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現代化產業體系是現代化國家的物質技術支撐,是維護國家安全的必然選擇,現代化產業體系的建立對于構建新發展格局、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當前,遼寧正處于實現全面振興新突破的關鍵時期,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是新時代推動遼寧產業轉型升級、實現全面振興的關鍵所在。作為新中國工業的搖籃,遼寧要結合自身發展實際,從國家戰略全局出發,以實體經濟為根基,科技創新為關鍵,產業升級為方向,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以期推動遼寧實現全面振興、高質量發展。
關鍵詞:現代化產業體系;實體經濟;科技創新;產業升級;新質生產力;遼寧
中圖分類號:F121.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0298(2024)11(a)--04
在現代化經濟體系中,現代化產業體系是關鍵。現代化經濟體系包括七個部分,即產業體系、市場體系、收入分配體系、城鄉區域發展體系、綠色發展體系、全面開放體系以及經濟體制[1]。其中,產業體系是經濟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產業體系的現代化是經濟體系現代化的物質基礎和內容支撐,也是經濟體系現代化的關鍵著力點。
2012年至今,習近平總書記到東北考察期間召開了3次座談會,每一次都對產業體系建設提出要求。2015年7月長春座談會提出“著力推進結構調整”[2];2018年9月沈陽座談會提出“以培育壯大新動能為重點,激發創新驅動內生動力”[3];2023年9月哈爾濱座談會強調“要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加快構建具有東北特色優勢的現代化產業體系。推動東北全面振興,根基在實體經濟,關鍵在科技創新,方向是產業升級”[4],這為遼寧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指明了方向。當前,遼寧正處于實施全面振興新突破三年行動的關鍵時期,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是推動遼寧實現全面振興、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所在。
1 重視實體經濟,筑牢發展根基
改革開放40多年,我國創造了世界經濟發展的奇跡,其中實體經濟是表現最好、最突出的。遼寧作為共和國長子,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工業率先發展,奠定了發展實體經濟的雄厚基礎,新時期轉型振興依然要依托實體經濟。在實體經濟中,制造業是重中之重,遼寧具有發展先進制造業的天然優勢。同時,遼寧在發展過程中也面臨著很多問題,傳統制造業所占比重較高,現代制造業總體規模明顯偏小,發展水平相對滯后,沒有形成具有重要支撐力的經濟增長點[5]。所以,遼寧要不斷在制造業上鍛長板、補短板,努力打造成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先進制造業新高地。
1.1 加快傳統制造業改造升級
要用數字賦能制造業,推動“5G+工業互聯網”融合應用,建設“數字遼寧 智造強省”[6],促進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實現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數字產業化是指電子信息制造等行業,通過產業鏈延伸形成一個完整的產業。產業數字化是指傳統產業通過數字技術的改造,進而煥發新的活力。遼寧阜新的排山樓金礦就已經實現了傳統產業的數字化改造。通過5G+智慧礦山建設,工作人員無須進入井下,只要在地面的操控中心就可以將整個礦山井下的情況實時掌握。通過井下電機車無人駕駛系統,工作人員在地面操作臺上就可以實現對井下300米的遠程操作。未來,遼寧要提升傳統制造業的智能化、網絡化、數字化水平,加快傳統制造業的升級改造。
1.2 延長產業鏈條,提高產品附加值
表1為2022年遼寧三次產業結構,即三次產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例[7]。2022年,全國三次產業結構比例為7.3∶39.9∶52.8,遼寧省為9∶39.4∶51.6,遼寧第三產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低于全國平均水平,即遼寧的服務業增加值較低,說明遼寧“原字號”產業鏈較短,產品缺乏深度挖掘和加工,產品附加值偏低。
