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研究和分析慢性腎衰竭患者血液透析治療中的認知行為團體心理護理效果及對營養狀況的影響。方法:選擇100例慢性腎衰竭血液透析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均于2022年1月—2023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療,采用抽簽法進行分組,各50例,實驗組給予認知行為團體心理護理,參照組給予常規護理,對比兩組依從性以及營養指標。結果:干預后,實驗組患者的依從性評分高于參照組(P<0.05);干預后,實驗組患者的營養指標均優于參照組(P<0.05)。結論:認知行為團體心理護理的應用可以顯著提高慢性腎衰竭血液透析患者的依從性,改善患者的營養指標。
【關鍵詞】慢性腎衰竭;認知行為團體心理護理;營養指標
Cognitive behavior group psychological care effect in hemodialysis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chronic renal failure and its impact on nutritional status
LI Ping, WU Chaoqun
Nanjing Gaochun People’s Hospital, Nanjing, Jiangsu 2113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study and analyze the effect of cognitive behavioral group psychological care in hemodialysis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chronic renal failure and its influence on nutritional status.Methods:100 hemodialysis patients with chronic renal failure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subjects,and all of them were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22 to December 2023.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groups by the lottery method,with 50 cases in each group.The experimental group gave cognitive and behavioral group psychological care,and the reference group gave routine care,and the compliance and nutritional indicator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Results:After the intervention,the compliance scores of patient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reference group (P<0.05);After the intervention,the nutritional indexes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better than those in the reference group (P<0.05).Conclusion:The application of cognitive and behavioral group psychological care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compliance of hemodialysis patients with chronic renal failure,and improve their nutritional indicators.
【Key Words】Chronic renal failure; Cognitive and behavioral group psychological care; Nutritional indicators
慢性腎衰竭是一種長期的疾病,血液透析是常見的治療手段之一,用于維持患者的生命質量。隨著治療技術的進步,心理護理在慢性腎衰竭患者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關注[1]。認知行為團體心理護理作為一種心理干預手段,被引入慢性腎衰竭患者的血液透析治療中。在血液透析治療中,患者面臨生理和心理的雙重挑戰[2]。認知行為團體心理護理通過提供信息、支持和技能培訓,有望改善患者對血液透析治療的適應能力,促使其更好地應對生活中的種種壓力和調整飲食等生活習慣[3]。本次研究選取我院2022年1月—2023年12月收治的100例慢性腎衰竭血液透析患者作為研究觀察對象,并對其進行對比分析,具體如下論述。
1.1一般資料
選擇100例慢性腎衰竭血液透析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均于2022年1月—2023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療。采用抽簽法進行分組,即參照組與實驗組。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不大(P>0.05),見表1。

納入標準:(1)符合《中國慢性腎臟病患者血鉀管理實踐專家共識》[4]中慢性腎衰竭診斷標準;(2)所有參與本研究的個體已被告知研究的相關信息,并已經簽署了知情同意,經過倫理委員會批準。
排除標準:(1)合并精神障礙疾病及認知功能障礙;(2)女性患者處于妊娠期或哺乳期。
1.2方法
