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9月24日,由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俄羅斯聯邦韃靼斯坦共和國政府、中國駐喀山總領事館聯合主辦,中國五洲傳播中心、俄羅斯喀山聯邦大學共同承辦的“金磚國家文明對話”系列活動在俄羅斯喀山舉行。來自中國、俄羅斯、巴西、印度、南非、伊朗等金磚國家的相關機構官員、各領域專家學者及青年代表等300余名嘉賓齊聚一堂,圍繞“匯聚人文交流力量,共筑金磚美好未來”主題,分享他們參與推動金磚國家間人文交流的經歷,講述了金磚國家在跨越國界、穿越時空的對話交往中增進理解、加深友誼,在相互啟發、相互幫助的務實合作中攜手進步、共同發展的動人故事。本刊受權精選部分嘉賓發言,予以刊發,以饗讀者。

巴中交流蘊含巨大的合作潛力
[巴西]蒂婭·茹|巴西里約熱內盧州議會副議長、里約州巴西中國議員陣線主席
最近我訪問了中國,中國的發展和中國人民的熱情好客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中國在保護優秀傳統文化與擁抱卓越技術創新之間取得了平衡。城市的井然有序以及技術與日常生活的完美融合尤其令我印象深刻。這次訪問再次讓我堅信,巴中兩國之間的交流蘊含著巨大的合作潛力。
正如這次在俄羅斯喀山舉辦的活動將帶來新的體驗和機遇一樣,文化交流對塑造金磚國家美好未來具有巨大推動作用。這種交流拓寬了我們的視野,建立了持久的情感和文化聯系。這些紐帶讓每一位參與者都能帶著全新的視角以及對中國文化和進步的更深刻理解回到自己的祖國。
團結合作是克服逆境的關鍵
[巴西]塔莉塔·貝爾納多|巴西里約熱內盧州副議長辦公室主任
2021年2月11日是中國農歷金牛年春節,里約熱內盧州議會和中國駐里約總領事館提前準備慶祝這一重要節日。然而,由于新冠疫情的影響,此次活動只能以線上方式舉行。2016年10月由州議員蒂婭·茹倡議通過了第7471號法律,該法律正式將中國春節納入里約熱內盧州官方節日。
中國駐里約總領事館向里約州捐贈了80000個防護口罩,這是自2020年4月中國政府表示聲援里約熱內盧抗疫以來的眾多捐贈之一。
我們州有許多無家可歸的人,這是一個極其脆弱的群體,他們受疫情影響十分嚴重。為這些人尋找住所、食物,提供照顧,保護他們免受感染,對我們而言是一個巨大的挑戰。中國在此期間的援助加強了兩國長達200多年的歷史聯系。早在1810年,第一批中國移民就抵達了里約熱內盧,開始在今天的蒂茹卡國家公園所在地種植茶葉。
在新冠疫情期間,這種長期關系得到了進一步加強。里約熱內盧州從中國政府和當地華人社區獲得了各種形式的援助。2020年4—8月,在疫情最關鍵的階段,中國政府、企業和里約熱內盧華人等向里約的醫院和醫療機構、貧困社區及弱勢家庭捐贈呼吸機、口罩、手套、個人防護設備、食品、衛生用品,與他們分享有關病毒控制、治療方案和疫苗研發的數據和專業知識,等等,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
中國文化中有許多關于合作的成語和諺語,其中就有“同舟共濟”,意思是“乘坐同一條船航行”。它提醒我們,在困難時期,團結合作是克服逆境的關鍵。我們衷心感謝中國在如此困難的時期與里約熱內盧人民站在一起。通過這種伙伴關系,我們變得更加強大。
花滑讓世界變得更加親密和友好
[俄羅斯]塔瑪拉·莫斯科維娜|俄羅斯聯邦功勛體育工作者
我從1960年開始滑冰,并參加國際比賽。到目前為止,我幾乎已經走遍了世界上除了南極洲和北極之外的所有大洲,向無數觀眾展示過蘇聯、俄羅斯的花樣滑冰運動員的技巧。
我今年83歲了,但并沒有退休,現在我仍然在堅持滑冰,并執教俄羅斯頂級水平的花樣滑冰隊。偶爾,我可能會坐在場邊,口頭指導年輕運動員們訓練;但大多數時候,我都是穿著滑冰鞋在冰上,幾乎每天我都會安排一定時間滑冰。
在世界各地比賽時,我們與來自不同國家的運動員、裁判、觀眾、組織者、商界人士進行互動。從這個層面來說,運動,特別是花樣滑冰,有助于建立不同國家人們間的聯系。花樣滑冰是音樂、藝術、表演、體育的融合,它讓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們之間互動交流。通過花樣滑冰運動,我們傳承了俄羅斯的文化和藝術,同時也加深了對世界其他國家文化藝術的了解。
體育運動能為人類帶來健康。健康是什么?健康就是幸福,是一種能讓人展示更好的自己、讓工作更加出色和生活更加美好的能力。當然,對于我們體育工作者而言,健康也是運動員的成就。
尤其讓我引以為傲的是,多年來我成功培養了4位奧運冠軍。他們分別在1984年、1992年、1998年、2002年奧運會上取得亮眼的成績,受到全世界的關注和喜愛。我的學生阿納斯塔西婭·米希娜和亞歷山大·加利亞莫夫獲得2022年北京冬奧會花樣滑冰團體賽冠軍,米希娜還獲得了俄羅斯總統普京頒授的國家勛章。
樹立好的榜樣,對年輕人來說是最重要的。我常常思考一個問題:在我們這個年紀,應該做些什么來帶領年輕人一起前進呢?
