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討對細菌性陰道炎(BV)患者采用積極心理學理論下護理的作用。方法:以陜西省延安市安塞區婦幼保健院2022年3月—2024年3月期間80例BV患者為研究對象,采用隨機抽樣法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40例,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觀察組給予積極心理學理論下護理。對比兩組情緒狀態以及生活質量。結果:干預14d,觀察組心境狀態量表(POMS)評分低于對照組(P<0.05)。干預14d,觀察組歐洲五維健康量表(EQ-5D)評分均高于對照組(P<0.05)。結論:對于BV患者,積極心理學理論下護理可改善其情緒狀態,并顯著提高其生活質量,具有一定的應用價值。
【關鍵詞】細菌性陰道炎;積極心理學;情緒狀態;生活質量
Application of nursing care under positive psychology theory in patients with bacterial vaginitis
BAI Cuihua1, BAI Huihui1, LIU Na2
1.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Department of Ansai District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Hospital, Yan’an City, Yan’an, Shaanxi 717400, China; 2. Obstetrics and Gynecology Department of Huangling County Health Education Promotion Center, Yan’an, Shaanxi 7273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study the effect of nursing careunder positive psychology theory for patients with bacterial vaginitis (BV). Methods:80 BV patientsfrom Ansai District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Hospital in Yan’an City,Shaanxi from March 2022 to March 2024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subjects,and they weredivided intothe control group andthe observation groupusing the random sampling method,with 40 cases in each group.The control group gave routine care,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gave nursing under positive psychology theory.The emotional states and quality of lifebetween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Results:At 14d of the intervention,the mood state scale (POMS) scores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P<0.05).At 14d of the intervention,the European five-dimensional health Scale (EQ-5D) scores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P<0.05).Conclusion:For patients with BV,nursing under positive psychology theory can improve their emotional state and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ir quality of life,which has certain application value.
【Key Words】Bacterial vaginitis; Positive psychology; Emotional state; Quality of life
細菌性陰道炎(BV)是一種常見的婦科疾病,不僅給患者帶來了身體上的不適,還常常伴隨著心理上的負擔,目前,傳統的護理模式往往側重于生理癥狀的治療,而忽視了患者心理層面的需求,且隨著醫學模式的轉變和護理理念的進步,當前臨床醫學領域已開始意識到全面、細致的護理應當涵蓋患者的身心兩個層面[1]。作為一門致力于研究人類積極品質與心理健康的新興科學,積極心理學為我們提供了全新的視角與工具,其強調從積極的角度出發,關注人類的優勢、潛能與幸福感,通過激發個體的內在力量,增進心理健康與福祉[2-3]。然而,盡管積極心理學理論下護理在理論上具有明顯的潛在優勢,但在實際操作中仍面臨著諸多挑戰。鑒于此,本文以隨機對照試驗的方式,結合情緒狀態、自我護理能力水平等相關指標,深入剖析該護理模式在BV患者中的應用及影響,以期為臨床實踐提供參考。
1.1一般資料
