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分析森田心理護理在抑郁癥患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選取本科室2021年1月—2023年11月期間收治的98例抑郁癥患者,以隨機數表法劃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49例,兩組患者均應用抗抑郁藥物進行治療,對照組患者應用常規護理方法,觀察組患者應用森田心理護理方法。比較兩組護理效果。結果: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5.92%,明顯高于對照組的87.76%,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護理45d后HAMD評分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患者總依從性為91.84%,明顯高于對照組的83.67%,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森田心理護理在抑郁癥患者護理中應用有突出優勢,有利于提高臨床護理治療效果,提升患者依從性,有臨床推廣應用價值。
【關鍵詞】森田心理護理;抑郁癥;護理方法;HAMD評分;依從性
The application of Morita psychological nursing in the nursing of patients with depression
ZHANG Shuping, HE Juanjuan, CHEN Mengyuan, CHEN Jie, WAN Weili
Department of Military Psychiatry, Changzhou Medical District, 904 Hospital of the Joint Service Support Force of the Chines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Changzhou, Jiangsu 213003, 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analyz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Morita psychological nursing in the nursing of patients with depression. Methods:98 patients with depression admitted to our department from January 2021 to November 2023 were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by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with 49 cases in each group.Both groups were treated with antidepressant drugs,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conventional nursing,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Morita psychological nursing.The nursing effect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Results: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reatment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5.92%,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87.76% in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The HAMD scor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after 45 days of nursing (P<0.05);The total compliance of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1.84%,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83.67% in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The application of Morita psychological nursing in the nursing of patients with depression has outstanding advantages,which is conducive to improving the clinical nursing treatment effect,improving the compliance of patients,and has clinical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value.
【Key Words】Morita psychological nursing; Depression; Nursing methods; HAMD score; Compliance
近年來,抑郁癥的發病年齡逐漸呈現為低齡化的發展態勢,抑郁癥作為常見精神類疾病,臨床表現為情感低落、精神疲乏、興趣減退、缺少愉悅感,甚至有可能引發患者消極情緒、自殺,給其家庭和社會帶來嚴重負面影響。抑郁癥疾病的發病率和復發率較高,當前臨床領域針對抑郁癥進行治療時,大多以藥物和心理干預治療,長期服用抗抑郁藥物可能會給患者帶來不良反應,不良情緒長期積累無法釋放,影響藥物療效,越來越多人選擇應用心理干預形式進行抗抑郁治療[1]。森田心理護理誕生于1920年,也被稱之為“禪療法”“自然療法”,適用于強迫癥、廣場恐怖、社交恐怖、廣泛性焦慮等癥狀治療,發展至今,森田療法已經逐漸擴大至人格障礙、精神類疾病等范疇之中[2]。此次研究重點圍繞森田心理護理在抑郁癥患者護理中的應用,分析護理成效等,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本科室2021年1月—2023年11月期間收治的98例抑郁癥患者,受診療特點影響,所在科室均為男性患者,將患者隨機分為兩組,每組49例。觀察組患者年齡區間為18~35歲,平均年齡為(23.21±4.23)歲,患者病程為0~4年,均值(2.12±1.94)年;對照組患者年齡區間為18~36歲,平均年齡為(24.85±3.17)歲,患者病程為0~3年,均值(2.08±1.72)年。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不明顯(P>0.05),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患者年齡≥18周歲;有良好溝通交流能力;對于此次研究中所應用的抗抑郁和抗焦慮藥物不存在過敏反應;臨床癥狀符合抑郁癥相關診斷標準。排除標準:患者自身存在器質性精神障礙、精神分裂癥等;存在心肝腎等器官功能障礙;伴有自殺傾向;有酒精依賴史;治療依從性較差[3]。
