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以跨境電商為切入點,著重梳理了跨境電商背景下中國國際貿易的發展趨勢,并著重分析研究了跨境電商背景下國際貿易增長的理論機制和典型事實,分析了跨境電商對中國經濟的影響。據此,本文提出:在跨境電商背景下,中國應采用數字化精細化轉型,加速構建生態化服務體系,以提升消費者的購物體驗;加強跨境合規運營,避免不必要的法律風險;加強品牌建設和知識產權保護,以提高消費者的信任度和忠誠度,從而獲得更大的市場份額。更重要的是加強人才培養和引進,提高企業的競爭力和創新能力。通過上述一系列措施,不斷完善對外貿易的運營、管理體系,為中國加快建設貿易強國,推動開放型世界經濟建設提供策略支持。
關鍵詞:跨境電商;互聯網;國際貿易;對外貿易;互聯網發展;貿易數字化
中圖分類號:F7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298(2024)11(a)--04
國際互聯網的興起和全球化的浪潮為跨境電商的發展提供了契機。在全球化背景下,諸多公司選擇涉足跨境電商領域,以應對新商業模式,拓寬市場空間。跨境電商,即以網絡為媒介,跨越國界的商務活動。該行業立足于互聯網技術,使企業得以與全球客戶及供應商開展溝通與交易??缇畴娚痰钠鹪纯梢宰匪莸?0世紀80年代,當時通過郵寄信件和包裹的方式來傳遞商品,這種貿易方式被稱為傳統的海外購物。隨著互聯網技術的日益發展和完善,21世紀初出現了基于電子商務的跨境貿易模式,在這個時期,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選擇在網上購物,各大電商平臺也開始提供海外商品的購買服務。2013年,中國政府提出“一帶一路”倡議,進一步推動跨境電商行業的發展。如今,隨著中國經濟的持續發展和消費者對海外商品需求的不斷增加,跨境電商行業已經成為全球貿易的重要組成部分,為消費者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購物體驗,也為全球經濟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在全球范圍內,跨境電商的發展也在不斷加速。全球跨境電商市場規模,預計到2025年將達到6.7萬億美元 [1]。在此過程中,亞馬遜、eBay、阿里巴巴等大型電商平臺在全球范圍內展開競爭,同時也吸引了越來越多的中小企業和創業者加入跨境電商行業。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和全球化的深入發展,跨境電商將繼續成為全球貿易的重要組成部分,為消費者帶來更多的便利和選擇。
本文主要梳理了跨境電商的發展及其優劣勢,研究了跨境電商背景下中國國際貿易趨勢及對中國的影響,希望有助于中國更好地把握國際貿易的發展方向,應對潛在的國際貿易挑戰,抓住國際貿易的機遇,為中國的經濟發展和國際地位的提升提供有力支持,同時為政府,企業和消費者提供有益的參考和建議,共同推動跨境電商的健康發展。
1 跨境電商發展及優劣勢分析
作為新興的貿易模式,跨境電商有著巨大的發展潛力和機遇。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的加速推進以及互聯網技術的不斷發展,跨境電商將成為全球貿易的重要趨勢??缇畴娚淌侵敢粐硟绕髽I和個人利用互聯網技術與其他國家進行貿易,實現商19a8773db41d064396fb2db8c9057891品、資金和信息等要素在國與國之間的雙向流動??缇畴娚痰暮诵氖抢秒娮由虅掌脚_實現商品和服務在兩個或多個國家之間的雙向流動[2]。據統計,2022年中國跨境電商交易額占中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42.07萬億元的37.32%,2018—2021年跨境電商行業滲透率分別為29.5%、33.29%、38.86%、36.32%[3],充分展示了中國跨境電商市場的巨大潛力。
