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小學語文高年級教學階段,單元整體教學存在必要性,并對語文作業設計具有積極的指導意義。文章首先分析單元整體教學視域下小學語文高年級作業的設計內涵和特點;其次立足系統性、減負性和主體性三個維度,分析小學語文高年級作業的設計要求;最后從單元作業主題、目標、內容、類型等要素出發,研討小學語文高年級作業設計策略,以期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和綜合能力。
【關鍵詞】單元整體教學;小學語文;高年級作業設計
作者簡介:孔雪琴(1977—),女,江蘇省蘇州市吳中區越溪實驗小學。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指出:“突出課程內容的時代性與典范性,加強課程內容整合。”小學語文教學倡導課程內容的整合,而單元整體教學恰是整合課程內容的有效方式。基于單元整體教學進行小學語文高年級作業設計,能優化作業品質,提高教學效率。在實際教學中,教師需要重視單元整體教學模式在作業設計中的應用,以提高學生的課后學習效率,促進學生語文能力的發展。
一、基于單元整體教學的小學語文高年級作業設計概述
(一)基于單元整體教學的小學語文高年級作業設計內涵
統編版小學語文教材采取“雙線組元”的方式,以單元為基本教學單位,按照“人文主題”編排單元,每個單元中蘊含獨特的語文要素。立足教材整體來看,單元與單元之間存在緊密的聯系。在此背景下,單元整體教學成為契合教材編撰思路、符合學生實際發展要求的教學模式。單元整體教學即以單元為教學單位,立足單元整體教學視角,將單元主題、目標、內容、活動等要素整合為有機整體,將單元內容與教學材料進行重組,從而引導學生進行系統性、整體性學習的教學模式。基于此教學模式進行作業設計,能加強作業設計與課堂教學的聯系,提高教學效率。
(二)基于單元整體教學的小學語文高年級作業設計特點
基于單元整體教學的小學語文高年級作業設計具有整體性、階梯性和結構化等特點。這些特點相互關聯、相互支持,共同構成完整的作業設計體系。
首先,整體性特點體現在作業設計布局上。在基于單元整體教學的作業設計中,教師將針對單元的內容對作業進行整體規劃,確保作業內容與單元主題緊密相連,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其次,教師結合學生的認知水平和語文學習能力,將作業分為不同的層次,充分凸顯其階梯性特點,從而促進學生語文能力的階梯性發展。最后,基于單元整體教學模式,小學語文高年級作業的設計安排更為結構化。
二、基于單元整體教學的小學語文高年級作業設計要求
(一)系統性要求
基于單元整體教學的小學語文高年級作業設計需要遵循系統性要求。系統性主要體現在單元作業設計的連貫性、作業知識內容的整體性、作業難度梯度的漸進性、獨立課時之間作業內容的銜接性等方面。遵循系統性要求設計作業,能凸顯單元作業內容的內在聯系,使多元化作業相互支持與補充、多課時作業相互銜接與遞進,從而構建完整的單元作業體系,為學生提供系統的學習路徑。
(二)減負性要求
中共中央辦公廳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指出:“小學三至六年級書面作業平均完成時間不超過60分鐘。”這一指導意見旨在調節學生課后作業與自主學習結構,為學生預留更多自主學習的時間,切實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由此可見,減負性要求是小學語文高年級作業設計必須遵循的要求。
(三)主體性要求
新課標強調學生自主學習意識與能力的培養。在基于單元整體教學的小學語文高年級作業設計中,教師需要遵循主體性原則,充分尊重學生在課后作業中的主體地位,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三、基于單元整體教學的小學語文高年級作業設計策略
(一)以人文主題為依據,設計單元作業主題
統編版小學語文教材將人文主題作為單元內容組合與編排的主要線索。在基于單元整體教學的小學語文高年級作業設計中,教師可以重視人文主題的作用和價值,將人文主題作為單元作業的設計依據之一,結合人文主題設計單元作業的主題。如單元人文主題為“走進魯迅”,那么作業主題可以是“追尋魯迅的足跡,感悟文學的力量”“品味魯迅文學,領略時代風采”等。此類作業主題既能緊扣單元主題,又能拓寬學生的文化視野。明確的作業主題能為后續的作業設計提供參照,有助于提升作業設計的統整性[1]。
以統編版語文六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為例。本單元的人文主題為“革命歲月”,單元內容包含《七律·長征》《狼牙山五壯士》《開國大典》《燈光》等閱讀篇目和口語交際、習作、語文園地等學習板塊。據此,教師設計單元作業主題“追憶革命的光輝歲月,感悟少年的家國情懷”。針對該主題,教師進一步明確單元作業主旨,培養學生的家國情懷。上述單元作業主題的設計以單元的人文主題為依據,并在人文主題的基礎上進行拓展和調整,能在涵蓋單元學習重點的同時,拓寬學生的文化視野,為學生指明課外自主學習的具體方向。
(二)以教材內容為依據,設計單元作業目標
目標設計是單元作業設計的重要環節,能對后續作業內容的設計與作業教學效果的評價起到引導作用。在明確單元作業主題后,教師可以設計具體的單元作業目標。作業教學目標需要與單元教學目標相關聯,為單元教學目標服務。教師可以將教材作為單元作業目標的設計依據,結合單元課時進度,合理安排每一課時的課后作業目標。課內教學與課外教學存在一定差別。在單元教學目標的基礎上,教師需要融入自主學習類目標設計,以此引導學生在課后自主學習。此外,教師還可以結合課堂教學時學生的表現,酌情調整作業教學目標的側重點,使作業目標更貼合學生的學習需求[2]。