1.2 方法
兩組患者均應用抗抑郁藥物進行治療。
對照組患者應用常規護理方法,除了指導患者正確飲食用藥、定期來院復查之外,給予患者心理鼓勵和幫助,讓患者逐漸養成良好生活及行為習慣;也可與患者家屬聯系,提高對患者病情的支持力度;根據患者口味喜好進行飲食方案的個性化定制,幫助患者提升抗抑郁治療的主動性[4]。
觀察組患者應用森田心理護理方法,分別按照治療前、臥床期、輕作業期、重作業期和社會實踐期五個維度進行心理護理和治療干預。
一是治療前準備。護理人員需及時為患者及其家屬進行抑郁癥疾病介紹,講解預后干預手段和治療效果,針對森田心理護理方法為患者答疑解惑,期間注重與患者及其家屬的交流,幫助患者樹立治療信心,提高治療依從性。
二是臥床期護理。這一階段需避免患者實施過度消遣性活動,如吸煙、飲酒等,患者要臥床多休息,每日睡眠時間應超過12h,可根據患者實際情況每天開展一次座談、講座,重點圍繞森田理論學習相關抑郁癥護理知識,每次講座時間一般為30min左右。臥床期持續護理干預7d,這一過程中護理人員需要為患者建立舒適安靜的病房環境,保障患者實現絕對臥床[5]。
三是輕作業期護理。輕作業期可以為患者進行文娛治療和消遣性活動安排,如鼓勵患者定期閱讀人物傳記、小說、讀物,也可撰寫日記,每日臥床時間控制在8h左右,如患者臥床休息需避免與他人談話、活動。輕作業活動期間盡量實現戶外運動、觀賞花草,始終保持適度性原則,避免過度勞累,讓患者逐漸將注意力轉移到現實生活之中。輕作業期活動周期為7d。
四是重作業期護理。可根據不同抑郁癥患者的病情程度鼓勵患者參與各類體育活動,如短跑、散步、做操、打球等等。護理人員需要在每日查房和與患者溝通中及時觀察患者心理狀態,監測其生命體征、飲食及用藥情況。重作業期持續時間為14d。
五是社會實踐期護理。社會實踐與適應階段需強調抑郁癥患者的人際交往和社會適應能力,需要進行專項培訓,可以組織患者及其家屬進行健康知識宣教,并外出參與聚餐、購物、郊游等多類活動,消除患者興趣主義,讓其能夠更加勇敢地面對社會生活,參與到實踐之中,避免對自身過度關注或擔憂[6]。即使在患者出院之后也可以對其進行電話隨訪,及時排解和疏導患者在工作生活中所遇到的疑惑和煩惱,強化抑郁癥治療效果。社會適應期持續時間為14d左右,也可在后續出院護理階段進行持續化心理治療鞏固。
1.3 觀察指標及評價標準
(1)臨床治療效果:應用漢密爾頓抑郁量表(HAMD)評分,評估當前抑郁癥患者護理成效。如表1所示。

(2)抑郁程度:分別選取護理前和護理45d后患者HAMD評分進行對比,分值越低證明患者抑郁程度水平越低。
(3)患者依從性對比:分別對患者護理干預過程中的依從性進行劃分,按照完全依從、一般依從及不依從進行評估。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2.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采用(%)表示,進行x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臨床治療效果比較
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5.92%,明顯高于對照組的87.76%,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2 兩組抑郁程度對比
護理前,兩組HAMD評分差異不大,P> 0.05;護理45d后,觀察組HAMD評分低于對照組,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2.3 兩組患者依從性對比
觀察組患者總依從性為91.84%,明顯高于對照組的83.67%,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與其他抑郁癥心理干預和心理治療方法相比,森田療法更加側重于自然化的心理治療,以“順其自然”為主,也就是接受和服從不同事物運行的客觀法則,順其自然地要求患者正視消極體驗,并將個人注意力轉移到其他事物上,消解患者內心的動機沖突,減輕抑郁癥患者痛苦。森田療法的最大優勢在于忽視患者以往經歷,重新重視現實生活。森田心理護理方法有利于幫助患者恢復社會功能,調節不良情緒,從而進一步降低抑郁癥的發作概率和負面影響[7]。
此次研究將森田心理護理與常規類型護理干預方法應用于抑郁癥患者護理之中,分別按照臥床期、輕作業期、重作業期和社會實踐期等不同階段進行逐層逐級干預,著重強調激發患者生的欲望和本能,將精神能量逐漸轉化為行動動力,從日常生活中汲取積極情緒和體驗,糾正不良認知。研究結果顯示,應用森田心理護理的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5.92%,應用常規護理手段的對照組治療總有效率為87.76%,觀察組臨床療效更好(P<0.05);觀察組患者護理45d后HAMD評分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患者總依從性為91.84%,明顯高于對照組的83.67%,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總而言之,森田心理護理在抑郁癥患者護理中應用有突出優勢,有利于提高臨床護理治療效果,提升患者依從性,幫助患者糾正不良認知,在生活中建立積極體驗,恢復社會功能,該干預方法有臨床推廣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 孟凡英,鄭美,李寶麗,等.森田心理護理在抑郁癥患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J].護理實踐與研究,2023, 20(23):3623-3627.
[2] 劉赫.溝通技巧在抑郁癥護理中應該如何應用[J].每周文摘·養老周刊,2023(17):272-274.
[3] 李錦棉,農玉賢,褚麗霞,等.心理護理聯合健康教育對焦慮癥患者心理康復的應用效果分析[J].大眾科技,2022,24(1):93-96.
[4] 徐麗麗.不同心理療法對大學生抑郁及焦慮療效的網狀Meta分析[D].新鄉:新鄉醫學院,2022.
[5] 鄧金蘭.個性化護理在抑郁癥護理中的效果及護理滿意度評價[J]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全文版)醫藥衛生,2023(4):115-118.
[6] 唐慧.心理護理聯合健康教育對焦慮癥患者心理康復的應用效果分析[J].現代護理醫學雜志,2022,1(5): 177-179.
[7] 張秀麗.綜合心理護理干預對抑郁癥患者心理狀態及生活質量的影響分析[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23(1):138-139,147.