裝備制造業、石化、冶金為遼寧三大支柱產業,其中石化產業主要集中為煉油,位于產業鏈的最低端。面對資源枯竭、環境破壞兩個嚴峻問題,遼寧石化產業要改變原有的傳統發展方式,向高端化、綠色化的方向發展,要延長產業鏈條,做精細化工產業來增加產品的附加值,改變“煉”有余而“化”不足的狀況。遼寧阜新作為資源枯竭型城市,發展方式以資源型為主,主要圍繞采煤、賣煤、用煤發電產業發展,這個產業鏈條較短,而且同樣面臨資源枯竭、環境污染問題。因此,遼寧要深度開發“原字號”,不斷延長產業鏈條,使產業向“微笑曲線”的兩端不斷延伸,進而提高產品附加值。
2 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
科技創新是產業創新的源頭活水,引領著產業的發展方向,不斷增加產業的競爭力。遼寧的科技創新能力不足,對產業創新很難形成明顯的推動力量。
從表2研發投入強度,即研發經費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分析[7]。2022年,全國研發投入強度的平均水平為2.54%,東北三省一區研發投入強度均低于全國平均水平。其中,內蒙古自治區為0.9%,僅為全國平均水平的35%。吉林省和黑龍江省分別為1.46%和1.38%,僅為全國平均水平的57%和54%。遼寧省為2.29%,低于全國水平。
《中國區域科技創新評價報告2023》按照綜合科技創新水平將全國31個地區劃分為三個梯隊,東北地區分別在第二梯和第三梯隊。其中,遼寧省、吉林省、黑龍江省以及內蒙古自治區分別排名第15位、第18位、第20位以及第27位。遼寧省相較于2012年的第7位,綜合科技創新水平還在不斷下降[8]。
遼寧要實現轉型振興,最終要靠創新驅動,不斷提升創新能力,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6]。
2.1 強化基礎研究
(1)做好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工程。2024年來自沈陽新松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的機器人“天團”首次亮相龍年春晚沈陽分會場的舞臺,這款工業機器人由該公司完全自主研發,最關鍵的核心技術在于其智能控制系統,真正實現了機器人領域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未來,遼寧要將科技創新重點放在自身優勢領域,如機器人產業、傳統三大優勢產業即冶金、石化、裝備制造業,以及石化產業鏈上的精細化工產業等方面,進而解決重點領域關鍵核心技術“卡脖子”問題。
(2)關鍵核心技術突破的重點在于強化基礎研究。基礎研究是從研究、應用到生產的整個科研全過程的起始端,是整個科學體系的源頭,是所有技術問題的開關。多數企業從事應用研究,更多關注的是成果轉化、規模化生產以及快速獲得利潤。基礎研究投入大、周期長,從立項、研究、出成果,再到轉化為現實生產力進而實現對經濟的推動作用,要花費很長時間,且整個過程充滿未知數,所以基礎研究仍然是薄弱環節。未來遼寧要重視基礎研究,要支持從0到1的原創性基礎研究,不斷加大基礎研究的投入力度。
2.2 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
企業是市場經濟的主體,更應該是科技創新的主體。所謂“產學研”深度融合,其中“產”即指企業。要強化企業科技創新的主體地位,從企業自身層面,引導其增加科技創新主體地位的主觀意識,加大研發投入。從政府層面,要為企業科技創新創造良好條件,支持企業科技創新活動。
作為全國經濟總量第一位的廣東省,企業創新能力強是廣東發展的突出優勢。截至2023年,廣東區域綜合創新能力已位居全國第三。全省研發經費投入強度高達3.22%,是全國平均水平的1.27倍[8]。廣東約90%的科研機構、科研人員、研發經費以及發明專利申請都來源于企業[9],企業已經成為廣東省科技創新的主要力量來源。
遼寧要重點扶持科技型中小企業發展。創新型企業的培育需要一個過程,因此遼寧要從小到大,形成一個科技型企業培育鏈條。在此過程中要加快推進鏈主企業的本地配套,圍繞核心企業建立產業集群,使產業集群化發展。比如,沈陽華晨寶馬公司側重吸納本地企業進入其汽車零部件供應商體系,確保零部件的采購不會受到其他因素影響,進而保證企業的正常運轉。2023年,華晨寶馬在中國的供應商超過400家,其中有138家位于遼寧,108家位于沈陽。在遼寧的供應商中,采購金額累計超過500億元[10]。沈陽寶馬扮演著產業鏈“鏈主”角色,帶動了地區產業鏈發展,也帶動了沈陽汽車產業集群的發展。要制定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的政策措施,加強對科技型企業的金融服務。要全面落實高新技術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不斷提高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
