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元整體教學是高中數學教學的重要方法之一,是指以大概念為統領,以單元為基本單位,以單元整體學習目標為導向,對單元的學習內容進行系統規劃、整合設計,旨在促進學生更好地理解數學知識,提升數學核心素養。在新課改背景下,教師在進行單元化教學設計時,應以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為根本出發點,緊密圍繞教材的核心內容,引領學生實現對學科知識的單元整體學習。
一、單元整體教學的內涵
單元整體教學是一種高效的教學策略,其核心在于通過單元化教學設計,對課時、課程內容、教學安排進行周密的規劃與設計,以達成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率的目標。單元整體教學的獨特之處在于從整體視角出發,強調各知識點之間的聯系和構建完善的知識體系。在單元整體教學模式下,教師要依托核心素養的培養目標,對教學內容進行深入挖掘與科學重組,以優化教學設計,突出教學重難點。這不僅有助于學生提高學習效率,構建完整的知識體系,還有助于教師增強教學效果,使教學更加有序、高效。
二、新課改背景下高中數學單元整體教學的意義
(一)有利于學生構建完整的知識體系
在高中數學教學中,教師采用單元整體教學的方式能夠更好地體現整體性的課程理念,從而幫助學生構建完整的知識體系。在單元整體教學模式下,教師通過對教材內容的整合與梳理,可以建立各個知識點之間的聯系,使學生從整體角度更好地掌握知識和技能。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學生不僅能掌握單個知識點,還能理解知識點之間的聯系,從而構建完整的知識體系。
(二)有利于增強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
單元整體教學能夠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增強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在單元整體教學中,教師不僅是知識的傳授者,還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和合作者,而學生則成為知識的探索者,這有助于調動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增強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在單元整體教學中,學生可以在理解教師所講授的內容的基礎上,主動對所學知識進行闡述和運用。
(三)有利于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
實施高中數學單元整體教學,有利于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首先,在單元整體教學模式下,教師通過將教材中的各個知識點相聯系,能使學生更系統、全面地掌握數學知識。通過整體性的學習,學生可以加深對單元知識的理解和記憶,提高學習質量和效率。其次,單元整體教學是一種新型教學方式,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需要通過不斷調整自己的學習方式來適應這種教學模式,積極參與知識的探究和學習過程,從而實現自身的發展和成長。最后,在單元整體教學模式下,教師可以采用多種教學方法和手段,如啟發式教學、合作學習、項目式學習等,這不僅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提高他們的思維能力、創新能力和問題解決能力,從而提升其核心素養。
三、目前高中數學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教師對單元整體教學的重要性認識不足
在當前高中數學教學中,部分教師對單元整體教學的重要性認識不足。部分教師認為,只要自己認真研究教學內容、做好教學設計、執行教學流程及落實核心素養,就能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因而在教學實踐中較少采用單元整體教學這一教學方法。
(二)部分教師的教學缺乏整體性和系統性
在高中數學教學中,部分教師只關注單個知識點的講解,未能從單元整體的視角出發,全面理解和把握單元內的知識結構和知識間的內在聯系。這種零散的教學方式,看似節省了時間,提高了教學效率,但不利于學生構建完整的知識體系。數學知識是環環相扣的,學生如果只是零散地學習單個知識點,沒有從整體上理解和把握,那么就很難構建完整的知識框架。同時,由于缺乏對知識體系的整體把握和對知識之間聯系的深刻理解,學生難以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三)教學方法落后且單一
在高中數學教學中,部分教師依然采用講授式教學,教學形式缺乏創新。在這種傳統教學模式下,教師過度依賴單向的講解和知識灌輸,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和課堂參與度。同時,課堂氛圍往往顯得沉悶,學生之間的互動和交流較少,學生缺少主動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動力。長此以往,學生會對學習喪失興趣,這既影響學生的學習效果,又不利于學生核心素養的提升。
四、新課改背景下高中數學單元整體教學的策略
(一)設定單元教學目標,為單元整體教學奠定基礎