昨天,我在圣彼得堡大學的滑冰場上看到了一個學生。他是來自中國的花滑運動員。他和其他國家的花滑運動員在此接受訓練,我們傳遞給他們知識、分享我們所積累的經驗。能夠將自己所擁有的技術通過運動員、商界領袖等傳播到世界各地,我們為此感到自豪。
目前,雖然一些金磚國家還沒有花樣滑冰這項運動,但我們可以預計,在世界各地,特別是金磚國家,滑冰場的數量將會增加,越來越多國家的民眾將能夠享受花樣滑冰的樂趣。我相信,如果越來越多金磚國家在本國發展這項運動,這些國家的民眾也熱愛花樣滑冰,那么世界將變得更加親密和友好,生活在其中將會變得更加美好。
我與“冰上蝴蝶”的異國情緣
[俄羅斯]丹尼斯·彼得羅夫|俄羅斯花樣滑冰運動員,1992年阿爾貝維爾冬奧會花樣滑冰雙人滑亞軍
體育的意義不僅僅是獲得獎牌和成績,它也讓人們有機會與來自全球不同地區的人們交流,了解他們的文化和歷史。體育將人們團結在一起。感謝體育運動,讓我遇到了我的妻子陳露。
我和陳露在一起已經20多年了。1988年,在圣彼得堡的一場比賽中我第一次見到她。這個小女孩的表演不論在技術上還是藝術上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為滑冰風格優雅和飄逸,她也被譽為“冰上蝴蝶”。10年后,她已經成為兩屆奧運會獎牌獲得者、中國第一位花樣滑冰世界冠軍,以及最著名的花滑運動員之一。
初次見面時我沒有想到我們會再見面,會一起在冰上表演,會開始約會,會愛上對方,會一起到中國……
中國是個非常美麗和好客的國家,有著友好的人民,美味的各色菜肴?,F在,我們生活和工作的城市——深圳——已經成為我的第二故鄉。
努力在中俄兩國學校推廣花滑運動
[俄羅斯]安娜·謝爾巴科娃|俄羅斯花樣滑冰運動員,2022年北京冬奧會花樣滑冰女子單人滑冠軍
對我來說,中國是一個特別的地方,因為中國舉辦了2022年北京冬奧會,我在那里贏得了金牌。從那時起,我就成了這個美麗國家的??汀?/p>
我很高興有機會一次又一次地回到中國,分享我在花樣滑冰方面的知識,舉辦花樣滑冰大師班,為此,我還要向我的朋友陳露女士表示衷心的感謝,因為我們一起努力在中國和俄羅斯的學校推廣花樣滑冰運動。
中國和俄羅斯一樣,都是有著悠久歷史文化傳統的國家,我們懷著極大的興趣不斷地研究和學習兩國優秀的文化。人文交流讓我們有機會在藝術、文化和體育等領域交流知識,這真是太美好了。
泰戈爾與文明對話
[印度]狄伯杰|印度尼赫魯大學中國與東南亞研究中心主任
思想、技術、商品和人員的自由流通,豐富了印度和中國的文明。無論是中國佛教的誕生,還是古印度和中亞的天文學、文學、音樂、語言傳入中國,抑或制糖、造紙、煉鋼、絲綢、瓷器、茶葉等從中國傳播到印度和其他國家,無疑都極大地豐富了世界各地的知識體系。
19世紀末,來自印度和眾多中亞國家的人才參與到中國興起的翻譯事業中,正是他們在中國和東北亞建立了完整的佛教文獻庫,保存了許多在印度已經失傳的經文。玄奘的《大唐西域記》等經典著作,使歐亞大陸廣大地區得以重構古代的歷史、文化和社會面貌。
在促進印中兩國交流方面,印度著名詩人泰戈爾的貢獻不亞于古代兩國的高僧學者。泰戈爾從童年時代起就關心中國,就期盼來中國,直到1924年4月12日,他的訪華之旅才真正得以實現。
早在泰戈爾訪華之前,中國知識界就已相當熟悉他的作品。1913年,泰戈爾因《吉檀迦利》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同年10月,錢智修在《東方雜志》上發表《臺莪爾氏之人生觀》一文,自此,泰戈爾的作品譯介開始在中國蓬勃開展起來??梢哉f,郭沫若、冰心、王統照、鄭振鐸、沈從文、許地山、徐志摩等現代中國文學巨匠都不同程度受到過泰戈爾的影響,他們又影響了中國眾多青年。
