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于健康生活的追求日益強烈。醫藥產業是我國重要的支柱產業之一,而中醫藥產業在我國醫藥產業中占有重要地位,近年來,其發展愈加迅速。本文選取我國中醫藥行業的領軍企業之一——Y公司作為研究對象,借助哈佛分析框架,從戰略、會計、財務三個維度深入分析Y公司的財務問題,并提出了相應的解決對策,以期為企業提供有益的借鑒。
一、Y公司基本情況概述
Y公司創立于1902年,是業內創新領軍企業代表之一。Y公司在20世紀90年代進行現代企業制度改革,并于深圳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Y公司當下的產品創新已涵蓋藥品、健康產品和原料藥等領域,產品達36個品類和390個品種,單品銷售上億的產品共12個。在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達到41.23億元,同比增長78.9%,這一業績在A股中藥板塊的70余家上市公司中名列前茅,可見Y公司發展迅速。此外,Y公司自2006年至今一直發布社會責任報告,從2020年之后更是連續三年發布ESG報告,充分展示了其積極承擔社會責任的決心。
二、Y公司哈佛分析框架下的財務分析
哈佛分析框架通過深入剖析Y公司的內外部環境,對Y公司戰略層面的合理性進行了深入的分析,從而為公司的發展指明了正確的方向。
(一)戰略分析
1.外部環境分析—PEST分析
政治環境分析:近年來,政府針對中醫藥行業下發了一系列扶持與優惠政策,將中醫藥行業的可持續發展列為“十四五”規劃的重點。在國內中醫藥家喻戶曉,并在實際中得以廣泛應用。政府鼓勵新鮮力量加入中醫藥行業,致力于中醫藥的創新發展,服務國內民眾,并為全球健康事業貢獻力量。
經濟環境分析: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企業面臨著風險與機會并存的復雜環境,財務分析在此背景下發揮著不可替代的關鍵作用,為企業的未來發展提供了重要的指引和決策支持。近年來,根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我國國內生產總值與國民總收入增勢較明顯,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8年39251元增至2023年的51821元。隨著經濟的飛速增長和人民生活質量的提升,人們對健康產品消費需求明顯增多,對中醫藥的需求也相應增加。
社會環境分析:隨著國民對中醫藥需求的日益增長,公眾對中醫藥的認知與了解日益加深,中醫藥的影響力與認可度不斷提升。
技術環境分析:當前,我國醫藥制造行業正逐步實現智能化生產,智能化、自動化生產線已經成為未來醫藥制造行業的重要發展方向。我國醫藥制造行業崛起,但仍與國際醫藥行業發展水平存在一定的差距,許多藥物仍處于仿制階段,創新藥物研發能力亟待提升。為此,政府正積極促進藥物研發、藥物創新,提高醫藥產業的國際影響力。
2.內部環境分析—SWOT分析
在當今越來越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經營者需要利用各種分析工具來分析公司內部環境,以確保企業的長期穩定發展。SWOT分析法即全面系統的企業分析工具,是用來深入剖析企業內部環境的工具。Y公司生產資源豐富,品牌家喻戶曉,這些成為了Y公司發展的優勢。此外,Y公司生產及銷售一體化,隨著未來健康產品需求的增多,Y公司的發展機會也將增多。但是,目前Y公司產品多但競爭力不強,且行業競爭壓力大、藥品質量把控嚴格,這些成為了Y公司發展的不利因素。
(二)會計分析
1.應收賬款分析
通過對近五年Y公司年度報告中應收賬款數據的分析,發現公司應收賬款總額逐年增長,由2018年的18.53億元增長至2022年的90.90億元,增長幅度高達約4.9倍,且應收賬款占流動資金的比重也呈上升趨勢。近年來Y公司發展壯大,若客戶拖欠貨款,應收賬款收回概率較小,企業壞賬風險變大,將會給公司帶來風險。
2.存貨分析
Y公司近五年年度報告中存貨由2018年的99.94億元下降至79.93億元,呈現逐年下降趨勢,這顯示出公司變現能力明顯增強。但2020—2022年Y公司存貨從109.90億元急速下降至79.93億元,此變化與全球疫情有很大關系,并不全因企業自身存貨管理存在問題。因此,Y公司需加強自身存貨管理,防止存貨過多,控制財務風險。
(三)財務分析
財務分析是公司決策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環,通過對企業財務數據的分析,可為企業提供決策依據、發現問題和機會,并為公司績效評估等提供支持。
1.償債能力分析
在2017—2022年,Y公司短期償債能力出現一定的變化,流動比率從2018年的3.79%下降至2022年的2.63%,下降趨勢明顯,Y公司短期償債能力連年下降。相比之下,Y公司速動比率雖略有下降,但未大幅度下降。此外,Y公司現金流量比率整體保持在23%左右,顯示出相對穩定的趨勢。然而,在2021年,Y公司現金流量比率高達約41%,可見當年財務彈性在近五年中最好。在2020年之后,Y公司通過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來償還其短期債務,情況好轉,但距離一般現金流量比率(50%)有所差距,公司仍需重視。通過分析,發現Y公司資產負債率雖呈現緩慢下降趨勢,但仍保持在20%~30%的范圍內。一般情況下,40%~60%的資產負債率能更好地促使公司發展。Y公司這項指標偏低,可見其長期債務風險相對較小。此外,Y公司的權益乘數近五年穩定在1.3左右,可見公司的負債較少,保護了股東的權益。