以陜西省延安市安塞區婦幼保健院收治80例BV患者為研究對象,納入時間為2022年3月—2024年3月。并將其設定1~80的數字編號,開展隨機不重復分組抽樣,抽樣比例為1:1。且本研究已通過本院倫理審查(倫理編號:LY0613-13)。納入標準:①受試患者入組前生殖道出現異味、異常分泌物、瘙癢等癥狀,濕涂片檢查顯示陰道滴蟲或芽生菌或清潔度異常,符合《細菌性陰道病診治指南(2021年版)》[4]中提供的BV診斷標準;②年齡≥18歲;③對本研究治療用藥無過敏反應或其他禁忌癥;④首次患病者;⑤自愿參與本次臨床研究者。排除標準:①處于妊娠或哺乳期;②合并其他陰道感染;③合并免疫系統功能障礙;④合并其他臟器功能不全;⑤合并精神疾病。其中對照組(n=40)年齡26~49歲,平均年齡(37.96±2.95)歲,病程10~21d,平均病程(15.16±4.57)d,婚姻狀態:已婚已育25例,已婚未育15例;觀察組(n=40)年齡24~49歲,平均年齡(36.06±3.02)歲,病程8~20d,平均病程(14.59±4.62)d,婚姻狀態:已婚已育27例,已婚未育13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研究方法
1.2.1對照組 采用常規護理,觀察時間為14d,內容包括(1)患者教育:由醫護人員向患者講解BV的基本知識,包括病因、癥狀、治療方法和預防措施,樹立積極的治療態度。(2)個人衛生與護理:保持外陰清潔干燥,每日用溫水清洗外陰,避免使用刺激性強的清潔產品,內褲應每日換洗。(3)生活習慣調整:治療期間,患者應禁止性生活,減少交叉感染的風險。(4)醫療配合與病情監測:叮囑患者積極配合醫生進行病因檢查和治療,定期進行復查以評估治療效果,確保疾病得到徹底治愈。
1.2.2 觀察組采用積極心理學理論下護理,該組基礎護理措施、觀察時間同對照組,內容包括(1)基礎溝通:由護理人員需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和心理承受能力,采取個性化的溝通策略。(2)心理干預:護理人員應主動關注患者的情緒變化,及時發現并疏導其負面情緒,通過引導患者分享積極的經歷、感恩身邊的人和事,以及鼓勵其參與社交活動等方式,激發患者的積極情緒體驗。(3)積極互動:組織患者參與團體活動,如感恩分享會、勵志故事會等,讓患者感受到來自同伴的支持和鼓勵,并通過傾聽他人的故事來拓寬自己的視野。(4)環境改善:通過布置溫馨、舒適的病房環境,提供個性化的護理服務和關懷。(5)家屬協同:鼓勵患者與家人、朋友等保持密切聯系,建立穩定的社會支持系統,組織患者間的交流分享活動。(6)生活習慣調整:指導患者養成合理的生活習慣,如保持充足的睡眠、進行適當的體育鍛煉等。
1.3 觀察指標
1.3.1 情緒狀態:分別于患者入組當天與干預14d時,使用POMS量表[5],評估兩組患者的情緒狀態,評估內容包括緊張、疲勞、憤怒、抑郁、慌張、精力及自尊感7項內容,各內容分別對應6、5、7、6、5、6、5個條目,共40個條目,各條目分值為0~4分,滿分為0~160分,分數越高,代表負面情緒越為嚴重。
1.3.2生活質量:分別于患者入組當天與干預14d時,使用EQ-5D量表[6],評估兩組患者的生活質量水平,評估內容包括行動能力、自我管理能力、活動能力、疼痛或不適、焦慮或抑郁共5方面,每方面0~3分,滿分為0~15分,分值越高,代表生活質量越為良好。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25.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采用(%)表示,進行x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情緒狀態對比
入組當天,兩組POMS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14d,觀察組POMS評分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兩組生活質量對比
入組當天,兩組EQ-5D評分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14d,觀察組EQ-5D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通過本研究發現,積極心理學理論下護理可顯著降低BV患者的POMS評分,這提示該模式對改善患者情緒狀態效果顯著,這與章麗[7]研究結果相似度較高。分析其原因,該模式可通過建立積極的醫患關系,促使護理人員主動與患者建立信任關系,通過傾聽、理解和支持,讓患者感受到被尊重,減少患者的恐懼和不安,增加其治療的信心和配合度。此外,在心理干預方面,積極心理學提倡采用正念冥想、感恩練習、樂觀想象等心理干預策略,培養患者的積極情緒,幫助患者集中注意力,減少雜念和擔憂,進而綜合改善患者的負面情緒狀態。
此外,本研究再次發現,積極心理學理論下護理對提高BV患者的生活質量具有顯著效果,積極心理學,作為一門專注于人類積極心理品質和個人成長的學科,其核心在于通過發掘和培養個體的內在資源,促進心理健康和幸福感的提升。同時社會支持系統建立,會積極協調患者與家人、朋友、醫生等之間的關系,構建一個和諧、支持性的社會環境,為患者提供了情感上的慰藉和物質上的幫助,豐富更多的信息資源和治療選擇,且在患者心理、生理均得到良好改善的聯合作用下,患者的生活質量也將得到顯著提升,本研究結果:干預14d,觀察組EQ-5D評分高于對照組,P<0.05。有效證實了此項觀點的準確性。
綜上所述,積極心理學理論下護理對改善BV患者的情緒狀態、提高生活質量均具有良好效果。
參考文獻
[1] 中華醫學會婦產科學分會感染性疾病協作組.需氧菌性陰道炎診治專家共識(2021版)[J].中華婦產科雜志,2021,56(1):11-14.
[2] 吳楠,段清爽,潘志婷,等.分析心理護理干預應用于門診婦科陰道炎護理中的臨床價值及不良情緒影響[J]. 醫學食療與健康,2021,19(14):93-94.
[3] 鄭俊艷.社區中老年女性婦科炎癥患病現狀及護理保健方法探討[J].實用中西醫結合臨床,2017,17(4): 142-143.
[4] 中華醫學會婦產科學分會.細菌性陰道病診治指南(2021年版)[J].中華婦產科雜志,2021,56(1):3-6.
[5] 蔡士凱.POMS在評價體育專業畢業生情緒中的信效度研究[J].皖西學院學報,2010,26(5):145-148.
[6] 邢亞彬,馬愛霞.歐洲五維健康量表EQ-5D-5L中文版的信效度研究[J].上海醫藥,2013(9):40-43.
[7] 章麗,胡麗珍,方云.積極心理學理論下精神康復護理模式對精神分裂癥患者認知及康復水平的影響[J].中國醫藥導報,2024,21(13):158-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