仍以統編版語文六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為例。教師可以結合單元教材內容和單元教學目標,靈活設計單元作業目標,針對“追憶革命的光輝歲月,感悟少年的家國情懷”這一主題,設計如下單元整體作業目標。目標一:文化自信目標。引導學生深度閱讀單元課文內容,把握文章主旨,感受革命故事中蘊含的家國情懷;在作業中拓展相關革命文化常識,并從中提煉相關文化信息。目標二:語言運用目標。引導學生通過實踐練習,培養口語交際能力和書面表達能力,豐富語用經驗和知識儲備。目標三:思維能力目標。通過作業,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深刻性與獨創性,使學生的形象思維、邏輯思維、辯證思維和創造性思維得以穩步發展。在此基礎上,教師針對每一課時的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學習表現,設計獨立課時的作業教學目標。如在閱讀課后,教師將單元作業目標的側重點放在文化自信、語言運用等方面,著重考查學生的閱讀能力與自主學習能力。
上述作業目標的設計緊密圍繞核心素養展開,能與單元作業主題相呼應,滿足學生的基本學習需求。通過緊扣主題的作業目標設計,單元作業能貼合單元學情,確保學生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中進步。
(三)以重點知識為主體,設計單元作業內容
單元作業內容應涵蓋單元的核心知識點和重難點。在明確單元作業主題與目標后,教師可以將單元的重點知識作為主體,設計單元作業的具體內容。首先,立足單元整體來看,單元作業需要確保學生鞏固與內化單元所學。其次,立足單元局部來看,在新知探究類課堂,教師可以將獨立課時的知識作為內容設計重點,訓練學生的知識應用與遷移能力;在復習類課堂,教師可以將串聯知識結構、分析知識點之間的聯系作為作業內容的設計重點。最后,立足課后作業的拓展性作用來看,教師可以在重點知識的基礎上設計與重點知識相關聯的內容,讓學生自主探究。豐富的內容設計能激發學生完成作業的興趣,增強學生課外自主學習的動機[3]。
以統編版語文六年級上冊第二單元《七律·長征》和口語交際的課后作業為例。教師針對不同的課時設計不同的作業內容。《七律·長征》屬于新知課堂,旨在向學生滲透重點語言知識與文化信息。教師在設計作業內容時,以確保學生鞏固課時所學為首要目標,為學生布置如下作業。作業一:背誦《七律·長征》,正確默寫全詩并能詳細解釋詩中的詞匯和關鍵句。作業二:閱讀毛澤東的其他詩作《沁園春·雪》《卜算子·詠梅》《采桑子·重陽》《浪淘沙·北戴河》等,解讀詩作主題,摘抄喜愛的語句。作業三:結合本詩的學習,撰寫微習作,淺談你對革命精神的理解。口語交際作業除了課時的相關內容,還側重回顧前期所學知識,作業內容如下。作業一:運用《七律·長征》《狼牙山五壯士》《開國大典》《燈光》《我的戰友邱少云》等課時所學的語言表達技巧,以口語交際的方式講述革命故事的背景、過程和啟示。作業二:繪制單元學習思維導圖,自主探究閱讀篇目之間的關聯,并提煉單元人文主題的內涵。
教師結合獨立課時在單元內的作用,設計主次分明、結構合理的單元作業,能夠有效保障作業內容與單元教學需求的緊密結合,從而全面提升單元教學的整體成效。
(四)以學情特點為參考,設計單元作業類型
教師可以結合學情特點,靈活設計單元作業類型。首先,從學生差異的角度出發,教師可以優選不同的作業完成形式,以滿足學生差異化的學習需求和興趣喜好[4]。其次,從單元教學的整體進度出發,教師可以隨著教學難度的提升設計不同難度的作業類型(如基礎型、提升型和拓展型等)。最后,結合不同類型的教學目標,教師可以設計有針對性的作業類型,以專項專練的方式訓練學生的學習技能。如此設計單元作業,能增強學生完成作業的興趣,提升單元的整體教學效果[5]。
仍以統編版語文六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為例。在單元教學前期,課時教學內容以閱讀篇目為主,教師設計的作業以閱讀理解、拓展閱讀、微寫作等形式為主;在單元教學中期,教師為學生設計提升與拓展相結合的作業;在單元教學后期,教師設計綜合性更強的作業,如項目作業、跨學科作業等。具體的作業類型與難度結構設計如表1所示。
上述單元作業立足單元整體進行布局,包含多種類型,且按照由易到難的順序進行設計,能有效優化單元作業結構,提升單元作業品質。
結語
綜上所述,基于單元整體教學的小學語文高年級作業設計是一個系統而復雜的過程,需要教師在深入把握教材內容、理解單元人文主題、了解學生學情特點的基礎上,對單元作業進行有針對性的設計。通過遵循系統性、減負性和主體性的要求,教師可以提升小學語文高年級作業的品質。在未來的教學中,教師需要繼續探索單元整體教學模式下的作業設計策略,以適應學生日益變化的發展需要。
【參考文獻】
[1]杜艷梅.小學語文中高年級主題式單元整體教學[J].天津教育,2023(29):62-64.
[2]黃婷婷.新課標背景下小學語文高年級單元整體教學探究[J].中國教師,2023(7):117-119.
[3]范海燕.小學語文高年級主題式單元整體教學的實施策略探討[J].新課程,2021(22):2.
[4]惠穎.小學語文高年級單元整體教學的有效實踐研究[J].考試周刊,2021(41):31-32.
[5]盛華.小學語文高年級主題式單元整體教學的實施策略探討[J].試題與研究,2019(5):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