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更燈火不曾收,玉膾金齏滿市樓。云外清歌花外笛,濰縣原是小蘇州。”這是270多年前鄭板橋任濰縣縣令時寫下的詩句,形象描述了濰坊當年繁華的民俗景象。200多年過去,這里風物愈加嫻美,人文更加淳厚,人們賡續著先輩的遺風美德,守望著自己的精神家園,將“崇文尚德、惟實勵新、開放包容、自信圖強”的城市精神不斷發揚光大,讓濰坊擁有了世界風箏都、東亞文化之都、中國畫都、金石之都、國際和平城市、世界手工藝與民間藝術之都的美名。
最是那“半壕春水一城花”的無限風光
濰坊的山巍峨聳立,風光秀美,碑林石刻平添了一份歷史的厚重。濰坊的水淙淙細流,清澈甘洌,流淌著生生不息的人文情懷。東鎮沂山,作為五大鎮山之首,自漢代起見證了十朝16帝登封的歷史演變,山上碑林聳立,鐫刻著風雨滄桑,作為岳鎮海瀆皇家祭祀場所,登臨其巔,仿佛可感受千百年來的滄桑巨變。云門山獻“壽”,是明弘治年間留給子孫后代的寶貴遺產,作為“天下第一壽”而冠絕天下。

《尚書·禹貢》曰:“海岱惟青州。嵎夷既略,濰、淄其道。”千年濰水蜿蜒百余里,閃耀著母親河的慈祥與期望;一條白浪河穿城而過,蕩漾著無盡的繁華與向往。歡樂海、金沙灘、萬畝鹽田,在158公里的海岸線折射出奪目光彩。穿過喧囂的市區,漫步于魚鳥嬉戲的白浪河濕地公園,恍若進入人間仙境。跟隨山旺化石去地下巖層翻閱歷史的萬冊書卷,洞見埋藏于地下26米的恐龍化石群,探尋7500萬年前的生命演化史,則更有一番別樣的收獲。
閱不盡“腹有詩書氣自華”的文化情懷
濰坊歷史厚重,人杰地靈,歷史上曾出過十大狀元,有150多位歷史文化名人在這里出生、居住或為官。蘇軾曾在密州(今諸城)任知州,壯年執政,治蝗賑災,儲糧治水,修葺超然臺并于其上撫琴吟詩,首開宋詞豪放派之風,在密州兩年內有200余首詩詞傳世,創造了詞賦創作的“蘇軾速度”。其“密州四曲”中既有“十年生死兩茫茫”的繾綣,“酒酣胸膽尚開張”的豪放,亦有“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四海一家,格調千古。
女詞人李清照與丈夫趙明誠(濰坊諸城人)在青州沃土上完成了人生三分之一的詩詞書墨,驚艷至今。兩袖清風的鄭板橋“七載春風在濰縣”,劉墉(濰坊諸城人)夙慧勤苦,清廉干練,忠心耿耿。陳介祺的萬印樓藏珍過萬,郭味蕖的山水花鳥耐人尋味。此外,還有鄭玄、賈思勰、范仲淹、孔融等均在這里以文啟智潤心,驚艷后世。

踏著前人的足跡,穿梭于彼時的歷史古跡,仿佛開啟一段超時空對話。十笏園(又稱“丁家園林”)回廊曲徑通幽,夜晚的青州古城上摩肩接踵,堅如堡壘的濰縣城墻,匯流著昨天與今天的情感碰撞。龍興寺的石造佛像、萬印樓的金石收藏,南來北往的坊茨小鎮,萊州灣的海上絲路,大觀園的民俗景象,猶如一條永不枯竭的歲月之河,滋養著這片土地上的人們,承載著人們的夢想與希望。
別一番“自然濰縣甲青齊”的繁華景象
濰坊是國家級齊魯文化(濰坊)生態保護區,非遺資源不勝枚舉。其中,傳統技藝類非遺尤為卓著,既有金石篆刻的凝重遒勁,亦有古琴藝術的悠揚綿長。
目前,濰坊市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遺代表作名錄2項、國家級非遺代表作名錄17項。濰坊風箏制作技藝、楊家埠木版年畫、高密聶家莊泥塑、諸城派古琴、核雕、紅木嵌銀髹漆技藝……斑斕多彩的民間藝術和精妙絕倫的手工藝賦予濰坊這座城市靈動的風韻。這里民風淳樸,家家戶戶藏著手藝,世代傳承,生生不息。豐富多彩的古風遺韻飛在藍天、貼上門戶、種于沃土,貫穿在濰坊民眾的生活里,日用不覺,慣常成道。

品不完“且將新火試新茶”的物阜民安
濰坊物產資源豐富。每逢豐收時節,輝渠小米金滿田野,隨風起舞,稻香撲鼻。昌樂西瓜清甜多汁、清爽解渴,每一口都仿佛是在品味夏天的味道,讓人回味無窮。壽光蔬菜新鮮味美、可觀可品,是大棚里的春意盎然,也是廚房里的人間煙火。
沉淀了800年種植歷史的諸城綠茶素有“北端茗品”之稱,茶湯晶瑩剔透,茶香溢滿舌尖,“子瞻書困點新茶”,多少個日夜,一杯濃茶,伴追夢的人青燈黃卷,度過孤寂的苦讀時光。崔字牌小磨香油、恒盛齋點心、隆盛糕點、景芝酒、云門陳釀、濰縣蘿卜、昌城板栗、高密花餑餑……就在這柴米油鹽、案上板頭間,領略“人間有味是清歡”。
依然是“老夫聊發少年狂”的強勁動力
濰坊歷來就是工業重鎮,因工業長青,被稱為“國際動力城”。老濰坊的膠濟鐵路,縱橫八通,迎來送往。自19世紀起,這里就開始了礦業開采和煙草制作。這里曾誕生自行研發生產出中國北方第一臺15馬力柴油機的華豐機器廠,也曾建起新中國成立后山東省首個現代化棉紡廠;從我國建造第一座人造衛星地面接收站,到向太平洋地區發射運載火箭,都有濰坊電子工業生產的元器件。

目前,濰坊已擁有全國41個工業行業大類中的37個,其中包含所有的31個制造業行業。其中,動力裝備、高端化工、食品加工、新一代信息技術4個產業集群產值均已超過千億元,規模以上工業企業4452家,規模以上工業產值和營收雙過1.1萬億,71種主導產品的市場占有率排在全球、亞洲、國內第1位。入選全國首批20個制造業新型技改試點城市,工業數轉智改經驗入選全國10個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典型案例。專精特新、單項冠軍、瞪羚、獨角獸等優質企業發展到1228家。濰柴動力、歌爾集團、雷沃重工,晝夜奔騰的生產線,彰顯著濰坊人的活力、實力,更展現著濰坊無限的發展潛力。
晴云輕漾,熏風無浪。濰坊,這座山水環繞、風箏盤旋的城市,在樸實的民風中孕育了創新精神,以充沛的朝氣銳意向前,以飽滿的熱情歡迎五湖賓客。不妨來此放風箏、繪丹青、品美食、賞美景,山海之間愉悅性情,齊魯天路一路生花!
(郭佳怡/執筆)
責任編輯:陶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