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書 名:童話與科幻
——C.S.路易斯論文學
作 者:[英] C.S.路易斯
譯 者:鄧軍海、岳翔
出版社: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我想從一個故事講起。那時候我還在鄉下讀初中。有一次,一位老師放了一部電影《納尼亞傳奇》,我完全為那個冰雪世界所傾倒。不過,那個讓我魂牽夢縈的世界,后來被我遺忘了。塵封的記憶再次浮現時,是因為我恰好在這段時間讀了C.S.路易斯的書。這位作者是劍橋大學和牛津大學的文學教授,對歐洲古典文學頗有造詣,也是優秀的文學批評家。后一個身份和我現在高校人文學院教師的工作更相關,我也會時不時寫一點文學評論。但當我細讀他的簡介時,他身份的另一面忽然向我展開,他不僅是一位著名的大學教授,還是《納尼亞傳奇》這部經典兒童奇幻冒險小說的作者。他除了寫童話,還寫過科幻小說。一邊是“陽春白雪”的古典文學,一邊是兒童讀物、通俗讀物,這種雙重性有時會讓我們困惑:一個“為往圣繼絕學”的學者,寫著“難登大雅之堂”的童話與科幻,是不是不務正業呢?
路易斯在《童話與科幻》中,最觸動我的就是這一點。他試圖告訴我們,我們看輕了童話,看輕了科幻。我們在有意無意間持有的一些偏見,遮蔽了我們的眼睛。路易斯說:“10歲時確實值得一讀的書,沒有一本不是50歲時同樣值得一讀的。”我們總以為那是兒童讀物,是幼稚的東西,等我們長大了,我們就該告別“幼稚”,走向成熟,因為這是成長的過程。一個成年人,怎么還看童話?類似的疑問,諸如“你都這么大了,怎么還看動畫片”。不,不是的,這不是成長。成長不是“告別”,而是變得“更豐富”。對路易斯來說,單純地放棄一個,擁抱另一個,只是一種變化,談不上成長,成長是包容更多的東西。比如,我喜歡《荷馬史詩》,也同樣喜歡《哈利·波特》,當我選擇《荷馬史詩》時,不必去否定那個熱愛《哈利·波特》的自己。因為人生的每一個階段都有自足的價值,不能僅僅看作為了“下一個階段”,兒童不是成人的手段,兒童本身就是完整的。
在這本文集里,路易斯還講了很多諸如此類充滿啟示的看法。童話和科幻并不單純地屬于“不成熟的人”。和所有好的文學作品一樣,它們不僅“照亮日常世界”,還“講述另一個世界”。對于某些主體而言,它們也許是最好的體裁。我忽然想去重溫納尼亞的冰雪世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