2.3 發揮科研院所和重點高校科研力量
東北地區科教資源豐富,“沈大哈長”是中國最早建立現代科學技術體系的城市,擁有一大批高端人才和國家級科研院所。要把東北地區顯著的科教優勢和產業優勢融合起來,打破科教與產業之間的壁壘。
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應與企業深度合作,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研究人員要走進企業,成為工程師、設計師,企業研發人員要走進大學課堂和實驗室,實現良好互動。教研人員要從企業問題中遴選科研主攻方向,把著力點放在解決企業實際問題上。要深化分配制度改革,打破平均主義,支持和鼓勵科研人員通過辛勤勞動獲得多重收入。
2.4 加快科研成果落地轉化
科研成果能否真正轉化為實際生產是科技創新能否提高產業經濟增長的關鍵。要依靠政府來打通科技與產業之間的通道,建設國家級重點實驗室,充分發揮國家級科技創新平臺資源集聚作用,更好支撐遼寧產業和技術創新“雙螺旋”發展[11]。要積極培育產業園區,提高科技成果轉化水平。要高度重視打造良好創新生態,優化科技發展環境,營造良好的創新氛圍。
3 明確產業升級方向,加快產業升級
3.1 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增強發展新動能
新質生產力是創新起主導作用,擺脫傳統經濟增長方式、生產力發展路徑,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質量特征,符合新發展理念的先進生產力質態[12]。傳統經濟增長方式下經濟增長的最終動力來源于三種基本的生產要素,即勞動、土地、資本,且三種生產要素的投入量與經濟增長量成正比。但是在傳統經濟增長方式下,這三種基本的生產要素都不是無限的,在對這三種生產要素進行配置、組合、使用的過程,本質上也是消耗的過程。所以要向第四生產要素技術和第五生產要素數據尋求新的經濟增長。因此,以技術、數據等先進的生產要素來創造財富的能力就叫“新質生產力”。
新質生產力塑造的核心在于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更在于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比如,遼寧阜新作為資源枯竭型城市,轉型初期的政策是尋求衰退產業的援助機制,即尋找新的煤炭開采領域進行開采。但是資源型產業的生命力是有限的,單靠衰退產業的援助機制來續命很難走出困境。需要轉變發展思路,尋求“接續產業的扶持機制”,找到適合自身的新的產業發展方向,培育壯大新動能。
遼寧要重點發展新能源這一戰略性新興產業。遼寧本身自然資源條件有優勢,我國到2030年前實現碳達峰,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的目標,為遼寧發展新能源產業帶來了機遇。遼寧阜新作為資源枯竭型城市,要尋找的接續替代產業之一就是新能源產業,要積極發展陸上風電、光伏基地,積極創建全國能源綜合創新示范市,使新能源產業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
在戰略性新興產業方面,未來遼寧應大力發展新材料、新能源、工業互聯網、人工智能、航空航天等產業,增加產業發展新動能。在未來產業方面,遼寧還要重點關注細胞治療、元宇宙、深海深地開發、柔性電子等[6]。其中,在細胞治療方面,現有的疫苗都是針對某一種特定的病毒,未來可以重點關注通用疫苗的研發,使多種病毒都可以通過一種疫苗進行免疫。
3.2 發展特色產業
(1)大力發展冰雪經濟。當前,冰雪經濟成為東北經濟新的重要增長點。2023年冬季哈爾濱冰雪的溢出效應不斷放大:餐飲行業,黏豆包、大凍梨成為東北早市的代名詞。服裝行業,東北火了,東北人愛穿的皮衣、皮草也成為時尚,跟著“爆單”。遼寧省博物館的“簪花”系列文創產品供不應求。交通運輸業,2023年哈爾濱機場客流持續飆升,成為東北三省最繁忙的機場,對冰雪體育產業的拉動作用不容小覷,2024年2月東北舉辦的“十四冬”也推動了內蒙古冰雪產業高質量發展。未來遼寧應該依托獨特的冰雪資源優勢,形成冰雪運動、冰雪文化、冰雪裝備、冰雪旅游全產業鏈發展,真正讓冰天雪地變成金山銀山。
(2)大力發展海洋經濟。遼寧地理優勢明顯,14個地級市中有5個沿海城市,海洋資源豐富,這是遼寧寶貴的區位優勢。遼寧省莊河市依托自身海洋資源優勢,大力建設清潔能源產業,莊河海上風電已成為我國北方最大的海上風電基地。遼寧應充分依托自身海洋資源優勢,大力建設海上風電基地,逐步形成海上清潔能源全產業鏈發展。另外,遼寧應依托海洋資源,大力發展水產養殖、海產品深加工、觀光垂釣研學等產業,使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延長產業鏈條,增加產品附加值。
