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19日,由中國公共關系協會會同中國外文局、云南省人民政府聯合主辦,中國對外書刊出版發行中心(國際傳播發展中心)、云南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大理白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共同承辦的2024推進全球生態文明建設(洱海)論壇在云南大理成功舉辦。
全球發展智庫首席專家、第十三屆全國政協副主席辜勝阻應邀出席論壇并作特別致辭。第十四屆全國政協常委、中國外文局局長杜占元,中國公共關系協會會長、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原副主任郭衛民,云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長郭大進,第十二屆云南省政協副主席喻頂成,中國科學院院士謝華安,中國工程院院士徐明崗;喀麥隆駐華大使馬丁·姆巴納,克羅地亞駐華大使達里歐·米海林,毛里求斯駐華大使王純萬,馬耳他駐華大使白瀚軒,尼加拉瓜駐華大使邁克爾·坎貝爾,薩摩亞駐華使館臨時代辦齊塔·韋提梅,荷蘭瓦赫寧根大學教授、諾貝爾獎獲得者歐意瑪,國際湖泊環境委員會科學委員會副主席阿德林娜·桑托斯-博爾哈等,以及來自國家部委相關負責人,北京、陜西、湖北、云南等省市代表,高校智庫、中外企業、行業協會代表,泰國、緬甸、馬來西亞等20余個國家的駐華使節、國際組織官員,共280余名中外嘉賓出席論壇。
郭衛民在論壇上指出,在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指引下,我國生態環境建設取得歷史性成就,美麗中國建設邁出重大步伐。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就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作出具體部署。為進一步推動生態文明建設傳播工作,他提出四點建議:一是不斷提升傳播的針對性有效性,進一步加強生態文明對內對外傳播,通過國際傳播營造良好輿論環境,促進國際合作,共同應對生態環境挑戰,共享生態文明建設經驗。二是充分發揮多元主體的傳播力量,政府部門做好統籌協調,積極動員社會力量,企業、智庫、媒體、高校、社會組織發揮好各自優勢和特點。要把廣大民眾參與生態文明建設的實踐與開展國際傳播有機結合起來。三是努力創新傳播方式,要加強系統策劃,提升主流媒體創新講好生態故事能力,發揮新技術、新媒體優勢,讓中國生態領域故事的傳播更接地氣。四是切實做好精準傳播提升實效,充分發掘我國生態文明建設的豐富素材和生動故事,推進中國故事的區域化表達、分眾化表達,向世界展現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
杜占元強調,人類文明的興盛離不開大自然的滋養,生態文明建設關乎世界各國現代化進程,關乎人類文明的永續發展。他指出,攜手推進生態友好的現代化,第一,要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發展理念,推動科技向善;第二,要用好各國生態文明建設的有益成果,加強文明交流互鑒;第三,要匯聚全球生態文明建設的廣泛合力,加快共同行動。中國外文局愿與國內外有識之士和相關機構密切合作,不斷深化全球生態文明建設領域的交流互鑒,為構建生態友好的現代化增添新的動力。
郭大進表示,云南省堅持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堅決保護綠水青山、藍天白云,努力實現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和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主要從以下四個方面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一是堅持綠色發展理念,大力發展生態旅游、林下經濟、碳匯產品、綠電+先進制造業;二是深入實施城鄉綠化美化三年行動;三是連續打好藍天綠水凈土保衛戰,努力營造純凈的生態環境空間;四是秉承順應自然、尊重自然、保護自然的文化傳統,追求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在主題演講環節,5位中外嘉賓圍繞論壇主題進行發言。達里歐·米海林表示,克羅地亞是一個生物多樣性豐富的國家,與中國在生物多樣性保護等領域開展了持續而富有成效的合作。克羅地亞歡迎更多中國游客到訪,愿進一步加強與中國的全方位合作,促進兩國關系進一步發展。
自然資源部綜合司副司長王愛民認為,自然資源是生態文明建設的物質基礎、空間載體和構成要素。自然資源部在生態文明建設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下一步將重點開展優化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完善自然資源資產管理制度體系,構建統一的國土空間用途管制制度,構建從山頂到海洋的保護治理大格局等方面的工作。
阿德林娜·桑托斯-博爾哈強調,湖泊是全球水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政府、企業、研究機構、非政府組織及國際組織等各方都應積極參與湖泊綜合治理,推動湖泊流域實現生態友好的現代化。洱海論壇匯集了來自地方、國家和全球的利益相關者,為我們共同推動湖泊流域生態友好的現代化搭建了平臺。
生態環境部原新聞發言人、宣傳教育司司長劉友賓表示,人民群眾既是良好生態環境質量的享用者,也是改善環境質量的重要推動力量。開展美麗中國建設全民行動,應加強生態文明宣傳教育、大力弘揚生態文化、積極鼓勵公眾參與,匯聚起美麗中國建設的磅礴力量。
大理州委書記楊國宗介紹了洱海保護的十年歷程。大理堅持系統施策,實現從一湖之治到生態之治的有力轉變;堅持標本兼治,實現從應急搶救到常態長效的有力轉變;堅持綠色發展,實現從“大理之問”到“大理之變”的有力轉變;堅持生態為民,實現從美麗大理到美好生活的有力轉變;堅持共謀共建,實現從踐行理念到經驗分享的有力轉變。
在案例分享環節,中國科學院院士謝華安、《馬賽人報》社長利奧·普格特、北京市委宣傳部一級巡視員徐和建、中交天津航道局有限公司總經理周光濤、經濟學人智庫(經濟學人集團)總監肖宇超、湖北省丹江口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張進軍等,分享了在生態環境保護方面的積極探索和務實成果。本屆論壇下設4個平行分論壇,與會嘉賓分別圍繞“推動洱海水生態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持續助力農業綠色發展 打造農業綠色產業鏈條”“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全面推進、全景傳播”“共向未來·中外企業家對話——綠色低碳轉型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等議題深入研討,共謀全球生態文明建設,為促進全球可持續發展貢獻智慧。

聚焦企業、城市、海洋等主題,本屆論壇還發布了《全球企業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洱海)倡議》,舉辦共話藍碳未來——共建“一帶一路”國家海藻碳匯項目發布儀式和“絲路百城傳”之《大理傳》項目啟動儀式。
論壇期間還配套舉辦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活動:“洱海這十年”圖片展,展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在大理的生動實踐;“守護藍色星球·大理”公益騎行活動,讓中外嘉賓在感受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之美的同時,以實際行動踐行綠色低碳理念。
自2021年10月至今,推進全球生態文明建設(洱海)論壇已連續舉辦四屆,成為全球生態文明建設領域重要國際交流平臺。中國公共關系協會副會長、原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副臺長夏吉宣,協會新聞與傳播委員會副主任、南開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王曉暉,協會副秘書長劉江等參加論壇活動。
責任編輯:趙慧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