梁啟超曾說:“稱印度為我國兄弟之邦,并不是我對來賓(泰戈爾)的客套之辭,而是有著深厚的歷史淵源。公元67年至789年間,37位印度學者訪華;公元265年至790年間,187位中國學者赴印。我們共同致力于探求普世真理,肩負著創造的使命,深感合作的必要?!?/p>
泰戈爾對此深有共鳴:“不知為何,來到中國就如同回到家一般!”“我可以說,印度與中國感情深厚。中印兩國宛如古老而親密的兄弟。”
在上海,泰戈爾說:“這并非是因為你們從我這里期待什么,而是我相信,這源于對那段輝煌歲月的某種記憶,那時印度確實派遣了她的愛的使者到這片土地,不是商人,不是軍人,而是她最優秀的兒女,他們跨越沙漠和海洋,帶來了她的禮物。這就是印度過去的偉大使命,克服重重障礙,架設溝通的橋梁?!?/p>
在杭州,他說:“此刻與你們如此親近,我希望用我內心的信念打動你們的心,我堅信你們擁有光明的未來,當你們的國家崛起并展現自身精神之時——那將是我們共同分享喜悅的未來?!边@里所說的“展現自身精神”可以理解為重新審視中國的文明根源,展現我們現在所說的“文化自信”。他表示:“朋友們,我此行是為了請求你們重新開啟交流的渠道,我相信這渠道仍然存在;盡管被遺忘的荒草所掩蓋,但它的輪廓依然可循。如果通過這次訪問,中國能更親近印度,印度能更貼近中國,不為政治或商業目的,只為無私的人類之愛,我將深感欣慰?!痹谶@里,泰戈爾再次強調了,此行的目標之一就是重新開啟印度和中國之間的文明聯系,以及歐亞大陸人民建立的溝通橋梁。
在南京,泰戈爾向學生們談到了“小院高墻”,即我們現在所見的保護主義傾向。他說:“我們所處的這個時代,難道不正代表著人類世界的黑夜,一個沉睡的世界,各個種族都將自己封閉在狹隘的界限內,自稱為國家,如同這些沉睡的小屋一般,用緊閉的門戶、門閂和柵欄、各種禁令筑起高墻?這難道不正是文明的黑暗時代,而我們難道不是已經意識到,正是那些劫掠者仍在外面徘徊?這些人高舉的火把,并非文明之光,而僅僅照亮了剝削的道路?!?/p>
在北京,他雖然對西方文明表示贊賞,但也指出:“如果我們忘記了自己珍貴的道德智慧,那將是對我們自身的貶低,也是對先輩的不敬。這種智慧遠比那些產生無盡物質和永遠處于戰爭狀態的物理力量體系更為寶貴?!痹谇迦A大學,泰戈爾一如既往地試圖說服學生通過自我反省來尋求解決之道。他問道:“你們了解自己的思想嗎?自己的文化嗎?你們歷史中最寶貴、最持久的精華是什么?你們至少必須明白這些,如果你們要避免最大的恥辱,那就是被遺忘和被拒絕的恥辱。拿出你們的光芒,為這場世界文化的盛大燈會增添光彩?!?/p>
離開中國時,泰戈爾無疑將自己的心留在了這片土地上。他客觀地評估了自己的中國之行:“我不能用夸大的期望來自欺欺人……對我而言,這并非全是陽光普照的同情。從地平線的邊緣,偶爾傳來憤怒烏云的咆哮。”
那么,泰戈爾通過此次訪問究竟實現了什么?首先,中印兩國人民之間的交流和友誼得到了極大的促進和加強。許多中國知識分子,如徐梵澄、徐悲鴻、曾圣提等,都前往泰戈爾創辦的印度國際大學(VisvaBharati University)學習,成為了出色的文化交流使者。其次,泰戈爾的訪問推動了中國和印度對東方文明的研究,并幫助克服了歐洲中心主義。中國大學開設了印度研究課程,國際大學成為印度首個設立專門中國研究課程的大學,印中兩國之間的文明對話成為研究的核心主題。第三,它大大增進了對泰戈爾作品和印度文學的理解。在中國,泰戈爾作品和印度文學的翻譯出版迎來了高潮。英語的中介作用逐漸被泰戈爾的母語孟加拉語所取代。
泰戈爾一生十分重視中國文化和中印兩國人民的友誼,他對中國的未來、中國的崛起及其將面臨的挑戰始終持樂觀態度。他1924年在中國的講話,與一個世紀后我們所面臨的情況息息相關。值此泰戈爾訪華百年之際,回顧那段歷史,對于今天的我們仍具有重要意義。