3.3 深化體制機制改革,激發生產要素活力
(1)繼續深化國有企業改革。要積極促進央地融合發展,加大央地合作,更好發揮國有企業在遼寧經濟發展中的龍頭帶動作用。遼寧在航空航天領域具有一定優勢,要重點圍繞國產大飛機C919的配套需求開展央地合作,使更多遼寧企業進入大飛機產業鏈供應鏈中,助力遼寧構建現代化航空產業體系,培育經濟發展新引擎。
(2)支持民營經濟健康發展。全國工商聯最新發布的《2023中國民營企業500強》報告顯示,2022年遼寧省只有3家企業進入中國民營企業500強行列,且排名較靠后,分別位于第42位、150位和265位。而進入中國民營企業500強的企業中,浙江108家,江蘇89家,山東52家[13]。從這一方面來看,東北民營經濟總體實力偏弱,缺乏處于行業領先地位的大型龍頭企業。對于遼寧而言,支持民營企業發展的重點之一是優化營商環境。東北冰雪經濟的爆火實質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卷”起來的服務,是營商環境在不斷變化的具體體現,是東北發展觀念在不斷變化的具體體現。
當前,遼寧正處于實施全面振興新突破三年行動的關鍵之年、攻堅之年,構建具有遼寧特色優勢的現代化產業體系是遼寧實現轉型振興的關鍵。遼寧要始終以實體經濟為根基,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錨定產業升級方向,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實現遼寧高質量發展,為中國式現代化貢獻遼寧力量。
參考文獻
習近平.深刻認識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重要性 推動我國經濟發展煥發新活力邁上新臺階[EB/OL].http://jhsjk.people.cn/article/29798640.2018-1-31.
習近平.加大支持力度增強內生動力 加快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發展[EB/OL].http://jhsjk.people.cn/article/27327821.2015-7-20.
習近平.解放思想銳意進取深化改革破解矛盾 以新氣象新擔當新作為推進東北振興[EB/OL].http://jhsjk.people.cn/article/30320097.2018-9-29.
習近平.牢牢把握東北的重要使命, 奮力譜寫東北全面振興新篇章[EB/OL].http://m.news.cn/2023-09/09/c_1129854063.htm.2023-9-9.
姚毓春,李冰.構建具有東北特色優勢的現代化產業體系[J].社會科學輯刊,2024(1):119-125.
2023年11月7日中國共產黨遼寧省第十三屆委員會第六次全體會議通過.中共遼寧省委關于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新時代推動東北全面振興座談會上重要講話精神 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遼寧新篇章的意見[N].遼寧日報, 2023-11-13.
EBw8+fqHOCPtOZn3jR5d3p2xrxLgoOJHTKW5PRDBXZ4=中國統計年鑒2023[EB/OL].https://www.stats.gov.cn/sj/ndsj/2023/indexch.htm.
中國區域科技創新評價報告2023[EB/OL].http://www.casted.org.cn/channel/newsinfo/9680.
盧夢琪,徐恒,齊旭,等.在新征程上譜寫經濟發展新篇章[N].中國電子報,2022-10-21.
胡婧怡, 曹樹林.全球1/3寶馬汽車在沈陽生產[N].人民日報,2024-06-15.
袁暢澤,牛玥.遼寧省機器人重點實驗室群成立大會在沈陽召開[EB/OL].http://liaoning.nen.com.cn/network/liaoningnews/lnnewsyuanchuang/2024/03/15/623202544729985198.shtml.2023-3-15
習近平.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 扎實推進高質量發展[EB/OL].http://jhsjk.people.cn/article/40171526.2024-2-2.
《2023中國民營企業500強》[EB/OL].http://www.acfic.org.cn/ztzlhz/cwhy131_8869/2023my5bq_05/202309/t20230905_1954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