite type of weather and why?”“Can you describe a memorable weather experience you had?”等,并鼓勵學生用自己的語言描述和分析閱讀材料,從而檢驗他們的即時反應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識別學生在理解與表達方面的不足,并及時提供指導。
此外,教師可以設計閱讀測試,評估學生對所學內容的掌握情況。閱讀測試可以包括選擇題、填空題、開放性問題等,以全面考查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和語言應用水平。通過分析測試結果,教師能夠系統地評估學生的學習成效,發現學生普遍存在的問題,并據此調整教學策略。
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進行自我評價和相互評價,以提高他們的反思能力。在自評過程中,學生可以根據既定的評價標準反思自己的學習表現,了解個人的優勢和不足。在互評環節,學生之間可以相互評價和反饋,分享各自的學習經驗和見解。通過自評與互評,學生能夠從不同角度了解自己的學習情況,從而提高自我反思的能力。
結語
基于英語學習活動觀的小學英語閱讀教學設計在實際應用中獲得了顯著的成效,為小學英語閱讀教學提供了新的思路。在新課標的指導下,教師在設計小學英語閱讀教學活動時應強調學生的積極參與,通過創設情境、提供多樣化的閱讀材料、組織互動式的閱讀活動、利用圖示和思維導圖、開展綜合評價等策略,充分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以提高他們的語言表達和思維能力。
(作者單位:
深圳市龍崗區布吉街道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