1.1 跨境電商特征分析
跨境電子商務屬于信息時代的產物,它將貿易與信息技術充分融合,改變了傳統的貿易發展方式和渠道,更加符合當代世界貿易發展需求??缇畴娮由虅站哂幸韵绿卣鳎海?)全球性:交易不受地理范圍限制,可以面向全球消費者和供應商。(2)數字化:交易過程高度依賴互聯網和數字化技術,包括線上支付、電子訂單處理等。(3)多邊化:涉及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買家、賣家、物流、支付等多個主體。(4)直接性:減少了中間環節,商家能夠直接與消費者進行交易,降低了成本。(5)小批量多頻次:訂單通常規模較小,但交易頻次相對較高。(6)貿易方式多樣:包括 B2B、B2C、C2C 等多種模式。(7)政策敏感性:受到不同國家和地區的貿易政策、稅收政策、監管政策等影響較大[4]。
1.2 跨境電商優勢
首先,跨境電商帶動了各國的經濟增長。對于各國消費者而言,跨境電商因其全球商品采購能力,特別是來自中國的優質廉價產品,變得更為便利實用。通過跨境電商,消費者可以購買到更多種類的商品,同時也可以享受到更低的價格和更好的服務。跨境電商的興起使得產品可以在全球范圍內銷售,從而擴大市場規模和消費需求,國際貿易變得越來越簡單便捷。
其次,跨境電商促進了貿易便利化。通過在線支付、物流跟蹤和電子商務平臺等技術手段,跨境電商使得貿易雙方能夠更加高效地進行交易,從而降低貿易成本和包裹網絡為跨境電商提供高效的物流服務。支付寶和微信支付等第三方支付平臺也為跨境電商提供了便捷支付服務。
再次,跨境電商幫助企業拓展海外市場。例如,新興平臺Shein等推動跨境電商日漸風靡,尤其對出口目的國更具針對性。因此,跨境電商的發展不僅可以滿足消費者的需求,還可以為企業帶來更多的商業機會,提高了品牌知名度和競爭力。這使得企業能夠更加靈活地調整供應鏈布局,促進全球供應鏈的整合和優化,提高了供應鏈的效率和靈活性,以滿足不同市場的需求。
最后,跨境電商促進了國際貿易規則的變革。在傳統貿易中,紙質文件和面對面的交流占據主導,但跨境電商依賴電子合同、電子簽名等數字化手段,促使國際貿易規則在數字認證、數據隱私保護等方面進行更新和完善??缇畴娚痰男∨?、多頻次交易模式,使得傳統的海關監管和稅收規則面臨挑戰。為適應這種新的貿易形態,各國紛紛調整海關通關程序和稅收政策,以提高效率并確保稅收公平。跨境電商中的知識產權保護也成為重要議題。由于線上交易的便捷性,侵權行為更容易發生,這推動了國際貿易規則在知識產權保護方面的強化。
1.3 跨境電商劣勢
1.3.1 支付方面可能存在安全風險
在跨境支付過程中,可能因網絡安全漏洞或不法分子攻擊,導致消費者支付信息等敏感數據被竊取。同時,存在一些虛假的支付平臺或欺詐手段,使得消費者在支付時被欺詐,遭受財產損失。某些跨境支付通道可能不夠穩定,出現支付中斷、延遲等問題,影響交易的正常進行。與此同時,不同國家和地區對跨境支付的監管要求存在差異,可能導致一些灰色地帶,被不法分子利用。一旦發生支付問題后的退款和糾紛處理,可能由于跨境因素而變得復雜和困難,消費者權益難以保障。
1.3.2 商品質量難以保障
商品來源廣泛且處于境外,消費者和監管部門難以直接對商品進行全面的實地查驗,可能導致一些質量不達標的商品流入。并且,不同國家和地區的商品質量標準也不同,一些符合原產國標準的商品可能不符合國內標準,造成質量隱患。跨境渠道可能更容易出現假冒偽劣商品,且識別和打擊難度相對較大。長距離的物流運輸過程中可能對商品質量產生不良影響,如包裝破損等,然而由于跨境因素可能會導致售后服務不夠及時,影響消費者維護自身權益。
1.3.3 稅務問題較為復雜