參照組給予常規護理。內容包括:(1)定期監測患者的生理參數,包括血壓、體重、尿量、肌酐、尿素氮等,以評估腎功能的變化并調整治療方案。(2)保持適當的水分和電解質平衡對于慢性腎衰竭患者尤為重要。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需要限制液體攝入,控制鈉、鉀、磷等電解質的攝入。(3)管理藥物治療,包括控制高血壓、管理貧血、控制磷酸鹽等。同時,要確保使用的藥物不對腎功能造成進一步損害。
實驗組給予認知行為團體心理護理。內容包括:(1)對于每位患者,設立專業團隊的護理人員對接方式,以確保患者能夠充分了解與他們相關的疾病理論和所需接受的治療。通過這種方式,護理人員負責向患者普及疾病相關的理論知識,詳細介紹他們需要接受的治療方案,以及治療的各個階段。(2)護理人員在處理血液透析患者時,需具備全面的護理技能,并保持耐心和責任心,積極對待患者。主動與患者及其家屬進行溝通,了解他們的身心需求,并鼓勵患者表達自己的想法。耐心聽取患者的主訴,并及時回答患者及其家屬提出的問題。在處理患者的心理方面,護理人員需要根據患者的心理狀態講解自我管理的護理知識。對于患有焦慮或抑郁情緒的患者,護理人員要及早進行情緒疏導,幫助患者減輕負擔和擔憂。在透析治療期間,護理人員還需要加強并發癥的觀察和預防護理,以避免患者產生擔憂,影響治療進程。
兩組整個干預過程為期1個月。
1.3 觀察指標
①為了評估慢性腎衰竭患者在血液透析過程中的依從性,設計了一份綜合量表,涵蓋了飲食、用藥、液體攝入以及透析四個方面,每個方面的分值分別為35分、25分、20分以及20分,總分為100分。分值越高代表患者在相應方面的依從性越好。②在進行干預前后的實驗研究中,每次采集3mL的靜脈血樣本。收集后,通過離心的方式分離血清,并隨后使用全自動生化儀器對血清中的血磷、前白蛋白和白蛋白等指標進行檢測。
1.4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 25.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采用(%)表示,進行x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兩組依從性評分對比
干預后,實驗組患者的飲食、用藥、液體攝入、透析等依從評分高于參照組(P<0.05),見表2。
2.2兩組營養指標對比
干預后,實驗組患者的血磷、前白蛋白及白蛋白均優于參照組(P<0.05),見表3。

慢性腎衰竭是一種進行性的腎臟疾病,通常在較長時間內逐漸發展。慢性腎衰竭的主要特征是腎小球濾過率逐漸下降,導致腎臟逐漸失去其正常功能。這種疾病可能由多種原因引起,包括糖尿病、高血壓、慢性腎小管疾病等。慢性腎衰竭的癥狀通常在疾病發展到較晚期時才顯現,包括疲勞、浮腫、高血壓、貧血、骨痛等[5]。治療慢性腎衰竭的方法包括藥物治療、飲食管理、透析(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以及腎臟移植。早期診斷和治療可以幫助延緩疾病的進展,并提高生活質量[6]。長期面對慢性疾病的治療和管理可能給患者帶來心理壓力,可能導致焦慮、抑郁等心理健康問題,而傳統護理往往未能充分關注患者的心理健康需求[7]。
在本次研究中,通過對兩組患者采用不同的護理方式,其中一項研究結果顯示:干預后,實驗組患者的飲食、用藥、液體攝入、透析等依從評分高于參照組(P<0.05)。認知行為團體心理護理提供了培養自我管理技能的平臺,使患者能更好地理解、處理并應對慢性腎衰竭血液透析所需的復雜治療方案[8],這包括藥物管理、飲食控制、液體攝入等方面的技能。通過心理護理,患者可更深刻地認識到遵循透析治療的重要性,理解治療的必要性,有助于提高患者對治療計劃的依從性。慢性腎衰竭血液透析患者可能面臨焦慮、抑郁等心理問題,這可能影響他們對治療的依從性。認知行為團體心理護理可以幫助患者解決心理障礙,提升他們對治療的積極性。第二項研究結果顯示:干預后,實驗組患者的血磷、前白蛋白及白蛋白均優于參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認知行為團體心理護理有助于患者認識到健康飲食對于慢性腎衰竭的重要性。通過教育和心理支持,患者可能更容易接受和堅持遵循營養建議,包括限制特定營養物質的攝入,如鈉、磷等。部分慢性腎衰竭患者可能面臨食欲不振或口味改變等問題,影響其飲食習慣,認知行為團體心理護理可以幫助患者應對這些問題,通過認知技能的培養和心理支持,促進他們更好地維持良好的營養狀態。通過心理護理,患者有可能改變對飲食的態度和情緒,減輕焦慮和抑郁情緒對飲食的負面影響。積極的飲食態度有助于提高患者的食欲,更好地滿足身體的營養需求。
綜上所述,認知行為團體心理護理通過提供認知技能、情感支持和社會支持等綜合性的幫助,有望在心理、生理和社交層面上提升慢性腎衰竭血液透析患者的整體健康狀況。
參考文獻
[1] 許冰冰.認知行為團體心理護理干預在慢性腎衰竭血液透析患者的中應用效果[J].國際護理學雜志,2022,41(18):3326-3329.
[2] 張美蓮,銀翠云,王雯.認知行為護理對慢性腎衰竭血液透析治療患者腎功能及依從性的影響[J].中國藥物與臨床,2021,21(7):1242-1244.
[3] 馮偉平,蘇彥,張東成,等.認知行為護理干預對慢性腎衰竭血液透析治療患者焦慮抑郁情緒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長春中醫藥大學學報,2020,36(1):140-143.
[4] 中華醫學會腎臟病學分會專家組.中國慢性腎臟病患者血鉀管理實踐專家共識[J].中華腎臟病雜志, 2020,36(10):781-792.
[5] 繆阿鳳.認知行為護理對腎內科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質量與睡眠質量的影響[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9,16(15):73-74.
[6] 吳琳,周東,屈紅,等.認知行為干預對慢性腎衰竭患者生活方式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4(18):30-32,39.
[7] 蔣建新,汝江麗,焦宏宇,等。慢性腎功能衰竭患者血液透析后認知障礙預測模型的構建與驗證[J].護理研究,2023,37(21):3838-3844.
[8] 郭繼雷,李鳳榮.左旋肉堿對維持性血液透析慢性腎功能衰竭患者血管硬化及血管內皮功能影響的研究[J].中國醫學訓練雜志,2023,46(10):909-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