2.營運能力分析
2018—2022年Y公司總資產周轉天數相對穩定在560天,但周期極長??芍猋公司資金回流速度較慢,資產利用效率較低,資產經營效率較差,將會直接影響公司獲利能力并影響股利分配。此外,應收賬款周轉天數由2018—2022年增長約3倍左右,公司收賬速度大幅度減慢,收賬期增加,壞賬損失的可能性較大,公司應對資金加強管理,縮短收賬期,降低風險。近五年,存貨周轉天數由200天降至100天,存貨周轉率由2次增長為3.5次,存貨周轉率大幅提高,Y公司加強對存貨變現能力的管理,使存貨周轉速度加快,管理水平大大提高。
3.盈利能力分析
通過分析發現,2018—2022年Y公司凈資產收益率與總資產收益率下降趨勢顯著,凈資產收益率從2018年的9.06%下降至2022年的7.87%,總資產收益率自2018年的11.33%下降至2022年的7.15%,這反映出公司整體盈利能力有所下降。同時,Y公司毛利率、凈利率近五年來呈下降趨勢,可見產品本身盈利能力不高。這種趨勢表明,Y公司在產品的銷售上問題很大,期間費用很高,對公司未來發展增大風險。
4.成長能力分析
2018—2021年,Y公司主營業務收入增長率由9.84%增長至11.09%,增長率均為正值且有很強的上升趨勢,由此可知,公司在良好的市場環境之下制定出了正確的發展戰略。但由于疫情全球常態化后,2022年Y公司主營業務收入增速變緩,公司需要在后期發展中針對主營業務進行詳細分析規劃。此外,Y公司凈資產增長率近五年呈現下降趨勢,在2019年出現負增長,公司需要對所有者權益進行規劃,反之會不利于公司內部的穩定,不利于日后發展。公司發展的速度可以通過總資產增長率來體現。在2020年,Y公司總資產增長率擴張速度達到了頂峰,然而從2021年開始,其擴張規模出現了明顯的縮減,Y公司需針對此情況進行改善。
三、Y公司存在的問題
(一)產品缺乏核心競爭力
Y公司目前聚集的產業多為制藥及醫療器械產業,產品過于單一?,F在,中醫行業在國內外有著良好的發展前景,“中醫熱”在海外如火如荼地蔓延,中醫藥正悄然成為外國友人生活中的新寵。政府為中醫藥發展開辟綠色通道,但同時也增加了醫藥行業的競爭壓力,制藥企業愈來愈多。此外,國民消費水平持續提高,消費需求明顯增大,同時人口老齡化嚴重,國民對醫藥需求也會隨之增加。但目前Y公司的許多產品在市面上已有價格較低、效果相當的代替產品,在此新形勢下,Y公司急需加大產品差異化發展步伐,調整公司發展規劃。
(二)應收賬款變現能力弱
Y公司應收賬款周轉天數由2018年的21天增長至2022年的80天,周轉天數變長,企業壞賬風險增大,且占流動資產比率呈現急速上升趨勢。2022年,Y公司應收賬款高達91億余元,相較于2021年,激增了約3倍。應收賬款在流動資金中比例較高,企業為搶占市場份額,多采用賒銷方式出貨,此外,總資產周轉天數上升幅度較大。Y公司資金回流速度變慢,即公司資金回收期較長,資產利用效率較低,資產經營效率較差。資金貶值速度加快,應收賬款增多,即企業未來面臨資產減值損失將增多,影響企業發展。
(三)企業整體盈利能力弱
Y公司近五年來凈資產收益率與總資產收益率兩者呈現明顯的下降趨勢。同時,毛利率與凈利率呈下降趨勢,公司產品本身盈利能力下降,競爭力有所下降,團隊經營效益下降,公司整體的盈利能力有所下降。根據趨勢推測,公司整體的盈利狀況有持續惡化的跡象,這對企業來說是致命打擊。Y公司目前規模較大,若不能及時調整發展戰略,未來風險將急劇增大。
四、針對Y公司問題的解決對策
(一)堅持科技創新戰略
隨著制藥行業快速發展,許多公司開始涉足仿制藥的生產領域,這導致了產品成本的顯著降低,對于Y公司這類公司來說,這無疑是巨大的挑戰。面對嚴峻的市場競爭,Y公司要保證質量的同時還需盈利,需精準把握市場動態,對發展理念及戰略進行調整創新,不斷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Y公司對目前產品進行中藥日化創新的做法,可謂開辟了新的市場。為有效掌握市場動態,公司需持續創新發展理念和技術。Y公司近年來的研發投入呈現出穩步上升的態勢,為確保公司持續創新,必須有維持穩定的研發投入,并最大限度地支持創新發展。
(二)加強應收賬款管理
Y公司應對應收賬款合理規劃,進行精準把控。公司應定期監測應收賬款狀況,準確把握公司壞賬成本與機會成本。針對超過還款期限的客戶可以根據不同的情況制定不同的懲罰方式,針對過去逾期還款時間較長的客戶,將其拉入黑名單,或采用現金折扣策略激勵企業更早償還債務。此外,與大型批發商建立長期的合作伙伴關系并建立一套完整的管理模式提高存貨的變現能力,完善企業應收賬款催賬機制,提高資金流動性。
(三)優化市場營銷策略
重視培育優秀營銷人才,拓展銷售市場。為了更有效地推動營銷工作并提升銷量,可以拓寬營銷渠道,同步推進線上線下資源的優化配置與整合工作,積極發揮線上渠道的效能,以較低的成本實現高效的營銷效果,為銷量的增長奠定堅實基礎。此外,可以對具有良好營銷能力的員工進行培訓,增強其業務能力,使其為公司創造更多價值。
(作者單位:西安歐亞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