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雪來了,讓我們感受到初冬的寒冷與美麗,也預示氣溫將越來越冷,記得添衣保暖。
小雪是二十四節氣的第二十個節氣,冬季的第二個節氣?!缎⒔浘暋氛f:“(立冬)后十五日,斗指亥,為小雪。天地積陰,溫則為雨,寒則為雪。時言小者,寒未深而雪未大也?!薄把笔呛涮鞖獾漠a物,這個節氣期間的氣候寒未深且降水未大,故用“小雪”來比喻這個節氣期間的氣候特征。此時起,最美最俏的冬天也拉開了帷幕。
到了小雪節氣,意味著我國華北地區將有降雪。冷空氣使我國北方大部地區氣溫逐步達到0℃以下,尤其是東北土壤凍結深度已達10厘米,往后差不多一晝夜平均多凍結1厘米,到節氣末便凍結了一米多。所以有“小雪地封嚴”之說,之后大小江河陸續封凍。
我國古人將小雪分為三候:一候虹藏不見;二候天氣上升地氣下降;三候閉塞而成冬。作為一個氣候概念,小雪是反映氣溫與降水變化趨勢的節氣,并不是表示這個節氣下很小量的雪,節氣“小雪”與天氣中的“小雪”沒有必然聯系。

小雪的到來,是自然界的一次變換,也是人們生活和文化的重要節點,更是一個充滿浪漫與詩意的時節。唐朝詩人元稹的《詠廿四氣詩·小雪十月中》:“莫怪虹無影,如今小雪時。陰陽依上下,寒暑喜分離。滿月光天漢,長風響樹枝。橫琴對淥醑,猶自歛愁眉。”描繪出小雪時節的自然景象和人們的情感,展現了小雪的靜謐與美麗。
我國不同地區的人們一直都有腌臘肉、吃糍粑、曬魚干、吃火鍋、吃刨湯、釀酒等生活習俗。老北京有“占雪”習俗。如果小雪不下雪,農民會祈禱下雪,保佑來年豐收。城里的皮貨商們則會聚集在一起飲酒,到夜里子時,朝西北方向燒香磕頭,希望天氣變冷,衣服暢銷。
小雪時節,隨著氣溫的逐漸下降,人體氣血由外向里收斂,精氣神趨向伏藏,機體新陳代謝變慢。因此,養生重點在于“藏”,要順應季節變化,調養身心,保持充足睡眠,調節情緒,適量運動,以促進血液循環和新陳代謝,增強體質。
飲食上宜吃溫補性食物,多吃羊肉、牛肉、乳類、魚類等熱量高、有健腦活血功效的食物,以及大白菜、香蕉、梨、蘋果等滋陰潤燥的蔬菜水果,少吃油炸、辛辣、烈酒等燥熱的食物。民間有“冬吃蘿卜夏吃姜”的諺語,白蘿卜也被稱為“土人參”,冬季吃白蘿卜,可健脾養胃、益氣補精,起到清熱、生津、降氣、消食的作用。

主料:基圍蝦350克
調輔料:青紅黃彩椒各50克,紅油20克,辣椒碎8克,高湯20克,香醋12克,雞汁2克,味精2克,糖5克,美極鮮2克,生抽10克,鹽2克,辣鮮露3克,花椒油3克,藤椒油1.5克,香辣料1克。
制作步驟
1.活蝦尾部用鵝尾針定型,采用低溫慢煮技法煮12—15分鐘。
2.把蝦殼蝦線清理干凈,改刀成長直條狀,一字整齊有序擺列在盤中,呈現半圓弧狀,用青紅黃彩椒點綴。
3.取一容器,將紅油、辣椒碎、高湯、香醋、雞汁、味精、糖、美極鮮、生抽、鹽、辣鮮露、花椒油、藤椒油、香辣料一并放入攪拌均勻,倒在盤中即可。
菜品特色:采用低溫慢煮技法,口感軟糯Q彈,味感咸鮮微辣,口感層次豐富。

主料:豬肚550克,鮮人參2條,白果50克。
調輔料:紅棗5克,枸杞3克,白胡椒粒2克,雞汁3克,鹽10克,白糖1克,高湯1000克。
制作步驟
1.豬肚清洗干凈焯水,放入鍋中,加蔥姜、清水、白胡椒粒,煲至八九分熟。
2.將煮好的豬肚切成條狀,加入高湯、紅棗、枸杞、白果、鮮人參繼續煲至味道融合,湯汁煮到450克左右,加入鹽、白糖調味即可。
菜品特色:鮮人參和豬肚,同為滋補類食材,兩者搭配相得益彰,營養更為豐富,口感層次突出,鮮甜味美。

主料:羊腩750克,腐竹100克。
調輔料:馬蹄50克,青蒜15克,海鮮醬15克,柱侯醬20克,白腐乳30克,紅腐乳5克,美極鮮15克,鹽3克,雞粉5克,冰片糖3克,白酒20克,姜塊20克,香葉2片,陳皮5克,高湯1000克。
制作步驟
1.羊腩洗凈切成大小均勻的塊狀,加白醋、料酒焯水備用。
2.熱鍋涼油下入羊腩,進行煎炒,慢慢炒出香味,放入香料、醬料繼續翻炒,炒出醬香,淋入白酒,再放高湯、馬蹄進行燜煮,煮至軟爛入味即可。
3.煮好的羊腩,加入腐竹,進行收汁,出鍋前下入青蒜即可。
菜品特色:帶皮羊肉口感更為豐富,醬香濃郁,咸鮮回甜,具有調和脾胃、補血、降壓的功效。

主料:樹番茄350克,墨魚仔250克。
調輔料:番茄丁500克,番茄火鍋底料30克,高湯1000克,白糖1克,雞汁5克,雞粉2克。
制作步驟
1.樹番茄洗凈削皮、去皮后切塊。
2.墨魚仔洗凈焯水、過油。
3.鍋留底油,放入番茄丁炒變色后,加入火鍋底料繼續小火翻炒,再加入高湯,熬至湯汁濃稠約300克。
4.熬好的湯汁加入墨魚仔、樹番茄繼續熬制,最后調味即可。
菜品特色:口感酸甜適中,營養豐富,增進食欲,幫助消化,老少皆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