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昌御府”是孔孟會館主理人付英強創立的另一成功品牌,店內推出的符合當地人口味的傳統菜品,風味更地道:比如東昌燜子,其主要食材是地瓜淀粉,傳統做法是將地瓜淀粉加水攪拌成均勻的糊狀,然后倒入鍋中慢慢加熱,并不停攪拌,使其逐漸凝固成膠狀,在制作過程中,可以加入適量的鹽、蔥花、姜末等調料增添風味。剛出鍋的燜子熱氣騰騰,色澤潔白,放涼后,質地變得更加緊實,口感軟糯又帶有一定的彈性。東昌燜子的食用方法多樣,可以切成薄片,加入蒜泥、醋、香油等調料涼拌,清爽可口;也可以與白菜、豆腐等一起燉煮,吸收了湯汁的燜子味道更加濃郁;還可以將燜子煎至兩面金黃,外皮酥脆,內部軟糯,別有一番風味。
琉璃丸子也是聊城陽谷縣民間喜慶宴席中常見的名菜,此菜不加任何發泡劑,純用淀粉的糊化原理加工而成,丸坯炸成金黃色后放入糖液中顛翻均勻,晾涼后猶如顆顆珍珠落玉盤,玲瓏剔透,入口酥脆香甜。
聊城呱嗒創制于清代,迄今已有200多年歷史,其色澤金黃,落地可碎,食之香酥,味道可口,內外有油,皮酥里嫩。餡料有肉類餡、雞蛋餡、肉蛋混合餡。
聊城著名的美食還有魏氏熏雞,又名聊城鐵公雞,制作技藝2009年被列入山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精選活雞,經過盤出型、天然料、老湯燜、六六熏(六熏六晾制作工藝)等工序制作而成,雖然外表黑糊糊、油乎乎,卻香薰入肉骨,食用時可以將其撕成雞絲,佐以小酒慢慢品嘗,也可用來煲湯。更有“豆腐潔白明亮、嫩而不松、鹵清而不淡、油香而不膩”的高唐老豆腐、“皮薄如紙,透亮如紗”的臨清燒麥、“餅皮多達八層,皮薄筋道,晶瑩透亮”的鴛鴦餅、八批果子、托板豆腐等當地特色美食等待小編們后續發掘。
御府熏羊排
制作流程:
1.鮮羊排500克改刀為6厘米長的條,納盆泡去血水,飛水撈出,放入涼水鍋中,加鹽50克、味精30克、雞精30克、八角10克、香葉5克、白芷10克、山柰5克、良姜5克鹵制20分鐘,關火燜一個小時。
2.另起鍋添白糖50克、鐵觀音茶葉10克混合均勻,放上箅子,將羊排置于箅子上,蓋蓋開小火熏3分鐘,待羊排表面色澤金黃即可取出裝盤。
魚頭泡餅
制作流程:
1.制作魚頭醬:凈鍋入適量油,下花椒10克、八角5克、良姜3克、香葉3克、桂皮3克、白蔻3克、丁香3克、山柰3克、小茴香3克炒香,放黃豆醬200克、韓國辣椒醬100克、鹽15克、白糖30克炒勻即可。
2.凈重約1.5千克的東昌湖鮮魚頭一個對半劈開,治凈后放入凈鍋,加入魚頭醬汁350克、純凈水750克大火燒開后轉小火慢燉40分鐘,再轉大火收汁3分鐘至湯汁黏稠即可出鍋,配上牛郎牌火燒饃走菜。
琉璃丸子
制作流程:
1.普通面粉500克納盆,倒入開水約3千克,按同一個方向攪拌上勁,邊攪邊加入開水,攪到沒有干面疙瘩為止,下雞蛋黃2顆揉勻,制成光滑有彈性的面團。
2.鍋入寬油燒至四五成熱,將步驟1中制好的面團擠成丸子狀,入鍋炸至定型浮起,撈出瀝油,鍋內油溫升至七八成熱,下丸子復炸,面糊受熱后外層凝結成丸壁,內里面芯隨熱氣吐出,形成空心,此時撈出,掰掉吐出的面團,復炸一遍至金黃酥脆即可撈出控油。
3.鍋留底油,下白糖150克熬至金黃色拔絲狀態,倒入30個丸子裹勻糖汁,出鍋倒入提前備好的盆中輕輕顛涼,即可擺盤上桌。
技術關鍵:
想做好琉璃丸子有以下幾個注意點:
1.面丸一定要擠成完整的圓形,否則空心丸子扁圓不定,影響美觀。