不同國家對于進口商品有不同的關稅政策和稅率,一些國家要求繳納進口環節的增值稅和特定商品的消費稅,而銷售稅、使用稅等間接稅,在不同地區的規定和征收方式也存在很大差異。各國稅收政策可能頻繁變動,導致企業難以及時適應和調整,面臨較大的不確定性風險,確定正確的關稅繳納責任和金額較為復雜,容易出現誤判或遺漏,甚至可能存在雙重征稅風險。并且,應向哪個國家納稅以及如何劃分稅收管轄權存在爭議,這需要準確進行稅務申報,遵守各國復雜的稅務法規,否則可能會面臨罰款和法律責任。另外,準確記錄和管理稅務相關數據和信息,利用國際稅收協定來優化稅務安排需要專業的稅務知識和經驗,增加了成本和復雜性。跨境電商交易的虛擬性和分散性,使得稅務機關對交易的監控和征管面臨較大挑戰。
2 跨境電商背景下中國國際貿易發展趨勢
2.1 貿易伙伴國的國際貿易情況
中國與多個國家建立了貿易伙伴關系,本文主要介紹了與中國貿易密切的國家的國際貿易情況。在拉美地區,拉美國家通過擴大對外貿易、促進出口產品多元化,實現了2022年出口貿易的進一步增長。中國是拉美地區第二大貿易伙伴和第三大投資來源地,也是巴西、智利、秘魯、烏拉圭等國第一大貿易伙伴。2022年,中拉貿易額逼近5000億美元大關。在傳統貿易和投資往來持續展現強勁活力的同時,雙方不斷嘗試在數字經濟等領域開展合作[5]。同時,中國與拉美地區的貿易合作也展現出新亮點,電子商務成為促進貿易增長的一大引擎。
在非洲,中國已連續15年保持非洲第一大貿易伙伴地位。中非貿易結構指標整體呈上升趨勢,2022年達到143.69。中非貿易潛力指標始終保持上升趨勢,2022年達到761.04[6]。2023年中非貿易額達到2,821億美元,同比保持增長。中國在非洲的直接投資存量超過400億美元,投資合作穩步增長。國務院批準《中非經貿深度合作先行區建設總體方案》,推動中非經貿關系再上新臺階。
在南美洲,玻利維亞已經啟動人民幣交易業務,成為南美洲第三個使用人民幣進行進出口貿易結算的國家。除了玻利維亞,巴西和阿根廷也在使用人民幣進行交易。專家表示,南美國家選擇使用人民幣,與中國在該地區的貿易和投資不斷擴大有關,人民幣作為全球儲備貨幣的地位也在上升。中國與南美洲國家遠隔重洋,交通運輸對雙邊地緣經濟往來有著重要影響,資源外交引導的大宗貨物、人員等高流動性使得中國與南美洲國家海運聯系強度較高且較為穩定[7]。
在亞洲,除中國外,東亞新興經濟體在全球貿易中崛起,占全球貨物和服務貿易的17%,其貿易占GDP比的平均值為105%,遠高于拉丁美洲、南亞和非洲。2017—2018年,亞洲簽署了17個新協定和70個雙邊協定。貿易摩擦使亞洲區域貿易自由化進程加快,同時RCEP、中日韓自貿區談判也在加快。雖然RCEP的簽訂給成員國之間貿易往來帶來便利,但并不是與RCEP的每個國家都有著十分廣闊的貿易前景,國家間的貿易潛力參差不齊,國與國之間差異化比較明顯。日本、韓國等國家貿易潛力巨大,而柬埔寨、文萊等國家跟其相比差距懸殊[8]。亞洲經濟整體上對自身的依存度大幅提升,但全球價值鏈長期減緩趨勢未變。
2.2 中國的國際貿易發展趨勢
2020年,中國成為全球唯一實現貨物貿易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貨物貿易第一大國地位進一步鞏固。2023年前11個月,中國進出口總值37.96萬億元,與2022年同期持平,其中出口21.6萬億元,增長0.3%;進口16.36萬億元,下降0.5%;貿易順差5.24萬億元,擴大2.8%[9]。中國的國際貿易發展趨勢正逐漸呈現出多樣化和全面化特點。這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多邊貿易體制發展。中國一直倡導和維護多邊主義,積極推動構建開放型世界經濟。中國積極參與世界貿易組織(WTO)等多邊貿易體制的建設與改革,為全球貿易自由化和便利化做出了積極貢獻。