金磚國家成員雖然有一個全面的《落實<金磚國家政府間文化合作協定>行動計劃(2017—2021年)》作為指引,但該計劃因新冠疫情而中斷,因此需要簽署新的倡議。該行動計劃設想建立金磚國家藝術博物館、國家美術館、圖書館、媒體和出版業聯盟,但還有許多工作要做。我認為需要在雙邊層面制定類似的行動計劃,可能會產生更好的成果。同時,增加媒體人員互訪和雙方客觀報道的數量可能會增進各國之間的相互了解。
值得回顧的是,正是來自印度、中國和中亞國家的翻譯家在中國建立了龐大的佛教文獻庫,并推動了古代東亞整個社會文化景觀的變革?,F在我們同樣需要加強我們的關系,使之更加友好。我正在協調的中印之間簽署的經典和當代作品互譯備忘錄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旅游和朝圣將重塑歷史上文明之間存在的紐帶,加深懷舊情感。正是通過這些朝圣和旅行,亞洲和其他地方的精神和物質文明彼此受益匪淺。擴大建立姐妹城市和省份關系,恢復兩國客運直航等措施將有利于為中印雙方加強互聯互通、貿易和商業往來,以及最重要的是為形成穩固的雙邊關系,奠定堅實基礎。
最后,人民之間的對話必須伴隨著棘手問題的解決。印度和中國都應當認識到,印中關系將是塑造未來國際秩序的最重要關系之一,印中雙邊安全不僅限于邊界問題,還擴展到海洋、河水、網絡安全、反恐和各種其他非傳統安全等多個領域。鑒于此,兩國必須達成共識,建立新的對話機制,并且按照一些信任機制所設想的那樣,樹立談判互惠、平等和安全等觀念,共同推動兩國關系朝著健康、穩定、可持續的方向發展。
希望“陳露杯”能促進國際民間交流
陳露|中國花樣滑冰首位世界冠軍
小的時候,我們接觸到的外國文學、電影、音樂大多來自俄羅斯,比如那首《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幾乎每個中國人都會唱。與此同時,俄羅斯競技體育的訓練模式也讓我受益匪淺。
我和我的先生丹尼斯因花滑結緣組建家庭,我們之間并沒有什么文化沖突,更多的是同行間的相互支持與理解。
自從我決定回到中國,致力于推廣在當時還是小眾的花滑運動起,一路走來,我們歷經諸多困難。但每次需要幫助時,丹尼斯的教練塔瑪拉都會毫無保留地伸出援手,這讓我們始終心存感激。
面對來自中國、俄羅斯兩國教練、親友以及社會各界人士的幫助和支持,除了將花滑運動更好地推廣出去,讓這項美麗的運動為更多人所接受和喜愛,我想不到更好的回報途徑。
去年,我們成功地舉辦了“陳露杯”國際青少年花滑冰球邀請賽,有來自5個國家近700人參賽,我們還特別邀請了北京冬奧會女子單人滑冠軍安娜·謝爾巴科娃作為賽事特邀表演嘉賓進行表演。
體育把人們聯結得更緊密。我希望通過“陳露杯”促進國際民間交流,未來也希望“陳露杯”能夠去到更多的金磚國家。
架起中非之間的文化橋梁
[南非]譚哲理(Paul Zilungisele Tembe)|南非中非國際交流智庫(SELE Encounters)創始人兼主任、南非中國問題專家
在我們的語言體系里,“文明”這個詞的內涵既受前殖民國家的影響,也受中國“人性本善”的傳統思想的影響,同時還受俄羅斯等古老文化的影響,這三者的影響相互交織在一起。事實上,正如習近平主席所說,“認為自己的人種和文明高人一等,執意改造甚至取代其他文明,在認識上是愚蠢的,在做法上是災難性的”。每一種文明都包含自身的知識體系,如果忽視某一文明或文化,就意味著人類文明將變得不再多元、不再繁榮。
目前,金磚國家的所有成員國,尤其是創始國,都信奉人類是平等的這一原則。我們既不能忘記俄羅斯(前蘇聯)在南非和整個非洲南部的解放戰爭中所起到的積極作用,也不能忘記中國在南非獨立前和獨立后給予我們的支持。
