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教-學-評”一體化的設計與實施,《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22年版)》指出,教師要準確把握教、學、評在育人過程中的不同功能,樹立“教-學-評”的整體育人觀念。為了實現這一理念,新課標提到,教師要“明確教什么、為什么教、怎么教、怎么評等方面的內涵和要求,建立相互間的關聯,體現以學定教、以教定評,使評價鑲嵌于教學之中,成為教學的有機組成部分”。在實施教學和評價的過程中,教師應“通過觀察、提問、追問,以及合理、科學的測試等方式,收集學生學習是否真正發生的證據,包括理解了什么、能表達什么、會做什么,以及是否形成了正確的價值觀等”。
本文通過豐富互動形式、創設真實情境、激發問題意識、設計課后學習任務等方式,旨在幫助教師厘清“教什么”“怎么教”,了解學生“理解了什么”“能表達什么”“會做什么”等問題,以“教-學-評”一體化設計豐富小學英語對話教學。
1.豐富互動形式
豐富、多元、良性的教學互動有利于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教師及時了解學生在英語課堂學習中存在的各種問題,進而適時調整教學策略與活動設計。教師在與學生進行教學互動時,一方面要抓住學生特點,通過豐富學生視覺體驗、角色扮演、小組合作等方式激發學生的表達欲望,了解學生學習效果;另一方面要走入學生群體,與學生共同探討問題,努力讓所有學生都參與到課堂活動之中,了解學生的掌握情況。
例如,在學習英文故事《司馬光砸缸》后,教師引導學生通過“Reader Theater”(讀者劇場)的形式進行角色扮演,使學生深化對課文的掌握。在復習故事的過程中,教師帶領學生開展“故事棒”游戲。教師先用英語引出故事起因,接著拿“故事棒”隨機指向不同學生,被指到的學生接著故事情節繼續講故事,直到故事講完為止。這種互動形式充分調動起了全班學生的參與興趣,課堂氛圍活躍、高漲。在整個互動過程中,教師要注重評價學生的知識掌握、情緒狀態、小組分工、合作意識等,關注學生的感受與體驗,以鼓勵和表揚為主,讓學生在交流互動、團隊合作中有所獲得,并逐步提升核心素養。
2.創設真實情境
創設情境是實現“教-學-評”一體化的有效方式。情境教學既提升了學生的參與積極性,也為教師的評價提供了生動直觀的依據。一方面,教師可以借助真實、直觀的情境使學生內化知識、鍛煉學生認知能力。另一方面,教師可以借助信息化手段展示圖畫、音像、視頻,化抽象為具體,幫助學生突破教學難點。
例如,在學習動物園動物的課程內容時,教師為學生創設“去動物園看動物”的情境。教師出示動物園的背景PPT,讓學生戴著頭飾扮演不同動物,同時播放動物的叫聲。學生在歡樂的情境和互動氛圍中,輕松地學習、領會了相關的動物詞匯及句式表達。
3.激發問題意識
每位學生的思維方式、知識水平與能力發展都各不相同,理解能力也存在較大差異,這對于課堂中的師生互動提出了較高要求。在ez221sFjT3pmb8QUVSuv0g==“教-學-評”一體化的課堂中,教師要致力于激活學生的問題意識,結合教學目標與教學內容靈活設置問題,應用多種提問方式拓展學生思路,提升學生思維品質。
例如,在四年級下冊Unit7 Lesson24中,主人公Baobao因粗心大意弄丟了家門鑰匙,后發現書包也落在了學校。教師通過設置“四何問題”,即“是何問題”(What is Baobao doing?)、“為何問題”(Why is Baobao sad?)、“如何問題”(How do you help Baobao?)與“若何問題”(If you were Baobao, what would you do?),使問題梯度層層遞進,幫助學生逐漸提升思維品質。在這一過程中,教師要注重評價學生的參與狀態,關注學生是否動腦、動耳、動口。同時,教師應為學生提供更多的思考時間與活動機會,鼓勵他們展示自我,積極參與到課堂學習之中,實現全員參與和全過程參與,讓每個學生在課上有所收獲,使學生在“教-學-評”一體化的課堂中實現從“學會”到“會學”“樂學”“愛學”的轉變。
4.設計課后學習任務
課后學習任務是課堂學習活動的延續,科學高效的課后學習任務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鞏固課上所學知識;同時,課后學習任務也是對課堂學習效果的有效檢測。因此,提升課后學習任務的質量至關重要。高質量的課后學習任務既不是統一的、繁重的抄寫詞匯任務,也不是含有大量生僻詞匯的高難度閱讀任務。高質量的課后學習任務應當是讓學生“跳一跳能摘到桃子”,既讓學生覺得有趣,具有適當的挑戰性,又讓學生能體會到收獲感與自我價值感。
高質量的課后學習任務設計需要教師結合學情與教學內容精心設計、細致思考。一方面,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設計小組合作完成的作業,如項目式活動、小劇場表演等,以減輕學生的學習壓力,鍛煉其協作溝通能力。另一方面,教師在主導設計課后作業的同時,可以鼓勵學生嘗試自己設計完成作業的形式。學生作為作業的設計者,既有完成作業的動力與積極性,也能充分發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與創新創造能力。同時,教師也能更加了解學生們所喜愛、擅長的作業形式,并適時調整作業評價標準。
將“教-學-評”一體化設計應用于小學英語對話教學之中,有效改進了傳統課堂教學模式的不足,進一步深化了學生的認知,增強了學生的反思意識,提升了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讓學生能以更飽滿的熱情學習英語、愛上英語。在這樣的課堂中,教師不僅教會學生學科知識,更教會學生學習的方法,為學生的終身學習與全面發展打下良好基礎。
編輯 _ 張睦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