(2)優化貿易結構。中國國際貿易的發展正逐漸呈現出從傳統資源類產品向技術密集、品牌化和服務類產品的結構轉型。中國正不斷加強自主創新和知識產權保護,提升產品質量和品牌競爭力。同時,中國還積極拓展多元化市場,加強與發展中國家的經貿合作,推動貿易結構的優化和升級。
(3)持續擴大開放。中國正在加快建設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繼續加強與周邊國家和地區的經濟合作,推進“一帶一路”倡議,增強與沿線國家的貿易往來,積極擴大對外開放。中國將進一步降低貿易壁壘,提升貿易便利化水平,加大對外投資和貿易合作力度,打造更加開放和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
(4)跨境電商的崛起。隨著互聯網和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國際貿易越來越依賴數字化技術,跨境電商正成為推動中國國際貿易增長的重要力量。中國的跨境電商平臺蓬勃發展,越來越多的企業通過其進行跨境貿易,實現全球市場的拓展。同時,跨境電商也為中小微企業提供了更廣闊的國際貿易機會,促進了中國貿易的包容性和普惠性發展。
中國國際貿易的發展前景廣闊,但也面臨著一些挑戰和不確定因素。全球貿易環境的變化、貿易保護主義的抬頭、匯率波動等因素都可能對中國的國際貿易產生影響。中國政府和企業需要不斷提高自身的競爭力,積極應對市場變化,才能在國際貿易中占據一席之地。
3 跨境電商對中國經濟的影響
跨境電商行業作為近年來全球最為迅速的行業之一,其對中國經濟的影響顯而易見。
首先,跨境電商的繁榮帶來了大量的就業機會。通過電商平臺,消費者可以直接與外國賣家進行交易,使得消費者的購買范圍更廣,銷售商因此可挖掘的市場更大。同時也為主流的制造業提供了更多的銷售渠道,使得更多的消費者可以了解到和接觸到他們的產品,極大提高了傳統制造業的效益。這不僅為中國的就業市場提供了新的機會,還為中國的經濟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其次,跨境電商的發展也帶動了中國的物流行業。在過去,傳統的國際貿易往往需要經過繁瑣的海關手續和漫長的運輸時間,而跨境電商的興起使得物流行業得到了快速發展。如今,中國的物流企業已經能夠提供高效、便捷的跨境物流服務,使得跨境電商的交易更加順暢,提高了消費者的購物體驗。
再次,跨境電商的發展對于我國經濟增長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近年來,跨境電商行業在中國市場發展迅速,以超過238萬億元的總額和15%的同比增長率,成為我國外貿新業態中發展速度最快、潛力最大的一部分。2022年,中國跨境電商進出口規模達到2.1萬億元人民幣,首次突破2萬億元大關,占當年貨物貿易總額的4.9%,同比增速達7.1%,為對外貿易發展注入新動力[10]。這一數據充分顯示了跨境電商行業的市場活力和增長韌性。
最后,跨境電商的發展推動了中國的金融行業。隨著跨境電商的交易量不斷增加,金融機構也開始提供更多的金融服務,如支付、融資等,以滿足跨境電商行業的需求。這些金融服務的發展,不僅為跨境電商行業提供了更多的支持,還為中國的金融行業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未來,跨境電商的發展將面臨更多的機遇和挑戰。
4 跨境電商背景下國際貿易發展的中國對策
跨境電商已成為中國外貿發展新亮點,為世界經濟發展增添新動能的同時,針對中國的實際情況,本文對國內跨境電商的發展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1)發展創新技術和模式??缇畴娚痰某晒艽蟪潭壬系靡嬗诩夹g和模式的創新,比如TikTokNow的新功能和推廣引流方式。在未來,中國跨境電商應更加注重發展新技術,采用數字化精細化轉型,加速構建生態化服務體系,以提升消費者的購物體驗。