2.面丸是否會吐空與燙面的硬度及油的溫度息息相關,若面燙硬了,則油溫就低一點;若面燙軟了,則油溫就高一點??傊屆嫱柽_到“外層炸硬定型而里層還沒有凝固”的程度,這樣里面的熱氣就能把未凝固的面“拱出來”,形成吐空狀態。
3.制作過程中遇見沒有完全吐空的面團是常態,手動將面芯取出即可。
糯米牛肉丸
制作流程:
鮮牛里脊肉200克、君博黑牛肉餡1 00克入料理機絞成肉泥取出納盆,下鹽5克、味精3克、雞粉3克、胡椒粉2克、香油3克、料酒3克、蔥、姜末各10克攪打上勁,擠成16個丸子,均勻滾上提前泡好的糯米150克,放入蒸籠中,旺汽蒸30分鐘取出即可。
注:君博黑牛肉是由君博食品有限公司培育、生產的優質黑牛肉產品,肉質可與日本和牛相媲美。其牧場位于山東聊城臨清市北緯37°這一黃金緯度線上,土地肥沃、牧草豐美、日照時間長、水資源豐富,為黑牛的生長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條件。
君博黑牛肉的紋路清晰,脂肪如雪花般點綴于鮮紅瘦肉之間,肉質細嫩多汁,能為食客帶來“入口即化、觸口即融”的驚艷口感,具有深刻的記憶點及強烈的辨識度。
炸鵝脖
制作流程:
1.豬頸背肉300克洗凈,入料理機絞成餡,取出納盆下鹽1克、味精2克、雞粉2克、老抽4克、美極鮮2克、蠔油2克、十三香3克、蔥姜末各10克攪勻。
2.制作脆皮糊:風車生粉150克、面粉50克、糯米粉100克、泡打粉5克、脆炸粉100克、水400克、色拉油30克納盆攪拌均勻,注意避免攪打上勁。
3.鮮油豆皮200克改刀成10厘米寬、30厘米長的塊狀,將步驟1中調好的肉餡放于豆皮上卷成長條狀,均勻裹上脆皮糊入油鍋炸制3~5分鐘,熟后撈出控油,三至四根為一份,改刀裝盤即可。
沙鎮呱嗒
制作流程:
1.低筋面粉500克納盆,加入開水150克用筷子攪成絮狀,再兌涼水150克、食用油2克繼續攪勻,放于面板上揉至表面光滑,餳發半個小時備用。
2.五花肉餡250克納盆,下蔥白末1 0克、料酒5克、醬油5克、姜末10克、香油10克、鹽10克、五香粉5克、味精10克、淀粉10克拌勻。
3.將步驟1中餳好的面揪成大小均勻的劑子,面板上抹適量食用油,將劑子推搟成長30厘米、寬12厘米的長條薄片,抹上步驟2中拌好的肉餡,卷起兩端捏實,再抹上少許油,搟成扁平長舌狀備用。
4.平底鍋加油燒至五成熱,下入呱嗒生坯小火煎至兩面微鼓,取出在頂端開個小口,每個灌入雞蛋液40克,繼續煎至蛋液凝固、外皮金黃酥脆即可出鍋。
奶酪大黃米
制作流程:
大黃米500克洗凈,添水500克入蒸箱蒸35分鐘,取出納盆,加入白糖150克、蜂蜜10克調味,混合摔打至黏稠,倒入定制烤盤抹平,鋪一層芝土(約240克),送入預熱至200℃烤箱內烤制20分鐘,待芝土表面金黃即可取出,此配方可出三份。
東昌燜子
制作流程:
1.干紅薯粉條1千克洗凈后整條下入鍋內,加水煮透后撈出控干,無需改刀。
2.選用三肥七瘦豬五花肉2.5千克洗凈切丁,另起鍋下底油燒熱,放肉丁炒熟,下姜末100克、味精30克、雞精30克、老雞湯150克、十三香15克調味,加入煮透的粉條、濕地瓜淀粉(按照750克淀粉兌1千克水的比例調勻)1千克攪拌均勻備用。
3.將步驟2中加工好的燜子料鋪入刷油的托盤中,待蒸箱上汽后蒸40分鐘后取出,走菜時取400克量復蒸至熱,改刀裝盤后搭配白蒜泥上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