設定單元教學目標是單元整體教學的重要環節,它能為教學活動提供明確的方向。教學目標的設定是單元整體教學的基礎。在依托核心素養進行單元整體教學設計時,教師應根據不同單元的教學內容,設定具體、明確的教學目標,以確保單元教學活動能夠在教學目標的引領下有序進行。教師在設定單元教學目標時,應以提升學生核心素養為核心,這意味著,教學目標不僅要涵蓋知識的傳授,還要關注學生的思維能力、創新能力、溝通能力和團隊合作能力等的提高。例如,在教授蘇教版高中數學必修第二冊第九章“平面向量”時,教師可以基于核心素養培養目標,設定單元整體教學目標:讓學生了解平面向量的基本概念,掌握向量之間的基本運算法則,并能靈活運用。
(二)選擇恰當的教學方式,增強教學效果
在高中數學單元整體教學中,教師選擇恰當的教學方式,是實現教學目標、滿足學生個性化需求的關鍵。教師要在綜合考慮教學目標、教學資源、學生的知識基礎和學習風格等因素的基礎上,選擇恰當的教學方式,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創新能力和問題解決能力,增強教學效果。例如,在教授蘇教版高中數學必修第二冊第十三章“立體幾何初步”時,教師可以采用啟發式教學,通過提出問題,引導學生思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教師還可以利用信息技術,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學習材料和直觀的學習體驗,以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立體幾何知識。此外,教師還可以設計一些實踐性強的數學活動,如幾何圖形繪制、模型制作等,讓學生動手操作,以提高他們的實踐能力。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給予每名學生個性化的指導和支持。對于理解能力較強的學生,教師可以適當加大任務難度,引導他們深入探究;對于理解能力較弱的學生,教師可以通過耐心講解、示范等方式,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識。通過這樣的教學方式,學生不僅能掌握立體幾何的基本知識和技巧,還能提高空間想象能力和創新思維能力;教師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他們在獨立思考、自主探究的過程中學習知識,提高綜合能力,進而增強課堂教學效果。
(三)重組單元內容,幫助學生構建完整的知識體系
在進行教學設計的過程中,單元與單元之間及各個數學知識點之間并沒有現成的規律可循,教師需要依據自身的專業能力,按照課程標準的要求并結合學生的數學認知水平,對教材中的知識進行合理重組。這種重組不僅要求教師對數學知識有深刻的理解,還需要教師具備靈活設計教學方案的能力,以便將相關知識點以條理清晰、易于接受的方式呈現給學生。
以蘇教版高中數學必修第一冊第七章“三角函數”為例。首先,教師可以從三角函數的基本概念和性質入手,讓學生了解正弦、余弦、正切等基本三角函數的定義和圖象。其次,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學習三角函數的周期性、奇偶性等性質,并讓學生通過實驗來驗證這些性質。最后,教師可以逐步引入相關的知識,如三角函數的化簡與求值、三角函數的最值問題及三角函數圖象性質問題等,讓學生學會運用三角函數解決實際問題。教師還可以通過布置具有挑戰性的課后習題、組織數學討論小組等方式,幫助不同層次的學生進一步提高。通過這樣的教學設計,學生可以逐步形成對“三角函數”這一單元的全面認知,從而構建完整的知識體系。
(四)注重單元知識之間的遞進性,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
高中數學教材中各個單元的數學知識并非孤立存在的,而是按照一定的數學邏輯或難易程度,從簡單到復雜、從淺層到深層有序地排列的。這種排列方式使得數學知識之間形成了明顯的坡度,難度逐步加大。在數學教學中,教師抓住這些知識點之間的遞進性,不僅可以使教學更符合學生的認知發展規律,還能使教學有計劃、有目的地向前推進。
以蘇教版高中數學選擇性必修第一冊第二章“圓與方程”為例。首先,教師可以從圓的基本概念和性質開始講解,讓學生掌握相關基礎知識。然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學習圓的方程,包括圓的標準方程、參數方程等,讓學生理解圓的方程與圓的性質之間的內在聯系。最后,教師可以逐步引入更復雜的知識點,如圓與直線的位置關系、圓與圓的位置關系等,讓學生學會運用圓的方程解決實際問題。通過這樣的遞進性教學設計,學生可以在掌握上一個知識點的基礎上,自然地過渡到下一個知識點,從而逐步形成對“圓與方程”這章的全面認知,構建系統的知識體系,鍛煉數學思維。
結語
在新課改的背景下,教師要轉變傳統的教學理念,不斷探索新的教學方法,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和效率。單元整體教學是高中數學教學的重要方法之一,教師要高度重視這種教學方法的運用,并在實踐中提高運用能力。在教學中,教師要緊密結合教材內容,對各單元進行整體性的教學設計,科學設定單元教學目標,精心組織教學活動,以增強課堂教學實效,提升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進而提高高中數學教學的整體質量。
(作者單位:江蘇省常州市第五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