(2)加強跨境合規運營??缇畴娚躺婕岸愂?、檢驗檢疫、跨境支付、知識產權、平臺責任、信息使用與大數據和消費者權益保護八大法律問題。因此,中國跨境電商應加強對這些法律法規的理解和遵守,以避免不必要的法律風險。
(3)加強品牌建設和知識產權保護。品牌建設和知識產權保護是跨境電商的重要環節,需要加強對品牌的保護和知識產權的保護,以提升品牌的知名度和競爭力。通過品牌建設,跨境電商可以提高消費者的信任度和忠誠度,從而獲得更大的市場份額。國際組織在推動各國法律協調方面應發揮更積極的作用,可以通過會議、研討會和立法建議等途徑,促使各國在知識產權法律上取得共識,并建立一個更具一致性的國際法律框架[9]。
(4)加強人才培養和引進??缇畴娚绦枰邆淇缥幕瘻贤ā⑹袌鰻I銷、物流管理、支付結算等方面的專業人才,而我國相關領域的頂尖人才較少[11]。在高?;蚺嘤枡C構中,設置全面且實用的跨境電商課程,涵蓋國際貿易、電子商務、市場營銷、物流管理、外語(尤其是熱門貿易國家的語言)、數據分析等多個領域。與跨境電商企業合作,建立實習基地,讓學生能夠在真實的工作環境中實踐操作,了解業務流程和實際問題的解決方法。
5 結語
綜上所述,跨境電商作為一種新興的貿易模式,具有巨大的發展潛力和機遇。隨著全球經濟一體化的加速推進以及互聯網技術的不斷發展,跨境電商將成為全球貿易的重要趨勢。跨境電商的發展不僅可以帶動各國的經濟增長,促進貿易便利化,幫助企業拓展海外市場,還可以促進國際貿易規則的變革。就中國而言,跨境電商的繁榮給國人帶來了大量的就業機會,帶動了中國物流行業的發展,為對外貿易的發展注入新的動力,也推動了中國金融等行業的發展,從而推動了中國經濟的整體發展。
雖然跨境電商環境下的國際貿易也存在一些問題,比如支付存在安全風險、商品質量難以保障,稅務問題較為復雜等。但在跨境電商的大背景下,我國可以采用數字化精細化轉型,加速構建生態化服務體系,提升消費者的購物體驗;加強跨境合規運營,避免不必要的法律風險;加強品牌建設和知識產權保護,以提高消費者的信任度和忠誠度,從而獲得更大的市場份額。更重要的是加強人才培養和引進,提高企業的競爭力和創新能力,采用上述等一系列措施,不斷完善對外貿易的運營、管理體系,使其更好的應用到國際貿易中。
參考文獻
張慧君.淺談跨境電商在國際經濟與貿易中的利與弊[J].金融客, 2023 (12):37-39.
曹磊, 張周平,王添蓉.2022年度中國跨境電商市場數據報告[N]. 2023.
丁純. 歐盟經濟安全戰略及其影響[J]. 當代世界, 2024(4):42-48.
賈素真. 助推國際貿易高質量發展[J].中國商界·Business China 2023, (C) 1994-2023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2023: 48-49.
王巖. 拉美數字經濟發展提速中拉數字貿易前景廣闊[J].中國外資, 2023(19):40-43.
劉昕.中非雙邊貿易發展前景廣闊[N].國際商報, 2023-07-06(003).
黨琴, 胡偉, 葛岳靜, 等.中國與南美洲國家地緣經濟聯系強度及其影響因素[J].地理學報, 2020, 75(10):2061-2075.
祝海倫. 貿易便利化對我國與RCEP其他成員國雙邊貿易的影響及潛力研究 [D]. 桂林: 廣西民族大學, 2023.
梁暉.電子商務如何影響國際經濟貿易[J].中國外資, 2024(3): 115-117.
孫碧寧. RCEP背景下跨境電商發展路徑研究[J].商場現代化, 2024(7): 42-44.
陳絲岸. 數字經濟背景下跨境電商企業品牌營銷分析[J].老字號品牌營銷, 2024(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