我想起了香港樂隊Beyond的標志性歌曲《光輝歲月》,這首歌的創作靈感來自南非第一位黑人總統納爾遜·曼德拉的斗爭和南非人的困境。
眾所周知,納爾遜·曼德拉的一生是勇氣和堅韌力量的見證。他于1918年出生于南非,畢生致力于反對種族隔離制度。1962年,他被捕并被判無期徒刑,但他的精神始終不屈。27年間,他忍受著惡劣的環境和虐待,激勵了全世界無數人加入反種族隔離的斗爭。
1988年,倫敦舉行了一場呼吁釋放曼德拉的音樂會,1990年,在國際壓力下,他終于獲得自由。同年,香港樂隊Beyond發行了他們的代表性歌曲《光輝歲月》。1993年,曼德拉訪問香港,會見了Beyond的主唱黃家駒,贊揚了這首歌所傳達的希望和自由。
曼德拉的獲釋標志著南非新時代的到來。1994年,南非舉行了首次民主選舉,曼德拉成為該國首位黑人總統。他不懈努力,治愈國家的創傷,成立了真相與和解委員會,并倡導教育、醫療和經濟賦能,改革社會保障制度,引領南非人民減少貧困、改善生活。2007年,曼德拉成立了“長老會”,這是一個由全球獨立領導人組成的團體,旨在促進和平、正義和人權。
在南非人民反種族隔離斗爭期間,蘇聯人民為消除南非的種族暴政和建立民主制度做出了特殊貢獻。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進行革命的故事也鼓舞了許多南非人,包括納爾遜·曼德拉。
曼德拉在他的自傳《漫漫自由路》中多次提到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革命對他的啟發。他說,美國作家埃德加·斯諾所著的《西行漫記》讓他對中國共產黨、中國革命和長征有了更深的理解。在獄中,曼德拉閱讀了《毛澤東選集》英文版。曼德拉曾說過:“我在羅本島獄中生活的精神支柱來自中國!”
我相信,曼德拉的故事和他前所未有的工作將繼續激勵一代又一代人,為更和平、公正和公平的世界而奮斗。這些寶貴的遺產提醒我們,即使在最黑暗的時刻,勇氣、同情心和決心也能克服巨大的障礙。
南非獨立后,我也成為了新一代中的一員,致力于建設一個強大的國家。2004年,我踏上了學習其他國家(包括中國)的旅程,持續12年的實地考察,最終成功改變了我的一生。這段經歷豐富了我對語言和文化的博士研究,并促使我將研究重點聚焦在中非跨文化戰略上。在過去的20年里,我撰寫了六本關于中非合作、人民關系和治理的書籍。
在中國,我找到了新的家園,這個家園建立在兩個支柱之上:文化相似性和以人為本的治理。尊重長輩、共識驅動決策以及和諧等理念,與非洲價值觀產生了深刻的共鳴。中國的公共物品分配和涓滴效應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我認為這是應對南非后種族隔離時代挑戰的一種解決方案。
在過去的18年里,金磚國家一直將文化交流作為加強聯系和建立合作的手段。文化交流還能帶來經濟效益。思想、知識和技能的交換可以促進新產品和新服務的開發,從而創造新的商業機會,并促進國家之間的經濟聯系。
作為一名南非漢學家,我正在努力彌合中國與非洲、俄羅斯與非洲(包括南南合作國家)之間的文化鴻溝。通過與包括中非機構在內的相關領域的中國學者和文化活動家的合作,我見證了文化交流的變革潛力,促進了兩國之間的理解與合作。
今天,我也邀請大家和我一起踏上這段旅程,以“我的中國故事”為催化劑,進行面向未來的情景分析。讓我們一起加強媒體的力量,講述中非友好故事、金磚國家友好故事,促進后代之間的相互理解與合作。
責任編輯:陶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